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是《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它们都是大修订版本中原有的课文,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使编者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重新编排在一个新的单元里呢?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下面就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从题材与体裁上来看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却不同。
这一组是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的,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意在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但每篇课文表现主题的角度又不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反映出伽利略执著求实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全神贯注》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给我们展现出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精神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父亲的菜园》刻画了普通人身上具有的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从他们身上分别折射出了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的执著追求。
这组课文不仅在反映人物精神风貌上是一致的,在写法上也相类似,都是通过详细事例及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例如,文章对伽利略的描写是通过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几个详细事例的表达以及环境等侧面描写的衬托来表现人物的;罗丹的工作作风那么是通过对罗丹工作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细致刻画了人物的专注;《鱼游到了纸上》那么是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抓住青年人“特别”的神态、动
作进展了传神的刻画;《父亲的菜园》是按照事情开展顺序,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让读者同样深受感动。
本册书只有两个单元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这个单元的学习是第二单元之后的稳固、迁移运用的阶段。可见这单元在全册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它们共同承担的训练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学习通过详细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二、教学建议
1.把握重点,强化训练。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第二部分抓住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完毕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构造。在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后,再看看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练习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提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任务等的作用)。本文的练习题有三道,分别是读书、答复以下问题、感悟一句话。由此可看出:伽利略挑战过程中提出问题是难点,非常富有思辨色彩,但它不是教学的重点;做实验,解决问题,突出人物精神那么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时,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进展:一要了解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可进展适当的资料;二要紧扣文本,润物无声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伽利略的内心,突出执著精神;三要体会围观人物言行的侧面描写,使伽利略的形象鲜活生动起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注意了解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详细实验过程(假设—推理—实验—
公开试验),尤其是第三自然段是难点,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是以小女孩的一句话为题,新颖别致,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使故事的表达更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教学可以“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线,从入乎于眼,到入乎于心,进展三个层次的研读。一个层次是感知性阅读。从“特别”入手,明白其原因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抓住全文的总线索。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性阅读。全面感受“忘我境界”的画面。课文是通过两个方面表现的,一方面是看鱼的人的专心、投入,另一方面是青年画鱼时的专心、投入。教学中可采取删词比照的方法,体会青年的态度,还可以找到文章中可以帮助理解的词去体会词语。如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仔细揣摩,用文中的词语理解什么叫“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还可根据插图练习详写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从中体会“鱼游到了纸上”,感受青年做事的专注与高超的绘画技能。第三个层次是探究性阅读。深入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深入青年内心,学习其品质。另外,教学中还可以进展读写迁移的小练笔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动作、语言、神态三方面根本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2.表达坡度,实现迁移。
《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是两篇略读课文,应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关注写法,实现读写迁移的目的。
《全神贯注》一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突出了他悉心潜入、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罗丹艺术家的魅力呢?首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自读课文,围绕“全神贯注”找出课文中描写罗丹神态和动作的语句,并充分发挥想象,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从以下几方面着眼进展交流:一是抓住神情,体会全神贯注。“自
己打量一阵儿,却皱着眉头……”这一神情是罗丹自我审视的生动写照,这神情之中含着高标准、严要求的艺术追求。“突然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剧烈地争吵”“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似已经消失了”,这些描写表现出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极其认真的态度。二是抓住语言,体会全神贯注。罗丹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字字耐人寻味,尤其是自言自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嘴里叽哩咕噜”清楚是罗丹鉴别女像的“旁白”,自然折射出罗丹追求完美的鲜明个性。三是抓住动作,体会全神贯注。他工作时手舞足蹈、前俯后仰的动作举止,生动地表现出了他此时跌宕起伏的思索情景。四是抓“感触”,深化全神贯注。茨威格精辟的见解不正是罗丹全神贯注精神的写照吗?在此根底上要加强感情朗读的训练,因为课文中多为描述性的语句,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另外,还可进展迁移拓展,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的选材更接近学生实际,表达方法也更利于学生承受,同时也表达了编者编排教材内容的先感悟、欣赏,后理解、运用的目的,起到了读与写双重迁移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找出并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之后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详细语句,即父亲的一言一行进展重点学习和体会,谈自己的感受,另外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抄写下来。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关于“人”的话题。教学重点之一是无论说和写的落脚点都应在详细的事例上。这次习作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练习。习作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详细的事例来把一个人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仰之情表达出来。要求学生学习本单元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正到达迁移运用的目的。
总之,一组教学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渗透主题内容,让情感到达熏陶、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本组共同的写作特点,以课文为范例,起到铺垫、引路的作用,最终通
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根本掌握这种表达方法,运用于习作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