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8-23T08:37:33.07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上供稿 作者: 王静
[导读] 而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修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校园环境。 王静
(中州大学德育教学部 河南 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000-01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了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校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字:校园生活;心理健康;影响 一、校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
校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校园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修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校园环境。
首先,教师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因为教师不仅只是在课堂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心理教育的启蒙者。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染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能够将学生健康成长视为自己的责任,能够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分起到榜样的作用。
其次,学生在校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其中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两类。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融洽的学生关系,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给愉悦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的心理成长朝着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一旦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在班集体中遭到排斥,甚至受冷淡以及一些不平等的待遇,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自卑、焦虑以及恐惧感,使其充满敌对情绪,而原本健康的心理受到扭曲,发展到极端甚至会危及到周围学生。
最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环境包涵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物质环境方面,校园的自然环境,景观设置都应该该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学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在心理环境方面,一个良好的校风以及班风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并且使其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年龄段,标志着其心理的发展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学生在这一时期内极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一)理想与现实方面
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而由于学生的理想往往没有明确的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只是单纯的希望在未来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够出人头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学生们通常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在面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些挫折时就会失去方向感甚至是挫败感,这样一来也就使得理想化为幻想而破灭。 (二)个人情感
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很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且会出现强烈的起伏、不协调等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三)自尊与自卑方面
由于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过程,所以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在众多学生当中,出类拔萃者毕竟只是少数,一些与荣耀望尘莫及的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并由此产生了自卑感以及焦虑感。另外,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广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存在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和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四)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
现阶段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存在着一定的危机感,但却无方将这种危机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再加上一些学生的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而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就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五)人际关系心理方面
任何人都要与周围的人产生交往。而学生时代又是一个人际关系集中发展的时代,相同年龄段的人集中在一起,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交友平台,广大学生从内心渴望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调节身心、完成学业。但如果在这个时候,学生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交往以及缺乏交往的技巧,就会使他们陷入人与人交往的误区,一些学生们往往容易陷入个体心理闭锁但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而且在遭受背叛等一些失败的交往经历时,那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所形成的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苦苦寻觅却又毫无成就。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开始闭锁自己,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形成忧郁症、交际恐慌症等心理疾病,甚至一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社交恐惧症。 (六)感情心理方面
广大青少年学生已经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以及生活。学生不能正确处理感情问题,感情挫败无法承受失恋所带的痛苦进而选择轻生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三、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成因复杂所以必须要弄清问题根源所在,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应该做到与学生充分的沟通,相互之间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解决心理问题。下面就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由于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校园的自然环境,景观设置都应该该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所以学校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风、班风能够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一些很小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扩大化,所以不要老盯着一些小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规律,多参与一些校园体育活动,让自己在精神上以及身体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学校应该倡导以专业教育发展为主、心理教育为辅的新型教育模式。做到重视学生心理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此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模式,在各个学校深入开展的时候,要通过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自身健康心理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并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具有价值的恶人。其次,教师必须调适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干扰教育行为。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一是变教师被动灌输为学生主动吸收,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二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互动教学局面。 (五)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素质训练室、心理阅览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应该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们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存在心理困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可以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在整个校园生活阶段都要努力要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络等新技术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应用。这些都对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以便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
另外,从学生自身出发,对待一些心理问题应该做到坦然面对。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过分的产生焦虑感,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立刻感到不安以及焦虑,过分的担心焦虑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结语: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且现阶段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普遍处于亚健康状况,所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设施、学习环境、生活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等方面都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不要单纯以升学率为主的而对其忽略。一旦这些条件之间的协调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要重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求,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和谐的发展。参考文献:
[1]邓东.校园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新课程,2010;
[2]王丽敏、赵振军.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3]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
[4]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4; [5]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