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数除以分数》。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分数除法》第2课时的内容。它包括了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学生理解了这个计算法则,就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具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概念及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思考、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
4、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尺子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置,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一精辟结论强调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图”与“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
根据高年级学生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计算方法,并通过发现、总结、运用法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了五个环节:复习旧知、联系实际,情景再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知识的获得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的学习感悟得到的,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
(一)、复习旧知
口算:(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分数的意义,为归纳方法做好铺垫)
(二)、联系实际,情景再现
1、同学表演,把生活中真实的内容搬到课堂,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也让静止的数学课动起来了。
2、小明3小时走了9 千米,小红2小时8千米,谁的速度快?
(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目的地引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为实现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体现“教学互动”这一新课程理念,这一环节,将分四个步骤进行
(1)第一个教学出示例2引导学生理清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让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最后得出:
(板书)这一步骤中, 我注重给学生提供积
极思维,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第二个教学“1小时里有几个
小时?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思考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已有的知识,画线段图等 办法, 解决问题。最后得出:1小时里有3个米。(板书)
这一环节,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对算理深入理解,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由除到乘的过程,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会几何直观思想、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
(3)第三个教学 “3个
小时走了几千米?”得出:
(板
小时。
小时走了2×千
书)这一步骤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算式的意义和算法。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得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4)归纳概括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算式在形式上的变化,使学生看到
变成了
,除号也变成了乘号,从而得出:一个数除以分数(0 除
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四)、 自主练习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第一题是填空题,旨在巩固计算方法中的关键步骤,熟练计算;第二题是计算题,旨在进一步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加深算理的理解; 第三题字母填空题,分数除法抽象为字母形式,考考学生是
否会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三道练习由浅入深,进一步给学生创设了练习巩固的环境。提供教学活动的机会,加深了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设计突出了计算法则,加深了学生对法则的理解,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目的、有层次,即可以完整地检查学生掌握法则的情况,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变能力)
(五)、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 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 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说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系统地反映出本课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得比较好,而且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事后我进行抽查,计算正确率达90%,而且不少学生都能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找到有效生成知识的方法。
1. 这一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推理与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
2. 本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问题积极寻求不同的思路,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的表现相当出色,在创造性的探索中,学生的创新火花得以迸发,实现了算法多样化和对算理的解释。然后在教师的激励和帮助下,学生归纳整理,回顾反思自己的算法,经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创造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 一个数除以分数,在我们已经知道怎么算的人来看,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吗?一个数除以分数就等于一个数乘这个数的倒数。又何必要自讨没趣,要花时间去探究算理,形成算法。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计算的规律进行计算不就可以吗,这样不仅教师轻松学生也能够运用规律直接计算。岂不两全其美吗?其实不然,数学是一种思维训练,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遇难再破难。所以在这一节课,我这样先让学生思考,再一起来解决。并且在困难的时候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这样列式的同时,是在计算什么量,再计算什么量,就得出了算法。
数学问题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从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引入,让学生经历“复习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运用方法”的过程。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 真正使学生学会方法与技巧。
不足之处:
“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在“ 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由于本节课让学生理解算理这一目标为中心,但学生普遍都存在困难点拨很少且不够到位,有个别学生。纵观整节课,本人教学缺乏耐心,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空间都不足,
今后有待加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让我在现有的水平能更上一层楼,本人将不胜感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