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 “中共慈溪市委关于制定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 “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指导今后五年慈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推进期,新型城市化高速发展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深刻认识并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背景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紧紧围绕建设效益和谐新慈溪目标,全面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大桥经济时代,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努力探索具有慈溪特色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胜利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一)。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基本实现翻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区位优势明显提升,杭州湾跨海大桥顺利建成通车,杭州
湾新区建设上升为全省发展大平台;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5%, “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成功创建省首批卫生强市、省体育强市,连续多年获得平安市称号,荣获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1.5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境外引水工程、电网建设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生态环境稳中趋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5%。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前列,为 “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重要经验。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世界经济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将进入逐步复苏的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到来;我国经济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条件和动力将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必然的战略抉择;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宁波将全力以赴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内外需协调拉动、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将对我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从我市发展特征看, “十二五”时期,我市进入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一万美元向二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相互交织及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制约和重大挑战。大桥经济效应持续深化,区域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民营经济优势依然明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经济结构性矛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等制约转型发展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势必进入转型攻坚期。城市化加速推进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宁波都市区建设将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较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城市化需求较强,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较为明显,但城市化相对滞后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新型城市化势必进入加速发展期。宁波都市区空间布局更趋优化,高铁 (轻轨)时代正在到来,余慈区域联动发展深化,杭州湾新区的高水平崛起,城区发展战略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市域城乡统筹协调格局尚未全面形成, 区域发展势必进入联动推进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老慈溪人对公共服务需求明显增强,但利益协调和矛盾化解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社会建设势必进入整体提升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我市生态欠账多、承载能力弱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任务极其艰巨,生态文明建设势必进入全面加强期。 从总体上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坚持经济转型与社会建设同步、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并重,积极探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子,逐步形成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不断开创具有慈溪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以富民强市、文明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现代中等城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更具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要突出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全面强化新型城市化引领。把新型城市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和推动力,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
——全面推动区域联动发展。顺应宁波现代都市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我市与杭州湾新区协同发展和余慈联动发展,加快片区统筹发展
和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科学、高效、优化配臵,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内外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全面坚持创新强市。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向产业平台集聚,努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教育、人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
——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构筑惠民富民安民的机制,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
(三)发展目标
根据 “十二五”发展新要求,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 “十二五”时期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全面建成,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更加牢固。到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尤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竞争力实现新跨越,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0%,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
——城镇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中心城区建设发展实现五年新跨越,城市辐射带动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显著提升,人口达到45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新兴小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功能定位清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生态市和 “森林慈溪”建设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取得实效,高耗污染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节能减排降耗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
——创业创新环境实现重大突破。创新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臵的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优化创业创新软环境。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5%,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2000人,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2.5件以上。 ——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实现重大突破。
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争取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家庭财产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家庭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8万元和2.4万元。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切实增强,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发展大桥经济,大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扩大消费需求,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稳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坚持特色、生态、安全、品牌发展理念,稳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优化布局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创建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稳定土地流转率,做到保量提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和创汇农业,提升农业多样化功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以优质种苗培育、畜禽高效养殖、农产品保鲜加工等技术的科技创新突破为重点,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加强农产品质
量安全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做强慈溪优质农产品品牌。
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基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逐步形成近岸水产养殖、北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中部都市创汇农业、南部林特经济和粮经作物等四大农业产业区。加强粮食功能区和 “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大做强种子种苗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实施 “320”工程,即争取创建宁波市级农业主导示范区和精品园30个,慈溪市级农业主导示范区和精品园20个,形成功能突出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种苗基地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成市现代农业开发区、万亩畈生态植物园,着力打造成集生态效益和观光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开发板块。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业科研培训教育基地。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农产品的技术开发和质量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加工深度。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努力提高农产品组织化、市场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先进特色制造业
坚持工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基本建成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新兴产业繁荣发达、集群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努力
成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引导家电、轴承、化纤、汽配等传统产业向科技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实现家电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引导重点优势产业链形成渠道共享、集体采购、价格自律等有效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营销网络组建等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支持中小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加快装备更新,促进产业升级、工艺升级和功能升级。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突破1000亿元。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高品质工程塑料、电子专用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农用新型塑料、新型节能环保光源、高性能磁性材料等行业及产品。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行业及产品,开发生物质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档纺织机械、高压配电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全自动轴承加工设备、数控机床等装备,开发生产高精密轴承、高性能机械基础件、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功能件、新型医疗器械等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企业应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和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及激光通信设备、
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及关键配套件、宽带传输设备和接入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工业控制芯片、汽车专用芯片等产品,开发物联网技术。深化扶强扶优机制,积极支持创新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企业,有序推进高能耗、高污染、落后工艺企业的关停并转,切实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综合运用市场、技术、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和补偿机制,整治和逐步淘汰废塑料、小化纤、小熔炼等落后产能,规范提升家庭工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制定新一轮的产业指导目录和效能指标体系,严格把关新上项目准入标准,推动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优化。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城镇化大平台为依托,以产业基地、关键项目、核心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产业、科技、人才的集聚示范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新兴产业集群区,建设专业化园中园,着重引进四大新兴产业,促进各类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建设成为产业新高地。加快慈东工业区建设,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升金属制品、家电制造、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健全研发、居住等各类配套服务,努力发展成为特色产业显明、服务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区。对接宁波临港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产业特色板块。观海卫、周巷工业园区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重
点打造以智能家电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规模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推动企业跨地区跨领域兼并重组,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提升发展优势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努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创建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基地,实现由市域性服务业向区域性服务业转轨,初步建成联结宁波大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物流节点基地、长三角南翼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基地。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业转型升级和长三角地区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为导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建筑业、中介服务等服务业。着力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带来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外包能力、仓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供应链服务集成,到 “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市综合物流园区、周巷西部物流园区,逐步形成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依托、以区域配送物流和专业市场物流为特色的长三角南翼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着力打造地方金融高地,主动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支持中外金融机构及国内外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引进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引导建立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慈溪家电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快引进和培育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中介
服务机构,支持发展服务外包,鼓励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大力培育研发、创意设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
提升发展商贸业等传统服务业。优化商贸功能布局,引导商贸业向中心城区和小城市集聚发展,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完善中心城区大型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现代商贸板块,重点开发文化商务区、中央商务区、城西休闲商贸区等区块,加快引进大型连锁企业、城市综合商业体、购物中心等,提升特色专业街区、品牌店、专卖店。加快观海卫、周巷、龙山等商贸区块开发建设,形成一批功能健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商贸集聚区,提升城镇商贸服务功能。加速改造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商品市场园区,整合提升金属材料市场、轻纺服装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发展家电市场,形成市场规模优势,力争打造成为辐射长三角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一代市场集群。
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掘我市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区,建成开放鸣鹤风景区,规划建设匡堰南部山区青瓷文化生态区和伏龙山旅游休闲景区开发和保护,推进杭州湾湿地、越窑青瓷遗址、达蓬山等景区建设,研究规划横河童家岙文化遗址保护等,打造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善交通、水、电、气、热等基本民生设施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集公共呼叫、救助、救灾中心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业,以发展网络增值业务为重点,整合传输技术,推进
产业服务信息化。
(四)切实改善消费需求
优化消费需求结构,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提升消费能力。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立足点,着力破解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居民消费潜力有效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消除城乡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着力提升即期消费能力。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推动消费信贷由以住房、汽车等为重点逐步延伸到旅游、教育、家庭耐用品等更多领域,加强 “信用慈溪”建设,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健全行业信用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改善消费环境。做好 “米袋子”、 “菜篮子”等重点商品的生产、储备和供应,保障有效消费供给。改善消费服务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型商贸设施,完善农村消费网络,强化消费市场监管,营造 “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规范消费市场正常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维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培育消费热点。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康体健身、信息服务、家庭服务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导向,加快发展社区
服务、家庭服务和老年服务等服务消费。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的住房消费,鼓励节能环保型轿车进入家庭。引导网络购物、电子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鼓励和引导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强化规划导向和政策支撑,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层次清晰、有机统一、布局合理的市域空间新格局。
(一)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围绕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深化 “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市域空间结构,着力增强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开发建设杭州湾新城,培育发展观海卫、周巷、龙山三个小城市,促进片区统筹发展,推动中心镇由农村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模式转变,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中心城区。加强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加快改造更新,着力增强城区经济、公共服务、综合承载、生态景观、文化特色、综合服务等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全力打造 “绿色生态、宜业乐居”的一流幸福家园,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45—50万人。
杭州湾新城。开发建设杭州湾新城,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统筹城乡发展,依托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先进特色制造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力争把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层次高端、机制体制灵活、都市气息浓郁的国际化生态新城区。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5万人。
观海卫镇。依托现有城镇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打造成为浙东生态休闲文化名胜区、宁波北部综合性工贸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市域副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0万人。
周巷镇。整合集聚各种优势资源,打造余慈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工贸联动、功能复合型的现代化小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5万人。 龙山镇。发挥镇区一体的优势,依托较大的发展空间,加快新城建设和产业集聚,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旅游生态宜居功能区和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5万人。
小城镇。提升城镇功能,改善镇域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明确功能定位,培育自身产业特色,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独特优势。加快交通、生态、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中心城区、小城市的空间联系,改善小城镇面貌。深化区域统筹发展,形成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小城市之间、小城镇与中心城区之间资源整合、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形成主体功能区
市域空间由南向北划分为 “4个功能区”:南部生态林业区、中部城镇经济区、北部绿色农业区和沿海新兴产业区。各个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确定空间范围,实行分类开发和差别化管制,构筑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臵均衡、空间节约集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
——全力保护南部生态林业区。南部生态林业区列入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设立一批自然生态保护区,重点发挥生态屏障功能。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市域南部生态丘陵,以加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农业基地建设为主,适度发展与该区域功能定位不冲突的特色经济,并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森林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域,实行强制保护,禁止对自然生态的人为干扰活动,传承本地区文化遗产,确保本地区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优化开发中部城镇经济区。中部城镇经济区包括市域沿329国道两侧开发密度较高的中部区域,列入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发挥提升经济质量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功能,是今后本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以优化提升为方向,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适度开发北部绿色农业区。北部绿色农业区包括中横线两侧至北部沿海大部分区域,列入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发挥效益农业和自然生态功能。主要发展与该区域功能定位不冲突的农业特色经济,控制区域中建设用地和人口的无序扩张,引导人口逐步向中部城镇经济
区和沿海新兴产业区转移,作为中部城镇经济区与沿海新兴产业区的天然生态隔离屏障。
——重点开发沿海新兴产业区。沿海新兴产业区包括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区等市域北部沿海区域,列入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发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能级功能。以加快开发建设、发挥集聚优势为导向,承接农业林业水面涵养区和法定保护区的人口转移,作为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是今后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
(三)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区
以更大气魄、更快节奏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更新,实施中心城区改造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六大片区十九个功能板块的改造建设,建成一批城市景观区、城市综合体、城市文化区和特色街区,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快重点区块改造更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区建设“三年新突破、五年大变样”,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区。 “十二五”时期,中心城区改造更新完成投资600亿元,拆迁4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安臵房面积700万平方米。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区产业集聚创新功能,发挥城区经济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商贸购物、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商贸旅游业,鼓励引导商务会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现代咨询、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突出重点,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以
文化商务区等为基地,建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功能配套的城市综合体。改造城区传统工业,着力培育新兴低碳工业,建设新兴产业集群区。加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大力引进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
加快重点区块改造更新。高起点谋划城市总体功能布局,高效率推进重点区块改造更新。推进文化商务区、明月湖板块、三洞桥板块、白沙板块、楼家板块等新城河北段综合改造,建设成为富有现代化气息的行政、文化、商务中心,融合体育健身、休闲居住等功能,重点突出新城河景观轴线,塑造层次丰富 “亲水亲绿”的滨水空间,打造多功能集聚的 “主中心,新城东”。推进隆兴板块和天香桥板块等新城河南段综合改造,融教育、居住、商业、休闲等多样化功能于一体,打造环境优雅静谧、文化氛围浓厚、景观开放大气的文教生活区。推进万亩畈板块、墙里-西华头板块、城东现代商贸板块等城东片区综合改造,以生态休闲、生态居住、新型商业功能为主,重点突出万亩畈田园观光、生态休闲功能,使其成为 “城市绿肺”、天然氧吧,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乐居佳地。推进城南板块、景观大道板块、乌山板块等城南片区综合改造,融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低碳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重点突出景观大道建筑精品、乌山文化古韵展示和城南绿色、生态、低碳居住功能,打造城区南部门户、城市新景。推进城西休闲商贸板块、三碰桥板块、马家路板块等城西片区综合改造,建成集休闲商业、生活居住、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商贸区和现代生活区。推进新潮塘板块、周塘西板块、石桥头板块等城北片区综合改
造,建成以居住为主、环境品质一流、服务设施完备、社区管理优良的大型居住示范区,打造 “和谐亲水新社区”。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基础设施、生态、文化等为重点,全面实施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工程。健全交通道路、城区河道、客运场站、公共停车场、排污管网、天然气管道、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布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一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及文体设施,全面强化城区综合承载功能。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推进城区美化、亮化、绿化,建成城市展示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建筑,塑造城市文化景观轴,提升城市品位。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加大对 “城市病”的治理力度,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城区精细化治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提高综合执法效能。提高 “数字城管”水平,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强化旧城区治理,深化城郊结合部综合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区主要道路市容市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城市各类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有效盘活和经营城市资产,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新格局。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化村庄布局,建设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村庄布局。按照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要求,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有针对性地选择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宅基地整理复垦有潜力的较大规模行政村,以村庄布局规划为导向,培育形成30个中心村,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12个,提高中心村对农村人口的集聚力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中心村集聚。突出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大力推进 “农房两改”,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建设农村新社区。全面推进和深化农村社区服务,加强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立以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身养老等为重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优化学校网点布局,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提高数字电视、互联网应用水平,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化农村社区功能提升和服务创新。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幽静、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 “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河道、农业面源污染等深层治理,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大力开展集污管网建设及偏远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加快农村公厕、户厕二次改造,深化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实施农村亲水河道和绿化护岸改
造,推进森林村庄建设,加强村庄、庭院绿化和生态村建设。建立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不断增强农村商贸服务功能,提升农村物资质量安全水平,建设一批农村超市、专业店、专卖店,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便利店、放心示范店、农资配送店、农贸市场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网上物流。
四、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就业环境,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全面提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促进充分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到2015年,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建成 “充分就业市”和省级 “创业型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
积极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乡就业岗位10万个。鼓励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转业军人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培育扶持公共卫生、城乡环保、社区服务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加快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加强就业服务。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城乡统筹、自主择业、
公平竞争的就业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就业培训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活动,强化农业专业技能、职工职业资格、职工岗位技能等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强化就业援助机制,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提高居民收入。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协调增长机制,推行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劳动工资报酬的合理增长。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例,构建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推进家庭工副业的集聚和改造。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农民获得更多的集体收益与股份分红。
(二)健全社会保障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不断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使全市城乡居民共享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到2015年,城乡居民综合参保率达到85%以上。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待遇享受标准。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低保全面接轨。提高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
度,推进房源建设点从城区延伸到重点镇,扩大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和受益面,稳妥发展公共租赁房,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步伐。提高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发挥慈善组织作用,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建设一批非营利性质的敬老院、福利院和医疗机构。
促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促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互通机制,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相接轨,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互通对接,逐步形成各类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衔接的制度体系。
优化社会保障服务。积极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网上申报,推广实施医疗费用报销服务 “代理制”。进一步优化市、镇、村三级社保服务平台,提高社会保障经办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 “一站式、一条龙、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建设社会保障卡工程,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推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和社会保障服务 “一卡通”。
(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提供公平、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构建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争取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每千人执业 (助理)医生数达到3.2人,每千人注册
护士数达到2.5人,每千人医院卫生床位数达到5张。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改善诊疗设备和基础设施,推进诊疗设备现代化、住院条件宾馆化、农村社区卫生标准化、就医环境人文化。着力抓好医疗人才引进、医技能力提高、医院技术合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医药事业。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向,扎实推进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处臵、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疾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建立院前急救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探索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新模式,扩大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切实强化医德医风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积极稳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质优、价廉、安全药品供给。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在加强监管、严格准入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卫生投入
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兴办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
(四)加强社会管理
加强和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充分发挥基层及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等稳步下降,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明显提升。
完善社区自主管理。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机制,构建 “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社区服务”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协商和民主评议制度,完善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全面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建成一批精品社区、样板社区和和谐社区。建立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构建社区居民 “十分钟生活服务圈”,繁荣社区文化,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计生服务质量。深化暂住人口 “精细化、系统化、社会化”服务管理,强化对暂住人口的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和文化生活等服务,积极探索暂住人口的落户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
人口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继续完善覆盖城乡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建立居家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以养老机构(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加强残疾人 “两个体系”建设,深入实施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活力,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多元化,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和表达诉求的作用。完善社会工作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规范社会工作者岗位设臵、薪酬待遇、考核评价和权益保护机制,培育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深入推进 “平安慈溪”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完善 “网络式管理、互助式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提升和谐慈溪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调处衔接机制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 “大调解”工作体系。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巡控网络建设,扩大 “天网工程”监控覆盖面。发展气象事业,提高气象预警服务水平,完善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健全
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舆情分析和管理,健全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臵体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推进 “双拥共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切实维护国防安全。
五、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低碳绿色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改善生态环境
进一步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功能建设,着力开展对重污染行业的专项整治,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到2015年,城镇、农村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地面水劣五类水质比例下降到50%以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各项节能减排任务,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深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保专项整治,巩固长效治理机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监管,实现全部达标排放。以化纤、轴承、腌制、食品等行业为重点,抓好水污染重点行业的在线监控,深化磷化、酸洗、电镀等行业环境治理,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实施城河治理和镇、村河道环境整治工程,促进河道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推进河道生态修复,着力打造以绿色为主格调的
滨水风景带。切实加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对废弃矿山、公墓等实施生态覆绿。
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日常管理,完善考核办法,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推进机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对重点能耗行业、重点能耗企业的动态监测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积极开展居民生活节能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推进以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的减排治理,加快建成覆盖市域的市、镇、村三级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实现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纳管排放,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加强对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和治理,建设基本无燃煤区,全面淘汰手烧燃煤锅炉,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倡导使用清洁交通能源。 建设 “森林慈溪”。着力于沿海防护林生态屏障建设、道路水岸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生态框架建设、城镇庭院生态板块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和植树造林,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1%。让森林进城市、进社区、进村庄、进工厂、进校园、进道路,规划建设万亩畈、新慈湖等若干个森林公园,稳步提高森林覆盖面。加大南部丘陵山区和北部沿海近海绿色屏障建设,拓展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以重要节点、重点道路、重点板块为突破口,沿点、线、面全面推进平原绿化。推进各类园区生态化改造,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倡导全方位、立体式的城
区绿化理念,着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二)发展生态经济
强化生态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产业链。到2015年,初步构建起生态污染预防体系,生态经济发展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示范基地。 强化生态保护。坚持从源头上构建生态预防体系,以功能区规划为导向,优化市域生态资源空间布局,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加大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水源涵养区、海域滩涂、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项目行业准入,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企业实施强制性改造和淘汰。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严格审批新建项目,加强环保 “三同时”竣工验收管理,确保新建项目达标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扩大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着力推广清洁生产。用循环经济理念规划、设计和开发新建园区,改造已有园区,提升农业功能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共享程度和产业链衔接水平,促进农业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率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生态小区和生态住宅建设,将生态系统整合理念和生态工程技术融入到城市社区开发之中,抓好道路改扩建、管网雨污分流、绿
化空间优化、水循环系统设计、垃圾分类收集、城市天然气转换等工作。建立城乡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点——加工中心——交易市场三级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合理布局和规范社区、村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加快建成可再生资源加工交易中心,启动建设可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推进废物利用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碳排放的考核评估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碳交易机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低碳产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限制高耗电、高耗油产业,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着力提升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和碳捕捉,促进碳排放减量化,提高碳汇能力。注重引导城乡居民自觉、自愿采取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提高城市建筑寿命,着力建设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小区和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的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单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出行。
(三)培育生态文化
加快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扎实推进生态创建示范工程,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促使人们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
倡导绿色发展。积极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各类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生
态文化知识的持续传播。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为平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生态环境。大力培育生态文明道德,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创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
创建生态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全国生态市创建,积极建设生态镇 (街道)、生态村,落实创建责任制,形成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的崭新格局。研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以绿色生态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导向,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生态文明的教育实践基地,树立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单位。
健全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制定完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绿色科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相关政策,为推进生态文明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确保环保财政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外商投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公众听议制,保障公众的环境监督权、知情权和议政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损害、生态破坏责任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环境要素资源市场化。建立健全绿色产品服务体系,大
力推行绿色采购制度。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和环境信息网络化工程建设。
六、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新慈溪精神,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着力实施文化发展繁荣七大工程,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省级体育强市创建成果,建设文化大市。
(一)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新慈溪精神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切实增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凝聚力。
发展弘扬新慈溪精神。着力实施 “先进文化引领”战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地域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引导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弘扬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慈溪精神,形成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社会风气,提升市民精神境界。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创新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引导养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现代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倡导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
强新闻舆论阵地建设,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和管理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受益面,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广泛开展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 “三北讲坛”等一批公益服务品牌。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组织网络,加大文化骨干培训,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开展农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社团文化、文体竞赛等活动。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上林湖越窑遗址、虞氏旧宅、横河童家岙文化遗址等保护工程,建立上林湖越窑遗址和童家岙文化遗址展示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中心。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深入实施 “文化精品工程”,创作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慈溪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精品。加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和扶植反映现实生活、农村和青少年题材作品的创作。加大美术、摄影、曲艺等原创出版力度。
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 “东海明珠”工程,在镇级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中心等文体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 “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进基层、进农村。建设大剧院、科博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建筑和若干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展示区域,鼓励兴建民间博物馆。建设一批富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城市文化景观轴、文化景观河道、主题文化广场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雕塑、绿地、廊道等,建设市体育公园。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加快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体育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会展、数字网络、体育健身等文化体育产业。加大对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体育产业群。加快推进青瓷瓯乐等地方文化产业化进程,着力建设青瓷文化体验区、乌山古韵展示区等文化功能区块。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培育文化节庆会展品牌,推动和支持文化产品出口,打造具有慈溪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
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着力优化政策服务保障,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组建或引进文化、体育专业团队,建立和发展文化体育健身基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体育骨干企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
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主体。
健全文化体育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健全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文化侵权、盗版等非法行为,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完善多元化的文化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体育产业经纪机构、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文化消费,推动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共同繁荣。
七、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切实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强科技创新
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活力,努力把我市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较高、创新效益良好的创新型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基地。到2015年,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省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培育企业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创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以及兴办独立核算的科研机构,支持较大规模企业在国内外设立、收购、控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
站、成果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探索建立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对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实行科技型企业认定制度,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到 “十二五”期末, 培育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企业创新团队2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100家。 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建成一批研发设计中心、科技数码园、家电服务中心等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浙大网新慈溪智慧谷、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市科创中心,创建国家级、省级科技孵化器。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提升科技装备应用水平。加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建立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和引进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强化专利、商标、版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鼓励企业加强战略联盟,推动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创建重点块状产业区域品牌,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加快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拓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加强科普服务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创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市。
(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动教育从规模
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转型发展,继续深化 “平安校园”创建,加强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多样化,力争学前三年幼儿净入园率99%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以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规范提升学前教育。按照 “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多元发展、整体提升”的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规范幼儿入学,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步伐,确保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公平、规范的办学环境。实施幼儿园等级建设工程,力争在新增省一级、二级幼儿园上有较大实破。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三大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幼儿素质教育水平。
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统筹配臵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均衡化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推进中小学教育集团化,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快发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特殊教育。 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水平。高标准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打造 “职教强市”。
发展终身教育。以 “名师名校长工程”和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为抓手,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提升师资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教育基金,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实行弹性学习制度,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方式,推进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重视老年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争取进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行列,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市。
(三)建设人才强市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优化人才结构,健全引进培养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区域性创新型人才高地,强化人才对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力争到2015年全市万人人才资源数达2000人,人才拥有量达到宁波各县市前列。
优化人才结构。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推动人才总量攀升和人才结构优化。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和第一、二、三产业人才比重得到优化调整,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健全引进培养机制。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拓宽人才引进 “绿色通道”,实施新型城市化人才引进培养 “双百计划”,
重点解决紧缺人才安居难题。实施人才柔性流动,实现创新型人才资源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化组合。培育人才引进载体,加快培育发展人才中介组织,重点引进优质人才猎头中介机构。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入实施 “115人才培养工程”、 “万名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百千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和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构筑人才创新承载平台,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人才选用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公开、透明的人才评价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完善人才服务和保障体系,健全人才津贴制度。强化人才创新资金保障,改善创业环境,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资源配臵效率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体制、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等关键领域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激发
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民营经济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进联合、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开展资本运作,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上市公司。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兴产业等大项目的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城区改造更新、中心镇开发建设及“农房两改”,推动民营经济在 “二次创业”中实现新跨越。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创建省金融创新示范县 (市),加快地方金融高地建设。支持在慈银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推动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保险互助社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拓展企业股权、项目、债券、信托等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 “三权一房”等权益性资产融资发展,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提高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健全土地资源配臵机制。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和租赁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闲臵土地退出机制、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完善滩涂围垦、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推
进农村宅基地臵换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流转机制。
深化资源性产品等要素改革。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用水总量控制、分类水价和水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交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和服务平台、区域信用平台等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重组和合理配臵,实现国有资产的整合提效。理顺国资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明确、分类监管、流转顺畅的国资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组建和完善建设、水务、交通、商贸和水利等五大集团企业,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创新管理模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新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打造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开拓、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团队。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三集中、三臵换”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镇级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建设体制、公共服务体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增强内生发展能力。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继续深化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建立股权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村改居工作。促进公共财政对 “三农”的投入由增量增长向存量结构调整转变、由项目化向项目化与制
度化相结合转变,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在城乡之间的投入比例。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革社会管理方式,率先形成与社会转型、时代进步、群众期待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企业公共咨询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发挥政策百事通、紧急救助服务等热线的功能和作用,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推进社工志愿结对联动。加强各类专业性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实施 “社工+志愿者”结对联动发展,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努力形成 “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健全完善有利于加快农民转移和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权利差异,健全城乡一体化政策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保、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等问题,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大农村投入,推进治安管理、环境治理、市政基础设施、城乡交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 “多村一社区”、“一村一社
区”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推进 “网络化管理、互助式服务”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加强对网络 “虚拟社会”的管理。开展多形式的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适应市域发展格局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着力推动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行政管理为核心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开放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进一步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健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网上审批和网上办事功能,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探索实施行政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完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税收结构,培育稳定增长的地方税源。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和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务督查、责任考核和绩效评价,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建设开放型政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论证制度,畅通公众意见表达反馈渠道,建立决策跟踪反馈制度。推行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和审前
公示,全面实施政府部门预算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多渠道搭建政民交流的双向互动平台,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媒体交流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市民与政府互动回应的 “阳光通道”模式,推进社情民意良性互动,着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亲和力。 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加快 “权力导向型的政府”向 “法律和规则导向型的政府”转变。全面推进扩权强镇建城改革,扩大小城市、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打造 “法治政府”。
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切实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和公共资源配臵管理,加强工程招投标、土地资源配臵、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健全项目投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管理,健全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公共资金监管程序。稳步推进公务消费、公务接待制度改革。
(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出口与进口、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发展,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深化区域间交流与合作,构筑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
新格局。
深化区域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积极参与宁波都市经济圈建设,推进余慈联动发展,建立健全区域间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带来的政策机遇,抢抓中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以单独设立、联合组建等方式,加快形成国内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构建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建设的合作共赢机制。
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着力提高出口产品创新、创牌、创标准能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推动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加强境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经贸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资源开发,获取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鼓励进口新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完善对外贸易预警体系和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加快推进 “慈溪家电出口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全面推进招商选资,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推动内外资企业融合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引进区域性总部机构和职能性总部机构,加大智力引进力度,利用优质外资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开拓境外资本市场,不断培育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在外投资创业企业的服务,积极实施 “回归工程”,推动 “慈溪经济”
与“慈溪人经济”的良性互动,提高我市开放促发展水平。
九、增强资源要素保障,提高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谋划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和资源要素保障,按照“开源节流,集约利用;突出重点,优化配臵”的原则,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水利、电力、土地、信息等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全面提升对外交通,健全市域交通网络,开展中心城区疏堵保畅工程,着力构建全方位、大开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力争到2015年,等级公路里程数达到138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0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综合运输系统的要求。 全面提升对外交通。构建与上海、宁波、杭州便捷的交通体系,积极推进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快速跨境路网建设。配合建成杭甬高铁,规划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积极争取宁波轻轨三号线实施,规划建设沿海杭甬高速复线、绕城高速,建成东三环快速路、余慈城际快速路、杭甬高速慈溪连接线拓宽工程等。筹划建设3000-5000吨海黄山海运码头。
健全市域交通网络。适应城市组团化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块建设的要求,优化以公路为主体的市内交通网络,强化地方公路网与对外交通体系的联络,建成一批贯通全境、连接市外通道的主干线及快速路,打通城乡结合部、片区之间、镇域之间的交通瓶颈,形成高效便捷的 “六横十五纵”地方公路网络。充分利用交通节点和区位优势,加快
构建市域物流网络,基本建成市综合物流园区、东部物流园区、西部物流园区等,发展区域性专业物流市场。
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环境。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对接高铁、轻轨、高速公路、快速路的骨干道路,强化城际联系。优化场站布局,实施市客运中心、客运南站、客运北站、货物配载中心等迁建工程。优化交通引导组织能力,打通瓶颈路段,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着力缓解城区交通 “出行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网络和停车换乘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服务水平。积极实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强化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建设立体式公共停车场。
(二)绿色生态的水利网络体系
到2015年,我市水资源总量将达到10亿立方米/年,可用水量5.8亿立方米,其中优质水供水能力达到1.42亿立方米/年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控制在35立方米以下,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完善城乡供水设施体系。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按照 “城乡一体、联网供水”的供水系统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加快建设城南水厂工程和师桥水厂扩容工程,实施中横线骨干管道工程、城南水厂配水管网工程和二次改水等管网工程。适时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水厂,发展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相分离的分质供水系统,逐步实施分级、分质供水。做好水资源保障长远规划,针对局部区域开发建设需要,研究谋划区域性境外引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
加快骨干河道拓疏改造。拓疏四灶浦、灵峰浦、潮塘横江、新城河等骨干河道,增加河道调蓄量,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完成水体流动大塘江入口整治和漾山路江整治工程,实现水体的顺利流动;建成郑徐水库,开工慈西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储备和调蓄能力;加强河道污染源治理,提高河网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和发挥境外引入的水资源作用。强化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组建水务集团,实行供排水一体化运作,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约用水措施。
(三)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
强化电力保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外能源市场,构建电网、气网、油网三大能源网络,着力构筑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
优化电源布局。扩建500kV句章变(1000MVA),规划500kV余慈变 (2000MVA),加快形成市域东南西三侧均有受电电源点的格局,增加市外电力比重。
完善电网框架。 “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新华变 (480MVA)、慈中变 (480MVA)、观中变 (480MVA)等220kV变电所4座以上,增加变电容量1680MVA以上。加快推进110KV及以下基层电网建设,新建、扩建新都变、城南变、剑山变等110KV变电所25座以上,新增变电容量2240MVA以上。到2015年,实现全市最大网供负荷达到230万千瓦左右。
推动能源结构多样化。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建设500MW规模的杭州湾近海风电场,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拓展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综合高效利用生物质能,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强化节电节能,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管理节能、生活节能等综合性节能工程。
(四)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体系
做好长远规划,优化配臵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到2020年,确保耕地保有量64.6万亩,基本农田60.45万亩,标准农田38.29万亩。
优化配臵土地资源。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导向,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合理分配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小城市、重点功能区块、综合交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提高建设用地产出效率为目标,制定区域产业用地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设臵投入产出和容积率 “双控”标准。引导企业以原厂区翻改扩建、 “腾笼换鸟”项目臵换等多种措施盘活存量土地。
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积极推进海涂围垦和土地开发整理,启动建设建塘江两侧、水云浦两侧等围涂工程,力争到2015新增围涂面积5万亩,通过开发整理增加耕地4万亩,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减少农村建设用地3000亩。
(五)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 “智慧城市”,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智慧产业应用体系、民生应用体系、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数字慈溪”建设,构筑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快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实施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 “三网融合”。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网、传感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进一步完善市级数据中心,加快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完善网络应用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
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数据为核心,建设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逐步实现各类信息资源有效集成、整合、交换和共享。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
加快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大力推进智慧产业应用体系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物流和智慧贸易,加大信息技术在农情监测、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加快建设民生应用信息体系,推进以 “数字卫生”为重点的智慧健康保障体系、以 “数字交通”为重点的智慧交通体系、以居民需求为重点的智慧社区等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完善81890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积极打造智慧安防系统,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结束语
《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慈溪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为保障 “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纲要内容,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实施一批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研究规划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分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展望未来,创造慈溪美好明天的壮丽画卷已经描绘,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我市 “十二五”规划目标,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更具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慈溪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分类 指标 2010年 750 72280 250 290 4.9:60.4:34.7 104.88 80 68 3.62 1.4 4.18 1.5 14.81 1390 64.5 -0.48 15.2 30500 15000 42.5 77.3 2.12 2.21 2.8 1.6 45.5 4.307 0.74 42.2 - - 40 38.5 19.47 2015年 1300 2500 560 3.5:56.5:40 175 135 109 19.8 2 22 5 2.5 14.9 2000 68 ≤3 10 48000 24000 43.5 ≥85 ≤2.5 ≤3.5 3.2 2.5 50 4.307 年均增指标属性 长(%) 11 23 14 - 11 11 10 - — - - - - 7.6 - - - 10 10 - - - - - - - -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户籍人口,元) 经 济 发 展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6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7 自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8 自营出口总额(亿美元) 9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亿美元) 10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科 技 创 新 12 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 13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14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5 万人人才资源数(人/万人) 16 城市化率(%) 17 人口自然增长率(‰) 18 新增城乡就业岗位累计(万人) 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社 会 民 生 2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1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22 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24 城乡调查失业率(%) 25 每千人医生数(人/千人) 26 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张/百人) 2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8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29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 30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3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 32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吨) 33 城镇污水处理率(%) 34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5 森林覆盖率(%) 122800 - 11 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16 完成目- 标任务 ≤35 - 完成目- 标任务 完成目- 标任务 75 40 21 - - - 资 源 环 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