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研究探索教学管见文|朱宏瑜统编本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编者基于语文能力生长体系,结合单元文本特质,精心提炼、编排的语文训练要点,是引领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更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但从当下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对语文要素的处理都陷入了一心为之但又机械生硬的泥潭。关于语文要素的训练究竟该刻意为之还是自然落地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要素真正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助力呢?一、明要求:集中整理,了解语文要素“是什么”所谓集中整理,就是要将与本单元、本课相关的语文要素都集中统整在一起,通过梳理、整合和聚焦,真正明确并深刻理解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以《掌声》(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为例,教师首先要从这个单元的导语篇章页发现编者所设定的本单元语文要素,即“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一个指向写作。其中第一个关注“默读”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主旨;再看第二个语文要素,本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叙事性文本,与后续习作“学写一件简单的事”一脉相承。因此,对于《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明确默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并为学生学写简单的事情奠基。其次,在课文编排设置中明晰本课的语文要素,这主要体现在行文中的泡泡图和课后练习中。从泡泡图来看,“我知道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掌声’了”———这是一个探究性问题,可以顺应学生思维,将这一内容转化为思考性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旨在将学生的关注力吸引到作者的表达手法上。再看课后练习题,简言之就是:(1)默读课文,关注英子前后变化,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2)紧扣描写英子表现的语句,圈画课文的重点词语,感受英子内在的心情。(3)转换视角,如果是英子来描述这个故事,她会怎么讲?以上三项训练都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联系,三道练习题分别指向于默读、理解和表达三个最为核心的语文维度,属于语文核心能力的范畴,依照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设置。课后练习中的内容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单元语文要素与文本内容高度融合的产物。再次,在《语文园地》的单元训练中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是统编本教材中的一个创举,是学生在单元课文学习和语文要素训练之后,进行回顾、总结与提升的跳板。本单元的“交流平台”紧扣语文要素设置了三个层级,分别指向默读方法的提炼———不发出声音,不用手指着读;默读中理解词语大意———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理解它们的意思;默读中对疑留问题的关注方法———“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思考或者请教他人”。这样的解读,就把教材中语文要素、课文、泡泡图、课后练习和交流平台进行了统整性联系,将原本散落在单元中的教材元素进行了集中提炼,然后再运用于这篇《掌声》,其所承载的语文要素和训练重点就变得越发明晰:(1)尝试运用默读的方式,带着问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0.0309题进行思考,做到不指着读,不出声读;(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知英子内心世界的变化,相机理解课文中几次“掌声”的不同内涵;(3)能够创造性地变换视角进行课文内容复述。二、察根源:对比取舍,理解语文要素“为什么”将教材中所有的辅助性资源统整起来,就可以很快地明确本篇所应该独立承载的语文要素,这样的层次仅仅是知其然,对于付诸实践的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只有对语文要素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洞察与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时准确地提炼语文要素。还以这篇《掌声》为例,将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进行对照,我们会发现课标对这个学段提出的目标与所确定的语文要素密切相关。比如课标指出“要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就让教师进一步深刻意识到:语文要素的本质就是要对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不断具体化,其根源就应该扎在语文课标的能力体系中,而不是所谓的另辟蹊径、另起炉灶。其次,我们也需要与前面所涉及到的语文要素进行联系,在前后关联中进一步洞察如此确定语文要素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罗列的语文要素是在这个单元中首次出现或者是最为核心的训练指向。比如“带着问题开展默读”,理应成为本单元和本篇课文训练的重点。如果这一语文要素在前面涉及过,肯定在这一单元要求有所提升,绝不会是毫无变化的重复。因此,教师可以本着“阅读方式”的角度对统编本教材中其他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和洞察,就会发现之前的语文要素大部分都与朗读相关,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意识的发展,加之课文篇幅不断加长,默读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这两种情况来看,一篇课文所确定的语文要素以及一个单元所确定的语文要素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内在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真正从源头上把握,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从而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明策略:整体规划,明确语文要素“怎么做”语文教学活动的设置应该积极地体现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应该从“是什么”“为什么”这两个维度的解读进行大胆的实施,从而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并借助语文要素来不断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比如这篇《掌声》,抛开一些常规性的朗读课文和教学生字词之外,笔者就紧扣单元和课文的语文要素,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板块一:整体把握,浏览中梳理文脉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自己的了解和发现。2.结合故事发展的轨迹,尝1.整体阅读课文,标注出课中提炼并升华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目?板块三:辨析欣赏,品读中关注表达2~3自然段,并思考:在上台之前,英子有着怎样的心情?从课文意义又在何处?内容来看,第一次掌声的价值和2.深入细致地默读课文第1.深入细致地默读课文第2.组织交流,从学生的回答3~4自然段,在对比中深入思考:第二次所形成的掌声与第一次的掌声有着怎样的不同?围绕这两次掌声分别进行了内心独白:第一次掌声,同学们是想对英子说什么?第二次掌声,同学们又要对英子说些什么?板块四:转换视角,复述中历练表达人称的视角来写的,主要展现了1.这篇课文,作者是以第三英子在心情和性格上的转变。如果我们重新转换一下视角,站在英子的角度来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有着更加感人的一面。表达,教师点评。2.学生转换视角,尝试复述这样的设计体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板块清晰简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保证了学生的内在认知空间,并逐层递进,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根本性提升;第二,内容明确,凸显本课的语文要素,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教师面对一篇全新的课文,就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顺序来辨析、激活,并确定语文要素,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服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大洋港小学)责任编辑张艳试梳理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表达思路。板块二:提炼内容,默读中感知主旨题:英子在演讲前后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以阅读的方式进入到文本中进行思考。1.紧扣文本故事的核心问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