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潮州木雕狮子造型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2024-01-01 来源:钮旅网
2016·04 潮州木雕狮子造型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王盼盼 摘要:潮州木雕中有许多狮子造型,这些狮子不只是器具上的装饰,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大致可 分为三类:一是表达崇文重道的思想应用于建筑和家具构件;二是作为护法运用在礼祭器具;三是作为喜好烟 火的神兽应用于香炉装饰。各类潮州木雕狮子,应用在不同的器具上,起到不同的装饰作用,造型各异,蕴含 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潮州木雕;狮子;造型;文化内涵 一、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指流行于粤东和闽南地区的木雕流派。因其 表面髹漆贴金,又被称为“潮州金漆木雕”。作为独具特色 的本土民间艺术,潮州木雕以其繁复的雕刻技艺、华丽的 金漆装饰以及丰富多样的类型题材区别于其他木雕流派。 唐代,中国民间工艺空前繁荣,潮州木雕也在这一时 期滥觞。现存最早的潮州木雕是位于潮州开元寺内的由 “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根据泰山灵岩寺碑刻 五百罗汉记》可知,在北宋政和年间闽南地区的金漆木 雕已相当精美。明末清初,潮州木雕工艺逐渐定型,在清 代中期达到鼎盛,呈现出多层次镂空和满金色的艺术表现 形式,现存最多的潮州木雕也多为清代制品。 潮州木雕多采用杉木、樟木、苦楝木等软木作为材料, 然而潮汕地处闽粤交界的沿海地区,降雨量多、台风频繁。潮 湿的环境使得这些木材易于受到腐蚀,采用表面髹漆贴金的方 式可以阻隔湿气的侵蚀和空气的氧化,减缓木雕的损坏速度, 并且弥补了木材纹理平淡无奇的缺点,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潮汕地区海岸线绵长,有着众多的峡湾良港,千百年来经 过多次移民高潮,中原、闽南、海外和当地文化不断融合,这 里逐渐形成了尊宗敬祖、崇文重道、生活细腻的潮汕民系文 化。潮州木雕种类丰富,根据用途大致分为三种:建筑饰件、 礼祭器具、家具陈设,其中每一种又可分为多个小类。表现题 材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代戏剧、祥禽瑞兽等。 二、中华狮子文化 狮子做为瑞兽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常见题材,看守陵 墓的石狮,承载建筑的木狮,欢庆佳节的舞狮,种类丰富 多样。然而这些狮子与现实生活中的狮子却大相径庭,现 实世界中的狮子凶猛,霸气,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狮子造型 像虎豹,温顺,灵动。 狮子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以及印度等地,中国本土大地 上并没有狮子生存。根据《后汉书》记载,第一次有狮子 进人中原是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月氏派遣使臣 敬献师子。‘ 这之前狮子被称为“狻猊”,但知之者甚少。 中国狮文化成形于魏晋南北朝,作为释迦摩尼化身的狮子 形象随着佛教的东传进入中原。在中国,最常见的狮子形 象要数作为镇宅神兽的两只石狮,左边雄狮足下踏球,名 为狮子戏球;右边雌狮爱抚小狮,名为太师少师。经过历 代社会发展,狮子走下神坛,从威猛的“神兽”转变为温 顺的“驯兽”,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物”,出现在各 种各样的民间工艺中。到了清代,狮子造型逐渐定型,呈 现出程式化的形态, ((扬州画舫录》对此也有归纳性的论 述: “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 绣珠出凿崽子。1②'’ 潮州木雕中的狮子形象独具特色,可以说是“南狮” 中的代表。木雕艺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将狮子头部重点刻画, 特别注重鬣毛的处理,有着“十分狮子九分头”的说法。 三、潮州木雕中的狮子形象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狮子被冠以许多吉祥寓意 和美好期许。潮州木雕中的狮子形象也不例外,狮子造型 被运用在不同的器具上,所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表达潮汕人积极人世、崇文重道的思想 潮州木雕采用谐音的表现手法,将狮子造型用于宗祠 建筑饰件和家具陈设之中,表达潮汕人积极人世、崇文重 道的思想内涵。 明末清初,潮汕地区受到战祸匪患侵扰,百姓多聚族 而居,以武装自保,因此潮汕人有着较强的宗族观念,各个宗 族兴建祠堂,供奉祖先,在此举行仪式和会议等。潮汕人对于 祠堂的建设以及相关礼祭活动十分重视,门厅、拜亭、梁枋等 部位多用精雕细刻、金碧辉煌的木雕构件加以装饰,凸显整座 建筑的富丽堂皇。清代潮汕各地雕梁画栋蔚然成风,故也有潮 州屠皇宫起的说法,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在潮州己略黄公祠拜亭走廊两侧梁枋上饰有四只雕刻 精美的狮子,采用杉木雕刻,表面髹漆贴金。由于距离地 面较高,为照顾观赏者的视觉角度,狮子整体向前倾斜, 造型比例夸张。头部和狮毛是木雕师傅的重点刻画对象, 占据木雕体积的二分之一,狮子耳朵如扇耸起、额头突出、 双目圆瞪,鼻大嘴阔,鬣毛处理成螺旋状,背部的狮毛延 伸变幻为卷草,上有人物木雕。东侧两个狮子毛发如同祥 云,承托着神仙和道人,寓意师以载道;东边的狮子上则 雕刻有举子和士大夫,寓意名师高徒。这四只狮子虽然头 大身小,但是整体比例协调。鬣毛、颔须及旋涡状的卷毛 都用阴线刻画,富有装饰性和韵律感,与身体大刀阔斧的 雕刻手法形成对比,给人以刚中带柔的审美体验。 已略黄公祠中的狮子木雕采用了谐音的表示手法,以 “狮子”代替“师傅”,表达了潮汕人尊师重道的文化思想。 古时潮州地处偏远的岭南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唐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进谏拒迎佛骨被贬潮州。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月,却为潮州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 尊为吾潮导师。他推崇的儒家思想在这期间得到了广泛的传 播,儒家讲究人世,潮州人亦把在朝为官视为荣耀。 【城市文化研究】 汉代,朝中最高军政长官有太师、太傅和太保,合称“三 公”,辅助太子的官职有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少”。借 与“太师、少师”谐音,潮州木雕多见大狮和小狮的组合,寓 位于香炉的左右。如北齐白石双观音立像,长方形的基座正面 雕一博山炉,两边各有一狮子。唐代鼎式香炉出现,将狮子作 为香炉盖上的装饰,构思巧妙,达到了宗教和造型艺术的高度 意步步高升,仕途无量。因此狮子的形象就常用于宗祠建筑饰 件和家具陈设之中,寄托海滨邹鲁对于功名的向往。 清代圆雕狮子,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这对木雕狮子 属于案头陈设,以樟木为原料,采用圆雕和镂雕技法,经 凿坯、细刻、髹漆贴金而成。狮头的处理较为程式化,耳 朵如扇,双眼圆睁,鼻根深陷,嘴阔露牙,躯体浑圆,四 肢健硕,爪牙尖利。夸张的尾巴竖起如火焰,与高昂的头 部形成动势呼应。左狮脚踩通透玲珑的绣球,背部站立小 统一。潮汕木雕艺人继承唐代香炉狮的工艺优点,与当地祭祀 文化和雕刻工艺相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潮州木雕香炉狮。 除了上述建筑中的饰件狮,以及祭祀中的护法狮、香炉狮 外,潮州木雕中还有屏头狮、 “狮含兽足”等以狮子为题材的 装饰构件。寿屏是贺寿时亲友送给寿星的礼物,一般大型寿屏 都会配有屏头狮,设置在屏风左右两侧,雕刻精美,显得屏风 更加华丽气派。“狮含兽足”的装饰纹样通常出现在家具或神 器的腿足。 “狮首含脚”的基本样式为:上部做狮首状,狮子 狮,和伏于身下、攀附于后腿的i只的小狮形成呼应,似 怒目圆睁,血口大开,口中含兽足,兽足外翻呈s型。清代金 乎是在嬉戏打闹,体现出木雕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另外一 件为母狮,亦有四只小狮围绕,其中两只依附于前腿,望 向母狮。大狮与小狮动态夸张,体块结构起伏明显,富有 节奏和韵律,散发出潮州木雕狮独特的艺术魅力。 狮子滚绣球象征权力,寓意一统寰宇,太师少师寓意 子嗣昌盛。运用承载美好愿望的狮题材作为雕饰内容,进 一步说明了潮汕人民积极人世,崇文重道的文化思想。 (二)作为孔武有力的护法形象出现在礼祭器具中 在潮州木雕中,狮子也常作为孔武有力的护法形象出 现在礼祭器具中。以广东省博物馆藏金漆木雕神亭为例, 神亭和基座之间由伏地状的金漆木雕狮子连结,承托神亭的 四脚。四只狮子造型一致,背部顶绣球,身体贴基座,胸肌厚 实,雕刻手法粗放。狮头上扬,双目圆瞪,阔嘴尖牙,做嘶吼 状。圆雕狮子不但使神亭更加富丽堂皇,又助显了神灵力量。 狮子作为基座装饰图案由来已久。《大智度论》中记 载: “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林若地,皆名师子座 ,3)J’。因此,古印度的佛教造像常使用狮子作为基座的装饰图 案。北朝时,佛教在中原兴盛,狮子造型大量出现于佛教造像 中,如北齐刘氏造白石思惟菩萨像,底部基座便刻有双狮,狮 头相对,双眼突出。经过历代发展,佛教狮文化和中原民间文 化不断融合,狮子作为孔武有力的护法形象进入到民间工艺 中,在潮州木雕的礼祭器具中得到广泛应用。 潮汕人民十分重视祭祀、礼仪、游神等活动,活动中所使 用的神龛、神亭、宣炉罩、馔盒等礼祭器具无不精雕细刻,装 饰华丽。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菱形馔盒底座的六只脚由六只伏 地状的狮子作为承托,动态夸张,雕刻细腻,充分体现出狮子 孔武有力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潮汕人民崇宗敬祖的思想。 (三)作为喜烟好火的神兽用于香炉 香炉狮,属于祭祀器具的一种。造型似鼎,盖钮多雕 刻成狮子状,因此称之为香炉狮。这件香炉狮的盖钮由一只大 狮和_一只小狮组成,寓意四世同堂。大狮蹲坐昂首,张口突 眼,獠牙竖耳,脖颈悬挂铃铛,尾巴呈火焰状,前足戏镂雕绣 球, 只小狮分别依附于大狮的背部和前腿,望向雄狮,形成 呼应。祭祀时,在香炉内点燃香料,烟雾从狮子口中飘出,满 堂生香,增加了祀神时虔敬和欢乐气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龙生九子的传说,狻猊为其中 一子,喜烟火,不喜动,好坐。在“狮子”一词传入中原 以前, “狻猊”一直被视为形如狮子的神兽。因此,狮子 被视为喜好烟火的神兽“狻猊”,广泛运用到了香炉狮中。 狮子和香炉的组合最早见于佛教造像中,狮子作为护法常 漆木雕神轿的轿脚采用“狮首含脚”基本样式,兽足上镂雕潮 剧人物,巧妙地将传统纹样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反映 潮州木 雕构思巧妙、雕刻精细的特色。 四、结语 潮州木雕是潮汕民间工艺中的典型代表,是潮汕文化 的载体。潮州木雕狮子采用谐音、象征、寓意等艺术表现 手法,灵活巧妙地表达出潮汕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 现出潮汕民间工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兼容并蓄的文化 内涵。对潮州木雕狮子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可 以了解潮汕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理解当地民 间习俗文化的特殊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潮州木雕的 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传统手工业制造终将被现代工业生产 取代,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仍 然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不断发扬。 注释: ①范晔撰.(循汉书》卷三[M]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 拔、师子。”北京:中华书局,1 965:1 58 ②李斗.扬州画舫录[M].中华书局,1 960:408. ③鸠摩罗什译: 智度论)) 卷七, 藏经))第 25册,No.1 509,1 1 1. 参考文献: [1]张之杰 狻麂、师子东传试探[J]中国科技史料, 2001,(04). [2]周筱馨 文化融合中的选择与繁衍——以中国狮子 造型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2004, (O5) [3】章慧珍.潮州木雕的艺术意蕴[J]美术观察,2o1 2, (。2). 【4]曾庆钊.潮州木雕艺术[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O0 [5】杨坚平.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木雕[M】汕头:汕头 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盼盼,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 美术与设计关系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