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选修3-5物理学史整理

2022-11-15 来源:钮旅网
动量

17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提出动量概念

牛顿1687修改笛卡尔对动量的定义,明确地用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定义动量 在发现电子和质子后,卢瑟福就猜测原子中还可能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 1932年查德威克寻找到卢瑟福所预言的中子

波粒二象性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并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 。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观察到了光的衍射现象 。 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观察到了光的偏振现象 1887赫兹发现了光电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密立根测量光电效应的几个重要的物理量,通过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μ,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通过黑体辐射测得的h比较,以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散射的X射线中有波长大于入射波长的成分),以此表明光子具有动量

1924,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劳伦证实伦琴射线就是电磁波,汤姆孙和戴维孙证明电子有波动性。

电子显微镜通过把电子加速,使之德布罗意波长变短,以减少衍射现象,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玻恩提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原子结构

戈德斯坦发现了阴极射线,汤姆孙证实了阴极射线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其比荷,称之为电子。密立根则是测量了电子的电荷。 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1913年玻尔提出了玻尔原子理论,引入量子化观点。(只能对简单的氢原子进行分析,对于复杂的氦原子,则无法解释)

原子核

居里夫妇发现钚和镭 1919卢瑟福发现质子

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铀块的大小是链式反应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通常把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相应质量叫做临界质量。

为了防止快中子无法被捕获,常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做慢化剂。(不是控制反应速度!)

为了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在铀棒中间插一些铬棒,当反应过快就将铬棒插入的深一点。因此铬棒又叫控制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