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0咖 0fInnertvlangdlaAgrk ̄mralI ity(S0dal ScienceFAtkT,) 2010年第2期(第l2卷总第5O期) No.2 2010(Vok12 SumNo.SO) 浅析钱澄之诗歌中的民族情结 ● 欧丽丽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钱澄之是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急剧动荡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清廷统治造成 民不聊生的不满,缅怀故国之思,体现了诗人不肯臣服于清朝的民族气节,充满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 关键词:钱澄之;诗歌;民族情结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9—4458(20lO】O2一O322一O2 一、引言 家亡,但丝毫没有动摇他抗清复明的志向,后又辗转经历了隆 武、永历朝,对抗清复明一直抱着期望,多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 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不安,清军的人关,激化了民族矛盾 和斗争,唤醒了汉族的民族意识,这个时期的士人,受传统的爱 国忠君思想的影响,纷纷投身于抗清复明的运动中,反对清军 的入侵和对汉民族的压迫和歧视。中国士人传统的强烈的民 族气节得到了最生动、最充分的体现。表现在文学上,这一时 期的诗歌创作异常的活跃,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便是遗民诗 主张。但南明朝廷的腐败让钱澄之的复国之愿望抗清之锐气 渐渐消逝。现实不能让他“功成身退”,也不能“达则兼济天 下”,只能“穷则独善其身”,退而守其节义,用退隐耕田来表达 自己不仕贰朝,甘守清贫的民族气节。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体 味到诗人那种深厚的民族情结。 人的作品。卓尔堪在《明遗民诗・序》中说:“古今所称遗民,大 抵皆在凶荒丧乱亡国之余。而忠义牢骚者多出于其中,其歌也 有思,其哭也有怀。”[1]他们用血和泪来反映异代之际惨痛的史 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钱澄之就是这一时期的具有代表 性的遗民诗人之一。他前期的诗歌广泛地展现了明末清初的 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后期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而被誉为 “田园诗人” 二、“诗史"中的民族情结 任何时代,作家们选用历史题材进行创作,总是和他们所 处的政治环境直接联系着,为表达其思想感情服务。钱澄之所 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剑和火,血与泪的时代。他在南明历经弘 光、隆武,永历三朝,亲身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抗清复明运动,深 深感受到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他与其他的优秀诗人不同,他 有着叱咤风云的战斗经历,所以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来抒发自己 忠君爱国的民族情结,时而感伤时事,时而缅怀故国,时而表露 誓死抗清,报效朝廷的志向。他为了抗清复明,曾和钱榛起兵 抗清,失败后写下《悲愤诗》取道震泽,妻女投水而死,钱楝也战 钱澄之(1612—1693),原名秉镫,字幼光,后改名为澄之, 字饮光,号西顽道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因他晚年结庐 先人墓旁,环庐皆田,所以又被称为田间老人。出身于乡村塾 师家庭,先祖曾为抗击外族入侵而显赫一时,其父为万历初年 的秀才,科举中屡试不第,以教学终老。钱澄之幼年受到严厉 的教导,深受其祖、父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君爱国的思想极 为浓厚,直接影响了在清军入关后,他忠于先朝,投身抗清复明 运动,宁愿退隐耕田也不愿仕清的民族气节。那时明朝政治腐 败,阉党专权。知识分子以讲学为名,先后组织了东林书院及 复社等,请求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同时也抨击阉党罪行。钱澄 之在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也培养了正义感,具有强烈 的斗争性。据记载:“弱冠时,有阉党为御史巡按,至皖盛威 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澄之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由 死,诗人悲痛欲绝,在震泽寺壁上手书一诗:“书生愤所激,攘臂 愿执受。兵力虽不敌,志己无完躯。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忽 渝。”国破家亡,丝毫没有动摇诗人抗敌复国的志向。“平生不 尽意,辛苦望南兴”,“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睦州道上示 新安穆秀才》)。“落魄衢三市,风尘染泪痕。对人声尽变,怪我 发犹存。”(《衢州遇韦剑威》),把自己为国奔走的决心吐露出 来。同时也用诗歌来鼓舞士气,《张将军搜乘歌》就勉励张将 军:“子有纪律兵必精,为我出关收两京。关内耀兵有诸军,子 奏云台第一勋。”《萃士歌》则说:“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 虏诗。”诗人用诗歌来鼓舞抗清的斗志。诗人还用大量的诗篇 颂扬广大爱国军民的抗清义举。如《虔州行》记叙了1645年清 是名闻四方。”[2 清军攻陷南京后,钱澄之毅然投笔从戎,和钱 棵共同起义,抗拒清兵,不幸兵败,妻子儿女也投水自杀。国破 * 收稿日期:20o9—11—27 作者简介:欧丽丽(1985一),女,山东菏泽市成武人,广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欧丽丽浅析钱澄之诗歌中的民族情结 历 史 军攻打虔州,当地人民据城固守:“城头壮士不畏死,夜半缒城 砍敌垒”使得清军“紫髯将军不敢逼,立马西山时咋指”但“城悬 粮绝无援兵,四面尽是胡笳声”,虔州人民誓死不屈,但还是“五 更未醒虔州破”。面对敌人的烧杀抢掠,虔州人民是“义士白骨 堆空壕”“自从司马誓守城,老弱登陴谁敢走”,讴歌了虔州人民 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无奈的钱澄之逐 渐明白了一个无情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南明朝廷的腐败, 清军的入侵。诗人无力阻挡历史的车轮,政治理想只能被碾灭 在历史的车轮下。士人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不能出山 仕清,所以钱澄之做出退隐的决定,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 崇高的民族精神,同时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气节。 此外,诗人还刻画了很多英勇殉国的忠臣和为抗清而牺牲 己的感情寻找寄托。但恬静淡泊的乡村生活抚慰不了钱澄之 内心深处的那份遗憾——抗清复明业未成。因为他的身心并 的烈士。如他以史论式的笔调歌颂了民族英雄史可法:“史公 将略本非长,半壁南朝一死尝。庭仪只知除异己,庙谋宁复顾 危疆。上江斗罢扬州破,北府屯空建业亡。二竖至今仍免脱, 槛车独见送君王。”概括叙述史可法处境的艰难,敢于担当困难 的勇气,歌颂他不怕牺牲的精神。诗人也记叙了宁死不辱节的 普通平民,如《南京六君咏》之五:“传到城南乞,蓬头发正多。 羞他中国变,屡被市人呵。人夜语还泣,沿街骂且歌。沟渠绝 粒死,此志是如何!”歌颂乞丐能够杀身殉节,令人肃然起敬。 在“永安桥下水粼粼,永安桥上来往频。有客赴水无名姓,江西 不肯剃头人。”(《永安桥》)中歌颂了不愿剃发受辱而甘愿就死 的平民,他连姓名也没有留下来,这与桥上频繁过往的众多行 人之间,形成了鲜明地对比。钱澄之对这些英勇不屈事实的歌 颂,同样表达了诗人自己永守气节的高尚情操,深厚的民族情 结。诗人还用诗歌来控诉异族的入侵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在 《获稻词》中写到:“往时人仓才输官,今年只在场上看。”农民新 稻未及人仓,催租逼税者便将农民一年辛苦所得全盘掠去,这 尚且不算,又逼迫农民:“又下官符催马草,买草纳官官不收。 千堆万堆城南头 风吹雨打烂欲尽,饿杀阑中子母牛。”再如 《水夫谣》:“水夫住在长江边,年年捉送装兵船。上水下水不记 数,但见船来点夫去。十家门派~夫行,生死向前无怨声。衣 中何有苦搜索,身无钱使夜当敷。遭他鞭挞无完肤,行迟还用 刀箭驱。掣刀在腰箭在手,人命贱同豕与狗。射死纷纷满路 尸,那敢问人死者谁。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 腐 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诗篇犹如一幅图画,描绘了 清军暴行滥施,汉族百姓在残酷的压迫下过着非人傍勺生活,苦 不堪言,清兵把百姓当猪狗一样对待,随便草营人命。尸体已 成了乌鸢的腹中物,而家人却在门口翘望等其归来。此情此 景,激怒了诗人,大声怒喝:“君不闻,村南大姓吏催粮,夜深公 然上妇床”(《催粮行》);“君不见卖稻老翁泣诉苦,门外催租吏 如虎”(《秋水叹》)。这一切有力的诗句除了让我们感受到诗人 的忧国忧民外,还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明朝的忠心,对 清朝统治的愤怒与排斥。 如果说爱国民族情结在钱澄之的“诗史”诗歌中得以更为 直接更为淋漓尽致的体现的话,那么在他的田园诗歌中我们也 能够窥见诗人那忠于明朝,不愿仕清的民族情结。 三、田园诗中的民族情结 明末清初,士人的品格和民族气节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有 的为明朝尽忠捐躯成为殉节诗人,有的弃明仕清成为失节诗 人。但作为明朝遗民,他们一方面为了保持气节,另一方面为 了避身远祸,同时也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或归隐田园,或遁 人空门。无论是皈依佛门抑或是隐居山林,都与国破家亡,改 朝换代的现实有关,客观上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钱澄之 不同于这些明朝遗民,他有叱咤风云的战斗经历。经历了许多 未完全脱离“苦海”,而是在更深处挣扎生命的价值。纵然面对 青山绿水,也不能悠然自得。他用诗歌抒发内心,将强烈的爱 国精神与闲适的田园生活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不肯臣服于清 朝的民族气节。 田园乡村中的生活是祥和,生机勃勃的“仲春遴时雨,既雨 旋亦晴。百草吐生意,众鸟喧新声。”(《田园杂诗・其--D远离 了血和火,刀和剑,诗人的心灵暂时得到了慰藉。人总是要有 精神寄托的,既然无力阻止历史的车轮,只好把身心托付于田 园农耕中,并虚心向老农学习耕田犁地的本领:“宋耜非素习, 用力多不精。老农悯我拙,解轭为我耕。教以驾驭法,使我牛 肯行。”(《田园杂诗・其二》)在繁重的劳动中偶尔也会穿插一 些趣事:“驾牛东皋上,有客问我经。我牛依田转,客亦随我 行。”(《田园杂诗・其七》)诗人驾着牛围着田打转,客人也跟着 诗人兜圈,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只好:“顾客且安生,吾牛不 肯停。”这样祥和宁静的生活犹如世外桃源,但它的背后却隐藏 着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明朝的灭亡,清军的入侵,让诗 人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只能退隐田园,用简单、朴素的田园生 活、劳动场面,委婉含蓄地表现他的民族情结:对明朝的耿耿中 心,对清朝的极力排斥。钱澄之回归田园生活后,虽然闲逸,但 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记忆。他借老叟为古人动气而抒写内心 感情:“邻舍有老叟,念我终岁劳。日中挈壶植,饷我于南皋。 释来就草坐,斟出尽浊醪。老叟自喜欢,三杯兴亦豪。纵谈三 国事,大骂孙与曹。吕蒙尤切齿,恨不挥以刀。惜哉诸葛亮,六 出计犹高。身殒功不就,言之气郁陶。嗟此异代愤,叟毋太牢 骚。”诗中描写老叟纵谈三国,大骂孙权与曹操,赞叹诸葛亮。 嬉笑怒骂,慷慨激昂,大为古人而动气。其实这也是诗人自我 形象地写照,但面对改朝换代的现实,诗人“嗟此异代愤,叟毋 太牢骚”,以古喻今,暗自叹息异族统治,旧朝难复,由老叟转到 自我,由外转到内心,诗人内在心境那种对明朝的忠心耿耿的 民族情结无声地跃然纸上。 , 面对日益巩固的异族大权 诗人当年的激情越是热烈,退 隐后的苦闷也就愈显得深沉。“漫言湖海事,吾志已成灰。” (《夏日园居杂诗・其三》)在历史的车轮面前,诗人无能为力, 只能使“志”成为“灰”,甚至也不愿他的子孙后代学好“诗书”去 为清王朝服务。如《田园杂居・其四》写到“道旁一老父,颦蹙 前致辞。言儿筋力薄,稼穑非所宜 诗书虽不尊,犹是祖父遗。 如何舍素业,自甘辛苦为。”老父问他何以让儿子种地耕田而不 去读书求仕,而诗人的回答是:“多谢老父意,此意君未知。呼 儿且饭牛,吾去烧东茁。”诗人对“老父”的疑问置之不语,掉头 而去,答案留给人们自己去寻找,诗人曲折地透露出自己的民 族气节,也希望下一代像自己一样能够永葆气节:“从此诫子 孙,决志耕不惑。”(《田园杂诗・其十四》)。 除了上述题材外,钱澄之还创作了一些其他题材的诗来抒 发深刻的爱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相持莫便当街 (转第336页) 32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第12卷总第5O期) 人口中,作为发展性移民的人才应不在少数,这给迁入地沂沐 河流域带来了新鲜文化血液,对于促进该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们留下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着孝的文化,孝子辈出。口 参考文献: [1]王耀生.明清时期山东进士地域分布特点及与经济、区位、民风的关 系[j].中国地方志,2005(9). [2]徐宝芳.人才地域分布规律研究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7(1). 三、沂沭河流域科举人才分布的社会文化影 响 科举人才作为社会上层的精英,其分布对于统治集团的内 [3][乾隆]沂州府志(卷三四・艺文)[O].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4]池子华.流民的文化现象——一以清代淮北地区为例[J].苏州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部关系,通知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区域关系及文化传播都有 [5][清]张廷玉.明史(卷七一・选举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影响。在这里,我们仅就文化传播问题来探讨科举人才分布对 社会文化的影响。 1.推动教育的发展 科举人才的一个积极作用就是推动教育的发展。首先,人 才的自我示范作用。作为一名科举中试者,除对自身能光耀门 楣、封宫进爵外,对于周遭的寒门学子而言也是一种鼓励,进而 促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科举考试中去。其次,书院的兴办和 讲学活动的开展。区域内科举人才的培育,需要两个条件,第 一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水平,第二就是要有优秀的讲学人才。 一定的物质水平之下才能发展书院等硬件设施,而优秀的讲学 人才就来源于科举人才。如兰山县的王氏书院就是元代的解 元王佐建立的,而李氏书院就是李炫的讲学之处。从上述两方 面而言,科举人才在建立书院、讲学、培育科举人才方面是有积 极作用的。 2.留下大量文集诗词歌赋 沂沭河流域的科举人才留下了大量的文集诗词歌赋。潘 光旦先生认为:“他们之所以成为人才,多少是有相当的智能做 基础的,他们所以为人才的证据,在今日只能见诸人的记录,和 他们自己遗留下来的功业和作品。”[1 可见人才自己遗留下来 的作品也是考察人才的很好的第一手资料。据《沂州府志・艺 文志》载有明一代沂沭河流域的科举人才留下来的文集按四部 分类共有史1部、子5部、集23部。此外,还摘录了大量的诗 词歌赋,其中有些至今依然传诵或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留存, 具有极高的价值。可见沂沭河流域的科举人才在这一方面是 有着突出贡献的。 3.促进风俗文化的传播一以孝文化为例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士子们在学习儒家经典 时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而孝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是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在士子们的积极倡导和推动 下,沂沭河流域的儒孝思想和风俗分外浓郁。二十四孝中,就 有七位是在沂沭河流域,可见本区域的孝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 深厚社会基[“]。 科举人才在孝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首先,积极响应政府的提倡。作为积极仕进的人才,其学的目 的就是出仕为官,国家的忠孝一体思想更是为他们所接受。所 以,在政府积极提倡孝廉之时 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指导 下,最积极响应的自然就是他们。其次,发扬儒孝思想。沂沐 河流域以西的曲阜就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影响根 深蒂固。《孝经》中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1 ]孝 被作为一个人基本的伦理道德来传承。科举人才们自然也不 例外,他们更是身先士卒,那二十四孝在本区域内占近三分之 一也就不足为奇了。有明一代,沂沭河流域的人们承载着先辈 336 [6][乾隆]沂州府志(卷一三・学校)[O].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7][清]施璜,等.紫阳书院志[0].雍正三年刻本. [8]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rio].历史地理,(7). [9][清]吴树声.沂水桑麻re[A].乾隆.沂州府志[0]. [10]张纪珍.沂河复航,梦想能否照进现实[N].齐鲁晚报,20O8一10- 3O. [11]薛新力.重庆文化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2][清]张延玉.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M].jb京:中华书局, 1974. [1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曾树基.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J].中国社会经济 史研究,1996(4). [15]潘光旦.近代苏州的人才[J].社会科学,1935(1). [16]徐玉如,连振娟.沂蒙孝文化渊源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 (1). [17][宋]邢 禺.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接第323页) 哭,为到郊原一放声。”(《遇曾庭闻芜阴市上》)这是诗人由岭南回归 故乡在途中遇到曾庭,想到亡国之恨,告诫曾庭。两人在街中不便 抱头痛哭,且到郊外大哭一场吧,写出了对明朝的无比怀念,无比 忠诚,也体现了在清廷高压政策下遗民处境的险恶。诗人有时也 借物来表达自身气节的坚守,自己的民族情结,如《报国寺古松 歌》:“枯者落落存高节’惜松之高节表现诗^、气节之高;《杜鹃》:“山 花似染三更白,国事徒伤万古魂”、“天津处士休愁绝,那得南人气 尚存”,可以感受到诗人气节的高昂;在《梅花》中诗人用梅花自比: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说明自己不会屈服于清朝,再次折射出 诗人心中不承认清廷,对明朝深厚的民族情结。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钱澄之的理想、抱负、人格与时代环境的对立冲突 和矛盾,决定了他与清朝是对立的关系,而非一体,没有能够复明, 那是他永远的遗憾,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崇高气节和民族情结,由 于历史的错位,他没有建立起赫赫功业,却在清初田园诗坛上树立 了丰碑。朱则杰先生认为:“在清初田园诗中,钱澄之无疑是一位 具有代表性的作家。”[3] 钱澄之经过明末清初的政治风雨,国家民族的忧患,成长为一 个遗民诗人,他用血和泪谱写了明末史实,歌唱了自己的民族情 结,后人读其诗,会敬之仰之!口 参考文献: [1]卓尔堪.明遗民诗(上)[ O北京:中华书局,1961.z [2礤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下)[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1581. [3]朱则杰.清诗史[^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122. [4]何龄修,张捷夫.清代人物传稿(上・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娥仲联,章垮巨,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6]朱则杰注评.清诗选评[Ⅳ妇.西安:三秦出版社,2O04. [7]元明清诗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笺秉镫.所知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