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罗颖
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5期
摘要: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已不容忽视,但由于我国对操作风险关注的时间较晚,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提升的空间。本文从光大乌龙指事件引发巨额损失出发,分析了操作风险的成因,我国操作风险监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操作风险 成因 现状 防范措施 一、引言-光大乌龙指事件
2013年8月16日11时5分左右,上证综合指数突然上涨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股指下午继续冲高之后回落,许多个股的走势犹如过山车,巨幅震荡令股民愕然。导致股市发生如此异动的原因是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在进行ETF套利交易时出现严重失误,其策略交易系统的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发生了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连锁错误,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涉及150多只股票,此项交易造成光大证券当日股市损失约为1.94亿元。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堪能载入史册的“光大乌龙指”事件,也是一起因操作风险控制失控而造成巨大损失的典型案例。 二、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自商业银行设立起就存在,但相比银行的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来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较晚。1991年操作风险的概念被提出,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巴林银行事件曝光,操作风险才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提高到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同的地位,成为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2004年6月修订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也是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操作风险定义。 三、操作风险的成因
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不健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改善风险管理的效果。当内部控制制度、方法设计存在缺陷时,将会增加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具体表现为内控制度制定笼统,不够精细化,可操作性差,对某些关键控制点的规定存在遗漏、不相容岗位设计缺失、流程设计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内控制度修订不及时,未能与法律法规变化、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保持同步;内控制度未能良好整合,制度间不能有效衔接,甚至有的规定相互矛盾。 (二)执行监督不到位
即使商业银行自身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如果制度不能执行落实,那么内控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监督是对制度的提醒和强调,执行不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监督不到位,很多风险演变为损失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监督与控制,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督主要依赖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但是审计由于其时间、人员等限制,检查监督主要采用抽查法,无法实现业务全覆盖,这就使得风险无法全部暴露。同时,审计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无法还原业务流程,极易受到被审计部门的误导,从而遗漏一些风险隐患和问题。
(三)银行员工不称职
银行员工是银行正常运转的关键一环,银行员工的表现是否称职直接关系到银行业务的开展,人的因素是操作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员工流动性较大,年龄日趋年轻化,使得员工普遍处于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业绩压力大、心理焦虑等问题显现,潜藏着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隐患。另外,由于员工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存在业务知识不过硬、制度流程不熟悉、责任心不够等问题,从而也增加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系统技术不过硬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运营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的系统,包括各种业务系统、数据库等。但是在系统的设计、开发、使用、维护等环节中,一旦出现错误都将会对银行的正常运转带来潜在的风险。在光大乌龙指事件中,正是由于系统程序设计存在错误,从而触发了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五)外部因素不可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的经营还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法律法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影响,同业的竞争,外部突发事件等。商业银行如未能及时识别外部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将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日趋完善、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发展历程。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我国银行业第一个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指引《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简称操作风险十三条),标志着我国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从操作风险管理、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逐步建立了内部操作风险方面的相关规定,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受人员意识、利益驱动等影响,操作风险管理依旧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为: (一)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有关操作风险监管的部门和机构设置不完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较为笼统,可操作性较差,顶层管理结构和制度设计上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另外,商业银行对于员工考核多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而与操作风险相关的考核涉及较少,这种风险监管奖惩激励机制的欠缺,使得管理层不能足够重视操作风险监管,员工也难以把操作风险防范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操作风险的监管手段薄弱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主要依赖于正常业务的内部稽核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审计,但这种监管手段容易因内控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不过硬,而导致监管流于形式,丧失了威慑力。操作风险监管还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但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系统建设投入较多,对于操作风险信息化建设则较滞后,缺少操作风险有关的数据积累,也限制了可监控范围的深度和广度。
(三)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
我国商业银行多把经营效益、业务增长速度、利润收入规模等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而将操作风险作为次要内容,银行内部未能实现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层尚且未能充分认识到操作风险的重要性,作为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的基层员工更不会将操作风险当做工作重点。这种操作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给银行经营埋下了隐患。 五、防范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量的增长以及业务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银行应该强化对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及防范手段,为银行良性经营保驾护航。建议从内控体系建设、操作风险文化建设以及监督监管等方面予以防范。
(一)完善内控体系,减少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与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治理机制密切相关,要减少操作风险,首先就应该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手册并确保可操作性,从程序上、制度上保证对可能发生操作风险的环节进行监控和牵制,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建立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特殊事件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对发生的风险进行判断和处理,对制度、流程等进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再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还应包括风险奖惩激励措施,商业银行应该将操作风险有关指标加入员工的考核项目中,对由于员工个人违规操作所形成的风险损失应实施相应的处罚,对风险防范成效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从制度上将激励与风险挂钩。
(二)建立风险文化,提高风险意识
人的因素在操作风险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员工管理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营造一种防范操作风险的文化氛围。第一,管理层应该充分重视操作风险,将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认识到控制操作风险不但可以减少损失,还能为银行增加价值。应该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加深员工防范操作风险的参与程度。第二,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针对员工业务操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指导,使得银行员工的技术水平及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第三,要开展警示教育工作,运用以前的典型案例等形成对现有员工的警示及教育效果,明确违规操作的界限与形式,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与案件防范意识。 (三)强化执行监督,提升监管手段
有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以及操作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关键在于能否将制度执行到位,风险防范意识能否贯穿业务开展的始终,这就需要靠监督来推进执行。首先,基层商业银行的业务主管应负起监督的责任,履行其复核、把关的职责,监督和检查员工是否按照规章制度实施业务,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从业务发生的初始规避操作风险的发生。其次,各业务条线主管部门应发挥其专业性,对基层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二次把关,对发现的操作风险苗头进行遏制。再次,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审计人员应深入基层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够及时查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并反馈给有关部门。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应明确责任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发挥警示作用。另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利用,将大量简单重复、低效率的手工操作由程序替代,将关键的风险点设计到系统程序中,实现强制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带来风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