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022-07-06 来源:钮旅网
浅谈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012级学前本科班 盛燕 21号

摘要 同伴交往可以为幼儿提供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幼儿之间经验、能力、水平相近,兴趣、情感相通,彼此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在交往中他们不断进行思想沟通和行动的协调,他们既相互吸引与模仿,又有彼此竞争与对抗,因此,同伴交往有利于改善幼儿社会经验的质量,使幼儿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得到更新,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转换角度思考问题,逐渐克服自我中心。本文试图从幼儿园主题活动入手,以幼儿的自由交往活动为基础,以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为方向,通过幼儿主动地参与确定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再产生新主题。在保证幼儿获得主题中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尝试引导幼儿深入地与同伴、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希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原有的交往障碍。以实践为依托,总结整理经验,反思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主题活动;交往能力;培养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可见交往是促使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什么是交往能力,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相互联系的能力。从事儿童研究的人都知道,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人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感,交往合作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只有在与人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起心理能力和社会性。

主题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统领下而进行的以完成主题目标为核心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活动。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各大领域均包含在其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根据课题目标,老师每个学期都有意识的按排设计一些幼儿交往行为的主题,通过主题教学,在五大领域渗入交往行为的内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角色分工等等一系列的交往,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各种“主题活动”往往会给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情绪愉快,态度、兴趣极高,乐在其中,使幼儿逐步感受在与人交往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主体一致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因此,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二、在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园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因此选择的余地很大。围绕发展幼儿交往能力这一方向,在选择主题内容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生活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选择接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所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进行主题活动。如:《好宝宝》、《好玩的玩具》等。根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选择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成人劳动如《商店》、《菜场》等。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模仿成人的劳动,增进同伴间的交往。

2.合作性。在活动前就有意识地选择加强幼儿间合作的内容,为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创造机会,创设环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交往的技能。如:《亲亲热热一家人》、《做汤圆》等内容,只有通过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幼儿在整个主题的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

3.自主性。在活动的设计上,尽量让教师预设的成分少一些,而把活动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留给幼儿。能根据幼儿的思路,主题活动进展情况,来补充主题中的内容。如《有趣的瓶罐》主题,在区角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幼儿自由地玩,自由地发挥想象,从中生成了“拍卖”的游戏。孩子们把经过自己精心打扮的啤酒瓶,学习成人的“拍卖”活动,进行了角色游戏。从中学到了有关拍卖的一系列知识,加深了与同伴甚至成人之间的交往。 三、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操作策略

1. 开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幼儿园根据主题活动而设置的区域中,幼儿自主地选择、自由地活动,同伴间自由地相互作用。孩子们喜欢玩玩具在开展主题活动《我会玩》中,起先孩子们习惯将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独自玩,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改为交换玩,后变为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玩具,都存放在活动区里供大家自由选择,于是孩子们玩具的品种多了,选择也就多了。看到的是三五成群的孩子一起玩、一起说、一起笑一起乐的场景,而不是一个个孩子独自单独的玩。他们在认识玩具的过程中交流多了,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话多了,活泼了,开朗了,他们在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交往能力。

结合主题内容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特色活动,尽量加大幼儿的阅读面,丰富幼儿的阅读量,幼儿把自己从家带来的书放在阅读角,以“向您推荐”的方式,提出问题,与其他幼儿产生互动,进行阅读交流。如:幼儿带来了一本《植物的秘密》,她提出的问题是: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来?有的幼儿认为是地球的引力把叶子吸下来的;有的幼儿觉得是风儿把叶子刮下来的;有的幼儿认为是虫子咬下来……这样在阅读角里,幼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幼儿之间共同分享阅读的经验与快乐,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2. 借助主题教学,帮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它包括友好地与同伴交谈,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招呼他人; 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缺点;喜欢共同分享玩具、活动场地,能给游戏中暂时离去的孩子留下位置并愿意让新同伴随时参加进来,乐于帮助遇到困难或缺乏经验的同伴;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尊重别人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还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我们现行实施的整合教材中,有许多主题活动都包含着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内容。利用这一点,必须深入地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并有机地渗透社会教育内容,一举多得。如: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好玩的玩具”、“我们做小主人”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积极交往教育的极好材料,而且深受孩子喜欢。

教师应在主题活动中,要为他们创造各种交往机会,使幼儿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技能。如教师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在玩中给孩子提出要求,使他们在玩中体验共同玩的乐趣。在玩沙子的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善待别人,共同建构,与伙伴友好相处;孩子在一起玩玩具,要培养他们学会不争、不抢,会谦让。进餐活动中,培养孩子学会分享和为同伴服务的意识。时间长了,孩子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当孩子间发生争执时,教师应尽量不充当“裁判”,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商量协调解决的方法,教育孩子多考虑别

人的建议和意见,当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当自己向别人提出要求,而对方有异议时,不任性、不耍赖。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们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在交往中“懂礼貌,会合作、同分享、守规则”。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方法。

在交往过程中,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较差,加强对幼儿交往语言的教育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情景表演、角色练习、看图讲述等,设计许多生动有趣的活动交给幼儿一些常见的、适宜于幼儿年龄层次的交往语言。如:以协调双方行为的商量用词:“好吗?”“可以吗?”“行不行?”;表示关心别人的安慰用词:“别害怕”、“别着急”、“没关系”、“我能帮你吗?”;表示不愉快的不满用词:“我生气了”、“我不喜欢你这样”;表示不同意的拒绝用词:“不!”、“不喜欢”、“不愿意”等,这大大丰富幼儿语言交往的形式和内容。良好的礼貌语言,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同时,幼儿在与人交谈时,我也告知孩子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

课堂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形式,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利用各种活动设计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设计语言活动故事《萝卜回来了》教育与同伴交往时,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心中有他人。主题活动《纸的用处大》设计《神奇的纸棒》,给孩子现场录像,让孩子更真实的看到自己是怎样与别人合作的,并从中总结出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快乐的春游》设计了《乘公共汽车》、情景表演“怎么办”。我们用童话《拇指姑娘》培养幼儿学会用简单的交往语言和可行的交往办法进行交往的能力。在主题活动《我自己》中,开展社会活动《生日祝贺会》说一句生日的祝福用语,制作生日小礼物互送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友爱、欢乐的同时学会了相互的学习、配合和宽容等让幼儿体会到了在活动中与朋友进行交往、共同分享的乐趣。 3. 在主题游戏活动中加深幼儿社交体验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形式,它能最大限度上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也是孩子生活中的基本部分,是发展孩子社会交往的最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频繁交往,感受交往的愉快,借助此特点,游戏成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主要手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应将游戏与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培养幼儿主动学习、主动交往的兴趣。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良好的,正面的,称为“正交往”。通过正交往,幼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生活在融洽的社会关系中。另一种是负面的,通常是在与同伴间的冲突中进行的,称为“负交往”。首先,不可否认,负交往也是一种交往。只是在这种交往中,孩子不顾别人的感受,无理、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我要怎样就怎样,没有商量的余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这种负交往向正交往的方向发展。建立一定的游戏活动规则,并引导幼儿严格遵守,在一次又一次的交往活动中,让幼儿懂得遵守规则是一种责任,从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比如:教师在带孩子参观医院、超市、银行、菜场后,在活动室设立娃娃家、医院、菜市场等区域,扩大幼儿的活动空间,通过师生、生生、幼儿与区域环境的互动,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逐步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同时能学习到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如“娃娃”与“长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孩子们在你来我往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提高交往的技能。此外,通过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从中了解到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和方式方法,进而使幼儿的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让幼儿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例如:“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会把娃娃家中的“爷爷”“奶奶”扶下车,超市里营业员会主动说出“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教师要选择、设计有益于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游戏,重点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游戏中去,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成功与

快乐,产生进一步交往的内在动机。如:在图书角,当幼儿发生了争执,都在抢《奥特曼》这本书,这时,老师就用主题活动中的《大家一起玩》来教育幼儿,好看的书大家要一起看或轮流看,小朋友之间要谦让,共同分享书中的乐趣。在音乐游戏“好朋友”中,幼儿边找朋友,边对朋友进行积极评价,使双方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在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定、友好合作,这样才能玩得更好。在体育游戏“两人三脚”中,更让幼儿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小朋友体现的比较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教师”的严于律已、热情关怀;男小朋友比较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如:根据《一起玩》主题设置的玩具城区中,由于场地有限,只能容纳四个人,第五个人想进来,就要与原有的四个人进行协商,先出来一个,再进去一个,否则你就得另选区域去玩。又如:在主题《有趣的瓶罐》中生成出来的《拍卖》活动中,当老师的锤子敲下后,该物品已经属于别人,你即使很想得到这个瓶子,那也不行。除非你再从别人手中“买”回来。这样的过程,即加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又使幼儿懂得了与人交往必须建立在遵守规则、平等、友好的基础上。

4. 借助主题活动过程,拓展交往类型

(1)与老师的交往:对主题的确定,师生之间要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是师生双方出于共同的兴趣而进行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而设置主题,让幼儿有种亲切感,当他们进行活动时,就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往。

(2)与父母的交往: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在教师布置作业后,幼儿回家后必须与父母进行交往,告诉家长今天我要带什么。把意思表达清楚,说服家长帮助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还可以结合节日如“三八”、“六一”等,为幼儿创设亲子交往的机会和条件,教育幼儿热爱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长辈,请家长到幼儿园与孩子们同庆祝、同欢乐。让幼儿制作各种礼物送给父母。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表演节目,玩游戏,增进与父母的交往。

(3)与同伴的交往:当孩子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带到幼儿园,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自然的开始了。他会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收集过程,介绍材料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活动中,通过教师设计的诱导性的活动,启发幼儿与同伴友好地合作。如:合作绘画、合作游戏、合作制作等。组织幼儿进行各种主题活动“新玩具大家玩”、“娃娃家”等。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交往,相互合作。教师在幼儿交往出现障碍,一时无法解决时,指导幼儿该怎样做。在幼儿自主、教师引导的模式下使幼儿掌握初步的交际技能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

(4)与其他人的交往: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试着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展开交往。结合主题带领幼儿参观食堂、超市、动物园等,认识各种成人劳动。如在《认识种植园》的主题中,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菜市场。在寻找吃过的蔬菜时,要求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种植园。在找到相应材料的同时,也让幼儿进行了一次与成人的交往,即增长了主题中相应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四、主题活动后期阶段中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启示

1. 转变观念,寻求新突破

在活动中,老师要尽量充分考虑到在每一个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如数学活动,只注重了孩子的操作学习,往往会忽略了孩子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而孩子的交往其语言、态度等是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中形成的。

同时需要老师要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如针对幼儿内向,胆怯的问题,设计主题活动《一起玩》,设计一个以大带小的活动。要求大班的幼儿到小班去找一

个小弟弟或小妹妹,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带他们玩一个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胆子小的幼儿也能慢慢地找到感觉,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没有胆怯。

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要与幼儿处于平等的地位。确定什么主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获得,不妨先问问孩子,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教师只要在孩子需要之时助上一臂之力即可。

2. 因材而施教,人人有所得

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分配给幼儿不同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一个班中,总有的孩子能力强,有的孩子能力弱,在交往能力上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区别对待,在同一个主题中分配给孩子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在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每位幼儿的自信心,消除与人交往的恐惧心理,达到发展交往能力的目的。如在《小厨师》中,体力好的幼儿可以掌管“切菜”、“炒菜”等程序;细心的幼儿可以掌管“洗菜”等程序;能力次一点的幼儿做做“餐具酒杯餐巾的摆放”等;能力再弱一点的可以做“顾客”等。在整个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都有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即所谓各有所得。

3. 为幼儿创造更多交往的机会

让幼儿有充分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应多给幼儿提供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机会,确保幼儿主体地位的确立。

要让孩子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不妨多带幼儿“走出去”,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人们之间的交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交往所带来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在确定主题后,布置幼儿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寻找相关的材料,发动家长帮助幼儿去完成任务,让孩子从中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也是一条良好的途径。把别的年龄段的孩子请到班里来,向他们介绍自己班的主题活动。在家里家长更是可以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在保证无危险性的前提下,让他们吵吵闹闹,说说笑笑、尽情地折腾。虽然,这在成人看来是“胡闹”,但谁能说这个过程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毫无关系呢?在这里,他们的思想可以海阔天空,他们的行动可以无拘无束。他们的“胡闹”更需要同伴间的配合,与他人的合作。

从小培养幼儿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和长期的任务。在主题背景下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是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一个侧面。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需要一种坚持精神的连续过程,是在环境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必须经过由外到内、有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形成。因此,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各种不同人相互交流和沟通,通过生生、生与他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情景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存、共同发展,养成待人处事的良好态度,获得社会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丽珠等.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吴邵萍.幼儿教育.2007(11) [3] 学前教育研究.2005(01)

[4] 安瑟儿.植物的秘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01) [5] 楮小霞.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希望月报,2007(04)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