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木防己汤看治饮治缓急、虚实、寒热、表里之辩

2020-03-01 来源:钮旅网


从木防己汤看治饮治缓急、虚实、寒热、表里之辩

缓急之辩:

痰饮为有形之物,既成之后,留蓄体内不去,一则损阳,二则阻滞气机,化热伤阴,故常变证百出。当饮邪日积月累,由少而多,正气被困,无力排邪外出之际(正气并非大虚),祛邪逐饮就显得十分必要。木防己汤用防己苦泄导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用芒硝软坚破结,即有此义。《痰饮篇》用甘遂半夏汤攻逐欲去不去之留饮,用十枣汤治水气癖积胸胁之悬饮、支饮,用厚朴大黄汤泄支饮胸腹胀满,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破支饮邪实气闭,用己椒苈黄丸治痰饮腹满,口舌干燥等,充分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祛邪以复正的方法。有人在论述痰饮与水气的治疗区别时认为,痰饮以攻邪为主,水气以扶正为主,是很有见地的。由此不难看出,扶正与祛邪两法,各有不同的针对性,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应该说都是治疗痰饮病的常规大法,临床不可偏废,但分缓急而已。

虚实之辩:

仲景于此是以服木防己汤后的“心下”变化而言虚、实,即心下虚软为“虚者”,心下续痞坚为“实者”。患者膈间支饮,心下痞坚,服木防己汤,能得痞坚虚软,这是水去气行,结聚已散,病即可愈。若仍痞坚为实,是水停未散,就不能用原方治疗,故加芒硝以软坚破结,茯苓以导水下行。这样解释可顺理成章,前后贯通。

寒热之辩:

木防己汤证为支饮重证。对其病理,历代医家多认为寒热错杂,以寒为主。如全国统编教材《金匾要略选读》云:“寒饮留伏于里,结聚不散,所以其脉抓紧”。但笔者认为,

本证是饮热聚于胸隔,理由如下:

1.以方测证:木防己汤由四味药组成;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木防己其性苦寒,善于行水;石膏辛寒,重在清热降逆;佐以二两桂枝,旨在与木防己相伍,苦辛相合,行水气而散结;人参扶正。可见本方要在化饮清热,而非主于温通。综观仲景用石膏,常据热邪的轻重而变其用量。大青龙汤治溢饮有邪盛于表而兼郁热,仅用石膏如鸡子大;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寒饮挟热,取石膏二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治气分热盛之证,则重用石膏一斤;而木防己汤用石膏(如鸡子大)达十二枚,其义显然在于加强清热之力。

2.以方加“芒硝”论之:芒硝为咸寒软坚清热之品。仲景用芒硝,有治胃肠实热者,如大承气汤、柴胡加芒硝汤,有治水热互结者,如大陷胸汤,但未有用于病证属寒者。正如《本草思辨录》所云:“仲圣用芒硝之方,皆阳证无伏阴……。芒硝者,逐阳证之热结也”。由此可见,木防己汤之所以重用石膏,是由于饮热结聚隔间,偏中、上二焦;而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则饮热连及胃肠,偏中、下二焦,故取芒硝软坚,茯苓渗下,而达到涤热蠲饮之目的。

3.以“脉沉紧”论之:至于“其脉沉紧”,亦非专主寒饮里实。唐容川说过: “凡紧脉,今法只断为寒,不知紧是绞结迫切之形,无论寒热,但是绞结迫切等证,皆能见此脉形”。联系大陷胸汤证,“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其沉紧之脉为饮热结聚所致,不辨自明。

表里之辩:

痰饮病有不兼外感者,当治其在里之饮,也有素患痰饮,复感外邪,内外相合而病者。

此时若单纯解表或仅治其饮,均不能达到祛邪的目的,必须解表与化饮同时配合使用,才能使外邪得解,里饮得除。木防己汤用桂枝配防己具有表里同治之义,惟不及青龙汤体现明显。《金匮》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此因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肺气失宣或脾气不运,饮入之水不能下输膀眺,反而泛溢四肢或渗入肌肤,水湿过盛,卫阳被遏,玄府闭塞,汗液当出而不能出,故身体疼重而肿。如属表寒里饮,病在表而又可表者,则当发其汗。表寒偏重而兼郁热的,证见恶寒发热,身体疼痛,不汗出而喘,烦躁等症,宜用大青龙汤发汗散水清郁热;表寒里饮俱盛无郁热者,宜用小青龙汤发汗解表化里饮。这种表里同治之方,其药物作用看似相违,其实相反相成,并行不悖,因此应该说也是痰饮病常见的治法之一,但一般只适用于表里证俱不甚急的证候,若表证急或里证急者,又当别论。

案例:

杨某某 男 71岁 衡山福田乡 2011年3月11义诊案 病史简介:患者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足,冠心病,肺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近一年来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下肢浮肿。得知南华附医疗队前来福田义诊,故前来求诊。 首诊症见:虚胖形体,面色偏暗,唇口发绀。动则胸闷气促,心悸不得卧。双下肢高度凹陷性浮肿,小便量少,夜尿频,口干,舌质稍红,胖大,边有齿痕。 问之:大便何如? 答曰:大便干结如羊屎,数日一次。 痰饮内阻,胃失降浊,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15 党参20 桂枝15 茯苓30 芒硝6(冲服) 白术25 炙甘草10 生姜6片 大枣6粒 4剂。 告知:服药后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加,大便转溏软,乃方药中病之佳兆也,诸症亦将随之缓解。。。

2011年4月2日晚:正值晚班,接到患者所在村之村医周医生电话,告知:服药后效果极佳,患者家人要求前来复诊。清明节将至,考虑本人回长沙,故连夜赶至衡阳复诊。 病人兴奋告知:尹医生,正如您所言,服药后大便通畅,溏软,甚是舒畅,小便增加,夜尿减少,双下肢浮肿随之显减,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此乃近一年来服用中药中见效最快的,更重要的是药少便宜。。。

病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方药对证,收效的确明显。大便已溏软,但心下仍有悸动不安,腹中肠鸣。口干疲乏,淡红,苔薄白腻,脉虚大。

木防己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减。。。

木防己15 党参20 桂枝15 茯苓30 生石膏6 白术25 炙甘草10 黄芪40 生姜6片 大枣6粒 5剂。 病情缓解后改苓桂剂善后。。。。

按:痰饮之所生,乃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气津病久入血分,木防己汤及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乃气血津同治之法。。。

周医生问曰:为何不考虑使用猪苓汤? 答曰: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伤阴,病在下焦为主。该患者久病气血津同病,故见动则气促,唇口发绀等均是津停血滞之象。故选仲景之木防己汤系列,考虑大便干结,芒硝有软坚散结逐痰饮之功,故先以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周医生再问:为何不用白术附子汤?其中大便亦常见大便坚。。。? 答曰:白术附子汤,仲景用来治疗寒湿痹症,以痛症为主;木防己汤,方证重在津与血之表现。。。

周医生问曰:该患者下一步该如何论治? 答曰: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然考虑病

情缓急,水肿甚者,采用大禹治水之法,可用五苓散之辈急开支流;水肿退,则恢复脏腑功能为主,苓桂剂或肾气丸等缓图。总之,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乃临床处理问题之要诀。。。

木防己汤加减治疗痰饮案

吴某某 男 62岁 衡阳市人

2011年3月22日首诊 病史简介:反复胸闷心悸尿频数年,加重1月。患者素有肺心病,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长期服用西药(护心,扩冠,前列腺药物)症状平稳。近1个月来因前列腺症状之尿频尿急突出,故自购某种治疗前列腺药物后心悸,胸闷明显加重。遂停用该药,心悸症状随之缓解,然停用该药后前列腺增生症之尿频尿不尽等症状再现。左右为难之际,经其儿子推荐前来求诊。 现在症见:胸闷,心悸,伴有明显疲乏,气促,小便不利,以尿频尿急尿不尽为主。加之大便干结,数日一行,甚是难受。口干口苦,舌淡紫,苔白厚腻。脉弦。 痰湿之体,津停血滞,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汉防己15 桂枝15 芒硝6 (冲服) 茯苓40 党参20 生姜6片 大枣6粒 5剂。 二诊(2011年3月31)服用上方后前来复诊,告知:胸闷,心悸,疲乏等症状明显缓解,小便通利,尿频尿急随之消失。大便转溏软。但见腹中肠鸣,舌仍淡紫,苔薄白腻。脉弦沉。 二便通利,痰饮一时难除,温化之剂缓图。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50 桂枝15 白术15 炙甘草6 5剂。

痰饮将尽后,改桂枝茯苓丸或肾气丸善后。

脚肿案

患者,女,43岁,体胖,下肢浮肿半年,无寒热,无口干口苦,偶尔心悸,大便干燥,小便正常但前阴痒,纳可眠可,舌淡红有齿痕,苔薄黄,脉沉有力。处方:木防己汤加芒硝茯苓合二妙散

木防己20 党参20 石膏(包)20 茯苓20 桂枝20 芒硝(兑)10 黄柏10 苍术10

患者服用完第二付后下身瘙痒就没有了,三剂喝完下肢浮肿不见了。。。近来回访情况良好。

支饮心衰、湿热痹、中风、悬饮,也有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