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州词赏析

2023-09-10 来源:钮旅网


从黄州词看苏轼谪居心态的转变历程

【摘要】一起鲜有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使得一位原本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沦落为远离宫阙的谪客。四年多的黄州谪居生涯,没有将他击倒。从惶惑孤独、凄苦忧愁到随缘自适、豁达洒脱,这一时期的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轼心态的转变历程。

【关键词】苏轼 黄州 词作 心态

导言

一生宦海浮沉、坎坷多艰,除了嘉佑、治平间初入仕途时期外,苏轼两次在朝任职(熙宁初、元祐初)、两次在外地做官(熙宁、元丰在杭、密、徐、湖;元祐、绍圣在杭、颖、扬、定)、两次被贬(黄州、惠州),就其主要经历而言,正好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谪居”的过程①。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便涉及其中一事——黄州之贬。

因写诗获罪,所以不敢再随便作诗,但他却未停止创作。贬居黄州四年零两个月期间(北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一日抵达黄州至元丰七年四月离开黄州移汝州),他手抄《金刚经》和《汉书》,著九卷《易传》及五卷《论语说》,创作诗近200首,文近500篇②,词已被考证100首。从数量上来看,苏轼在黄州的词作虽不及诗与文,然而却超过了他在其他任何地方的创作,

①②

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第280页。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1022页

第- 1 -页,共15页

占他这个整个词作的四分之一强①。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代表其最高成就,开北宋豪放词风先河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洗晚唐五代以来词作的“绮罗香泽”之态。其以词的形式将自己的才思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词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百态,以词的形式叙写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轼贬谪黄州时心态的转变历程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一、劫后更生,惊弓之鸟;谪客新来,忧戚难忘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九死一生,最后被贬为黄州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虽有劫后重生的喜悦,但苏轼惊魂未定、忐忑不安。当他寄居定惠院时心理状态尚未恢复平静。每天必须等到夜晚才独自溜出寺门,到附近走走,心如惊弓之鸟,惶惑和孤独。昔日少年得意的科场奇才、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如今却是被监督的罪官;曾经怀着一腔淑世精神想要尽忠报国,而今却得顶着虚职、虚度光阴,政治处境险恶如故、生活困顿与日俱增;昔日亲友如云,而今却是亲友绝交……这些对于远贬荒蛮,穷愁潦倒的苏轼来说,怎能不使他感到失望、凄凉、孤独,惶恐。这种苦闷、凄惶的心态在他元丰三年(1080年)写下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同上,第985页。1025。

第- 2 -页,共15页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①

这首词是作者的忧患之词。上片首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一轮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以“缺”字和“疏”字营造出幽冷寂寞的氛围,滴漏已断更突出这夜的静寂,不禁令人凉上心头。“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词人这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寂寞中仿佛看见一只脱群的鸿雁,孤高地拍打着双翅。下片以“惊”字领起,概述了孤鸿惊恐的状态,惊恐的极致便是幽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尽管失群,但却不肯随意栖居,“拣尽寒枝”,宁愿孤独地栖息于幽冷寂寞的沙洲,褒扬了孤鸿的洁身自好。

寂寞凄清的孤鸿是苏轼的自我写照。词作中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写鸿即写人,鸿、人融为一体。“同是天涯沦落人”,苏轼与孤鸿有太多相同的境遇:首先是飘零失所、孤独凄冷的处境。苏轼在黄州的正式官职是责授检校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实际上是由当地政府看管的犯官,性质近于流放。按照当时的规定,流放犯官没有俸禄、没有官宅,苏轼无处可居只能暂住定惠院,而且此时“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②(《谢量移汝州表》),并且“郡中无一人旧识者”③(《谢量移汝州表》),这是何等的孤独凄凉。其次是惊惧幽恨的心理。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苏轼本是乐观之人,可经历过这样的劫难,心中难免惊恐、失望、怨恨,想当初他怀着一腔淑世热忱,可是小人当道,壮志不酬,这叫他怎能不心怀幽恨?第三是洁身自好的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601页。

②③

转引自李一冰:《 苏东坡大传》九州出版社,2006,第163 页。 同上。

第- 3 -页,共15页

操守。孤鸿虽然飘零失所,却仍择地而栖。苏轼亦如此,尽管曾身陷囹圄、惊魂未定、不被理解,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苏轼依然坚持自己的志向与操守,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哪怕远贬荒蛮之地。

词中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幽怨不能自已的心情。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是苏轼高洁自宇、威武不屈的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而词中展现的清空幽绝的境界,也正是苏轼谪居时孤独愁闷、悲慨难遣心境的生动体现。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八月中秋,在这万家团圆之际,居于贬谪地的苏轼倍感凄凉。弟弟苏辙将兄长家眷安全送达,小住几日后便匆匆赶回家。皓月当空,思念之情涌上心头,词人写下了这首《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①

苏轼流放黄州时,物质的贫乏对他构不成威胁,心里唯一不能释然的是使珍贵的生命平白归于浪费的无奈与悲哀。这首词至始至终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氛围。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感叹人生的短暂。“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应指“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这一场噩梦。虽然是噩梦,但终究还是一场梦,世事沧桑不也是一场梦。是的,人生如梦,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切皆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592页。

第- 4 -页,共15页

如白驹过隙,雪后飞鸿。若天地间偶然飘过的飞蓬,词人忽感人生的短暂与渺小。“人生几度新凉”,既然人生只是一场梦,又能度过多少个新秋?又能有几次华丽的转身?“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秋风吹打着庭院的树叶,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收好窗门,不禁意间在斜对门的镜子里看见双鬓爬满了白发,究竟是岁月如梭,还是压抑在心头的忧愁一夕间愁白了青丝?词人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初贬黄州时,苏轼尚在盛年——四十五岁,正是一生的黄金时间,但却被无情地放逐到这荒蛮之地。无实际官职,每天三餐一宿,无事可为,而时间却如滔滔江水不舍昼夜向东逝去,这对热爱生命、胸怀抱负的苏轼而言无疑是对生命肆无忌惮的摧残。此刻,他却只能眼睁睁数着每天的日落日升,看着自己的生命被一把无形而锋利的剪刀,一节一节地剪落。他感慨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时间的消逝成为他最难解脱的悲哀。下片写苏轼初贬黄州时期的处境和心态。“酒贱常愁客少”中“酒贱”是因为人贱,苏轼身遭贬斥,自然不被身边的大部分人待见:“得罪以来……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①(《答李端叔书》)。在“乌台诗案”中受牵连的人太多,而苏轼因此也不愿连累友人,所以很少与故人交往。“月明多被云妨”暗指小人当道,君子遭谗,大器不伸而深感忧愁苦闷。值此苦闷之际,又恰逢这中秋团圆佳节,“中秋谁与共孤光”,词人独自面对皓月当空,不觉思乡之情袭上心头,手举酒杯凄然北望。据记载,这首词下原有注释“寄子由”,然而苏辙当时在江西,从黄州的地理位置来说不可能“北望”,词中的“北望”应该是指可以重返朝廷,实现抱负。其实,苏轼当时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寞,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或许交织在一起。同是中秋怀人之作,相比较而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然有探索宇宙的苦闷,但那时依然劝勉自己不必在乎一时的拥有与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002页。

第- 5 -页,共15页

得失,只要兄弟情谊天长地久就好,透露出乐观与洒脱之情。

在贬谪黄州的第一年中,苏轼彷徨惊恐、凄苦无助,孤独悲凉。然而风雨过后总有晴天,时间会帮他抚平内心的创伤、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适应生活时的随缘自适、安贫乐道

即使生活欺骗了你,依然要继续生活下去。苏轼曾经的付出并没有获得意想中的结果,但他却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选择面对生活、适应生活,而在这过程中苏轼的心态渐渐发生了改变。

做官的人一经贬谪,便只有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可领,没有正常的俸禄。元丰四年(1081年)在贬谪地黄州居住一年后,苏轼手上仅有的现款所剩无几。生活困窘,是苏轼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老友冯正卿(字梦得)的帮助下,他最终向黄州府求得黄州城东门外故营地59亩。躬耕田亩,苏轼解决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欣喜之余,苏轼给这个乡野之地取名为“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他带领家人亲自耕种。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生活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农民的疾苦,也就是从这时起苏轼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他逐渐走出诗狱的阴影,融入田园生活。

解决了衣食之忧,他开始经营自己的闲暇生活。经常与农户打交道的苏轼已不像元丰三年

第- 6 -页,共15页

初到黄州时那样闭门不出,绝交亲友。此时的他不仅重逢故友,还逐渐有了新的朋友。友情在苏轼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的朋友圈子一旦形成,再艰难的生活也有了光彩,东坡悸痛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流放生活中的精神状态渐趋稳定。

在苏轼与朋友之间的众多赠答之作中,特别要提及的是与太守徐君猷交往的词作。太守徐君猷个性通达、宽仁谦和,从第一次见面起就对苏轼礼遇周至。此后的交往更加和睦,两人之间完全没有长官和谪官之间任何形式的隔阂。诚如后来苏轼与其弟弟徐得之的书信所言“某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居猷一见,相待如骨肉”①。苏轼好饮酒,但嫌黄州的酒味不足,徐君猷每每得到好酒便招他来饮酒甚至亲自登门送去。苏轼很珍惜患难中的这份温情,元丰四年十二月作《浣溪沙》三首,次日再和前词两首,如其一: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桃翠羽,小漕春酒滴珍珠,清香细细嚼梅须。②

词的上片点明时间。词人在昨晚喝醉了酒便昏昏沉沉一直睡到天亮还没醒来。“门前辘辘使君车”,门外的辘辘车声把他惊醒,开门一看,原来是太守徐君猷在雪天亲自送酒来了。对于嗜酒的苏轼而言,此情此景,既为太守的情谊感动,又为有酒可饮而高兴,所以不禁生出“扶头一盏怎生无”的感叹。下片细致描写了款待客人的经过。作者在贬谪期间生活拮据,没有佳肴可款待客人,只能到荒废的菜园里摘一些蔬菜佐酒。然而,即便是蔬菜也还得挑选,因为菜园太稀疏了。词人用简陋的酒具小漕来装太守亲自送来的如珍珠般清亮的美酒。举杯把盏时,

①②

李一冰:《苏东坡大传》,九州出版社,2006,第172页。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610页。

第- 7 -页,共15页

桌上除了有几碟青菜佐酒外,还有刚从雪地里摘回的梅花。人生中得一知己,外添“佳肴”、梅花助酒,足矣!乐矣!

尽管生活清贫,但有心的苏轼总能够发现其中的美。他找到了快乐,找到了可以共饮的知己,找到了患难时的真情。在当时黑暗的官场,太守徐君猷的这份情谊令苏轼终生难忘。元丰四年(1081年)端午节为徐太守写了赠词《少年游》(银塘朱槛麴尘波),九月重阳东坡与徐君猷等客人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继作《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

交友之余,苏轼还构筑房屋以便款待友人。这年二月,东坡在房屋四壁画满雪景,取名“雪堂”,作《江城子》以庆贺之。词如下:

(序)旧注云: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相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徽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①

词的小序表明苏轼是仿陶渊明《游斜川》的诗意,结合东坡上的情与景,表达了他旷达的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709页。

第- 8 -页,共15页

襟怀与抱负。上片把词人自己躬耕东坡的恬淡心境与陶渊明归隐后的安然情怀相比较,表明苏轼的人生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规,认为只有在梦中才了然,在醉中才清醒,透露了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世嫉俗之情,也暗指只有自己才明白陶潜饮酒时的心境——只有在梦中、醉中才是清醒的,而这也是两人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词人认为自己的前半生与渊明遭遇何其相似,但这相似仅仅限于前半生,因为,陶渊明是自愿归隐,而词人却是由于被贬而被迫躬耕,一股惆怅之情便袭上心头。“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欢欣愉悦的心情,同时也暗指“乌台诗案”这一场暴风雨过后苏轼的喜悦心情。下片写词人要向陶潜学习。过片四句营造出清幽恬淡的田园景色:清泉、小溪、山亭、远峰。这些都是斜川曾有过的景色。但随即转入沉思,自己能否像陶渊明一样在清贫的乡野中了此余生呢?因而发出“余老矣,寄馀龄”的感叹,这感叹是受尽迫害的正直之士的“恐美人之迟暮”的惋叹。这是苏东坡学习陶渊明恬淡人生的词作,吐露了贬居黄州时归隐田园的安然闲适心态。

除了耕作、交友、建房外,苏轼还依从自己的兴趣,把时间消磨在读书、写字、作画及郊游上。这些活动不仅填满了苏轼的日程表,还缓解了他因被贬的苦闷,充实了他因生命消逝而空荡荡的心,让他在身耕妇织的穷困生活中发现了快乐。既然万事不可强求,倒不如顺着生活的纹理走下去。苏轼以安贫乐道的心态逐渐摆脱心中的苦闷与孤独,用随缘自适的心态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此他酣畅地驰骋。

(二)适应生活后的超然物外、潇洒豁达

第- 9 -页,共15页

苏轼常常登山临水、吟咏诗词。雄奇的山水,悠久的历史开阔了他的胸襟,使他的心境更加自由洒脱。或许他在精神上仍有苦闷,然而他却将苦闷升华为才情,创作出大量雄伟旷达的词作。“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食甫糟啜醴,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①(《超然台记》)正是这种无往不乐的心态让他努力发掘大自然中蕴藏的哲思,从平常的风雨雷电中发现妙处,元丰五年写下这首《定风波》: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②

这首词是《东坡乐府》里的名作之一,音调铿锵,节奏平和。词小序交代词人及同行淋雨的原因。淋雨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苏轼却写的别有一番滋味,同行的人都淋得非常狼狈,唯有苏轼似乎不觉得有雨,照样安步徐行,心境坦荡淡定,表现出旷达洒脱的气魄与胸襟。

上片写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穿林打叶”的狂风骤雨,苏轼坦然自若,悠闲潇洒,安步徐行,表现出对风雨不屑一顾、无所畏惧的超脱情怀。面对风雨,他手拄竹杖、脚穿芒鞋,顶风撞雨,从容前进,“轻胜马”三字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轻松和喜悦之情。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将眼前推向整个人生,读来便觉一股清旷豪迈之情扑面而来。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085页。 同上,第596页。

第- 10 -页,共15页

下片写雨后,一方面雨后带着阵阵寒意的春风让人酒醒,略感“微冷”;另一方面,山头夕阳笑脸相迎,给人带来阵阵暖意。回顾刚才的来路,方才还是林摇叶坠、风雨喧嚣,现在却雨过天晴,一切归于平静。面对这番景象,词人顿时明白在大自然中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继而想到既然大自然中没有晴雨可言,那么人生中又哪来的荣辱得失。

词中的“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指’“乌台诗案”那场如狂风骤雨般的灾难。词人现在再次回首那次灾难,能够豪迈地宣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无畏。苏轼的无畏来源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心态,此时在他眼里风雨只是一种现象,晴与非晴都一样,苦难对他而言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对此他选择笑纳,平静地接受,冷静地处理,然后再一如既往地生活。苏轼超越了悲与乐、愁与欢的界限,看淡了荣辱得失,在反复吟咏“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句中坦然走向新的人生之路。

苏轼一生致力于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元丰五年九月的夜晚,他与几个友人在江上乘船饮酒,一路欣赏水江接天、皓月茫茫的秋景,忽然想起“身非己有”的痛苦,于是生发出挣脱尘网、追寻自由的欲望。他把这份对自由的渴求化成《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①

词上片写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夜深人静,苏轼喝得醉醺醺的归来,家童因主人迟迟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599页。

第- 11 -页,共15页

未归早已打起瞌睡,所以没有听见叩门声,苏轼只好拄着拐杖来到江边,静静地听着江中的水波声。下片集中笔墨书写词人“依仗听江声”时所产生的感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词人在仕途中常常感到身不由己,透露出他对尘世污垢和功名利禄的厌倦情绪。然而尽管厌倦,却仍一直在为理想奔波。词人在这里以一种透彻的哲理思辨,对宇宙、人生发出了无所寄托的喟叹。词人笔锋一转,以“夜深风静谷纹平”的安适景象缓解心中尖锐的思想矛盾,最终在夜静波平的转折中获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愉悦顿悟,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几句词,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纠结,但此时苏轼已不是初贬黄州时的惊弓之鸟,岁月的风霜让他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人生尽管有苦闷,但依然保持对自由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结语

苦难有时并不是坏事,它能让人学会成长,变得成熟。生活的磨练使苏轼变得超然自适,变得豁达洒脱。但并不能说旷达就是他全部的心态,焦灼与苦闷依然时常噬咬着他的心,只是他努力用理性去消散内心的痛苦,用旷达去平息心中的种种不平。没有谁是天生的强者,也没有谁是天生的巨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当突如其来的风暴从天而降之时,当大起大落的人生变化之际,苏轼也曾消极过,也曾以惊惧惶惑、凄苦忧愁的心态对待生活。但是,消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面对生活的考验,苏轼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的变化,最后以随缘自适、旷达洒脱的心态一扫昔日消沉萎靡之窘境,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第- 12 -页,共15页

威武不能屈”。黄州词中,我们见证了这位心灵巨人的成长。

第- 13 -页,共15页

【参考文献】

【1】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饶学刚:《苏东坡在黄州》京华出版社,1999。

【4】黄怡梅:《从贬谪黄州的创作看苏轼的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4版。

【5】李一冰:《苏东坡大传》,九州出版社,2006。

【6】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7】张尹:《出世态度入世业——对苏轼人生态度的一点思考》,齐鲁学刊, 2000。

【8】

【9】

【10】

第- 14 -页,共15页

【11】

第- 15 -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