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2021-12-30 来源:钮旅网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T02:25:06.37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24期 作者: 刘丹

[导读] 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学到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启智幼教中心 158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龄前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目前我国学龄前教育主要侧重游戏为主,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开始融入区域活动。创造一个可供幼儿活动的范围,能够让他们的自主性大大提升,并促进创造能力的自由发挥。玩乐是孩子们的本性,区域活动范围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游戏化 引言

幼儿园教学是孩子接触正规教育的开端,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发展。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思想和行为还处在有待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陪伴幼儿开始认识世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学到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1区域活动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区域活动游戏化教学是针对幼儿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学习能力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学方式,在游戏活动中渗入课程知识,改进和完善传统的只是传授知识的幼儿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游戏化幼儿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爱玩的天性,也可以使其在游戏环节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另外,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脑及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还处在对周围事物具有好奇心的阶段。游戏环节是非常符合幼儿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幼儿在教室的学习中往往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然而,游戏化的教学环节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将需要教学的知识融入到游戏化环节之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到相关的知识,从而丰富幼儿的课堂学习。 2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安全性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安全性,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教学环境和生存空间,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安全的区域游戏活动才是幼儿园教育必须做到的,保证孩子在安全的区域内进行游戏,促进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讲安全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心理安全主要体现在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意愿,并得到其他幼儿的许可,展现出自由活动的乐趣;生理安全则要求教师设置的区域活动不具有会对幼儿产生伤害的物品,材料安全,不存在潜在的危险。 2.2可参与性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的摆放将会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的成效。幼儿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学习倾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域活动的材料进行调整,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结合这种差异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方案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合理的摆放,提高教学效率。 2.3新奇性

因为幼儿本身对世界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在使用区域活动材料时难免带来巨大的损坏。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该问题,时刻关注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损坏情况,如果发生较大的损坏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幼儿对材料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便于从中探索更多的乐趣。但材料的更换受到幼儿园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材料的适时更换,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物品进行拼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让幼儿一起动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完成区域活动材料让他们更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3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实践方案

3.1重视幼儿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

为了保证游戏真正作为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充分享有,成人在指导儿童游戏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每个区域都需要制订不同的游戏规则,但这些规则不应只由教师一人制订,幼儿不仅仅是游戏规则的执行者与遵守者,他们还应是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在开放新的区域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讨论,初步为新开放的游戏区制订规则。待幼儿进区体验几次后,他们会发现最初

制订的规则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游戏的开展。这时,教师便可再次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将该区域的游戏规则补充完善。这样不仅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而且在规则制订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而不应替幼儿决定他要玩什么以及怎么玩,如果出现了某一区域人数较多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环境暗示法调节这一现象,提示幼儿该区域能容纳的人数,在幼儿发现人满后,也应由他们自由选择其他区域进行游戏。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设置一些较为机动的区域,适当拓宽热门区域的空间,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3.2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应学会判断介入幼儿游戏的良好时机,而不宜在幼儿游戏兴趣正浓时介入。当幼儿遇到因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将要失去游戏兴趣时,教师方可介入,“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才是积极有效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存在安全隐患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防止幼儿遭受不必要的伤害。此外,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有许多种,如语言介入、角色介入、平行介入等,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介入,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3.3开展合作游戏区域活动

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启蒙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基本意识,促使幼儿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将有助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在开展相关游戏化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创设合作游戏环节,要求幼儿间通过相互配合来完成游戏目标,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蒙眼找物品的游戏,在空旷的教室里放置若干不同的物品,让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名幼儿需要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儿负责为蒙上眼睛的幼儿指引方向,使蒙上眼睛的幼儿找到教师要求的物品。这个游戏环节可以锻炼幼儿的交流协作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方向判断能力,培养幼儿相互协作的意识。 引言

总之,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直接感知的游戏形式,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幼儿区域游戏有重要价值。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游戏环境,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耐心地观察记录,注意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最佳时机,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真正促进每位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徐铭泽.幼儿区域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