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l0月 护理学报 0ctober,2006 V01.13 No.10 第l3卷第l0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综 述】 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 吴亮军综述;黄俭强审校 (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关健词】职业危害;急诊护士;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69(2006)10-0024—03 急诊工作是反映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高低的 “窗口”。急诊科同时要担任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任 务,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人员承受职业危害 的可能性更大。随着急救医疗的发展,急诊护士的职 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从生理、心 理、社会几个方面将急诊护士面临职业危害因素加 以综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报道如下。 1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原因 1.1生理危害因素 1.1.1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密切接触病人,职业性 感染风险高 急诊科护士往往在病人没有明确诊断 的情况下,投入抢救,而且交通事故、自杀、他杀、暴 力等恶性事件的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 采取充分的自我保护措施;在传染病流行时,急诊室 常成为传染病人密集的区域,导致急诊室护士感染。 有研究显示…:流感、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常使护士 的流感发生呈流行趋势,特别是门诊、急诊护士获得 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出8.97倍。此 外,护士因执行治疗、护理工作密切接触诊断不明确 病人及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易受感染,是 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和潜在的传播途径。 1.1.2针刺伤针刺伤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 素,急诊护士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诊断明确或不 明确的病人进行抢救、治疗,由于抢救时间紧急,更 易发生针刺伤。有报道,医院感染中80%与针刺伤有 关【 ;应菊素等人的研究显示 :急诊护士针刺伤受 伤率为90.3%;而3次以上受伤者占总数的34.4%。 实际上,至少20种病原体可以通过针刺伤传播,其 中艾滋病(HIV)、乙 ̄I:(HBV)、丙肝(HCV)感染是生物 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被污染针头刺伤后,HIV的 感染几率为0.3%,HBV的感染几率为6%一30%, HCV的感染机率为1.8 钔。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HIV、 乙肝、丙肝及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 趋势【5】。因此,急诊护士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收稿日期】2006—05—25 【作者简介】吴亮军(1974-),女,湖南益阳人,本科学历,护师。 1.2心理、社会危害因素 1.2.1 工作环境氛围 急诊科是医院一个充满焦 虑、变化的场所,它存在许多刺激源,既影响病人又 影响护士。有调查结果显示【6】: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 水平低于非临床护士,身心耗竭综合征(BS)发病率 较高,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水平与工作量、工作紧张 程度、工作环境氛围、护患关系紧张程度、个人对角 色的适应密切相关。 1.2.2病人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如今病人自我保护 意识加强,医疗保健要求高。护士服务态度与病人期 望值之间的矛盾,加之医务人员换位思维不够,这些 都是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I7】。病人投诉 是一个提高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力,但如果使用不 当,忽视护士在工作中的专业权利和人格权利,更增 加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会使护理人员产生 严重的身心问题。 1.2.3工作中来自病人和家属的暴力 美国劳工局 公布,医疗卫生行业的非死亡性攻击受害者中,护士 占第1位。陈祖辉等的调查结果显示【8】:广州市医院 急诊科护士经常受到暴力伤害,发生率为87.91%, 高于一般护士65.90%的平均水平。引起暴力发生的 因素主要有病人(或陪护、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 足、肇事者酗酒或药物滥用、候诊时间过长、诊疗费 用过高、病人自认为病情无好转、对服务不满意等【9】。 2防范对策 2.1强化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 2.1.1 接触病人时做好隔离措施备各型非无菌手 套,供急诊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到 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使用。由于手套有弹性,当 含有血液的针刺破手套时,手套会对针表面上的血 液有一定的擦拭作用,以减少进入体内的血量㈣。在 接待有严重感染伤口或开放性外伤的病人时,护士 除了戴手套,还须戴护目口罩,穿上塑胶围裙及高帮 雨鞋,以保护自己。 2.1.2严格洗手严格进行洗手是急诊护士在繁忙 的工作中,自我防护措施中最简单而又难以很好执 行的一项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有报道显示护理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0期 吴亮军,等.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 员实际洗手率为14.33%I“1。最好一人一手巾或消毒 纸巾;改善洗手设备,备专用洗手池,改水龙头为脚 踏式或感应开关,节约时间并减少在开、关水龙头过 程中对手的污染。 2.1.3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 尽可能挤 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VI应用消 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酊 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1121。对于受到HCV 污染的针刺伤而言,目前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 能强调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 否感染。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 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tlV污染的针刺伤,应 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 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 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 定期检测HIV抗体[1 1。 2.1.4宣传防护知识刘钰等对北京8所医院急诊 科的调查显示:急诊护士有89.7%曾经发生过针刺 伤,而只有4.1l%的护士在针刺伤后报告,这与护士 的防护意识薄弱有一定关系。有调查显示:89%护理 人员需要职业防护系统理论培训[1 1。虽然医护人员 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针刺)伤害是不可避免的,而 美国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估表明:62%- 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141。对医务工作者进行 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 施[151。医院可通过开讲座、发资料、知识测验等方式 进行宣教,增强急诊护士的防护知识,明确防护知识 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2提升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应激能力 2.2.1 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新时代人们的健康意 识、法律意识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增高。急诊护 士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当今护理的需 要,必须不断更新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明确自己的 职责范围,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技术水平,满足病人 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做到自我保护。 2.2.2培养健康教育能力 大部分医患纠纷不是医 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医患沟通不 够、医者服务不到位引起。急诊病人病情有危、急、重 的特点,病人及家属需求复杂,急诊护士需培养良好 的语言沟通能力,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多换位思 考,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冲突。 2.2.3 注重情商的培养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Gole将情商概括为5方面的能力:认识自己 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目标奋斗的能力, 理解别人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急诊护 士遇到突发事件的概率较高,只有注重情商的培养,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才能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及 应对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2.3争取社会支持 2.3.1 改善工作环境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从根 本上改善急诊科的工作环境,购置先进设备,解决护 理人员缺编问题,减轻其工作量。在考虑给急诊科等 压力源较多的科室配备专业人员时,应把具有较强 应激能力作为首要条件之一。增强安全保卫工作,使 护士人身安全及人格尊严得到保障。解决重医轻护 问题,提高急诊护士各方面的待遇。 2.3.2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急诊护士是“关怀 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国外研究显示:护士需要 更多的来自组织及同行的支持[161。社会支持一方面 对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良 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急诊护理人员应有自 己的支持系统,如健康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等[17J, 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疲劳。 2.3.3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护士的理解和支持,提 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特殊 群体,由于传统认识的影响,使护士的付出与获得的 社会尊重之间不平衡。应对病人进行权利与义务的 宣传教育,增加其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利用广 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正面 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 11。 2.3.4积极应对暴力 应对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是 全社会共同的任务,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医院行政管 理部门应制订预防、报警、报告和暴力的书面流程, 供护理人员参考及依照。建立登记和记录暴力事件 的制度,供统计和案例学习。鼓励和帮助护理人员人 身受到伤害时寻找法律帮助。1993年,美国加利福 尼亚洲通过立法,对那些施加在医务人员身上的暴 力行为予以严惩,美国护士协会也就暴力问题举办 了一次全国性会议。自此以后,在认识暴力危害与制 定预防措施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全世界只有 很少国家和地区像加利福尼亚一样对暴力立法f】9J。 总之,急诊护士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因既是客 观存在,又是可以预防的。随着急救医疗的飞速发 展,急诊护士的社会职能越来越不可忽视,各级人员 都应积极支持职业防范工作,急诊护士才能保持健 康的身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参考文献】 【l】张亚卓,王 青,赵文静.门急诊医护人员获得性呼吸道感 染的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30. 【2】王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 护理杂志,2000,35(5):290. f3】应菊素,徐国英,王 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 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 204—206. 『41 Elis M B,Ian T W,Crag N S,et a1.Risk and Managemen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1O月 护理学报 October,2006 V0l_13 No.1O 第13卷第1O期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of Blood Bome Infections in Heahh Care Workers【J1. 社 2003:23—24.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00,130):385--407. 【13】李雪球,黄红友,黎 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传染病职 【5】罗 洪,余筱.美国医护人员被锐器伤害的有关管理法规 【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78. 【6】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7:87. 业防护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4,l1(8):13. 【14】Karen W.Take Care of Youself【J】.American Journal of 【7】席淑华,周 立.15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中华护 理杂志,2002,37(1):42—43. 【8】陈祖辉,王声,荆春霞.广州市两所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现 象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358—36o. Nursing,2001,101(3):24. 【15】张 帆,周 密,孙玉卿,等.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程度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1):36—38. 『161 Mcleod T.Work Stress among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 es【J】.Br J Nurs;1997,6(10):569—574. 【17】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 【9】陈祖辉,王 声.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流行病学 志,2000,16(7):1—3. 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50. 【18】孙宏玉,郭光霞.县级医院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工作压力 【10】洪学仁,邓艳辉,蔡太生.护理人员操作中被针头刺伤情况 源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3,3(4):10—13. 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6):449-451. 【19】Wortbington K.应对医疗场所暴力事件的措施f J】.Am J 【l1】尚少梅,王宜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 Nuts,2000,100(1 1):69. 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本文编辑:陈伶俐】 【12】桂希恩.我所知道的艾滋病【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鼯●※ .1.鼯※啦 ●鼯啦※◇夺夺※ 夺啦鼯●※◇啦鼯● 啦●※夺移◇ 啦 夺◇◇ ※● 【短篇报道】 高膨胀止血棉在急诊严重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张帮群,张云高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518029) f关键词】鼻出血;高膨胀止血棉;护理 鼻出血是临床急诊中常见的疾病,轻者仅为间歇性少量 应尽快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保障后续的鼻部检查和填塞 出血或仅痰中带血,重者为持续性大量出血,甚至可弓l起失 治疗。(2)根据患者鼻腔大小,选取合适型号的高膨胀止血 血性休克,对严重的鼻出血必须尽快给予有效的止血措施。 棉,一般成人采用8 cmx2 cmx1.5 cm大小型号,小儿采用4.5 我科自2003年5月一2006年3月急诊救治严重鼻出血患者 cmx2 cmX1.5 cm大小型号,必要时可根据鼻腔情况适当裁 36例,采用merocel高膨胀止血棉进行鼻腔填塞治疗出血均 剪。(3)严重鼻出血的患者必须全部选用带线的止血棉,一是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便于固定,不易滑脱,特别是在行第2次填塞时避免将第1 1资料与方法 根止血棉推人鼻咽部,二是便于取出。(4)填塞时,应迅速将 1.1 一般资料本组严重鼻出血病例36例,其中男性28例, 止血棉推人鼻腔,达到止血部位,如动作慢,止血棉遇血膨胀 女性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3岁,36例均为单侧鼻出血。 变软,贝l』很难再推人到出血部位,影响止血效果。 从开始出血到就诊时估计出血量在300—1 O00 ml,反复出血时 3.2 高膨胀止血棉填塞止血优点 (1)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间1 8 h,就诊后化验血红蛋白70-1O0 g/L,出凝血时间均在 只要将高膨胀止血棉贴着鼻中隔面轻轻推入鼻腔内后注入 正常范围,36例中有高血压病史的12例,均否认有血液病史。 生理盐水即可,而凡士林纱条需要有经过训练的耳鼻喉科专 1.2操作方法 护士首先协助将患者摆放合适体位,建立静 科医师方可进行填塞操作。(2)填塞期间舒适安全:因高膨胀 脉通道,准备好填塞需用物品。填塞时将高膨胀止血棉涂抹 止血棉质地柔软,对鼻腔黏膜的损伤小,填塞后鼻腔局部疼 抗菌素药膏后贴着鼻中隔面迅速轻轻推人到鼻腔内出血处 痛及头痛等症状较凡士林明显减轻,患者可以安睡。(3)保留 即可,因鼻腔内有血液,止血棉即迅速膨胀达到止血,如无 时间较长:一般凡士林纱条填塞24—48 h,而高膨胀止血棉体 血,则以生理盐水注入使其膨胀达到止血。填塞后再在棉体 相对柔软,不会导致局部压迫坏死,另外高膨胀止血棉体内 内注入抗生素药液预防感染。 可注入抗生素溶液,加强了局部预防感染作用,因而可以放 2鼻腔填塞后的效果观察 置48-96 h,甚至更长的时间。(4)填塞止血效果好:高膨胀止 在36例严重鼻出血患者中,29例患者在出血侧鼻腔填 血棉为高分子材料制成(聚乙烯醇和醛反应而生成乙缩醇), 塞高膨胀止血棉1根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5 min内出血完 有高度的亲水性,膨胀均匀,使各个腔隙部位都能受到填压, 全停止。7例患者在填塞1根后仍有反复少量出血,加入第2 因而止血效果好。(5)取出方便、再出血的可能性小:用注入 根高膨胀止血棉后出血完全停止。36例患者均在2—3 d内止 5 ml生理盐水浸湿止血棉10 min后拽着牵引线轻轻向外拉 血后拔出止血棉,未再有出血,填塞止血成功率100 ̄,4。 即可取出,取出后一般不会再有出血,而凡士林纱条对鼻腔 3讨论 黏膜的摩擦损害常导致鼻腔黏膜有再出血可能。因此笔者建 3.1 高膨胀止血棉填塞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患者因出血 议在120救护车上、急诊急救箱常备高膨胀止血棉,以提高 较多,精神紧张,随时有发生虚脱或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护士 120救护的快速止血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