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体育课题结题报告】
《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朱志辉
江西省萍乡市麻田中心学校
麻田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六年学制,是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我校向江西省基地办上报的省级小学体育课题。该课题于2010年12月立项,历经近2年多的研究。两年中,我们以摔跤运动为依据,围绕此课题所蕴涵的主要目标“培养低段学生音乐节奏感”进行实践研究,已完成各阶段的实践与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背景
1.从新课标理念分析
体育课程标准中阐明,小学体育的课程价值是从四个方面体现: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摔跤是一项重竞技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健康快乐的心智。从身体上与心理上两方面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从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一种标准,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体育学习,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在传统教材上,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按照国家体艺2+1的要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重视体育给学生成长带来的益处。 3.从研究状况分析
在国内同类课题中,有关体育方面的课题有不少,但是针对单项摔跤运动研
究的课题不多。我校《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有关如何在学校开展摔跤运动,发挥摔跤运动育人功能的研究。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各地各校都开设了多元化的特色
课程,在研究农村小学特色课程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但是,在如何将摔跤运动发展成一所学校的特色课程方面还没有发现有系列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摔跤是一项重竞技运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校就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去探索出摔跤课程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在小学体育的各项工作中,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打破千人一面的单一局面,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尽快适应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需求。体育老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了解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重点应了解自己传授的年级,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掌握全体学生的共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如体型,体重,个性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而对不良品质及时纠正,使学生的个性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人不仅要投入较高的体力和技能,而且要求有智力,情感和行为的参与,需要反复持续的努力,向各种困难作斗争,可以培养顽强,果断,坚毅和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个特征都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
三、研究目的
1、开发、优化“摔跤”课程资源: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开发、改造、优化摔跤课程教育的资源。
2、锻造“摔跤”教师,一支具有“摔跤”精神特色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团队精神,不畏艰难的品质以及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3、培养“摔跤”学生:我们的研究目标决不是指少数人或部分人具有某种技能和本领,而是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延展自己的摔跤特长,发展自己的
个性的同时使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得以牢固掌握。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建立“四定、四有”管理机制的研究
即摔跤训练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考核
2、构建“一三一”体育建设体系的研究
即一种体育文化氛围;三条建设途径——体育特色学校物化环境建设、体育训练活动环境建设和体育特色课程环境建设;一种体育素养——指在体育活动的感染与熏陶下所形成的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
3、摔跤育人功能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的摔跤知识和训练的培养和熏陶,形成的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
4、整合摔跤教育资源、编写摔跤技能教材的研究
摔跤是一项运动,在本地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因此,学校应尽可能的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 针对学生的体能发展特点,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一、二、三年级:挑选或编写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注重兴趣的培养。
四、五年级:挑选或编写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教材,及摔跤基本功的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素质及兴趣的保持。
六年级:挑选或编写摔跤技术性较强的教材,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技术,注重摔跤实践的运用。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体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体育兴趣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学校开设摔跤特色课程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综述论证,学习、借鉴和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保证本课题研究定位准确、方向正确。
六、课题实施步聚
(一)组建课题研究机构
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教科研,并由学校教务处指导和协调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健全了体育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成立了以朱志辉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工作实施全程管理。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
本课题实行分段进行研究,定期汇总。课题研究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 1、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方案,明确任务 2、建立“四定、四有”管理机制的研究 3、编一套摔跤操
4、邀请省、市摔跤教练邀请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座,让教师对摔跤与教育教学形成特色模式的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有足够的理论保障。
5、完成第一阶段实验报告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 1、构建“一三一”体育建设体系 2、摔跤育人功能的研究
3、整合摔跤教育资源的研究 4、开发校本教材 5、公开课课例研讨
6、完成第二阶段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1、对实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完成分析报告 2、将教学过程中的资料、教案等进行归档、整理 3、完善校本教材 4、公开课课例研讨 5、完成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立足学校校本课程,搭建师生展示平台
以省体育局局长刘鹰题写的“体教结合,培养人才”八字为办学目标,立足校本课程研发、打造摔跤传统学校、构筑师生幸福乐园之路,确定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体艺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按照“一体两翼”的素质教育发展模式,在校本课程的拉动之下,根据每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全员参与到摔跤、
乒乓球、舞蹈、书法、英语、手工制作、音乐、田径、篮球九个校本课程当中。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满足,老师也品尝到了课改的乐趣。
现在每天下午4:00—4:30走进麻田小学校园,丰富多彩、阳光动感的校本活动课堂就会呈现在大家眼前。极大的激活了师生创造的潜能,全面实现了课程开发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双赢”,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
2、积极促进摔跤项目优先发展,狠抓科学训练培育优秀人才
体教结合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而科学的训练和管理是学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保证。麻田中心小学通过“四个到位”管理措施,高度重视摔跤科学训练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多方来协调----人员安排到位。学校建立健全了摔跤传统项目工作的管理体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学校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体育教研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严格按照《麻田中心学校摔跤传统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了领导管理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教练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的良性管理体制。
?纳入课程表----时间调控到位。把每天上午、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和体育
【篇二: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方案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喜欢,我校体育科组决定将各种适于体育教学的团体游戏引入体育课堂,在2013-2014第一学年度,确定了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为研究目标,按照计划步骤有组织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两位老师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大家团结合作,互相配合,争取把课题做得实在透彻。下面我将我校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与研究作一个汇总。
一、分析研究的问题
1、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体育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至学生的
综合体能不强,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得到应有的锻炼。
2、提高学生的综合体力和身体素质,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转化学生对体育课的消极心理因素为积极心理因素。
3、通过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1、研究目的: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通过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研究目标:探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的培养方法;探究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后,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转变;研究团体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见表1,2,3,4)。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实验的文献资料。
(3)、实验对比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检验两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 (4)、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教学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5)、分析比较法:对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时间
2013年9月一2014年10月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课题:《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的教学研究》。(2)搜集文献资料:查阅和记录有关实验的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4)问卷调查:进行各种与实验有关的问卷调查。 组织实施阶段:
(1)实验对比:采集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在将游戏引入教学后,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
(2)教学检验: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优缺点。
(3)汇总数据:总结对照班与实验班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4)阶段总结:对前一阶段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 总结整理阶段:
(1)统计数据: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论证。(2)对比检查:对实验对比,教学检验和汇总数据等进行对比和检查,反复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各种情况。
(3)撰写实验报告: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结、阶段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
(4)应用:通过对《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的探讨,将研究成果在我校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以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
1、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大多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还比较传统,在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科的日常测试和评价研究,使教学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适合学生、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表1:实验班n1=五、六 对照班n2=五、六表2:篇二: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单位:开原市民主集团民主小学 课题作者:徐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喜欢,我校体育科组决定将各种适于体育教学的团体游戏引入体育课堂,在2011-2012第一学年度,确定了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为研究目标,按照计划步骤有组织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六位老师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大家团结合作,互相配合,争取把课题做得实在透彻。
下面我将我校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与研究作一个总结。
一、分析研究的问题
1、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体育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至学生的
综合体能不强,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得到应有的锻炼。 2、提高学生的综合体力和身体素质,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转化学生对体育课的消极心理因素为积极心理因素。
3、通过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1、研究目的: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通过体育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2、研究目标:探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的培养方法;探究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后,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转变;研究团体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其中各年级的(1)、(2)、(3)班为对照班;(4)、(5)、(6)班为实验班。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见表1,2,3,4)。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实验的文献资料。
(3)、实验对比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检验两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 (4)、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教学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5)、分析比较法:对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时间
2011年9月一2012年10月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课题:《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的教学研究》。
(2)搜集文献资料:查阅和记录有关实验的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4)问卷调查:进行各种与实验有关的问卷调查。 组织实施阶段:
(1)实验对比:采集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在将游戏引入教学后,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变化。
(2)教学检验: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优缺点。
(3)汇总数据:总结对照班与实验班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4)阶段总结:对前一阶段的实验成果进行总结。 总结整理阶段:
(1)统计数据: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论证。(2)对比检查:对实验对比,教学检验和汇总数据等进行对比和检查,反复对照传统教学与新教学的各种情况。
(3)撰写实验报告: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结、阶段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
(4)应用:通过对《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的探讨,将研究成果在我校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以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四、预期成果
1、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大多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思想还比较传统,在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科的日常测试和评价研究,使教学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适合学生、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表1:实验班n1=五、六(1,2,3班) 对照班n2=五、六(4,5,6班) 表2:篇三: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单位:珠海市香洲区金鼎一小
课题作者:①陈秋婵(体育教师) 小学一级教师 (执笔) ②卓文川(体育教师) 小学一级教师 ⑧阴大雷(体育教师) 小学一级教师 ④章 智(体育教师) 小学一级教师 ⑤苏勇进(体育教师) 小学一级教师
我们体育科组在2006~2007第一学年度,确定了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为研究目标,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按照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们五位老师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大家团结合作,积极配合,争取把课题做得实实在在,透彻。下面请允许我就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课题一年来所做的努力与研究作一个总结。 一、分析的问题
1、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体育课堂气氛不浓,学生的心理问题凸现,甚至出现怕上体育课的现象。
2、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纠正学生上体育课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康水平。 3、通过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研究,探讨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1、研究目的:在“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我校《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的探讨,探究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以激发和培养我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全 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研究目标:探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探究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方法;探究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变化;探究小学体方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应用。 3.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前期:我校一、三、五年级的学生;其中(1)、(2)班为对照班,共310人:(3)、(4)班为实验班,共320人。 中期~后期:全校51个班级
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见表1,2,3,4)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实验的文献资料。
(3)、实验对比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新课标理念和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检验两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
4、教学检验法:运用体育新课标理念进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检验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教学组织方法。5、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教学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6、分析比较法:对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时间
2006年10月一2007年6月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10月——12月
(1)建立实验课题:《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2)搜集文献资料:查阅和记录有关实验的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教学实验~教学应用.
(4)问卷调查:进行各种与实验有关的问卷调查(广泛听课、看课和综合课例的学习).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月一2007年3月 (1)实验对比: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数据对比.检验我校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变化。
(2)教学检验: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对照传统教学与新课标教学的优劣情况。
(3)汇总数据:汇总对照班与实验班所得出的数据(4)阶段总结:对前一阶段的实验进行总结。 总结整理阶段:2007年4月--6月 . (1)统计数据: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论证。 (2)对比检查:对实验对比,教学检验和汇总数据等进行对比和检查,反复对照传统教学与新课标教学的各种情况。
(3)撰写实验报告: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结、阶段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
(4)应用:通过对《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的探讨,在我校进行深化研究和广泛应用,以检验小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预期成果
2、 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进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3、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表1:实验班n1=一,三,五(1,2班) 对照班n2=一,三,五(3,4班) 表2:
【篇三:快乐体育结题报告】
“快乐体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中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身体教育活动。 “快乐体育”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活动过程。“快乐体育”是指体育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社会、学习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三、理论建构依据:
1.“终身体育”理论:《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中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作为《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2.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主义。
3.“综合式”教学理论认为: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老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主要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觉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整理、搜集和汇编符合农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生活化、儿童化、趣味性强的学习器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农村小学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1.快乐的体育教材开发
①一、二年级(水平一)体育教材开发 ②三、四年级(水平二)体育教材开发 ③五、六年级(水平三)体育教材开发 2.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①一、二年级(水平一)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②三、四年级(水平二)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③五、六年级(水平三)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
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八、步骤及主要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
1.酝酿主课题构建子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制定课题实践方案和子课题的实施。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按计划全面启动。
2.搜集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实验方案。
3.汇总各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在中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再作调整,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5.收集积累各种资料,开发校本教材 (三)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开结题鉴定会,进行研究成果的鉴定 3.体育教学的校本教材水平一的编写 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根据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选择原则(即:选择时注意
器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遵循普及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我们通过调查、实验、搜集、整理或重新创编,我们共整理出了28种适合我们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的生活化器材作为实验器材。
具体的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身边随手可得的的物品,如:手帕、红领巾、绿领巾、书包、课桌、凳子、木夹子、马夹袋、衣服、鞋子、橡皮筋、纱巾、布块。
第二类:是生活中的民间传统体育器材进行再加工,也可以是生活中废弃的物品,经过简单加工整理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锻炼中。
2.“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2.1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根据实验班在跑、跳、投掷项目中使用实验器材的兴趣进行了统计,通过实验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
2.2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改变了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3摸索出了4种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2.3.1结合生活中传统节日,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传统节日是小朋友最喜欢过的节日,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节日。
2.3.2运用童话故事,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从小到大,孩子们几乎都是听或看着童话故事长大的,他们更愿意过童话般的生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的主题设计为一个童话故事,让师生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会使学生全身心地
投入学习。实践证明,运用童话故事等情景中完成教学,学生更愿意接受,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例如:龟兔赛跑、狼来了、保卫家园等等。
2.3.3利用季节变换,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我们将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为一次有趣的郊游,将一些枯燥的技能技术的学习结合在郊游的
每一个环节中,会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刺激,同时又学到了新知。
2.3.4充分、合理运用地方资源,也是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我们农村小孩家长日常田间、地头的劳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比如:果园里摘桔子、打枣子、打板栗;农田里挑水稻、打谷子、撒种子等等,也将这些劳动的动作作为我
们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些辅助练习,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体育器材的生活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体质健康水平 3.1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身体素质提高更快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程度差异进行了比较,从程度差异对比指标看,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的数量明显增加,而无一项低于对照班。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比较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低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减少,而高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使用,加快了学生生理、身体素质的提高速度。 3.2实验班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状态显著提高 十、研究成果与分析: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含义,较好的把握了新课程理念,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实验中,学校定期开展课题教研活动。教学受到上级领导及听课教师的好评,课后的交流也使我们感受颇深。这样的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3.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也都能积极的参加校队的各项活动。学校现有两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场地小,无训练设施,但校领导十分支持我们体育组开展活动,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训练器材、翻修地面,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有更好的活动场所。教师因材施教、因材施练,使得学校体育各项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在课题研究这几年时间里,我们按原定计划与实施步骤顺利的进行着,从实验效果来看,达到预期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