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理论力学

2020-01-07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

§1-1 力和刚体的概念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1-3 约束和约束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²受力图

1. 静力学研究作用在物体上力系的平衡。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替换和简化: (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力的作用效应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决定,称为力的三要素。力是定位矢量。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移动,是滑动矢量。

3. 刚体是在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它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化模型。在静力学中把物体看成刚体,从而简化了平衡问题的研究。

4. 静力学公理是力学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客观规律。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以上两个公理,阐明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力系最简单的合成方法及其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此公理是研究力系等效变换的依据。公理2、公理3只适用于刚体。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此公理阐明了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公理5 刚化公理。

此公理阐明了变形体抽象成刚体的条件,并指出刚体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只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

5. 约束和约束力

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如:绳索、铰链、滚动支座、球铰链及止推轴承等。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限制的位移方向相反。应根据约束本身的特性确定其约束力。

6.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是研究物体平衡和运动的前提。

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取分离体;再画出作用在物体上的主动力和约束力。当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时,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成对可不画;还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3 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

§2-4 平面力偶理论

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为通过汇交点的一个合力

,其大小、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1)在几何法中,合力的大小、方向由力多边形的封闭边表示。

(2)在解析法中,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利用各分力在两个正交轴上投影的代数和,按下列公式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

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合力(1)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平衡的解析条件:各分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即

等于零。

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解两个未知量。

3.

力矩是度量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是代数量。

力臂是指矩心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取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4.

合力矩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之矩的代数和,即

5.

力偶是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力偶无合力,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

6. 力偶矩是度量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即

力偶臂

是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取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7.

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8.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条件: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等效。

9.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一个独立的平衡方程,解一个未知量。

第三章 平面力系

§3-1 力的平移定理 §3-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2 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 §3-5 物体系的平衡²静定与静不定概念

§3-3 平面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3-6 平面简单桁架

1. 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A 的力F 可平行移动到任意点B,平移时需附加一个力偶,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力F 对平移点B 的力矩。 2. 平面力系的简化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将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力的大小、方向等于力系的主矢,力偶的矩等于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3. 力系的简化结果归结为计算两个基本物理量--主矢和主矩。它们的解析表达式分别为 4. 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有三种可能情形: 主矢 主矩 简化结果 平衡 力偶 合力 5. 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6. 平面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

7.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有三种形式:

基本形式:

二矩式:

(A 、B 连线不能与x 轴垂直)

三矩式:

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解三个未知量。

(A 、B 、C 三点不共线)

8. 求解力系平衡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画受力图;

(3)根据力系的类型列写平衡方程,选取适当的坐标轴和矩心,以使方程中未知量个数最少; (4)求未知量,分析和讨论计算结果。

9.

分析物体系统平衡时,注意分清内力和外力,并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及平衡方程,以便简捷求解。如系统是由n 个受平面力系作用的物体组成,则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个。

10.

桁架由二力杆铰接而成,求平面简单桁架各杆内力有节点法和截面法。

平面汇交力系

一、填空题

1. 力系简化的主要依据是 。

2. 不为零的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与轴的夹角应为 ___________ 。

3.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变形如图所示,各力系的合力分别为 。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0. 如图所示系统只受F作用而处于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

0

成30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 )

A 00 B 300 C 450 D 600

三、计算题

1、右图所示平面刚架ABCD在B点受一水平力F作用。设F=20kN,不计刚架本身的重量,求A与D两支座的反力。

2、求图示三角支架中杆AB、BC所受的力。

3、如图所示,球重G1=100N,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物体D重G2=150N。当球处于静止状态时,用解析法求拉力T和桌面对球的约束反力。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一、内容提要

本章讲述了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的两种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 1.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 几何法求合力。

根据力多边形法则求合力,即力多边形缺口的封闭边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FR =ΣF

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

(2) 解析法求合力。 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利用力系中各分力在两个正交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来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FRFRXFRYtanFRYFRX22FX2FYFXFY

2

α为合力FR与x轴所夹的锐角。合力FR的指向由ΣFY和ΣFX的正负号来确定,合力

的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

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即

FR=ΣF=0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面汇交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即

ΣFX=0 ΣFY=0

通过这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出两个未知量。 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FX =±Fcosα

FY=±Fsinα

式中α为力F与坐标轴x所夹的锐角。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 简易起重机如图2-1a所示。B、C为铰支座,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的点D上。杆件AB、AC及滑轮的自重不计,滑轮的半径也不计。试求杆件AB、AC所受的力。 (空13行) 图2-1

知识点: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解 (1)取铰A为研究对象。杆AB、AC均为二力杆,可设为拉力。由于A处为定滑轮,故钢丝绳两端的拉力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量W = 20kN。不计滑轮半径,则铰A的受力图如图2-1b所示。 (2)几何法求解

作闭合的力多边形。在选定比例尺后,先画已知力FTD和W,考虑到实际情况,FNC应该为压力,所以应向上,且与水平成60°角。过a点作水平线平与FNC交与d。则两未知力FNC和FNB的大小,可量得

FNC = 19.7kN FNB = 2.8 kN

(3) 解析法求解

根据图b列平衡方程

∑Fy = 0 -10 -10³

2222- FNC³

3212= 0

∑Fx = 0 -FNB -10³- FNC³

= 0

解得 FNB =2.79 kN FNC = -19.71kN

FNC为负值,说明AC 杆实际受力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为压力。

正如教材中所言,几何法具有简捷、直观的优点,解析法则计算精确。两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都有应用,不可偏废。 三、思考题提示或解答

2-1 两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两个力多边形中各力的关系如何?

(空8行) 思 2-1图

答:图a中各力首尾相接,力系平衡;

图b中F2 是F3、F4、F1的合力。

2-2 某物体受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如图所示,试问这两个力多边形求得的合力是否一样? 这两个力多边形为何不同?

(空10行)

思 2-2图

答:求得的合力一样。

两个力多边形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力合成的顺序不同。 2-3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吗? 答:不一定。

2-4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三个不等于零的力作用,各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图a中力F1和F2共线。试问它们是否可能平衡?

(空10行) 思 2-4图 答:图b可能平衡,图a、c不可能平衡。 四、习题解答

2-1 略 2-2 略

2-3 已知一钢管重W = 10 kN,放置于斜面中,如图所示。 试用几何法求斜面的反力F NA、F NB。

(空10行)

题 2-3图

解 取钢管为研究对象,A、B两处均为光滑接触面约束,做出受力如图b所示。选定比例尺后,画出闭合的力多边形如图c所示。量得

FNA = 7.2 kN FNB = 8.9 kN 2-4 已知F1 = F2 = 100kN,F3 = F4 = 200k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计算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

解 各力投影的正负号直接判断 。 (空10行*18字距)

F1x = -100³

2222= -70.7 kN 题 2-4图

F1y = 100³= 70.7 kN

F2x = -100³F2y = -100³

3212= -86.6kN

= -50 kN

F3x = 200³F3y = -200³

3212=173.2 kN

= -100 kN

F4x = 0

F4y =200 kN

2-5 已知在梁AB的跨中部作用一力F = 30kN,方向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求支座A、B的反力。

(空10行)

题2-5图

解 取梁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主动力F及支座反力F A、F B三个力作用。利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画出梁的受力图,如图b所示。图中F A、F B的指向为假设。

列平衡方程:

由ΣFx = 0 得 F A ³

22-FB ³

22 = 0

由ΣFY = 0 得 F A ³解方程得:

22+ FB ³

22-30 = 0

F A = FB = 21.2 kN

2-6 已知三铰刚架如图所示,受水平力F作用。当F = 200kN时,求固定铰支座A、B的反力。刚架自重不计。

(空10行) 题2-6图

解 取刚架整体为研究对象,BC部分只在B、C两铰处有力作用,为二力构件,故可知FB 应过B、C两点,假设为压力,斜向上;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知,铰A处的反力必过F与FB 的交点C。通过以上分析可画出受力图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ΣFx = 0 - F A ³

22-FB ³

22+ 200 = 0

ΣFY = 0 - F A ³解方程得

22+ FB ³

22 = 0

F A =FB =141.4 kN

2-7 已知图示支架,杆两端均为铰接,作用重力W = 20kN,求杆AB、AC所受到的力。各杆的自重均不计。

(空10行) 题2-7图

解 此类支架问题中,由于各杆中间均无其他力作用,故都是二力杆。求解杆内力时可取铰A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所示。

(空10行) 题解2-7图

a) 列平衡方程

ΣFx = 0 - FAB + FAC³

12=0

ΣFY = 0 - 20 + FAC³

32=0

解方程得 FAB = 11.5 kN FAC = 23.1 kN

b) 坐标轴选取如图所示,这样比较简便。列平衡方程

ΣFx = 0 FAC - 20³

12= 0

32ΣFY = 0 FAB - 20³= 0

解方程得 FAB = 17.32 kN FAC = 10 kN

c) 列平衡方程

ΣFx = 0 - FAB³ΣFY = 0 FAB³

3212+ FAC³

1232= 0

+ FAC³

- 20 = 0

解方程得 FAB = FAC =20 k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