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态学复习要点第⼀章景观及景观⽣态学1、“景观”的三种理解
A、视觉美学:⽆明确空间界限,突出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
B、地理学:景观是由⽓候、⽔⽂、⼟壤、地貌、⽣物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C、⽣态学:景观是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上有⼀定特点的⽣态系统的聚合,处于⽣态系统之上。2、景观的定义:以类似⽅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的若⼲⽣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3、景观的特征
A、景观是异质性⼟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态系统的聚合。(结构上)B、景观由相互作⽤和相互影响的⽣态系统组成。(功能上)
C、景观是处于⽣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物空间实体。(尺度上)D、具有⼀定⾃然和⽂化特征,兼具经济、⽣态、⽂化价值。(景观形成上)
4、景观要素:是指组成景观的最基本、相对均质的⼟地⽣态要素称之为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可以分为3种:斑块、廊道、基质。第⼆章斑块
5、斑块概念:指在外观上或性质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线性的,并具有⼀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或⽣态系统。6、斑块的类型:Forman根据斑块的起源或形成机制将斑块分为⼲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斑块4类。7、⼤斑块⼩斑块的意义:景观要素的斑块⼤⼩在⼀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景观动态发展史,同时对景观结构与功能产⽣直接影响,特别是对景观动态及其⽣物多样性具有直接的⽣态学意义。8、斑块内部⾯积与边缘⾯积之⽐可称为内/缘值,即D=A内/A缘。9、⼤斑块的⽣态学价值:
(1)有利于⽣境敏感物种的⽣存;
(2)为⼤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境和躲避所;(3)为景观中其它组成部分提供种源;(4)能维持更近乎⾃然的⽣态⼲扰体系;
(5)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对物种绝灭过程有缓冲作⽤。10、⼩斑块的⽣态学价值:
(1)作为物种传播的⽣境以及物种局部绝灭后重新定居的⽣境和“踏脚⽯”,从⽽增加了景观的连接度;(2)为许多边缘种、⼩型⽣物类群以及⼀些稀有种提供⽣境。11、正⽅形指数:表达式为
其值最⼩为1,接近1,表⽰斑块的形状接近正⽅形,形状规则,但受⼈为活动⼲扰⼤;数值越⼤,形状越复杂,但受⼈为活动⼲扰⼩。
12、斑块形状与⽣态功能
L(边界长度)/A(斑块⾯积)⼩,表⽰边缘⾯积⼩,核⼼区⾯积⼤,可减少外界⼲扰,有利于内部种的⽣存,但不利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L/A⼤,表⽰边缘⾯积⼤,核⼼区⾯积⼩,易受外界⼲扰,不利于内部种的⽣存,可以与外界进⾏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3、边缘效应:⽣态交错区内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14、斑块密度:景观内单位⾯积中斑块的数量,分为斑块总密度和类型斑块密度。
15、MacArthur的平衡说:MacArthur 和Wilson(1967)认为,岛屿上物种数⽬是迁⼊和消失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不断有物种灭亡,也不断有同种或别种的迁⼊来补偿灭亡的物种。第三章廊道
16、廊道:是指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即可孤⽴,也可与某种植被类型的斑块相连。17、廊道作⽤:具有连通和阻隔双重作⽤。
18、廊道按⼏何形态分类(结构与性质):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1)线状廊道:狭窄,带宽12m以下,如⼩道、公路、堤坝、绿篱、排⽔沟等;
(2)带状廊道:内部物种较丰富的较宽条带,如防护林带、城郊或城区间的绿⾊廊道等;
(3)河流廊道:指沿河流分布在⽔道两侧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包括河床、河漫滩、河堤和部分⾼地的总和。19、廊道的功能(廊道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廊道功能的多样性)
(1)廊道作为⽣境(栖息地),为物种提供适宜的⽣境,即物种栖息地;
(2)廊道作为传输通道,是动物的迁移通道,是⼈类及物资的运输通道,P38。道路绿化带的主要功能定位:P39。(3)屏障和过滤作⽤:阻⽌通⾏或部分可以通⾏;
(4)防护功能:抵御风沙、净化⽔质、降低污染,保持⽔⼟,消除热岛效应,泄洪防洪,防⽌都市过度扩张。
(5)廊道作为能量、物质和⽣物的源与汇。如农⽥防护林带,⼀⽅⾯具有较⾼的⽣物量和若⼲野⽣动植物,起到源的作⽤;另⼀⽅⾯阻拦和吸收农⽥流失的养分和其他物质,起到汇的作⽤;(6)廊道在景观美学上也起到重要的作⽤。
20、景观连接度可分为:结构连通性(空间结构上)和功能连通性(⽣物⽣态⾏为上)。第四章基质
21、基质:是景观中⾯积最⼤、连通性最好,并在功能上对景观动态起控制作⽤的背景结构。22、基质的判断标准:⽬前判断基质的标准有三条:相对⾯积、连通性、动态控制作⽤。
23、孔隙度:(也称孔性)是对基质中闭合斑块密度的度量,即单位⾯积基质内边界闭合(不接触所研究的景观边界)的斑块数⽬。
第五章景观形成因素
24、地貌按照地⾯⾼度和形态可分为:平原、丘陵、⼭地、⾼原、盆地五⼤类型。对于⼭地,可按海拔⾼度和相对⾼度进⼀步划分,划分为:极⾼⼭、⾼⼭、中⼭和低⼭。25、⼭坡可分为:南坡(阳坡,向阳坡)、北坡(阴坡,背光坡)。26、⼟壤:是能产⽣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的疏松层次。27、⼟壤的⽣态学意义
(1)⼟壤是许多⽣物的栖息场所;(2)⼟壤是⽣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3)⼟壤是植物⽣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28、⼟壤的景观⽣态意义(1)⼟壤肥⼒影响景观⽣产⼒;
(2)⼟壤⽣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等过程影响景观⽣产⼒;(3)⼟壤异质性将导致景观的异质性;(4)⼟壤退化导致景观变化。
29、⼲燥度:某地区的可能蒸发量(≥10℃期间的积温乘以0.16)与该地区降⽔量(≥10℃期间)之⽐,称为该地区的⼲燥度。也叫⼲燥指数。30、植被的分布规律
地球表⾯的⽔分、热量结合特征随纬度、经度、海拔的不同,导致植被的地带性分布。(1)植被分布的⽔平地带性A: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2)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3)地⽅性分布规律31、植被类型
森林:北⽅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荒漠植被)、热带⾬林、热带季⾬林、红树林。
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旱地区,旱⽣植物和⽣长较好的⽲本科植物。草原:耐寒的旱⽣多年⽣草本植物组成荒漠:超旱⽣植物,地上部分退化,根系强⼤。冻原:组成简单,多为苔藓、地⾐、灌⽊和草本。隐域植被:若尔盖沼泽植被。
32、⾃然⼲扰:剧烈影响⽣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能改变资源和物理环境的相对离散事件。33、⾃然⼲扰的意义
(1)⼲扰是⾃然界存在的、有意义的普遍现象。它引起群落、⽣态系统、景观层次的⾮平衡,以致于影响景观结构形成和动态发展;
(2)是景观异质性的来源,有建设性的,也有破坏性的。
34、景观粒级:景观组分空间规模⼤⼩的量度,与尺度有密切关系。
最佳景观结构:带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才能为包括⼈在内的多⽣境物种提供全⾯的环境资源,提⾼物种多样性。35、景观镶嵌性:指景观组分在空间结构上互相拼接连成的⼀个景观整体。可分为:⽣物镶嵌和环境镶嵌。36、景观镶嵌性作⽤(意义):(1)对⼲扰源的扩散和阻隔作⽤;
(2)镶嵌性决定景观⽣态流的性质、⽅向和速度,亦即镶嵌格局决定过程(但反过来过程⼜影响格局)。37、在⽹络—结点构型中,廊道、结点和⽹眼是基本结构成分。38、⽹眼:⽹络景观中⽹络包围的景观要素斑块称为⽹眼。
39、城市绿地⽹络系统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属于⽹络系统,研究城市绿地⽹络结构特征与其景观⽣态功能的关系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1)城市绿地系统的⽹络结构
⽹眼:公园绿地、⽣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廊道:道路绿带、河流和滨河带状绿地。
⽹络结构:廊道将公园绿地、苗圃绿地、街头绿地、单位庭院绿地、⾃然保护地、农⽤地、⼭地等绿地斑块连接起来,共同形成⼀个完整的、⾼效的并有⼀定⾃我维持能⼒的景观绿地⽹络系统。(2)城市绿地⽹络系统属性1)连接性
通过⾃然廊道连接郊野植被,特别是⾃然保护地,形成各种异质性斑块的⾃然连续体,促进绿地⽹络⽣境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绿地系统⽹络的结点
结点具有占地少⽽⽣态功能⽐较强的效果,除充分发挥公园、街头绿地和⾃然保护地外,应考虑增加结点的数量,提⾼结点的连接性。
3)多向利⽤和多样性
突破传统美化和娱乐的范围,充分考虑减轻污染、改善⽔质、环境教育、防洪减灾和⽣物保护等需求。以增加⽣境类型的多样性,促进绿地群落的⾃然化。4)可及性
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的就是要⾯向市民,所以要重视绿地的服务半径,使市民充分、便捷享受绿⾊空间的⽣态服务,减轻各种压⼒对⾝⼼的危害。
第六、七章景观空间格局与景观异质性
40、景观空间格局概念:特定尺度上,⼤⼩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41、景观空间格局主要包含三个⽅⾯:空间异质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规律性。42、四⼤类格局:均匀格局景观、聚集格局景观、随机格局景观、组合格局景观。43、Forman的理想景观格局模式(中⼼思想):
(1)集中使⽤相似的⼟地类型,保持⼤型⾃然植被斑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态功能;
(2)引导和设计⾃然斑块以廊道或⼩型斑块形式分散渗⼊⼈为控制的建成区,同时在⼤型⾃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周围设计⼀些⼩的⼈为活动斑块。
44、景观⽣态安全格局的战略意义:(1)主动优势:有利于景观全局或局部控制
(2)空间联系优势:有利于孤⽴景观元素间建⽴空间联系
(3)⾼效优势:⼀旦该格局被把握(前两者形成),将在物质、能量上达到经济、⾼效。
45、聚块样⽅⽅差分析(观点):随聚块所包含的样⽅数⽬的增加(指数级增加),聚块间的⽅差值随之改变,通过⽅差值的变化了解景观要素的某⼀性质在景观中的空间结构特征。46、景观异质性的概念:⼀般认为,是指在景观中对⼀个物种或更⾼级⽣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的资源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本质上)47、景观异质性(H)随景观组分出现的频率(f)的变化⽽变化。48、⽣物多样性:是⽣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49、⽣物多样性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50、景观破碎化:是指景观中各⽣态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性减少的现象。
51、景观异质性分析(信息熵法)
原理:将⼀条通过景观的样线分成若⼲等长的线段,若某⼀组分在两个连续的线段中同时出现或缺失,则认为它们之间不具异质性;若只在⼀个样段出现⽽另⼀个样段缺失,则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异质性。最后计算信息熵(异质性参数)。第⼋章景观⽣态过程
52、景观⽣态过程概念: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称为景观⽣态过程。
53、景观过程的基本动⼒:景观⽔平上推动景观⽣态流的基本动⼒是扩散、质量流(重⼒)和运动。54、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可概括为: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两种运动格局。
连续运动:是指某⼀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尽管运动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但速度不降到零。间歇运动:是指客体在两点之间运动时,要出现⼀次或⼏次的停顿。
55、休息点与长歇点:为间歇运动的两种停留点,休息点为短暂停留后还将继续前进,⽽长歇点为长期停留,并成长和繁殖后代。
长歇点的意义:长歇点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和为进⼀步扩散提供新种源和机会。
56、相互作⽤⾓:斑块形状对景观的若⼲⽣态特征和现有物种均存在影响,这种影响与物流⽅向和景观空间⽅向有关,这种相关称为相互作⽤⾓。
57、景观⽣态流的概念:是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它信息在景观空间各空间组分间的流。第九章景观功能
58、⼭地森林斑块对河流廊道的作⽤(P143-144):①扩⼤或加速物流;
②降低流中的“噪声”或“不相关性”;③提供临时贮存地。
59、景观阻⼒:能量流或物质流经过景观时受到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流速发⽣改变,这种影响景观⽣态流运动过程的因素统称景观阻⼒。
60、渗透阀值:基质的斑块⽐例⾼,则连接度⾼,⽐例达到⼀定值时会产⽣连接度上(或渗透性概率)的质的变化。61、景观的⼀般功能包括:⽣产功能、⽣态功能、美学功能和⽂化功能。62、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划分为三⼤功能:美化功能、⽣态功能和保健功能。第⼗章景观动态变化63、景观参数的变化曲线
若不考虑时间尺度,景观参数(P165)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特点可以由3个独⽴特征来描述:(1)变化的总趋势:上升、下降和⽔平趋势;(2)变化幅度: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3)波动的韵律:规则和不规则。
64、景观稳定性的概念:景观保持原有状态及其受⼲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65、⼲扰与景观稳定性景观可以看作是⼲扰的产物。
稳定性是系统两种特征(恢复性和抗性)的产物。
⼀般地说,1)景观抗性越强,景观越稳定;2)景观恢复性越强,景观越稳定;3)终级景观的抗⼲扰能⼒⽐初始景观强;4)受到⼲扰之后,初始景观的恢复能⼒⼜⽐终级景观强。
66、景观变化的判断标准:(1)基质是否发⽣了改变;
(2)若基质未发⽣改变,那么景观要素类型所占⽐例是否发⽣了变化;(3)是否有占有⼀定⽐例的新景观要素类型出现。67、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与模式
分析上图,空间过程?空间变化⽅式或者组合成五个阶段?
(1)怎样穿孔及孔的⼤⼩变化可以是过程。可仅仅说这种现象就可以理解为⽅式。(2)纵向变化可以看作过程,可上图⼜说的是五种空间过程。
(3)破碎化⼀般要在穿孔或者分割到⼀定程度后产⽣,所以破碎化的前提是否该是穿孔或者分割。第⼗⼀章景观⼲扰与景观尺度
68、⼲扰的概念:剧烈影响⽣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能改变资源和物理环境的相对离散事件。69、按⼲扰的功能分类:内部⼲扰(促进演替)和外部⼲扰(打破演替)。按⼲扰的作⽤强度分类:轻度⼲扰、适度⼲扰、严重⼲扰和极度⼲扰。
70、⼲扰状况的概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地上某种⼲扰因素各种参数(如⼲扰发⽣的规模、强度、频率、分布和周期等)的综合表现。
71、⼲扰与景观异质性:⼀⽅⾯,⼲扰对景观异质性异质性的影响决定于⼲扰的性质;另⼀
⽅⾯,⼲扰对景观的影响在较⼤程度上还与景观的性质有关。另外,景观异质性变化同样也会影响⼲扰在空间上的传播与扩散。
72、中度⼲扰假说(IDH):竞争⼒与抗⼲扰能⼒;⼲扰发⽣后演替的中期。⼲扰频率假说:⼲扰发⽣的时间间隔短于竞争排斥所需时间。73、景观尺度表达:粒度、幅度、范围。
74、时滞效应:⽣态过程的因果之间或者对⾃然⽣态系统的⼲扰及其引起的⽣态响应之间常常有⼀个明显的时间间隔。75、尺度推绎:是指利⽤某⼀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第⼗⼆章景观⽣态分类
76、村级景观分类:地形→⼟地利⽤→⼟地覆盖→⽣态⽴地的景观分类。77、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级为⼟地覆盖类型,⼆级为优势树种群。
78、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分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
79、天童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的景观可分为常绿阔叶林、成熟常绿阔叶林、次⽣常绿-落叶阔叶林、⼭脊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林缘灌丛、针叶林、⽵林、⽣长作物的农⽥/菜园地、旱地、裸⼟、居住地、⽔体14个类型。80、景观⽣态分类
概念: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态功能特性,划分景观⽣态系统的类型。包括单元确定和类型归并两个⽅⾯。
景观⽣态分类思想的实质:将各种景观类型根据景观系统内部⽔热状况在内的物质、能量分布及其交换形式的差异,⼈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以及⼈们依附于景观的⽣产和⽣活所展现的⽂化现象,按照⼀定的原则,分析归纳景观的⾃然属性、⽣态功能和空间构性特征,⽤⼀系列的指标表征这些差异,进⽽划分和归并景观类型,并构建景观⽣态分类等级体系。功能分类:主要是从⽣态功能属性来划分归并单元类群,⽴⾜于景观⽣态系统整体具有的对外作⽤特征。
结构性分类:是景观⽣态分类的主体部分,包括系统单元个体的确定及其类型划分和等级体系的建⽴,侧重于景观⽣态系统的内部固有的结构特征分析。81、景观⽣态分类的⽬的
(1)界定具有模糊和过渡性特点单元空间范围及边界,确定单元的层次等级⽔平,通过类型归并并最终达到分类的⽬的。(2)通过景观⽣态分类系统的建⽴,全⾯反映⼀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其空间结构(景观内部格局)与⽣态功能特征。
82、景观⽣态分类的步骤⼀般包括:构建分类体系、指标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三个步骤。
83、景观分类系统按⼈类影响强度分类:Forman 和Godron (1986)根据⼈类对⾃然景观的⼲扰程度,把景观分为⾃然景观、经营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第⼗三章景观⽣态评价
84、景观⽣态评价:对景观属性的现状、⽣态功能及可能的利⽤⽅案进⾏综合判定的过程。85、景观⽣态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包括景观⾃然属性和景观⼈⽂属性(美学质量)的评价,对保护和开发提建议。(2)对景观的利⽤开发评价或适宜性评价:包括根据对景观组成、结构、功能、动态的分析,结合⼀定的景观功能需求,提出并⽐较不同规划与利⽤⽅案优劣的评价过程。
(3)景观功能价值评价:并对景观功能进⾏价值评估,甚⾄将景观功能货币化。86、景观适宜性评价:是指相对于特定⽣态过程的景观潜⼒和景观利⽤的适合程度的综合评估。
87、⽣态⾜迹:在特定的物质⽣活⽔平条件下,供养特定数量的⼈⼝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所产⽣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物⽣产性陆地和⽔域的功能⽤地⾯积的总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