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XX秋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2020-09-12 来源:钮旅网
XX秋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方案〔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XX-XX第一学期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亲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络。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根本表达形式,使学生从生活经历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开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理论活动中理解和开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考虑的时机,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题材丰富多彩,

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得意,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颖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局部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程度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局部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拟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展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拾掇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惯用品、怎样举手答复下列问

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考虑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场进展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开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拟。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理论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

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十进制,会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可以用符号和词语来描绘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历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拟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才能。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展分类。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别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以及学习数学的

愉悦。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别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展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才能。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改良教学、进步质量的措施: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惯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考虑、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的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生疏,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重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开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详细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展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开展。老师应从学生的开展状况和详细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方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局部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可以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才能,让他们把话说完好;进步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稳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典范,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XX-XX第一学期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亲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络。教材试图形

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根本表达形式,使学生从生活经历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开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理论活动中理解和开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考虑的时机,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题材丰富多彩, 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得

意,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颖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局部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程度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局部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拟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展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拾掇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惯用品、怎样举手答复下列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考虑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场进展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开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拟。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理论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

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十进制,会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可以用符号和词语来描绘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历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

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拟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才能。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展分类。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别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别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展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才能。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改良教学、进步质量的措施: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惯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考虑、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的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生疏,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

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重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开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详细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展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开展。老师应从学生的开展状况和详细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方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局部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可以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才能,让他们把话说完好;进步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

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稳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典范,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XX-XX第一学期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方案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亲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络。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根本表达形式,使学生从生活经历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开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 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

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 理论活动中理解和开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考虑的时机,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 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究性,题材丰富多彩, 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得意,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颖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局部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

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程度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局部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拟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展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拾掇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惯用品、怎样举手答复下列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考虑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场进展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开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期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数与代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

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认识钟表、比拟。 2、空间与图形:认识物体、位置与顺序。 3、统计与概率:小统计和分类。

4、理论与综合应用:主要有找一找、说一说;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整理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说是怎样整理的;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怎样分类,并与同伴说一说;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班中每个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等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十进制,会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可以用符号和词语来描绘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历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比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拟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才能。

4、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展分类。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亲密

联络,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经历与别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和独立性。

5、在小统计的过程中,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别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展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才能。 4、通过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四、改良教学、进步质量的措施: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惯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考虑、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的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生疏,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重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开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详细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展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开展。老师应从学生的开展状况和详细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方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局部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可以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才能,让他们把话说完好;进步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稳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

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典范,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