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22-02-25 来源:钮旅网
《教学与管理》 2010年lO月20日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四川 西 昌 学 院 曾陈萍 ◎四川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 石 伟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的 l 91526人。且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存在资金投 发展和变革。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 l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信息化教育观念 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 l滞后等问题。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 。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化,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础教育信息 l 经费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更是民族地区教育 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 I信息化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目前“分级办学、以县 整体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l为主”的体制对于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来源是一个历 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I史性突破,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民族地区大多数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f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仅凉山州就辖1 1个国家级贫困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个案研究。凉山 I县,财政状况十分拮据。近年来,各县教育经费虽逐年 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自治州辖17个市县 :增加,但增长速度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许多 (其中有l1个国家级贫困县)、616个乡镇,面积6 I学校的办学条件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投入资金严重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05.9万人,彝族人口占 l不足,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43.4%,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  l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 近年来,凉山州教育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随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工程和《四川省 }但在学校总量、教育结构、教师队伍、学校装备等方面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央和省 I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师资短缺、装备较低、 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凉山大力发展民族教 0效益较差、水平偏低的问题。 育事业,全州基础教育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l 以凉山州国家级贫困县雷波县为例。雷波县自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州现有小学2103所(直属 l 2006年实现“两基”目标后,全县中小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31所、中心校489所、村完小345所、村小1238 l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距离教育信息化要求还存在一 所),教学点51个,初级中学83所,高完中47所(其 定的差距。调研数据显示,该地区中小学生人机比达 中职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6所,公办幼儿园 】40:1以上的占70%,有18%的乡镇中小学还没有计 49所,教师进修学校15所,寄宿制学校712所(含职 i算机,有30%的信息技术教师办公室没有配备计算 中l3所),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16所,村级农民 l机,50%的学校没有自己的微机房,只有40%的学校 文化技术学校2865所。2010年,凉山州基本实现“普 :建有多媒体教室。联网学校的比例更低,没有一所乡 九”。民族地区工作重心正在由过去以“数量”为主 l镇学校建成校园网。 要标志的“基本普及”,向着以“质量”为主要标志的 f 3.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巩固提高”转移。在新形势下,义务教育“巩固提  :已“普九”的县大多只是低水平的普及,基础薄 高”进而实现高水平“普九”,其核心内涵是全面实 l弱。城乡之间、县市之间、少数民族杂居区与聚居区之 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l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大,特别是民族聚居县农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积 l村和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简陋,信 累、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经济基础薄 ’息技术课师资缺乏且结构不合理、开不齐课程,质量 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其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落 I难以保证的现象普遍存在。抽样调查显示,有18%的 后于其他东部城市。目前州内11个国家级贫困县 l中小学生反映,他们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 90%的村小教育情况都非常简陋,20%的乡小教育设  I4.教师信息能力亟待提高 施也不完善。全州处于较差办学条件的村小学生计  l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偏远县乡的地 该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XJA880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47・ 曾陈萍’石伟: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域特点,使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乎近j 套部分资金,旨在促进中西部贫困县实现九年义务教 于空白。多数教师有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的愿望,I 育目标的国际合作项目。此外,像香港“苗圃行动”等 但存在许多困难。其首选信息源仍是传统图书资料,I 项目也为中西部贫困县的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 这使教师检索、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难以提升。 一 贡献。今后,我国政府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 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教师自主开发课件的! 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例如:建立面向学 能力很低,教师信息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教师经常使I 校的优惠服务制度,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 用的现代教学媒体资源主要是音像资料。 { 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教师的信息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将信息技术合 (3)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作为 理应用于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整合。民族地区尤其是【 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有利于为学 边远地区大多数教师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现I 生提供同质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 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手段需进一步加强。  :源共享,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家 二、寻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I从200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在我国农村实施的现 1.转变教育发展观念  ;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为了构建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 信息化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j 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使边远地区、民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应根据创新人: 族地区中小学生能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最佳 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I 途径。 进教育现代化。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教育长1 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与民 远发展考虑,在经费和投资力度上优先保证信息技术 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 装备。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教I 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 育信息化的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学校的发展规I 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之路。 划,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民族地区广大教师I (4)加快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不但 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重要性,要由,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要有一批熟练教育信 信息技术操作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1 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 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以便将信息技术整合应 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用到学科教学实践中。 【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教师现代教育 2.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技术培训活动,取僻r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中也存 (1)地方政府是投资主体。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l 在一些诸如只注币披术层面的培训、忽略教师信息技 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首先要积极争取地1 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方财政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使政府成为教育信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息化建设的投资主体,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l 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 度,并且增加部分要重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l 环境的重要条件。教师培训院校要加强教学信息资源 按照建立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一般标准,贯彻地I 的建设,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 方政府的特殊政策和目标,对于一些发展水平相对较‘ 在传授与信息技术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受训教师 高的县乡,可以在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要求l 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进而在信 优先由本地财政支出;相反,对财力薄弱、教育信息化l 息技术的支持下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 发展水平较低的县乡农村应给予更大数额的补助。加I 学观念。为此,凉山州教育局申报立项了全国教育科 大市对县(区)、乡农村学校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因l 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民 特殊因素造成的区县间财力差异,真正体现教育财政l 族地区教师培训策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提高民族 转移支付平衡地区和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l 地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培训策略。 的作用。 ! 参考文献 (2)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近1 [1]林方略.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理 年来,在我围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有很多世界知名I 论前沿,2006(10). 企业纷纷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出现了一些l [2]钟志贤,杨蕾.21世纪的教育技术:走进教育 比较有影响力的项目。“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就: 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3). 是由英国国际发展部出资,国家教育部和省级政府配I f责任编辑关燕云) ・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