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023-06-07 来源:钮旅网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一幅展示十八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风俗画。他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历来被人们称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其中“戚而能谐”,是指小说内容上的悲剧性,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喜剧性。“婉而多讽”,指其文不直接褒贬人物,通过精确地白描,再现情景,让读者在作者冷静地叙述中体会讽刺意味。由此看来,鲁迅给予《儒林外史》极高的评价,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并且部分的谈到了《儒林外史》讽刺技巧。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其讽刺艺术。

一、 真实而深刻的讽刺

结合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我们不难看到作品中故事情节自然流露喜剧性。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将庄严与滑稽组合在一起,使人读来滑稽可笑,具有喜剧性。之所以说其有真实性,是因为作者吴敬梓,仕途受阻后,生活陷入困境,饱尝人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社会有了更清醒、冷峻的观察和认识。所以作品用真实

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来体现讽刺的意味。如马二先生游湖,对于湖光山色全无领略;肚子饿了,无选择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饱”;遇到丁仙祠里扶乩,就想问功名富贵等,对于事件进行客观再现,用平淡无奇但真实的事讽刺了八股取士下,那些所谓“名士”的真实状态——表面风流潇洒,骨子里忘不了功名富贵。

结合讽刺对象的喜剧性和悲剧性:

吴敬梓能够真实的展现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这瞬间可笑的行为又蕴涵着深沉的悲哀,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程朱理学对士人的腐蚀毒害,可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是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

讽刺中,作者又给予被讽刺对象的不幸命运以深切同情,由对丑相感受的笑声里体会其悲哀。所以说,作者的讽刺矛头虽落在具体形象上,但并没有停留在专刺某人某事,实际上把人物的种种劣行和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都与腐朽僵死的科举制度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刺入社会的本质方面。

悲剧性在正面人物身上也有体现。作者描绘了一批真儒名贤,体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如杜少卿,淡泊功名,虽狂放不羁,但仍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以道德教化挽救颓势,但他们的理想于追求并不被凡夫俗子所理解,在那样的社会里,只能陷入苦闷孤独。

《儒林外史》的讽刺意味能够淋漓的表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的塑造,吴敬梓运用一系列的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塑造,使人物形象自身也具有讽刺意味。

二、 高妙的讽刺写人手法

对照法:

即揭露人物前后言行的矛盾。如塑造胡屠户这一形象,他以范进在科举上的成败为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对范进参加考试,他称之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中举后,范进立即从“癞蛤蟆”变成“文曲星下凡”;语言上从训斥、谩骂到讨好、取乐;给范进治病后,赶忙上去赔小心,见女婿衣裳后襟褶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替他扯了十几回,前倨后恭,一副地道的奴才相,如此等等。在前后对比中就显出了一个活脱脱的势利小人形象。

夸张法:

夸张,是为了增强效果采取的放大手法,使形象强化。运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作者以富有特征性的细节进行夸张性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夸张并不是失实,而是更加突出本质。范进得知中举后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手指回不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将范进对于科举迷恋到痴迷的境界,胡屠户的愚蠢势力暴露无疑。

如上所述,《儒林外史》以讽刺笔法、深切的生活体验,描绘了一组组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以他们的人生状态为封建社会立一面镜子,对当时社会现实做出了关阔而深刻的反映,正是如此,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班级:汉语1002班

姓名: 刘 蓉

学号:101140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