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某机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惨痛的教训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在中国的个有关项目风险问题的案例,颇具代表性。
某机场(甲方)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计划投资建设一套机场管理信息系统。由于种种原因,承建方(乙方)被指定为一家与民航有关系的国内公司。
乙方原本是一家只有10来个人的小型电脑公司,做过一些与民航相关的小工程,对民航的基本业务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知道一些客户的行话、术语,大面上的规划做出来看上去还是像模像样的。系统规划包括:UNIX服务器、台式PC机、局域网络设备、系统软件以及需要专门开发的应用软件。其中,应用软件部分是关键,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决定着项目的成败、优劣。
乙方为甲方所做的投资估算是:服务器、台式机、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按厂商的公开价格计算,加上相关的施工费用,总计人民币约985万元。而应用软件开发的部分,由于无法做精确的估算,所以采取了非常笼统的“1:1报价原则”,即参照系统部分985万元的基数,按1:1做估算也是985万元,两项相加,项目总预算为1970万元。由于甲方希望“软件要做得好一点”,加之其他种种原因,所以也并不砍价,痛痛快快地接受了这笔对于当时来说堪称“巨额”的软件开发费用。至于工期,甲方希望“尽快”,乙方便一拍脑袋承诺“半年交钥匙”。
甲方的目标是建成同行中的“国内先进水平”、“样板工程”,但对于这个“样板”的具体内容、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却不甚了了,想不清一个所以然,也没花多少心思去想。以往
搞基建、土木工程,经验都比较多,什么规格的跑道有哪几层材料各铺多厚、每平方米用多少料、造价大概多少,工期怎样安排合适,估算驾轻就熟。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软件这些玩意儿,谁心里都没谱。所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等都由乙方全盘代办;对于甲方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来说,都是过场,形同虚设,照单全收。于是,双方顺利地按1970万元签订了合同,工期就按乙方所说的半年而定。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成就阶段,硬件、网络、系统软件等已经成为标准化了的“积木”,看似高深,其实“装配”起来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两个熟练工人按部就班就可以轻松搞定。所以,业内人士都戏称之为“搬箱子体力劳动”,意即把这些高技术的标准化“箱子”从厂商那里搬到客户的机房码好、接上线、调试通就万事大吉了。这一点,甲方不清楚,但乙方作为圈中人自然心里明白。
真正的难点和风险都在于未惹人注意的应用软件开发。这一点,甲方不清楚,就连乙方也没有估计充分。
乙方以前从来没有承担过如此巨大的工程,也没有搞过稍有规模的软件开发。他们原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系统成本按厂商的公开计算,这里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水分”,因为任何集成商都可以以差不多5折左右的价格拿到大部分的货,再转手以公开卖给客户,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赚了一半左右的钱,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成本实际上只有500万上下。而应用软件开发,由于客户方除了一个笼统的“国内先进水平”、“样板工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所以弹性非常大,可以说全凭乙方的良心做事。而乙方的乐观估计是,只需动用十几个人,花上半年的时间,实际成本绝对到不了100万元。考虑到缴税、差旅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费用等,该项目的总成本包括税款在内预计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900万元,预期的税后纯利润可达1100万元之巨,真是个“肥得流油”的好项目。
如此巨额的利润空间是乙方从前根本没有概念的,所以就被冲昏了头脑,做出了好大喜功的决定:要向“世界先进水平”挑战!
于是,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由最初的4个子系统猛增到了18个,而每个子系统中也加入了许多完全出自想象的华而不实的功能。比如,乙方主动提出要把外场动态信息引到机场老总们的办公室里,而且要用电脑实时合成三维动画显示在大屏幕墙上,不是用文本显示,不用闭路电视,也不是用标准显示器。
接下来,乙方的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小阁楼呆不下了,搬进了宽敞的写字楼;一下子添了3辆轿车,公司员工们都换了新的手机;公司首脑们纷纷出国考察,觉得人家的东西是漂亮,咱也能照猫画虎;程序员的规模急速膨胀到了100多人,然而活却越越干越多。
半年很快过去了,可是软件系统的初步设计都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因为领导和客户总会提出新的想法和要求。另外,包括该公司原有的员工在内,100多个程序员没有一个知道机场的信息管理应该是怎么回事,都得从头开始了解客户当前的现实情况,然后再闭门造车想象理想的未来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还有,技术人员队伍相当不稳定,许多人是刚进来2、3个月就又跳槽走了,开发管理跟不上,一个人走了一整块工作就全瘫痪,没人能接上手,换个新人又得从头学起、从头再干等等,先后有超过300名开发人员接触过这个项目,大多数都是匆匆的过客。
一年过去了,情况照旧。软件产品依旧是毫无头绪的一团乱麻,完全陷入了一种无休止的低水平重复怪圈里。全公司所有人只为了这一个大项目忙得一塌糊涂、乱得一塌糊涂,像走马灯似的变换着面孔。真应了那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月月日日人不同。”
又过了半年,还是没完没了。
直到经过了轰轰烈烈的整整一年零9个月之后,“补丁摞补丁”的应用软件才跌跌撞撞地分步上线投入试运行。又经过大半年之后,才渐渐稳定下来,至少是不再频繁出现募名其妙的故障。最后实际投稿使用的子系统只有3个,而且诸如三维动画、大屏幕什么的全都只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终于不了了之。
而原本预期中1100万元的巨额税后纯利润空间变成了负数。后来经过反复的交涉、调概,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又拨款280万元才勉强让这个项目做完,没有记入“半拉子工程”之列。但是关于“样板工程”的说法却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