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乘数效应
1.旅游乘数的概念
(一)乘数: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变化引起的其他经济量的变化量与原变量的变化值的比率。
乘数=因变量变动量/自变量变动量
乘数=总收入增加10%/劳动力投入增加5%=2
(二)旅游乘数
1)马西森和沃尔在1982年提出的概念:
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他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
2)英国萨瑞大学的阿切尔(Archer)认为:
旅游乘数是指旅游花费在经济系统中导致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变化与最初的直接变化本身的比率。
3)旅游乘数的完整定义:
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2.旅游乘数效应的发挥
(一)旅游乘数效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直接效应阶段
旅游者原生旅游消费对于经济系统中旅游企业在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成为旅游消费的直接效应。
2)第二阶段:间接效应阶段
直接受益的各旅游部门和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要像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购原材料、物料、设备,各级政府把旅游中缴纳的税金投资与其他企事业、福利事业等。使这些部门在不断的经济运行中获得了效益,即间接的从旅游收入中获利。
3)第三阶段:诱导效应阶段
为旅游相关部门服务的更广泛的层次带来的收入增加或产出增加。(旅游业——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等)
(二)旅游乘数的计算
1)旅游乘数可以从两方面估算:
旅游消费中,留在经济系统内急需转手花费的数额。这部分数额越大,旅游乘数越大。反之亦然。
旅游者的花费能在本地内再次花费的次数。轮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次数越少,乘数越小。
2)旅游乘数计算公式:
⑴假设旅游收入的漏损为零
K1MPSMPM或
K11MPC
K——旅游收入乘数
MPC——边际消费倾向
MPM——边际进口倾向
MPS——边际储蓄倾向(1- MPC )
例一:
假定旅游目的地1区的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50%,地区2的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为35%。这表明两地的旅游收入中,各有50%和35%的资金注入了本地区的经济运行中,而剩下的50%和65%的资金则被储蓄或用于进口物资,脱离了本地经济的运行。试计算他们各自的乘数。
K11111.542K1MPC150%1MPC135%
3.旅游乘数类型
(一)、收入乘数
1)旅游收入乘数是指旅游消费所带来的总收入与旅游消费之比。
2)旅游收入乘数可分为居民收入乘数和政府收入乘数。
居民收入乘数:即一地区旅游收入增加量与由此引起的该地区居民总收入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政府收入乘数:即每增加一单位旅游收入最终可使目的地政府收入的净增量。也就是说,政府从旅游企业上缴税金、手续费及其他上缴国库的应收项目中,除掉政府向旅游业投资的余额的增加量。
3)标准乘数
旅游收入乘数=(直接收入+间接收入+诱导收入)/旅游消费总额
4)比率乘数
旅游收入乘数=(直接收入+间接收入+诱导收入)/直接收入
(二)销售乘数和产出乘数
销售乘数:是指增加单位旅游消费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效应和继发效应所导致全部有关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增长量。
产出乘数:单位旅游消费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系统带来产出水平的增加。
(三)就业乘数
就业乘数用来说明单位旅游消费所引起的全日制就业机会的数量的变化。有两种用法:
1)单位旅游消费带来的全部就业人数
2)有单位旅游消费带来的直接就业人数与继发就业人数之和同直接就业人数之比。
(四)进口乘数
进口乘数表示的是每增加一单位旅游收人最终导致目的地总进口额增加的比率关系。
4.乘数模型介绍
(一)投入——产出模型
1)投入——产出分析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包括旅游部门在内的各个经济部门的投入——产出状况表。就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关联的矩阵进行计算,即可获得旅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数值。
2)优点:综合性最强、最全面的旅游乘数分析工具。在评价旅游者“购物单”的具体构成后,能有效的用于分析旅游业经济影响,尤其是继发影响。
3)缺点:对资料的要求过高,而且资料经过4、5年的老化后才能形成投入——产出表。
(二)经济基础模型
1)旅游经济模型认为,大多数企业同时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如果将这些企业就业总量、产出或营业收入分成基本市场份额和非基本市场份额,那么总就业量同相应的基本市场份额
之比即是旅游乘数,可以用之分析旅游业的直接经济影响,其前提是这些企业为本地市场服务是他为外部市场服务的直接结果。
2)优点:收集材料比较容易,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缺点:它将地区内经济增长源错误地假设为单一的出口提高,忽视了增长的内部动力,从而过高的估计了出口销售的经济影响。也没有对“游客购物单”的组合内容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形式外部资金的注入都会产生相同的经济效果。
5.旅游乘数理论的局限性
1)乘数理论不以分析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为基础。
2)乘数理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和存货可被利用,以保证需求扩张后供给能力相应增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