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究

2022-04-09 来源:钮旅网
新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究

作者:吕雪锋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9年第11期

吕雪锋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新编推行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要求教师要把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健康生活理念以及健全人格的新时代青年。现结合课堂实例,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97

2016年起,从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新编使用的课程教材,此教材育人使命厚重,战略意义深远。2019年3月,湖北省襄阳市姚献丽老师主讲了一节八下《国家行政机关》公开课,笔者以此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方式。

一、教学目标评价

姚老师给出的教学目标为:1. 认识国家行政机构的性质及构成,认识国家行政机构的职权范围。2. 通过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及职权的认识,逐渐渗透“国家权力有边界”“法无授权不可为”等思想。3. 学习《宪法》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机构和职权的规定,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

点评:我们给出的目标评价标准为:(1)核心素养体现明显;(2)着重体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3)明确、合理、具体、可操作性强。

本节《国家行政机关》,从核心素养层面讲,主要有法制观念中的学法守法、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意识、依法办事等,政治认同中的有序参与、制度认同等内容。姚老师在教学目标中“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树立《宪法》至上的精神”“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等都能有力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形成,同时体现民主、和谐、法治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评价

1. 复习导入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推理过渡到我国国家机关的关系。”

点评:本活动从复习上一节内容做起,用图表把第六课三个框题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既让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机关有整体感,也让学生明确了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2. 自主探究

“教材P79~83页告诉了我们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仔细阅读,你们从中学到哪些知识?”把学生分成五人小组,相互探讨交流,然后由代表发言。

点评:学生对这一块内容很陌生。本设计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再依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有选择性地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3. 政府和“我”

“教材对行政机关的结构和职能介绍比较详细,同学们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我们和政府到底有没有关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活动一:“你说我说”

点评:本活动先把行政机关的结构用图表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有明白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管辖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就为学生搭起了一座把知识引入生活的桥梁,学生可以利用所给提示,充分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既充分感受到了行政机关的职能,也清晰感受到行政机关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国家认同。

活动二:“我”来分析

“我国行政机关的职责是由具体个人来履行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履行的呢?履行的情况有人监督吗?列举三个情景谈体会。”

点评:本设计选用蕴含学习内容的热点话题和热点事件,来创设内涵丰富的、符合学科特色且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真实情景,推动学生探究学习、服务学习,把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自身体悟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行政机关的全面了解,既有利于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国家认同,也有利于学生涵养《宪法》精神,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

4. 拓展延伸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请谈谈你的理解。

点评:拓展空间介绍的是法治政府建设进程,问题指向性很明确,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把问题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深刻认识问题本质。此问是本节内容的升华,拓展知识,同时又自然引出下一框题,也是延伸能力,承上启下,过渡衔接,补足课堂留白,巩固强化所学。

三、总体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本节课设计按照“复习导入(国家权力机关)、先学后教(性质构成作用等)、“你说我说”(政府和我的关系)、自由辩论(统治还是服务)、“我”来分析(谁来监督)、拓展延伸(推进法治进程)”六大环节有序推进,环环相扣,科学性趣味性兼顾。

从教学内容和设计上看,本节课知识结构合理,突出重点、兴趣点,难易适度;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但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上略有不足。

教学过程中,在自学环节,注重自主交流、展示成果;在“你说我说”环节,采用观察列举、联系生活;在辩论环节,巧用搭建桥梁、融入生活;在“我来分析”环节,创新材料辨析、由事入理;在拓展环节,强调事实说话、国家认同。

具体来讲,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要求;能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课程中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但是我们依然看到,教师的牵引力过大,在激活学生思维、大胆质疑问难、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下转第118页)(上接第97页)成性的教学过程方面有所不足。

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求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学内容之中。采用主动引导、临机追问、点评赏析等方式,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实验科学、准确、熟练,这些方面都有良好展现。

学生活动与教师素养方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活动的三个维度最能体现教师的素养。我们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良好独特的教学风格;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有感染力,板书规范;突出学科思维训练等。综合来讲,这是一节优良的示范课。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教研室(新民中学) 441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