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专题六检测卷(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Word版含解析

2024-03-12 来源:钮旅网
专题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万世世不轶毁 C.于是信孰视之 答案 D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力:努力,致力于 .B.悉诣守、尉杂烧之 杂:杂乱 .C.通有补民益主之业 通:普遍 .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 集:集中 .

解析 B应为“共,全都”;C应为“显贵,得志”;D应为“安定,和睦”。 答案 A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而叔带去周适晋 ..B.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君安与项伯有故 ..C.众多厌之者 暴秦之欲无厌 ..D.秦之纲绝而维弛 绝知此事要躬行 ..

解析 A均为动词,到。B分别为原因,缘故/旧交情;C分别为讨厌,厌恶/满足;D分别为断/全,尽。

答案 A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志与众异 公子从其计 ..

B.愿枉车骑过之 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C.始有宠于灵公 故令自夷于此 ..D.大王乃肯临臣 乃赐胡服 ..

解析 A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B分别为代词,他/助词,的;C分别为介词,表被动/介词,在;D分别为表转折/表顺承。

答案 A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B.虏魏王,禽夏说 D.盖聪明绚智之所居也

( )

解析 A“轶”同“迭”;B“禽”同“擒”;C“孰”同“熟”。

A.于是公子立自责 ..C.而以公子为长者 ..答案 A

B.愿君留意臣之计 ..D.臣闻中国者 ..

解析 B指“仔细考虑”;C指“有德行的人”;D指“中原地区”。 6.下列句中的活用词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C.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为为动用法。

答案 A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小人哉程婴

C.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答案 C

8.名句填充。(任选8空,8分) (1)与朋友交,______________。

(2)子曰:“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3)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4)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是知也。 (6)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

(10)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案 (1)言而有信 (2)不患人之不己知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 (5)不知为不知 (6)人而无信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敏而好学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仁者乐山

二、语段翻译(10分)

翻译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9.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 )

B.羞与绛、灌等列 .

D.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 .

( )

解析 例句和A均为名词用作动词。B为意动用法;C为形容词作动词;D

解析 C为被动句、判断句。ABD为主谓倒装句。

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齿奇、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1)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庄襄王以秦王儿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见到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2)招引收罗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 【参考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王儿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见到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了王位做了秦王。这时候,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齿奇、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王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10.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沛公起沛。项梁举兵会稽郡。

(1)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崤山以东各个郡县的年轻人为秦朝的官吏所苦,都杀了他们的守尉令丞造反,来响应陈涉。

(2)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 三、课内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1~14题。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

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

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错:涂饰 .B.穷乡多异,曲学多辩 曲学:学识渊博 ..C.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制俗:改革风俗 ..D.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攘:排斥,排除 .解析 曲学:偏颇浅陋的学说。 答案 B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自请之/因事而制礼 ..

B.礼者,所以便事也/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 ....C.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 ..

D.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 ..

解析 B项均为表凭借,用来„„。A项分别为于是/根据;C项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项分别为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并列,而。

答案 B

13.下列句子不能作为赵武灵王要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的一组是

( )(3分)

①利其民而厚其国 ②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 ③穷乡多异 ④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 ⑤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 ⑥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

( )(3分) ( )(3分)

⑦顺中国之俗

A.①③⑤⑦ C.②③⑤ 答案 B

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物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宜行事,礼制不必相同。(要点:易、一、同)

(2)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要点:非、公焉而众)

四、课外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15~19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皆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

②③

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

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

B.③⑦ D.①④⑥⑦

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 ①中涓:此处指侍从官。②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③喧(xuān):喧哗。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⑤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5.下列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使为参乘,典护军 ②今又从吾游 ③汉王乃谢 ...

A.①做模范 ②游玩 ③道歉 B.①做模范 ②交往 ③致谢 C.①掌管 ②交往 ③道歉 D.①掌管 ②游玩 ③道谢 答案 C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子之居楚何官 ..B.金多者得善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 ..

C.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诸将乃不敢复言 ..

D.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 ..

解析 乃:才。A.之: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B.者:……的人/定语后置句标志,可不译;D.为:介词,为了/动词,作,担任。

答案 C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②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③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④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⑤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⑥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①③⑤ C.②④⑤

B.①②④ D.③④⑥

( )(3分) ( ) (3分) ( )(3分)

解析 ①是陈平的客观陈述,不属“能言善辩”,②是绛侯、灌婴等谗害陈

平的语句。排除①②,即可找到答案。

答案 D

18.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陈平靠能言善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解析 汉王信任陈平,看重的是他有能利于国家的才能。 答案 B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审察他!

(2)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是考虑他的计谋是否有利于国家罢了。 (3)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 【参考译文】

陈平就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见他。这时万石君奋做汉王的中涓,接受了陈平的名片,引陈平去见汉王。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酒食。汉王说:“吃完了,到馆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我所要说的,不能挨过今日。”当时汉王便与他交谈,因而很高兴,问道:“您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回答说:“当都尉。”当天就任命陈平当都尉,让他当参乘,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领的事。将领们都喧哗起来,说道:“大王今天得到一个楚的逃兵,不知道他才能高低,就和他同坐一辆车子,反倒让他监护老将!”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更加宠幸陈平。„„

绛侯(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即使是美男子,只不过外表美丽,并没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陈平居家时,和他的嫂子私通;侍奉魏王又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楚和楚王不相投,又逃来归汉。如今大王器重他授予高官,让他监督各部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金钱,给钱多的,就得到好的待遇,给钱少的,就得到差的待遇。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审察他。”汉王对陈平怀疑起来,召魏无知来责备他。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他的)才能,

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现在有尾生、孝己的好品行而对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没有益处,陛下哪有空闲时间去使用他呢?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考虑他的计谋能否有利于国家。又何必因为盗嫂、受金而怀疑他呢?”汉王又召陈平责备说:“先生侍奉魏王不相投,便离开他去投楚王,如今又跟着我活动,讲信义的人应当这么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主张,所以离开他去侍奉项王。项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的不是姓项的本家就是老婆的兄弟们,即使有奇谋之士也不能任用,我这才离开楚军。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投奔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金钱便没有支出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使没有可用的,金钱还在,我可以封存送到官府,请求辞职。“汉王就向他道歉,给予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所有将领。将领们才不敢再说什么了。

五、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名言,读后令人茅塞顿开,颇受启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欲做杂家,难成专家。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像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需要审准题立对意。审题时可以从材料说的对象、关键句或结果中去探究,此材料中的“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为关键句,从中可确立以下观点:专注之人容易成功,人要学会放弃: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等。

在具体组织材料时,可以选取生活中能够表现这些主题的素材,或议论,或记叙。只要能够深入理解写作中心,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即可。可选素材比较宽泛,可以从正面或反面进行选择,选取专注一念而成功的例子或因贪念过多而失败的例子。这样的素材是非常多的。

在结构的安排上,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较为新颖的形式,从而灵活自如地表达写作的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