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能力目标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收集整理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了解司马迁的经历和成就,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活动:
导入提问:秦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 总结:引入思想、宗教。
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学生简介所知的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来宗教。展示图片《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
师:相传西汉末年,两个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来到洛阳,所以叫做白马寺)佛教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顺从忍耐,这些,老百姓和统治者都接受,因而逐渐流行,经过千百年来与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
东汉时期,道教也兴起了。展示图片 《老子》
师:东汉兴起的道教借用了老子的清净无为等思想,再将民间流行的神仙巫术与之结合,奉老子为教主,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师:大家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思想观念(或者言行举止)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二、司马迁和《史记》
师: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强调《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是通过历史人物传记的方式来记述历史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都是不同地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这种编写史书的体例,是司马迁开创的。此后历代王朝的正史,几乎都采用这种体例。
提问: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读教材后,师生共同总结《史记》的史学价值)。
生:分组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着?他在写《史记》过程中表现出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教师展示兵马俑的一组图片后提问: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艺术成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后回答。
师:秦兵马俑反映了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成就,而马王堆帛画则反映了此时绘画艺术的水平。
指导学生观看:长沙马王堆帛画图片/介绍文字
小结:师生共同列表总结本课知识点
版书设计:
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1、佛教传入(西汉)——外来宗教
2、道教兴起(东汉)——本土宗教
二、司马迁和《史记》
三、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