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2020-07-03 来源:钮旅网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建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当前的热词之一。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一、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领先优势,既率先开展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又曾从殖民地掠夺资源与财富,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投入治理了自身环境,缓解了自身的生态危机。而且,它们仍在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形成了低储蓄、高消费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危害日趋严重,步西方国家后尘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必须正视面临的和潜在的危机。十八大报告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意义和作用,并为中国的小康社会指明了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水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一“重”。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了中国的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

源开发,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2012年,我国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仅长江、珠江水质良好,其中有15.5%为劣Ⅴ类水质。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近岸海域Ⅳ类和劣Ⅳ类海水水质占23.2%,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湖泊水体富营养状态严重,2011年,在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Ⅴ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占57.7%。

大气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二“重”。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3.1%,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1%。向大气中排放的各种废气数量很大,远远超过大气的承受能力。2011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2%。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国。我国的城市空气污染物有100多种,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数量高达6亿多吨。人体若长期生活在超过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环境中,其身心健康将受到损害。

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威胁是不可承受的第三“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7516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600种。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破碎化,加上一些地区的滥捕、滥猎、滥采,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据统计,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到了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濒危脊椎动物有398种,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不仅说明生态环境本身更加脆弱,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十八大报告中,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生态系统等都提出具体要求。

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影响了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发展的提高和进步,从而在很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后果。中国生态危机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损失巨大。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经营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在数十年经济迅猛增长后,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并拖累生产力,2005年仅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120亿美元。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估算,我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118.2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

其次,影响社会安定。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安定,环境污染对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危害,它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的全面发展。据“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物价问题、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是排名前三位的公众关注的热点。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并因此引起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安定。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与环境相关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

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频繁发生,可以说

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

最后,制约小康社会的建成。生态问题不仅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它必然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建成。如果不能解决生态危机,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那么就不可能建成为一个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生态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运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其切中要害、深入人心而迅速向全球扩展,并最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书籍的出版,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以及“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组织”的出现,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后,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1972年中国积极参加世界环境保护会议,到1994年中国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制定、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21世纪行动计划”,这表明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及总结,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政策指南。进入新世纪以来,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2005年,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提出了遏制生态退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目标提了出来。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形式的最新总结,是党的伟大理论创新,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回应。2012年,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可见,生态文明不仅填补了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空白,而且也实现了人类文明观的一场变革,它使人类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能够重新观察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意义,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在内的新的文明观。因此,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人类文明观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三、中国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我们党深刻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势,提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不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持工具,它本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我们要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化为切实的措施和实际的行动,才能开创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第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世界观,是需要人们在头脑中实现转换和重新建立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生态文明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脱离实践横空出世的,它是扎根于工业文明的旧胎中而孕育的新生命,是凤凰的浴火重生。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指导着各项工作的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的大发展都伴随着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发展

理念的又一次提升,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新的行动纲领,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

无论是从国家、地区,还是从企业、个人都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只有积极地参与、深刻地理解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取得成就。如果这个理念得不到公众的认同,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的参与,甚至遭到由于利益原因而导致的抵制,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出现障碍,甚至出现夭折的危险。

第二,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按照十八大报告,这些制度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生态文明制度健全与否,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将能使建设事半功倍,而不健全的制度则会使建设半途而废。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保障。

生态文明制度还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只是建设的开头,制度的执行才是重点。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制度的有效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其更快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切活动需要对制度负责,需要做到规范优先,需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检查,了解制度落实的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纠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建设中的偏差,解决和处理建设中违反制度的各种情况。科学、合理、正确的生态文明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按照这样的制度去建设生态文明则必然获得成功;而缺少这样制度的约束,则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会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

第三,要落实生态文明行动。生态文明重在行动。随着观念的加强,制度建设的完善,生态文明正在逐渐从观念、共识过渡到行动、实践。政府、社会团体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教育行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而且营造了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其他后续行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普通民众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正是对生态文明的积极回应。无论是新技术、新能源的使用,还是节约、循环再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治理,都是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行动体现。公众拒斥奢侈消费、过度消费,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二手物品、节能产品等,也是支持生态文明的行动表现。此外,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环境公益诉讼,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等,都是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生态文明植根于全社会的行动中,自觉承担起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地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行动的时机已经到来,行动也迫在眉睫,每一个人如果都能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正付诸行动,那么我们一定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并将最终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链接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四,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第六,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第七,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第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周生贤,《党委中心组学习》2013年第1期。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光明日报》2013年1月15日。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徐琦,《中国环境报》2012年11月12日。

思考题:

1.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