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提纲

2024-01-31 来源:钮旅网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5题)

1.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会期共17天,出席代表824人。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开始,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1)《百合花》(茹志鹃)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百合花》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示出清新俊遗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遍的战士和老百姓,她们有血有泪,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小通讯员年仅19岁,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接触便会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3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好咬着嘴笑,好象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淳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自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嫁妆奉献出来。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书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2)《燕山夜话》(马南邨)

《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

2.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合称,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来的,它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3. 重放的鲜花

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后,出现了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产生了一些张扬个性的诗歌和一批揭露社会弊端的特

写和小说。不久,“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些青年作家遭到严厉的批判,他们的作品被彻底否定,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文革”结束后,这些作品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得以公开结集出版,被称为“重放的鲜花”。

4. 第四种剧本(与南京相关)

从1956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代表着一场反公式化概念化的运动,特别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结果。

这一名词是由黎弘(刘川)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当时剧本只有工农兵三类,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框。而《布》突破了三个既有的框框,是“忠实于生活的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它不同于表现先进与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入社与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与敌军斗争的农村剧本。这类剧本较为尖锐的触及社会矛盾,揭露了社会某些阴暗面。较为大胆的些人的情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代表作品: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

5. 样板戏(文革中)

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80年代——85年前后文学思潮)

6. 重写文学史

“重写文学史”是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股学术思潮,1988 年,《上海文论》开辟了“重写文学史”的专栏。以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提出了某些质疑性的探询和多元化的阐释。就其本身而言, 它是对现代文学史写作的一次自觉反思,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方法论”“观念论”和“主体论”讨论在文学史领域的延续和深化。

7. 方法年(文学研究的方法,因为西方文学思潮的引进)

1985年和1986,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在这一段时间,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原型批评等)大规模介绍过来,并被批评家运用到批评实践中。

8. 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

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

在艺术表达上十分通俗易懂,就艺术创作而言,没有提供多少经验,但却意味着独立思想和独立写作的表达的再次复苏。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9. 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主要是指1980年前后开始发表的一批诗歌,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这些作品大都以回首十年动乱留下的心灵创痛、反思极左路线统治下的社会和个人的历史悲剧为主题;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视角上,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它们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表达方式,采用较为曲折、隐晦的象征暗示和隐喻寓意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和表现,形式和语言大都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效果。

代表诗人主要有北岛《回答》《雨夜》《宣告》、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远和近》、《弧线》、芒克、江河、多多、梁小斌等。

10.《随想录》(巴金)

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1979-1985年出版。共五集,一百五十篇。作者回顾亲身经历,批判极左路线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并对“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反思。内容有对故人的怀念、见闻录、访问记、文艺评论以及关于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建议等。文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11. 伤痕文学(80年代)

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新时期文学浪潮的第一波。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相继有一批文学作品问世,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它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揭示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

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

代表作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

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

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12. 反思文学

1979年的《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以这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在此后的几年间,形成一股以小说创作为主的“反思文学”思潮。

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

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代表作品:《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绿化树》(李贤亮)、《内奸》(方之)等。

13. 改革文学

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中国自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在伤痕和反思过后呼唤改革,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

代表作品: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龙种》、李国文《花园街五号》等。

14. 先锋文学

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以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为代表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代表作家及作品: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15. 新写实文学

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和人生,注重表现普遍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代表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代表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16. 寻根文学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

代表作家及作品: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17. 现实主义冲击波(90年代)

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改制、转轨等。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人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他们的创作仍有着对于人的生存本质的勘探、对于个体生存困境的表现的特色,但他们小说的当下性特征和情感性特征显然得到了强化,艺术表现上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为90年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性。 主要特点:(1)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2)不回避生活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3)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代表作家及作品:谈歌《大厂》、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

18. 女性写作(P296)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了一批关注女性命运的女性作家。她们以特有的人生体验、独特的视角和极具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创作了一批耐人寻味的女性题材的作品。

这一批女作家包括了穿越80年代和90年代崛起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作品具有典型的私语化倾向,同时还有结构性女性写作倾向。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这批女作家已经不再是脆弱的自恋主义者或痛苦的理想主义者,而是在性别意识的觉醒过程中表现年女性的生活现状、生存困境与挣扎的过程。一种被指称为“个人化”和“私人化”的女性写作堂堂正正地走进了文坛,她们对女性经验和女性心理全方位敞开,对个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命体验的书写,对个体欲望的书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这一类的小说作品被称为“女性小说”。

代表作家及作品:王安忆《长恨歌》、陈染的《私人生活》、徐坤的《白话》等。

(10~16可作为简答题)

(二)简答(4题)

1. 简述《创业史》的艺术特色(柳青《创业史》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

《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陕西渭河平原的下堡乡的蛤蟆滩,作者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级意识,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

小说通过活跃借贷、买稻种和分稻种、进山割竹子、新法栽稻等事件,组织起了错综复杂的各条矛盾线索。这些矛盾线索构成了两个阵线:一边是坚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梁生宝等贫雇农;另一边则是土改时弯下了腰,现在又想重振威势的富农,以及中农郭世富和村长郭振山。而处于这两条阵线之间的是像梁三老汉这样的徘徊、摇摆的农民。作家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心里动向的各阶层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创业史》创造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形象,他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的羁绊,在他身上体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创业史》还塑造了梁三老汉这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的中间人物。在这一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位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梁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创业史》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在人物语言方面,采用经过提炼的口语,而叙述语言则充分书面化。语言体现了富于乡土气息而又不落粗俗,有书卷气而不伤平实,幽默处见深沉。

《创业史》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尤其是对人物心里流程的状写,常常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也是它显著的艺术特色。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

2. 简述现代革命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现代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激活传统的资源,如莫言)

【问答】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2)采用写实布景,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增强,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3)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突出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彻底突破传统的表演体制;

(4)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变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

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5)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的刻画人物; (6)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3. 简述散文三大家的小说有怎样的特征。(杨朔、秦牧、刘白羽) (1)杨朔散文的特征:

①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②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注重创作诗的意境。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③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④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局限是:散文思想内容过于时代化;刻意追求诗境,惯用象征、比附等,艺术表现上有雷同倾向(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2)简述秦牧的散文有怎样的特征。

①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②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这是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述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主张。

③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

④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其美中不足的是:过于强调知识性,有些冗杂拖沓之感;强调哲理,表现出说教气。

(3)简述刘白羽散文的特征

①散文的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②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

③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色。 ④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 的基本风格。

(4)简要说明杨朔、秦牧与刘白羽散文的不同特点。

A.杨朔散文以诗为“神”,在当时众多散文媚上媚俗盛行的情况下,以精湛的构思、典雅的格调而“一枝独秀”,并表现出“通讯化”、“小说化”的特点。

B.秦牧散文知识信息丰富,题材广泛,平中见奇,夹叙夹议,以富有个性的语言直抒胸臆或发挥议论。也注重语言的推敲,善于运用精彩的比喻。但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有些内容有粉饰之嫌。

C.浪漫主义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是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多引用古人诗句,借诗的意象表达作者追求时代精神的强烈情感,情感也常常是汹涌奔腾、一泻千里式的浓烈,常常表现出骈散结合和抑扬顿挫的特点。但有失之抽象与直露、带有说教味道的毛病。

4. 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

当时的历史剧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古为今用”为创作原则,积极反映时代精神,以歌颂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文治武功为具体的现实政策和政治路线服务的作品,如郭沫若、曹禺的话剧等;二是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体现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下层人民的关怀的作品,如田汉的话剧等;三是自觉地继承民间传统,努力反映民间意识和民间趣味的作品,如老舍的话剧和田汉、吴晗等的新编历史剧等。

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他的历史剧创作也从过去的“借古讽今”变为今天的“借古颂今”。 郭沫若是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历史剧中常常表现出许多惊世骇俗的新观点。他在当代文学史上仅有的两部历史剧《蔡文姬》 和《武则天》 ,都是有意为曹操的武则天所作的“翻案文章”。因此,在这两部作品中,曹操和武则天都不同于传统舞台上的奸雄、淫雌形象,呈现出雄图大略、“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扶

危济困、爱民如命的崭新面貌。用七天时间一气呵成的《蔡文姬》,抓住“文姬归汉”这一历史史实,通过歌颂爱国女诗人蔡文姬进而大胆为拯救蔡文姬的曹操翻案,表现了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的潇洒风度和雄才大略,第一次在舞台上改变了曹操的“白脸”反面形象。作家与蔡文姬有着类似的抛儿别女、投奔祖国的经历,在作品中寄托着自己“去国十年”的身世之感。作品通过歌颂曹操的文治武功,也表达出希望统治者爱惜人才的愿望。但作品为体现“民族团结”的思想主题而增添的许多匈、汉一家的台词,则有图解政策的嫌疑。相比之下,《武则天》结构谨严,矛盾集中,在戏剧艺术上明显要优于《蔡文姬》。作家以武则天在平息裴炎、骆宾王串连徐敬业谋反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敏、多谋善断,把武则天塑造成一个善于处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的女政治家,一个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开明君主。与郭沫若50年代以前的浪漫主义诗歌、寄托小说和“战国史剧”一样,这两部作品也都表现出作家对历史史实采取“好恶随心,笔削任我”、对主要人物进行理想化塑造的一贯风格特点。

与郭沫若的历史剧相比,曹禺执笔的《胆剑篇》 在史料的运用上要慎重得多,而且,结构严谨,对白圆熟。作品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战争为背景,以“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为主题,重新演绎了“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歌颂了越国人民自强不息、反败为胜的斗争精神,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作品还塑造出范蠡等个性鲜明、动作性强的人物形象,但由于作家在塑造越王勾践和庶民苦成的形象时,仅仅从概念出发,机械地理解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历史观,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剧中虚构的越国人民“不吃吴国的白米,没有牛用人拉,没有犁用手刨”的情景,也明显是为了响应当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口号而作的。1962年,曹禺还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意见,开始创作以“歌颂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王昭君》 ,但直到1978年才完成。

田汉是我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关汉卿》 是为配合世界和平理事会“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创作七百周年”而创作的。作品主要通***汉卿目睹贪官污吏的凶残愤而创作《窦娥冤》、为民伸冤,并不顾权贵的威胁利诱、拒不修改剧本等情节,突出了关汉卿接近人民、表达人民心声和坚持知识分子独立人格与精神操守的特点,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知识分子英雄形象。这种理想的寄托是“五四”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可贵的战斗意识的承传和延续,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十分难得。

在本教材第4章中曾说过,老舍的《茶馆》 是将《死水微澜》式的民间叙事模式发挥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它的突出特点是在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同时,充分调动丰富的生活资源,通过“茶馆”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展现出一幅旧北京社会的“浮世绘”,表现了从清朝末年以来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是当代戏剧舞台上首屈一指的杰作。这时期,历史剧创作中的民间意识,在整理改编的旧戏和一些新编历史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1950年7月到1952年3月,中共中央和文化部禁演了24个“有不良影响”的传统剧目,许多相关的剧目也处于“不禁自禁”的状态,真正能够上演的传统剧目已非常之少。为了贯彻执行“双百方针”, 1956年3月1日至4月20日,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提出要“破除清规戒律,扩大和丰富传统戏曲上演剧目”。 1956年4月,浙江省苏昆剧团改编的昆剧《十五贯》赴京演出,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中南海紫光阁观看演出后,盛赞“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历史剧可以很好的起现实的教育作用” 。到1957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已经挖掘出的剧目累计有51867种,记录了14632种,上演剧目达10000种,并且开放了《探阴山》等禁戏 。在《十五贯》成功经验的带动下,一些知识分子作家也纷纷在旧戏领域里大做文章,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在当时的旧戏领域里,引起广泛注意的是“清官戏”。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1961)是作家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它通过谢瑶环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为民请命”的谢瑶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不仅体现出作家研究历史的独特见解,而且更包含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

思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吴晗,1959年,为了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学习海瑞“刚直不阿”精神的号召,创作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热情地歌颂了海瑞明辨是非、刚正无私的思想品格和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精神。但这些作品很快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1964年,《谢瑶环》被打成“大毒草”,田汉也因此在“文革”中而被迫害致死。《海瑞罢官》上演后,先是引起了关于“清官”形象的讨论,后被姚文元诬蔑成“为牛鬼蛇神翻案” ,将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斗争,并由此揭开了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吴晗也成为了“文革”的第一个牺牲品。

5. 简述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6. 简述戏剧《关汉卿》的艺术特色。(P60)

田汉的《关汉卿》戏剧的艺术特色: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和话剧加唱的形式。表现了为民请命的政治主题和铜豌豆性格的精神主题。 (1)《关汉卿》具有极浓的抒情意味。田汉是公认的“戏剧诗人”,他的剧作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就是,“诗剧”特征,热情洋溢,浪漫抒情。 (2)《关汉卿》的情节结构特点:戏中戏。全剧交错地写了两场悲剧, ①窦娥的悲剧,是元代受压迫最深的老百姓的悲剧,通过这个千古奇冤,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②关汉卿的悲剧,是元代下层知识分子、艺人的悲剧 。

(3)“话剧加唱”是田汉的一贯做法,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经常用音乐、诗歌、词曲作为抒情的艺术手段,大大增强了话剧的诗意和抒情性。 (4)不足,将关汉卿过于政治化和革命化,戏剧呈现出浓烈的观念色彩,对关汉卿作为“风流才子”和“杂剧班头”的表现不够。

《关汉卿》是田汉创作的高峰,无论从思想深度或艺术高度来看,都堪称戏剧创作中的瑰宝,为历史

剧的创作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关汉卿是十三世纪我国元代大剧作家,由于元代统治者轻视戏剧艺人,因而文献中留下的有关关汉卿的史料非常少。田汉凭借这有限的史料,结合关汉卿的全部著作,力求准确地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同时,他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元代的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尖锐的阶级、民族矛盾中把握了历史的真实。 这个剧本中的主要人物,大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并非出于艺术虚构。但如果要求剧作家完全按照这一鳞半爪的史料去写,显然不可能构成完整的戏剧情节。田汉在创作中正是借助于浪温主义的丰富想象,充分发挥艺术的联想力,将散见于各种资料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贯穿在《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这条主线上,并围绕着关汉卿的艺术活动和政治抗争,把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勾画出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交织成一幅充满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社会图景。剧作并没有写关汉卿的一生,而是紧紧围绕着创作和演出《窦娥冤》展开戏剧冲突,在一系列矛盾斗争中逐步显示关流卿的英雄性格。剧本开首,关汉卿就被剧作家推向了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第一线。《窦娥冤》上演后,冲突进一步激化,当权贵们下达了“不改不演,要你们的脑袋”的最后通谍时,他泰然自若,置生死于度外,表现了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关汉卿入狱,戏剧冲突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剧作正是在这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碗豆”性格。另外,歌妓朱帘秀的形象也塑造得极为成功。剧作家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她塑造成豪爽尚义、美丽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女艺人形象,并让她与关汉卿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中显示出各自的英雄性格。

《关汉卿》在历史剧的形式美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以诗入剧,唱词极为优美。第八场关汉卿与朱帘秀在狱中互诉衷扬,一曲《蝶双飞》,既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心灵美,使人物的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发出夺目的光辉,又增强了戏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剧作熔壮美与优美一炉的美

学风格。

《关汉卿》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全剧紧扣《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展开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其中既有关汉卿、朱帘秀等艺术家和人民群众跟以阿合马为代表的元朝反动统治者的激烈斗争,又有与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叶和甫的尖锐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的剧情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等元代艺术家的动人形象。

7. 简述戏剧《茶馆》的艺术特色。(P57)

(1)《茶馆》的艺术构思时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 (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实结合的优点。 (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 (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 (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 (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点——在王力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

《茶馆》的艺术特色:1独特的艺术构思(反描法,描绘了个时代的3个社会;侧秒透露法,选择茶馆这个窗口透视整个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人像展览法,结构戏剧,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等贯穿始终,次要人物也很相妥。2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一幕穿插一个怪异的事件。3《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

8. 简述莫言的《红高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主要内容: ①

我奶奶19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疯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换回一头号骡子。迎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对他有了好感。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作天地之合。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 几天后奶奶回来,李大头被人杀了,奶奶留住众伙计,开始主持酒厂。我爷爷酒醉后被

扔进空酒缸,恰这时土匪秃三炮劫走了我奶奶。罗汉大爷等人凑足三千块钱赎回我奶奶。我爷爷酒醒后找秃三炮算帐,居然逼得三炮求饶。我爷爷回来后,朝高粱酒里撒了一炮尿,竟成了喷香的好酒——十八里红。

9年后,日本鬼子逼乡亲们砍倒高粱修公路,又将罗汉大爷剥皮示众。当晚我奶奶搬出十八里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子报仇。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我爷爷他们疯一样冲向日本军车,一声巨响。伙计们全死了,9岁的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我爷爷,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夕阳如血,高粱如血,我爷唱起来:“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殿„„” ②

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野合,从此怀了“我爹”。在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去土匪窝讨回公道。后来我爷爷住进酒坊,因为在刚酿好的酒撒了一泡尿而酿成了好酒十八红。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壮烈牺牲。 ③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却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这篇小说有开拓性的意义,为90年代以民间立场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在红高粱地里,罗汉大爷被日军活活地凌割而死。在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带领下,他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的路上中弹身亡。——痛痛快快地活,痛痛快快地死!

《红高粱》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2)艺术特征:

《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对题材的处理体现出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叛逆,是以追忆的姿态讲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艺术世界里,蕴含着中国农民的生命观、历史观、乃至时空观。

《红高粱》的叙事策略和语言方式追求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小说的展开是由感觉引导,情绪推动。

小说在叙事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在语言运用上,《红高粱》追求一种富有力度的表达,一切都服从主题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快感。重视感觉,大胆运用丰富的比喻、夸张、通感,还有对于语言色泽的选择和气势的营造。

9. 简述九十年代王安忆小说的特征。(P296)

(三)填空(30题)

1.胡风文艺思想核心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与新写实对比)

2.五六十年代的创作主流是革命现实主义。

3.茹志鹃短篇小说集《百合花》(写战争年代生活的短篇小说)是她的成名作,获得茅盾文学奖。

4.大跃进民歌(大跃进1958~1960)

5. 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建国后毛泽东也有明确的论述。1958 年他在成都会议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立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

6. 贺敬之的《回延安》和李有源的《东方红》都是陕北信天游的典范,它是民间艺术形式被文人改造的形式。

7.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

8. 60年代初期,正是在散文创作开始逐步回归自身艺术规律。文学界将1961年成为散文年。

9. 刘白羽的散文《日出》,写于1958年,1959年发表。描写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雄伟瑰丽的日出奇景,赞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作品饱含诗情画意,又颇多哲理性的警语佳句,极具艺术感染力。 10.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发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准备。 11. 1982年徐迟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了《现代化与现代派》,引起了国内对于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大讨论。(徐迟曾发表过《哥德巴赫猜想》,翻译过《瓦尔登湖》)

12. 寻根文学的首倡者是韩少功,吴越文化的代表人物有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13.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14.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的作者张洁,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者。

15. 反思文学的最后阶段出现了两部细节性的总结文革的作品:王蒙的《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张宇小说《活鬼》。

16. 阿城的《棋王》讲的是吃和下棋的故事。

17. 小巷文学是指“文化大革命”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的一类文学作品。 代表人物陆文夫,其作品《美食家》堪称“小巷文学”的代表作。另著有《小巷深处》、《小巷人物志》,以作品中诸多生动的小市民形象见誉于文坛并且深受读者喜爱。让读者在欣赏作品中人物的表演的同时细细品味人生的真谛。也是苏州文学的代表作家。

18. 《乔厂长上任记》是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成名作,于1979年发表。(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19. 《受戒》是汪曾祺的作品。

20. 1987年贾平凹小说《浮躁》获第八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21.《长恨歌》的女主人公是王琦瑶。

22. 1986年第三代诗人,表现为南京“他们”,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非非主义”等等诗歌派别。

23. 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

24. 八十年代的无场次话剧,新世纪探索戏剧成熟的标志,八十年代风云人物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

25. 沙叶新的《陈毅市长》是冰糖葫芦式的结构,由十个故事串成。

26. 被认为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是《随想录》(巴金)。 27. 八十年代报告文学的特征是走向开放。

28. 九十年代季羡林、金克木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

29. 1954年毛泽东发起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武训传的“批判”。

30. “文革”文学的核心命题是根本任务论。

31. 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中老一代农民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

《创业史》中梁三老汉:一个由传统美德和狭隘性观念小生产者的旧中国农民典型,他的形象表现了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精神负担在心的时代,如何得到升华的深刻主题。

32. 探讨民主革命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命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是杨沫的《青春之歌》。

33. 郭小川的诗歌《致青年公民》采用了楼梯体结构。

“楼梯式”是贺敬之在学习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样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融进中国

民歌和古诗词的优点,创造的一种诗歌样式。这种形式,诗行的内部按照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像楼梯一样排列,高低交错,字句排列基本对称,句式大体整齐,音顿大致相近,押韵大致相同,有严格工整的对偶和排比,节奏明快,抑扬有致,有利于表现重大主题、抒发充沛激情、增强诗的表现力和鼓动性。

34. 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了

35. 《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集,将劳动与爱情相结合,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集。

36. 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

37. 秦牧文艺随笔集是《艺海拾贝》。

38.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9. 徐敬亚在1983年《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题为《崛起的诗群》一文。

40. 韩少功在他的文章中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说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韩少功的“湘楚文化派”、李杭育的“吴越文化派”、扎西达娃的“西域文化派”、郑义

的“太行文化派”、张承志的“回族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年笼期派”、贾平凹的“商州文化派”以及阿城的“三王”与“遍地风流系列”、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等都以超越现实的笔法对文化传统、地域风俗完成了一次审美的历史建构。

41. 最早通过艺术形象写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永久伤痕尤其是给青少年带来道德伤害的作品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刘心武的作品,这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宋宝琦、谢惠敏是其中的两个主人公。小说中描写的两个畸形儿形象。宋宝琦:愚昧无知的中学生典型。谢惠敏:深受极左路线毒害的学生女团干部形象。

42. 茅盾文学奖《芙蓉镇》的作者是古华。

43. 茹志鹃于1979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反思文学”的起步性标志。

44. 丙崽是韩少功小说《爸爸爸》里的人物。

《爸爸爸》是韩少功响誉文坛的重要作品, 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45. 陆文夫的写实的小说。

46. 陈奂生系列是指高晓声创作的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这些作品是分两个时期完成的。

47.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是张洁的第一篇小说(1978)。

48. 张贤亮的《绿化树》里的知识分子是章永璘。

49.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出自舒婷的朦胧诗《致橡树》。

50. 80年代《枫叶红了的时候》和《曙光》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

51. “现实主义冲击波” 指的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而进入一个新阶段,被人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

52. 90年代徐坤被称为“女王朔”

53. 90年代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是文化散文。

54. 1960年《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