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思维训练与能力的培养

2020-11-22 来源:钮旅网


学生思维训练与能力的培养**市育才学校余兆明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性的一种概括和反映,其基本过程是分析、概括和综合。思维的正确性和成熟性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的分析问题、概括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关于这个问题,在物理课标中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明确的提了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现行的教学内容,具备的条件、生活的社会环境,在不超出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意识到思维的灵魂就在于它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否则只能是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主张和见解,就不会有创新。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有所质疑、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才有进步。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知识重在理解,要搞清物理道理,只有老师的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这只是简单的接受,是灌输,就不可能很好的消化所学的物理知识,深入领会其中的道理,更谈不上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有“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有条有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一问多思的习惯、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等。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它通过一个实验、一个画面、一道例题、一次作业等途径来进行。必须针对不同的思考对象,选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就初中物理教学阶段而言,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增强,开始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或书本中现成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喜欢争论、探讨、追问,不仅能批判地对待一些观点,而且开始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比多解几道题更为重要。初中学生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一、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规律、概念、物质特性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分析和概括,在这个分析和概括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得到了加强,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例如:

我们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学生对“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对“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却很难理解。学生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关系着“运动和力”的进一步学习,关系着对惯性的认识和平衡力的认识,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可以利用斜面、小车实验,通过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上运动距离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不仅打破了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点“物体不受力就不会运动”,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又如:我们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用讲授法直接去分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学生是不易接受的,但我们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使两个半球吸在一起的力量是从何而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这个力?这种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感受,会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求结果的积极性,这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这个力来自于大气压效果更好。总之,在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引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特征,要对学生有信心,要多加鼓励,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利用插图,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一些物理现象,一些仪器使用方法,一些物理知识的应用都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图像来形象、生动、有趣的表达物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利于对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点像“看图说话”“看图作文”。例如:有的课节前用漫画的形式来引入新课内容,这样改变了用文字表述的呆板性,突出了本节内容,能诱发学生去思考图中隐含的物理知识。在一些仪器使用的方法上,采用了图的形式将正确的操作方法与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比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如: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等。总之,利用课本插图来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要善于点题诱导,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也使学生的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三、提出“兴趣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从好奇与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总是用简单的问答式,应该使学生边听边思考,并使学生不能单纯地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问题,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解决新课题的直接兴趣,使学生产

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渴望。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高山上煮鸡蛋煮不熟,原因何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把鸡蛋煮熟?”又如:“被赶入死海中的戴有镣铐的奴隶为什么没入水中被淹死?”这些问题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并力图发现其中的原委,寻求问题的答案。总之,在利用提出兴趣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途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充分挖掘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使学生能通过思考加以解决,不要提出哪些超出学生实际能力的想象不出来的所谓的“奇特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会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四、精选例题和习题,扩展学生思维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习题的演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必须根据不同的课型来选择具有目的性和思维性的典型例题或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利用公式运算的计算题来训练学生的定向思维;可以选择问道题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选择判断题或选择题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可以选择一题多解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但选择的题型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有层次性,切勿过难而让人望而生畏,也不能太易而索然无味。五、精心编拟自学提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传授知识,开发智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新的教学内容前,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动力,精心编拟具有恰当深度的自学提纲,通过不同层次的富有启发性的设问,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领域,这会大大提高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通过编拟自学提纲,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不仅能培养课前预习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通过作用和归纳知识小结,要求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布置学生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完成作业时,就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进行知识小结时,就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纵横比

较,前后分析,找出区别和联系进行归类、概括,这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但在利用作业和归纳小结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方法时,切勿搞题海战术,题量过大,加重了学生的思维负担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使学生不愿意思考问题,认为思考问题太累,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这样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