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辽宁省中考语文押题卷与答案(一)

2020-02-22 来源:钮旅网
2018年辽宁省中考语文押题卷与答案(一)

注意事项:

1.全卷共三大题,19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2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慨叹(kài) 滞碍 孜孜不倦(zī) 豁然惯通 ..B. 脊梁(jǐ) 要决 一帆风顺(fáng) 恃才放旷 ..C. 少顷(qǐng)逞辩 不知所措(cuò) 面面相觑 ..D. 模式(mú) 禀告 诲人不倦(huì) 前扑后继 ..

2.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萧红,现代女作家,《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课文中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B.《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

C. 小说往往通过感人的细节描写来凸显文章主旨。《热爱生命》中艰难求生的片段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对生命的渴望,《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身影彰显着父爱的伟大,《百合花》中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让我们看到了军民鱼水情。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

B.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司.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C.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 0.8 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全长26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 ....

D. 《命运交响曲》节奏铿锵,气势雄浑,大家不由得被它的旋律所感染,每次听到,它都会给

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叹为观止。 ....

1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记者了解到,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的情况,对今年发送 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上大学期间,只有我跟他学习过法语,大家都很羡慕。

C.两岸文化产业首届博览交易会为期三天,分为博览交易、高峰论坛和配套活动三大板块。 D.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着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

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①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大洋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② ,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6. 诗文默写(9分)

⑴草枯鹰眼疾, 。 (《观猎》) ⑵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⑶骨已尽矣, 。 (《狼》) ⑷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卫灵公》) ⑸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⑹ “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诗人有用诗来抒发内心情感、志向的传统。范仲淹观岳阳楼而抒“ , ”的政治理想;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借舟自喻,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明示自己的豁达胸襟,同时也告诉好友新旧更替是必然这个道理。

二、阅读(45分) (一)名著阅读(5分)

有时,他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常常让我记上一生。

我跟他讲了我的故人克留什尼科夫,这是个大脑袋的孩子,是个打架能手。我打不过他,谁也打不过他。“好事情”听了,说:“这是小事儿,都是些笨力气,真正的功夫在于动作的速度,懂吗?”

下星期日,我试着把拳头打得快一点,果然不费大劲就把克留什尼科夫打败了。

2

从此,我就更重视“好事情”的话了。

“任何东西都要会拿,你懂不懂?要善于拿,这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啊!” 我一点也不明白,可其中的神秘感让我永远记住了。

家里人越来越不喜欢“好事情”,连猫也不往他膝盖上爬了,而别人有膝盖它都上。 我因此打过这只猫,为了让它别怕“好事情”,我差点气哭了。 “可能是我身上的酸味儿吧,它不喜欢!” 7.“我”为什么把“好事情”当作朋友。(2分)

8. 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好事情”为什么不讨人喜欢。(3分) (二)古诗词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别 友 人 黄滔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飘泊在京华。 大朝多事还停举,故国经荒未有家。 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 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注】①黄滔:晚唐诗人。②停举:指朝廷停止科举考试。③潇湘:相传舜帝南巡而死,娥皇、女英二夫人痛不欲生,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边沙: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9.一二两联中,诗人产生“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分) 10.请从表现手法(不少于两种)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4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3

③②

【乙】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辞曰:“夫和戎狄,国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诗》曰:‘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福禄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选自《左传》 【注】慝:坏意。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有时早发白帝 .. B.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 .. C.空乏其身 庭下如积水空明 .. D.征于色,发于声 色愈恭,礼愈至 ..

1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 语段【甲】中,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14. 语段【甲】【乙】的主要观点是分别是什么?两文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共10分)

植物为何会有睡眠?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

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

4

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选自《百科知识》) 15. 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2分)

16.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项概括造成植物睡眠的原因。(3分) 17. 请在第②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话。(1分)

18. 结合链接材料,再结合本文,说说你读了本文之后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4分)

【链接材料】枯叶蝶,它们停息在树枝上,像一片片树叶,行人常把它当作枯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并不像枯叶那样飘落到地上。

5

【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1题(10分)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1)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2)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3)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4)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5)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6)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7)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8)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9)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10)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11)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12)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13)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14)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15)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

6

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16)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19.文章第(5)段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有何作用?(3分)

20.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2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5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

7

参考答案:

一、积累(25分)

1.C 2.C 3.B 4.A

5.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 (2分) 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2分)(意思对即可)

6. ⑴雪尽马蹄轻 ⑵一夜乡心五处同 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⑷不以人废言 ⑸殚其地之出 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每空1分,错、漏、添字即不得分。) 二、阅读(45分) (一)名著阅读(共5分) 7. ①他帮“我”打了胜仗;

②他教会了“我”许多知识,与“我”追求真理、求知相似.

8.“好事情”性格古怪,不合群,他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置身于一群愚昧的人中间,自然不讨人喜欢.

(二)古诗词阅读 (共6分)

9.①喜逢友人,却要离别;②在京漂泊,时间久长;③朝廷多事,科举停考;④故国衰败,无家可归。(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0.①用词富有表现力:“投”运用拟手法,写出鸟傍晚归巢的急切之情,“冲”写出人在雪中行路的艰难;②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红色,“腊雪”为白色;③虚实结合:“鸟带夕阳”是实写眼前之景,“人往边沙”是想象之景;④渲染衬托:通过夕阳、远树、腊雪和边沙等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11. D

1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3. 示例一:“苦其心志”得坚强隐忍(逆境中懂得隐忍),“劳其筋骨”得韧性耐力(筋骨得到锻炼,身强体壮,耐力增强),“行拂乱其所为”得聪明智慧(只有在做事不顺时才能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才能的要素。

示例二:人才在磨难中造就,要经历磨难,才能有所成就,只有把磨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考验;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14.语段(一)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语段(二)的观点:居安思危。

共同点:都强调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有优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因为人们往往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溺于安乐而衰亡。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15. 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揭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植物有睡眠的原因,采用设问修辞,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

16. 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植物白天睡眠,主要是对环境的适应,午睡的植物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多散发,遭遇大风大雨时的睡眠是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17. 不仅植物的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

18. 需要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围绕“植物与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而想方设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展开。

19.(3分)插叙(1分),丰富文章内容,引发“我”对生命的思考;深化文章主题:时间的流逝、容颜的老去、生命的流逝是自然规律,应平静的接受;使行文有起伏,引出下文第二根白发的出现。(答出两个作用得2分)

20.(3分)外貌、神态、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具体的写出夕阳下炒米胡同内的老人们在领略、享受迷人的夕阳,更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1分),表现作者对他们的欣赏赞美之情(1分)。 21.(4分)“夕阳”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夕阳”喻指炒米胡同的老人(1分);作者在炒米胡同里既欣赏了夕阳,又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安详、平和(1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1分)。 三、作文(50分) 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 一类卷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50~45分)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评分标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9

三类卷 (39~30分) 四类卷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29~15分)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 加分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1.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扣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3分。 5.泄露考生真实身份,扣1~3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