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秋霞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5年第11期
广西桂平市寻旺乡先锋小学(537205) 刘秋霞
[摘 要]作业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作业并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还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通过对数学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作业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小学 数学作业 反思 有效性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37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但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教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就按照要求机械地完成,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做作业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作业的重要性,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数学。
一、注重作业设置的趣味性
数学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以及形式大多数都是一样的,除了计算题就是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在这样的题海战术中学习数学知识和完成数学作业。而且,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时都是结合教材中的题目,或让学生直接做课后的练习题了事,所以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等形式的题目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但长期下来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成为学生机械完成的一种任务。因此,教师要对作业的设置进行反思,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新奇有趣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作业重新产生兴趣。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层次的作业,先是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和填空题,之后是判断题和改错题,最后是应用题。作业也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业的布
置不在于量大,而在于内容上一定要精细,形式上要有趣,使学生通过作业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二、结合实际生活布置作业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教材题目的练习,那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测量自己房间的面积。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房间不是正方形就是长方形,所以说计算的方法自己已经学过了,只需要进行长和宽的测量,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对自己居住的空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自己的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自己房间的面积是多少”等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这次作业得到的额外收获。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的家庭作业,能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另外,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当学生的家中需要装修计算房间面积时,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加强设置探索性作业
目前的数学作业大多流于形式,有一些学生甚至只是凭借课堂学习中的记忆来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具有探索性,使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做作业不能仅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获得全新的认知。而且,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烈的阶段,所以教师需要从作业的角度,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如可以在题目内容和完成形式上进行调整与改变,布置一些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探索能力的作业。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不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图形来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如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10个轴对称图形等。在认识和寻找轴对称图形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快速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标准。另外,教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社会调查活动。如学习平均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一个小区每户的月平均用电量是多少。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需要选择附近的一个小区进行实际的问卷调查,抽取一定的样本数,统计每户的月用电量,然后进行平均数的计算,这样就能够大概算出每户的月平均用电量。这样的作业脱离教师的帮助,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分析,既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又使学生更感兴趣地进行数学学习。
总之,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具有趣味性的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进行变化,从而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编 杜 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