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来,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畜禽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也接踵而至,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是“大户”,成为水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农业污染源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一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一头牛产生的污水超过22个人的生活废水,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防治迫在眉睫,提出可靠的对策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 污染现状
目前畜禽养殖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管理力度薄弱,加之业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调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养殖场的治理达不到环保要求,环保治理处于被动应付 目前,邱县成型养殖场有养殖场386家,其中养猪场55家,年存栏10.3万头;养羊场35家年,存栏1.7万头;养鸭场86家,年存栏130万头;养鸡场184家,年存栏522万头;养羊场26家,年存栏32.7万头。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只经过简单的收集建设沼气池,但沼渣沼液仍乱排乱放,根本达不到环保治理要求,造成新的污染,影响人畜健康。当前,利用建设沼气池、堆积发酵、储粪池、施肥等措施,全县畜禽养殖无害化率仅60%,需治理的空
间很大。建设一个养殖场如果要同时建设一套环保治理设施需要投入双倍的资金,这无非给养殖户加重了资金的负担,环保治理处于被动局面。
1.2 畜禽养殖业污染废物使用不当污染严重
近几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粪便和尿液产生量很大,大部分养殖业主作为肥料还田,有时施用不当,超过了土地的净化能力,污染了农田和土壤,加重了环境污染。同时,化学肥料代替了有机肥,有机肥不仅体积大,使用量也多,储运不方便,利用成本相对较高,易造成粪便积压,形成新的污染源。 1.3 养殖场选址及布局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在选址过程中,由于养殖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未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不办理环评手续,没考虑设置足够大卫生防护距离及主导风向等问题,只要有合适的位置就建设,一般都设在城镇近郊。有的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即便办理了环保手续也不履行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造成产生的污染废物无法处理,使周围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 防治对策
2.1 坚持合理布局,实施种养结合
畜禽养殖业合理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压力,应改变畜禽养殖业多建在城郊的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对畜禽舍进行合理布局。应积极推行种养
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立体农业模式,鼓励处理达标后还田,实现自行消化,变废为宝,做到零排放。目前,邱县依托林业优势和产业龙头,打造“基地林-林下种养-畜禽粪便返田”生态链,典型的邱县东猫寨村发展林下养殖就非常具有推广意义的。 2.2 加快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畜牧生态养殖场建设 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必须建立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畜牧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场等形式,才有可能解决农村散养而导致的面源污染难题。通过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实现农牧结合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同一品牌和统一销售的运行机制。生态养殖场的发展,对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
2.3 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形成畜禽治污长效管理机制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建设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要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对畜禽养殖业按规模实施分类管理,对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制定政策和措施,规范发展,引导其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对小型畜禽养殖场进行调整和限制,符合环保要求的,促使其逐步转变为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不符合要求的有计划地逐步关闭。各级环保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一方面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治理行动,一方面对污染治理好的要“以奖代补”给予鼓励。
3 结束语
畜禽养殖粪便尿液有机物、氨氮含量高,厌氧时产生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污染周围大气环境,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并使用丧失使用功能,畜禽粪便还含大量病原微生物,易造成疫病蔓延。为此,对畜禽养殖业要严格加强管理,建厂选址要合理,种养结合达平衡,运营管理需优化,实现清洁生产,综合治理,科学地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建厂时要严格办理环保手续,建设过程中要执行“三同时”,建设完成经竣工验收达标后才可正式运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使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作者简介:高淑云,职称:环境监察工程师,工作单位:邱县环境保护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