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土防渗的利与弊
作者:王晓鹏、李杰
王晓鹏:助理工程师,生产经营中心副主任
[摘要] 采用水泥土作为河道治理中的防渗方案,有很多不足之处,例易发生断裂而且不易修复,不利于环境保护等,对不足做详细说明和分析,并提出替代方案。
[关键词] 水泥土 防渗
山东省的河道治理工程的大幕即将拉开,在已经开始的几个的河道治理项目中,河底的防渗处理方案很多都采用的是水泥土防渗,水泥土防渗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较简单,和刚性结构相比造价较低。该方案尽管能够实现河底相对不透水层,达到防渗的效果,但是作为不透水层采用水泥土防渗方案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1、易发生断裂且不易修复
水泥土是土壤掺加了水泥形成的特殊复合材料,具备了稍大的强度,但失去了土的散粒性和塑性,极低的抗拉强度取代了土的粘聚力,脆性明显,抗冻融破坏能力差,很容易产生断裂或粉碎等脆性破坏,从而失去作为不透水层的完整性和防渗效果,而且由于在水下,这种破坏容易影响相邻水泥土体的完整性而不容易维修和恢复,即时采取措施在水泥土板块中设置构造缝,也是实属不得已的办法,即通过切缝实现一定程度的水泥土的离散和变形能力。
2、对基础要求高
水泥土防渗与原河底土层防渗相比工艺控制要求高,施工环境严格,不能在低温下施工(冻融破坏会使其失去后期强度变成粉土),基底必须严格压实,河道底部土体的不均匀沉陷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橡皮土均会影响水泥土的施工质量,由于较大的荷载能造成水泥土体断裂或粉碎,因此施工后水泥土顶面不能再作为施工通道使用,严禁通行各类较重的施工机械,施工后的河底要严格保护,在未来任何情况下均不能通行各类车辆和增加较大的荷载。
3、抗冻性差
水泥土本身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块体里有较多的自由水,抗冻效果差,特别在水位波动区,容易出现冻融、冻胀破坏,此种冻胀破坏不是提高抗冻标号能解决的。
4、不利于环境保护
水泥土河底不适宜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基本失去了河道的自然净化能力,不利于构建生态河道。
5、不能解决侧渗问题
水泥土防渗不能解决河道侧渗的问题。现在的河道治理,河岸一般都采用有一定弯曲度和造型的浆砌石墙,河底采用水泥土防渗,但是河底水平防渗不能解决河道的侧渗,河道水体会通过河岸浆砌石墙的施工缝产生绕渗而失水,从而失去了河道防渗效果,尤其是对城市河道治理而言也就失去了工程本身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因此,在比较宽的河道内采用水泥土进行防渗处理的方案还是值得商榷的,在较宽的河道内采用水泥土进行防渗处理或许还不如采用粘性土或者是粉质粘土进行基地压实处理的效果好,由于土是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其耐水性和抗冻融破坏能力都很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粘性土更是具备了极好的塑性、能适应各种外力及变形,能随低速水流冲刷而实现自身密封,同时粘性土极小的透水性,也能满足河道防渗的基本要求。如果河道内有流速要求,也可以在河底增加一部分工程措施(例如防冲梁)来防止水流对河底冲刷。采用自然土体作为防渗材料,也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能够形成理想的水、草、树、鱼为主题的生态环境,真正达到河道治理、美化环境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