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水利电力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09年教育部版本)

2022-05-26 来源:钮旅网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扎实工作 争创佳绩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院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和学院党委的部署,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求发展”的就业工作指导原则,切实有效地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有效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主动出击寻找优质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之路,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做好我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来说,学院2009年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初次就业率达到97.81%,在广东省高校中排名第2。现将我院就业工作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 2008年-2009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几年来,学院就业工作不断进步,就业率稳中有进、成绩突出,在全省名列前茅。2008年总体就业率在全省91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5,2009年初次就业率为97.81%,在全省87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2,在全省136所本专科院校(含教学点)排名第2。

“道是平淡最奇倔,成似容易却艰辛”,这些成绩离不开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系和主要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扎实工作,更离不开全院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年度 毕业生人数 初次就业率 专科院校排名 本专科院校排名 总体就业率 本专科院校排名 专科院校排名 2008 2329 全省91所 全省137所 全省137所 全省91所97.77% 排名9名 99.53% 排名5名 排名5名 排名8名 全省87所 全省136所 97.81% 排名2名 排名3名 2009 2308 —— —— —— - 1 -

第二部分 毕业生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学院就业工作坚持以强化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规范就业管理制度为工作保障,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努力创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实处

学校高度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 1、学院领导将就业工作看成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造成的影响,学院两次召开院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召开各系就业工作例会3次,学院还专门召开会议对教职工进行动员。学院茜平一书记在会议上多次指出在今年就业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学院要制定超常政策、超常措施,为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全力支持就业工作,要广开门路、广开渠道、广寻优质岗位,让毕业生高比例、高质量就业。同时,茜平一书记在多个场合表态,今年学院党委要下大决心做好就业工作,只要有利就业工作,只要学院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地给予支持。

2、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茜平一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李海健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海健与学院7个系主任和系总支书记签订了《2009年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任务,切实落实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制,将就业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构建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

3、各教学系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负责人挂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制定本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地发动本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的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员化,齐心协力做好本系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正是院、系两级的齐抓共管,层层落实,在全院上下形成了顺畅的就业工作网络,为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2 -

二、制定促进就业工作各项制度和措施,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1、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就业队伍的建设,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硬件建设上,学院配备就业工作的专门办公场地,设有两间200m2的供需见面室和两间100m2的就业洽谈室,招聘室和洽谈室中投影、音响等设备一一俱全。经费保障上,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学院每年度下达近40万元作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另外,学院按当年毕业生人数100元/人标准下拨到各系作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各系100元/人标准的经费分二次拨付,第一次按完成学院下达就业率任务的,则按80元/人支付,其他20元/人的经费则视就业考核评估结果给予下发和奖励。在人员配备上,目前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有6位专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毕业生500:1比例配备院就业指导办公室专职人员。学院有专职的师资队伍中(包括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专职就业辅导员),高级职业指导师2名,职业指导师14名,助理指导师8名。

2、建立校级就业工作评估机制。学院出台《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办法》,鼓励学院全员参加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并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成绩优秀、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实施奖励,颁发奖金,激发了全院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从2007年开始,学院连续几年对各系就业工作进行了实地考核评估,对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分别给予一万元、八千元和五千元的奖励,并对各系就业先进个人也进行了奖励。通过就业工作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对各系的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激励作用,达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

3、就业工作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学院各系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都发挥了各自优势,亲自带领毕业生登门拜访单位,通过不同的途径积极为毕业生寻求优质岗位。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各系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人员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密切加强与行业协会、人才中心、人才网、经济开发区、中小型企业的联系。同时,学院出台鼓励政策,对于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辟新的用人市场、提供有效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教

- 3 -

职工给予表彰、奖励,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工作集体”、“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分别给予5000、1200元和600元的奖励。

4、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部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中,实施了毕业生就业考核机制目标管理。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制度,定期对各系部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定期公布各系部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和初次就业率,实行一票否决制,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核就业职能部门与各系部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就业率低于全省和全院平均就业率的专业,职能部门领导和所在系部领导不得被评为优秀;同时把就业率作为评价系部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的确定、新增专业的设置都要与就业率挂钩。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细致有效,切实地推行温馨服务

学院领导、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各系的就业工作人员满腔热情、周到细致为毕业生服务,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1、学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统筹研究学院就业工作,制定处理问题的策略、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学院在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岗位的同时,重点扶持家庭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帮助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就业竞争力较弱的毕业生。为了让毕业生多一点机会参加就业,学院教务处于5月份和6月份分别两次为未毕业生的学生安排补考,让学生多一次完成学业的机会。各系专门建立了毕业生未就业档案,具体细化到每个毕业生实习情况、未就业原因和存在问题,同时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岗位等帮助。另外,学院领导和职能部门重点支持、指导就业较困难的系和专业,如茜平一院长联系就业较弱的计算机系,招生就业处指定就业专职指导人员联系各系就业,努力为各系提供就业岗位。

2、在金融危机下推行超常措施和政策,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为了更好服务毕业生,学院在天河校区预留“周转宿舍”,从化校区毕业生因参加面试

- 4 -

需要住宿的,可申请在天河校区住宿。学院还增派了吉普车、面包车、中巴车等交通工具专门为从化校区的毕业生们服务,以便各系组织毕业生外出应聘和联系就业单位。另外,学院给了招生就业处经费上、交通工具上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用车计划方面不予限制。

3、细化指导,用心为毕业生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内容。学院专门为毕业生编写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阳光总在风雨后》。指导手册简捷直观,以流程图表和注释相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的就业问题简单化、通俗化,使同学们能更快捷掌握相关政策。手册保证了毕业生人手一册,并提前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发放,方便辅导员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阳光总在风雨后》读本详细记录了学院近年优秀毕业生就业、基层就业等就业实例,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使广大毕业生切实认清形势、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早做准备、迎接挑战,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也增强毕业生在金融危机下成功就业的信心。

4、完善的就业服务流程与办法。学院制订有专门就业办理规定或就业工作制度。具体制度如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奖励2009年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2009年就业工作奖励方案》、2009年各系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书等。

5、切实做好就业统计、反馈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全院公布各专业就业率,增强全院教职工的紧迫感,营造一个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从2月开始及时通报各系就业率和各系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切实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2009年2月至3月,每月20日公布一次各系各专业就业状况,到4月份后每周公布一次就业率。另外,招生就业处要求各系在暑期期间加强和毕业生联系沟通,及时更新毕业生就业情况,真正掌握毕业生去向。同时,今年学院就业率统计将进行细致统计和严格审查,只有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合同或者出示书面就业证明才能算入就业签约率,将实际就

- 5 -

业而暂时没提供相关证明的列入“就业意向”统计范围。

四、强化就业指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

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心态和定位等,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就业教育措施到位,工作效果明显。

1、就业指导队伍体系化 ,成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组织领导,确保该课程能合理、有序、严格地开展和执行,学院成立“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集职能部门(思政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系部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为一体,建立了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就业队伍,教研室全面负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统筹管理就业指导课的顺利开展。

2、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学院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必修课,学分1分。就业指导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从学生入学、专业知识学习、顶岗实习实训和就业四阶段设置课程。入学阶段的就业指导采取“启蒙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行业发展形势、行业的就业环境等认知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解决“社会、行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准备如何规划大学三年”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开展专业知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知识能力储备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解决“自身具备哪些优势与缺点”、“如何学好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等问题;第三阶段主要开展顶岗实习、实训岗前指导、就业心理准备与调整方面的指导;毕业阶段主要开展就业政策、自荐方法与技巧、面试方法与技巧、创业与就业等方面与就业市场相对接的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另外,学院引进了“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和“时代英杰――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职业导航、多媒体课程等服务。

3、学院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实施奖励措施。学院主动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宣传工作和报名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营造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同时,学院出台奖

- 6 -

励措施,对参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09届毕业生中申请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奖励的毕业生有40名,有15名毕业生符合资格,其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10名,自主创业的有5名。

4、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了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科学规划职业发展生涯,切实推进两校区就业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学院从省就业指导中心引进了“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和“时代英杰――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职业导航、多媒体课程等服务。另外,学院在全院范围内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该活动从5月份开始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到10月份划上圆满句号。学院共有3597名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参加人数在全省131所高校排名第5,在全国排名第15名,有1861多名同学提交作品,在全省131高校中排名第10名。由于组织出色,学院被评为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最佳组织奖”称号。

5、积极开展“就业宣传月”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今年学院成功举办了“以认清形势、科学定位、实干成才”为主题的第二届“就业宣传月”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新颖,通过职业常识系列讲座、就业竞赛、问卷调查、外出考察、就业论坛等十多项系列活动,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规划职业人生、提高职场竞争力。“就业宣传月”系列活动以外出考察为重头戏,以就业竞赛为活动主要方式,组织师生代表进企业去学习交流,参观企业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往届毕业生的情况,同时继续增进与企业感情,进一步了解企业用人计划与策略,为日后招聘我院毕业生打好基础,今年学院分别组织学生到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深圳地铁、广州白云电器股份公司、广州新利堡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广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参观交流。同时,学院各职能部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启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相关专业竞赛(CAD竞赛、电子设计竞赛、

- 7 -

模型制作竞赛、财务软件竞赛等),充分调动专业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各类竞赛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6、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工作研究。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积极进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形成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分析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陈君枨处长、王秋平老师、曾杰豪老师于2009年上半年分别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问题及对策》、《从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看心理辅导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基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的探讨》三篇就业工作论文。曾杰豪老师于2009年参编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与《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经典实战案例》教辅教材两本书,陈君枨处长撰写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以广东水利电力学院水利专业毕业生为例》在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2009年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7、针对金融危机,为了让非毕业班学生了解毕业班学生的求职就业情况,招生就业处2009年上半年采访了往届和应届毕业生,精心编制《阳光总在风雨后》宣传读本,内容包涵了应届毕业生求职故事、往届毕业生就业故事、基层就业故事。该读本受到广东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高度赞扬,并将里面的十几篇就业案例收纳进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和广东高校教材研究中心近期合编的《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经典实践案例》教辅教材中,将于2009年10月出版。

五、建立畅通的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

学院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的同时,高度重视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阵地,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学院已经两次次对“就业在线”网页进行改版与升级。“就业在线”网页设计合理、美观,功能齐全,内容丰富实在,在高职院校的就业网页建设中应该是屈指可数,它包括招聘信息、应聘报名系统、网上留言、新闻公告、就业指南、政策法规、就业指导资料下载、

- 8 -

用人单位进校指南、网络学堂、人才测评等板块。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站便捷地了解到最新的各类企业需求、学生求职应聘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信息,掌握大学生就业的各类最新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就业流程等。

“就业在线”网络的建设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指导咨询四位一体,解决了两校区就业工作存在的难题,大大方便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降低了求职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并能及时反馈。建立了详尽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学院招生就业处基本完善了用人单位的数据库,其中来校招聘、网页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超过1200个。

六、大力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突出校园专场招聘,坚持走“就业市场化”的路子

1、积极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工作,主动掌握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今年3月到5月,学院招生就业处、各系主任、总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结合“就业宣传月”活动,带着《学院毕业生信息资源手册》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需求信息调研,分别走访了南方人才网、珠三角人才网、中山汉普人才派遣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人才服务、百才招聘、深圳地铁、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铁公司广州分公司、番禺电力集团、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单位,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形势,为我院09届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依据和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依托南方人才市场等服务机构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并且初步确定互通实惠的合作关系。这些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和落实,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2、精心组织招聘,搭建就业桥梁。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毕业生,逐步形成了以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为龙头,以单位专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等形式

- 9 -

为补充的招聘体系。学院2009届毕业生有2293名,招生就业处举办了两场大型供需见面会,提供了120个用人单位和1522个岗位,碧桂园集团、广东火电公司、佛山水务集团、广日电梯、南方电力、韶能集团、、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均到校招聘;从08年9月1日至09年7月2日,通过学院“就业在线”发布就业信息的单位有250个,两个校区校园宣讲招聘专场92场,招聘岗位2455个。各系共提供单位363个,招聘岗位1815个。院系两级共计提供单位723个,招聘岗位5792个,毕业生人均岗位为2.53个。同时,学院和各系组织毕业生参与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及各地人才市场的供需见面会近20场。

3、学院利用已经建立的用人单位信息库(达到5000个),寄发了《广东水利电力学院09年毕业生资源信息手册》和需求信息表约5000份。这有效地宣传了学院就业工作,许多用人单位收到函后都纷纷来校进行招聘。

七、积极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强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行预就业模式

我们深知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

1、加强校企合作。学院与近120多个个企业和单位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基地、实训基地,全面建立了“就业见习基地、上岗培训、就业实习、职业教育”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实现教育与生产、专业学习与就业实习、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千方百计地增加毕业生就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努力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准就业平台”。

2、强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模式。学院定岗实习、工学交替模式已经相对完善,各系初步建立了与企业互惠互利的顶岗实习和人才输送机制。同时,学院加强了订单式培养的数量和规模,如建立广日电梯班和广州数控班、广东长实班和东莞集明班等订单式培养,通过订单式培养,真正做到与社会

- 10 -

需求、市场需求同呼吸,以销定产。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学院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而越是困难,我们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行动,认真应对金融危机考验,成功完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我们相信,有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是有广大教职员工的热情支持和扎实工作,我们一定能勇攀高峰、乘胜前进,不断开拓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学院招生就业处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九日

-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