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焕简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6年第2期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二中(537100)黄焕简
[摘要]语文的学习讲究熏陶渐染、循序渐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更多的是将学习语文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而不是单纯教学生认字、背课文。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都还处在幼稚阶段,他们不能够完全独立判断,这就要求教师们运用高效的方法进行引导。从学生的心智特点、教学内容的深度、课前预习、课堂气氛、课后复习等方面,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积极把初中语文教学引向高效的轨道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07
语文是汉语的一个分支,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和技能的训练,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构建的重大使命。小而言之,它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并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教学上采用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语文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素质,为自己日后立足于世提供坚强保障。
一、转变教学思维适应学生特点
语文是我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文化需求。学习语文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语文教学上,我们时刻考虑着如何将教学效率提上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而工作效率就是提不上去,事倍功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敢于转变我们固有、老旧的思维习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问题,从教学内容来设计自己的课件,具体而有针对性,追求新的、精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
改变学习态度,寻求最优方案。现在很多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或多或少有着茫然的态度,成绩不优不差,对提不上分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是失去了信心,然后置之不理。诚然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与语文学科的目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相违背。作为语文教师应遏制住这些苗头,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弃旧迎新,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转化为“桥梁”,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应创新教学教育模式,避免“填鸭式”教学,比如在字音、字形、词义、实词等方面的学习,应辅助独特新颖的方式,浅显易懂,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统一,而不是考卷上单调的文字。
在课堂上采用课前思考—重点听课—针对性复习—作业巩固方式进行指导,重视教材指导,积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课上分析、讨论、比较、启发、学后思考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创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想课堂。课后应支持学生广泛阅读,涉猎各学科知识,注重学习与实践,注重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的特性。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增加语文应用型问题,即“语文生活化”,让学生真正学得到用得到。语文与物理、化学等学科是有重要关联的,要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科学态度,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扩展思想维度,善于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和
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语文的教学要立意深远,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有不同层次上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师应科学地对待,一视同仁,在不同教学程度上适时提出不同的教学期望,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转变,切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在评分考核上应考虑全局,以课堂行为表现,独立完成的作业、竞赛、兴趣小组学习,学科小测以及各种考试等均衡、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标准,给予学生不同层次上的辅导,促进共同进步。
二、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培育学习语文新思维
语文的学习绝非枯燥,教师应全面结合教学方法体系与学生的身心规律,有目的地采取营造语文教学情境、设置情景问题、假设性问题、后续联想等手段,全方位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入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个性见解,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还要不断扩展学生视野,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形式、多角度感受学习语文的趣味。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并要求学生多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将文字记录下来对写作来说大有裨益。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个好的教师,一份科学有力的教案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教案的设计要客观务实。而在这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单一的“解惑”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学生单纯被动地听讲和孤立地埋头做作业更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编排课程时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讨学习,并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扩展。
语文是一门高深学问,需要学习者拥有夯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思路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方式不能太过单一,要尝试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着手,以初中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为出发点考虑语文教学的层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各显其能,资源共享,以讲故事、开讲座、开辩论赛、书法绘画、成语接龙等教学活动将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极富吸引力,体现语文的魅力。互联网的发展是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契机,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学习互联网上的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互通有无,以全新的姿态开展语文教学。互联网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好词佳句、时代热词、热点新闻等等对于学习语文知识大有裨益。初中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表达能力最好、感受能力最强、鉴赏能力最高的阶段,因此,开动学生的脑子,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对其个人成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循序渐进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语文是基础性科目,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语文教学不在深而在于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素质的高低。作为学生,应主动、自觉、自主地学习,“知而好,好而乐”自奋其志,自求其解,要相信教师只是求知路上的一盏指示明灯,学习语文的重担还是在于自己。在平时,教师就要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摄取的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将从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来,建立健全健康的个性特点。
现在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语文是痛苦的,上课散散慢慢,得过且过,作业应付了事,完全丧失了作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学生不思进取是否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失误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强调人的能力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承认尊重并处理好学生在学习上的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能像传统模式搞“一刀切”,应设计有针对性、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个性,发掘内在潜能。语文是门多元性、理解性、意义性、感悟性极强的学科,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语文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们语文应用能力,语文教师们就要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教材的特点等具体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把语文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完善自身的个性特点。
(责任编辑韦淑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