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整理版

2020-10-15 来源:钮旅网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鼓楼】(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狗便走往水中 录毕,走送之 ..B君可出我。 远出海门 ..C乃语路人云 此中人语云 ..D火至免焚 数至八层 ..

1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计日以还 ..B生醒,方见之 物外之趣 ..C系之而去 结友而别 ..D 堕于空井中 所欲有甚于生者 ..

13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用“/”断 句,只划两处。

狗 乃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乃 许 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

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14.根据选文回答。(4分)

(1)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概括回答。

(2)文中哪一处细节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用原句回答)

【玄武】(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①②

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

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取而疾走( ▲ ) (2)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 ..

(3)其为文 ( ▲ ) (4)无若际泰者 ( ▲ )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B.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C.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D.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B.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C.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 D.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 13.文中“ ▲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2分) 【白下】冷泉亭记[唐]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

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

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

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中华书局《白居易集》)

[注释]①余杭郡:杭州。②撮,聚集。③渟渟:水流停滞而聚积。④蠲(juān)烦析酲(chénɡ):消除烦闷、解除困乏。⑤矧(shěn):况且。⑥潺湲(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起人心情( ▲ ) (2)山树为盖( ▲ ) ..(3)可濯足于床下( ▲ ) (4)可胜言哉( ▲ )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 B.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D.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 (2)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13.文章第一段中突出体现“最余杭而甲灵隐”具体内容的语句是“ ▲ ”;第二段中画波浪线句子则是通过 ▲ 手法表现这一点的。(2分) 【秦淮练习卷】《游西山十記》之记一 明 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

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注释:○1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2禅刹:佛寺。○3西湖:指颐和园内的昆明湖。4骈阗(tián):络绎不绝。○5泛觞:酒杯放在流水上,任其漂流,流到谁面前谁饮酒。○

6武: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7畦畛(qízhěn):田间小路。○8塍(chéng):田○

埂。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树益茂 ( ▲ ) (2)最为胜处矣( ▲ ) ..(3)有危桥可坐( ▲ ) (4) 夜遂宿焉 ( ▲ ) ..10.选出和“野歌而归”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A. 宋无罪而攻之 B.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C. 杂然而前陈者 D.聚室而谋曰 ..

11.翻译句子(3分)

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

12.“噫,此田家之乐也”,请结合全文,说出作者所感受到的田家之乐具体有哪些?(3分)

▲ 【建邺】孟尝君①出行五国

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②。郢之登徒③直④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⑤,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

○8

○7

○6

○4

○5

○3

○2

○1

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⑥。五国英杰之主,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君今到楚而受床,所为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

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孟尝君曰:“善。”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孟尝君:田文,战国时齐国人,四公子之一。②象床:用象牙制成的床。③登徒:人名,复姓。④直:值班。⑤发漂:喻微小。⑥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子嗣。⑦中闺:宫门。

7.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君岂受楚象床哉 ( ▲ ) (2)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 ( ▲ ) ...(3)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 ( ▲ ) (4)莫敢入谏 ( ▲ ) ..8.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郢之登徒直送之/何陋之有 ..

B. 皆以国事累君/受命以来 ..

C. 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万钟于我何加焉 ..D. 公孙戍趋而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9. 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

10. 结合全文,说说孟尝君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 【雨花】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②③

奴乘间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

④⑤

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 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 气。 11.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不足为外人道也 ..B.奴乘间再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相公独遗吾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 门下奴仆皆得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12.下列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 相与步于中庭 ..B.视而不问——濯清涟而不妖 ..C.我怀之三十年——昂首观之 ..D. 不以告人—— 以中有足乐者 ..

1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4. “家奴不沾禄”是因为 ▲ 。他 “因泣下不止”,怀有 ▲ 心理;他“泣拜而去”怀有 ▲ 心理。(3分)

①②

【下关】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

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

乘隙也。又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透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噀(xùn):含在口中而喷出。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有一偷亦善击刺 ▲ (2)适值偷在市饮酒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远近皆服其能”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 B.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C.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12.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两处停顿。(2分) 见 必 与 之 决 生 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 14.文末壮士最终能战胜强寇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①②③

【栖霞】(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请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

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于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文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①阖庐:又作阖闾,姬姓,吴氏,名光。②允常:越王勾践之父。下文范蠡、文种为越国大臣。 ③死士:勇战之士。④三行:排成三行。⑤自刭:自刎。⑥檇李:地名。

下文夫椒、会稽、夏台、羑里、翟、莒都为地名。⑦勒兵:操练军队。⑧保栖:守卫居住。 9.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吴王阖庐闻允常死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C.告其子夫差曰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D.其卒王霸 卒皆夜惊恐(《陈涉世家》) ..10.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勾践之困会稽也 B.败之于夫椒 ..C.吴王闻之 D.吴王追而围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12.文种引用商汤、文王、重耳、公子小白曾经落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六合】太后闻虞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太守。(诩)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

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

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

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贼由是败散。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羌,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②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③陈,同“阵”,列阵。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势有不同故也( ) ②既到郡( ) ..③必谓郡兵来迎( ) ④贸易衣服( ) ..

11.下列句中的“而”与“孙膑减灶而君增之”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 笑而止之曰 12.用现代汉语 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通过哪些事来表现虞诩的“将帅之略”?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体练习卷】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宋)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

②③

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

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嶪[yè]: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蒨[qiàn]: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4分) (1)余得罪迁高安( ) (2)渡桥而东 ( ) ..

(3)汇为大车轮 ( ) (4)穷水之变 ( ) ..

10.下列加点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受地于先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江宁】

读书之法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

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⑤⑥⑦

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臵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jù):仓促。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然后可以有得尔 ▲ (2)则其尤无义理者 ▲ ..(3)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 (4)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勿遽取舍于其间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

B.以验其通塞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而求其理之所安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则似是而非者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臵而徐理之。

翻译: ▲ 12.选文先提出 ▲ 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 ▲ 和 ▲ 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溧水】

记游白水岩 苏轼 ①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

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

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馀甘:即橄榄。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其源殆可以熟物 ▲ ⑵少北,有悬水百仞 ▲ ..⑶折处辄为潭 ▲ ⑷顾影颓然 ▲ ..12.选择与“循山而东”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D.朝而往,暮而归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 14.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高淳】

(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②③

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

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群臣莫对( ▲ ) ②祠此无益也( ▲ ) ③齐景公为高台,劳民( ▲ ...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A.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C.祠之何益 辍耕之垄上 ..D.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

(2)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12.甲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

▲打4字格 (填一成语,1分),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 ▲ 打4字格 ”(用乙文中的原文填空,1分)。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2分)。

文言文答案:

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 (3分)B 12. (2分)C 13.(2分)(1)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 (2)(杨生)非常喜爱它,(常)和狗一起出行。 14.(4分)(1) 巧救杨生免于火灾 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 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 (2)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译文:

晋朝太和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常)和狗一起出行。有一次,杨生喝酒喝醉了,走到了一大片水草之地,睡着了不能移动。当时正是冬天,野火燃了起来,风势很猛。杨生的狗急得在他周围一直呼唤他醒来,(但是)杨生喝醉了不知道。杨生的前面有一洼水,狗就走进水中,转身回来,将沾在身上的水洒在他左右。像这样反复几次,草沾了水,倒在地上了。火就绕了过去。杨生醒了才看到。

后来一晚上,杨生因为晚上赶路,不小心掉在了空井中,狗在旁边一直叫到天亮。过了一会儿,有人经过,对这狗向着井中嚎叫感到奇怪,过去看到了杨生。杨生说:“如果您能够救我出来,我肯定给您以丰厚的报酬。”那个人说:“把这狗给我,便会让你出来。(“见”和“相”,均作代词用)”杨生说:“这只狗曾把我从死地救活,不能给你,除了这个条件,我都答应你。”那个人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救你出来了。”狗于是埋下头向井里面的杨生使眼色。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对路人说:“把狗给你。”路人立即救了杨生出来,将狗拴住就离开了。但五天之后,狗在晚上逃走了回到了杨生身边。

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4分)(1)跑(2)闻名(3)代他(指陈际泰)(4)比得上

11.(2分)B 12.(2分)D 13.(2分)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1分);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1分) 附:参考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写诗作文,非常勤敏,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

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4分)(1)使„„振奋 (2)作为 (3)洗 (4)尽(每个1分)

11.(2分)C 12.(4分)(1)就杭州的山水来说,灵隐寺是最好的。(2)云从冷泉亭的亭梁间生出,泉水和冷泉亭的台阶齐平。(每句2分,其中每小句1分) 13.(2分)撮奇得要(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侧面描写(每点1分)

4、(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4分)(1)更加 (2)优美 (3)高 (4) 于是,就 10.(2分)C(修饰)

11.(3分)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12.(3分)(1)欣赏农村自然风光 (2)享受田园惬意生活 (3)感受田园隐逸之趣 译文: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粱桥,路旁皆是杨柳,清溪如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

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人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于是晚上就歇在这里。

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7.(4分)岂:难道(怎么) 所以:„„的原因 甚:很,非常,十分,特别 莫:没有人(没有谁) 8.(3分)D 9.(3分)象床价值千金,(哪怕)稍有损坏,(即使我)卖掉妻子儿女也赔不起。(一小句1分) 10.(3分)善于纳谏、知错就改、廉洁、贤德、治国有方(写出一点给1分) [参考译文]

孟尝君出巡五国,到达楚国时,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一个姓登徒的人正好当班护送象牙床,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戍,说:“我是郢都人登徒,如今我当班护送象牙床(给孟尝君),可是那象牙床价值千金,(哪怕)稍有损坏,(即使我)卖掉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先生您如能让我免掉这个差事,我愿意把先人的宝剑(送给您)作为回报。”公孙戍不假思索,很痛快的答应了他。

于是公孙戍去见孟尝君,说:“您难道准备接受楚人馈送的象牙床吗?”孟尝君点头说:“是的”。公孙戍说:“我希望您不要接受”孟尝君说:“为什么呢?”公孙戍说:“五国都把相印授给您的原因,(是)听说您在齐国能使贫穷的人富足起来,(在诸侯中)有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的义举。五国英明杰出的君主这才把国事委托给您,这实在是仰慕您的仁义廉洁。您在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的重礼,(以后如果)到其他小国,(他们)又能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给您呢?(所以)我希望您不要接受(这个礼物)。”孟尝君说:“好的。”

公孙戍快步离开。还未出大门,刚走到中门,孟尝君(起了疑心)把他叫了回来,说:“先生叫田文不要接受象牙床之礼,很好。但现在您为什么如此乐不可支、得意洋洋呢?”公孙戍说:“臣有三大喜事,贤公门下食客数百人,没有人敢进谏,只有我一个人敢于进谏,这是一喜;进谏并且您听进去了,这是二喜;进谏并且能制止您犯过错,这是三喜。”孟尝君说:“好啊。”

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看来,(今天这样的处境)怎么不是一件好事呢?”

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2分)B 12.(2分)A 13.(4分)考虑到你侍候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念:考虑、想到;予:给;去:离开。 14.(3分)盗银器(数件) ;委屈 ;羞愧、惊恐(每空1分)

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2分)(1)善于/擅长/精通 (2)正好/恰好 11.(2分)A 12.(2分)见/必与之/决生死。 13.(3分)弓箭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刺死,原来是乘其不备而取胜的。(每分句1分) 14.(2分)①壮士料事如神,机智识破。②壮士找到突破口,动作敏捷,勇敢出击。(每点1分,意同即可)

译文: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箭手,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佩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只是与这位弓箭手技艺不相上下,说:“与弓箭手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一天,弓箭手因公事来到码头,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拿

矛来和他打斗,围观的人很多。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箭手忽然对小偷说:“兵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兵尉马前决一生死吗?”小偷说:“好。”弓箭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刺死,原来是乘其分神不备而取胜的。又有一人与强盗争斗,双方兵器相交,强盗先含一口水在嘴里,忽然喷在对方脸上,愕然之间,刀已穿胸而过。后来一个壮士又遇上这个强盗,已经预先知道他有含水喷人的一招。强盗果然又使出此种伎俩,水才出口,壮士的长矛已经贯颈刺出。

8、(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2分)C 10.(2分)A 11.(3分)由此看来,怎么不是一件好事呢?(“是”“观”“何遽”各1分) 12.(3分)劝说越王要像这些人一样(1分),学会忍耐,锻炼意志(1分),以便东山再起(1分)。 附译文: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在槜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喟然叹息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文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

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①缘故; ②已经; ③认为; ④交换(每小题1分,4分)

11.B(2分) 12.敌军人数多,我们兵少,慢慢行军就容易被追到,快速进军对方就无法预测。

(要求翻译出“虏”、“徐”、“及”、“彼”等字,另外注意句式相对流畅、工整一些,2分。)

13.①虞诩采用增灶的方法让敌人不敢逼近;②虞诩用小驽诱敌,再用强弩毙敌,让敌人震惊。③虞诩采用交换衣服的办法迷惑敌人认为守军人数众多。(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3分)

1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4分)(1)降职或远调 (2)向东 (3)成为 (4)穷尽 (每小题1分)

10.(2分)D 11.(2分)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前后句各1分。) 12.(3分)B

参考译文: 元丰三年,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像白练。(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1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4分)(1)这样(2)特别,尤其(3)屈服(4)再,又

(每小题1分,意对

即可 10.(2分)B 11.(2分)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

那儿慢点去处理

它。 12.(3分)读书应熟读精思 读书要先易后难;读书要平心静气,从容处之,不能

急躁。 参考译文:

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4分) ⑴使„„熟(煮熟) ⑵稍微 ⑶就 ⑷ 看(回看) 12.(3分) D 13.(2分)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14.(3分) C

1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3分)(1)回答 (2)好处(3)使„„劳苦 10.(2

分)A

11.(5分)(每个分句1分)(1)老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一天比一天减少,河流将要干涸;

(2)做君主的

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2.(4分)(1)自身难保(自顾不暇,无可奈何

等)(1分) 重

敛于民(1分) (2)爱国忧民(关爱百姓)、机智善辩(2分,两个方面各1分,意思相

同的短语即可)

参考译文:(甲)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它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能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它有什么好处呢?”

(乙)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