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

2020-08-11 来源:钮旅网
(5)·专题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824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

李江苏,骆华松,胡志丁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区地域不断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区与郊区一体化发展。但城区地域扩张并不是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唯一方式,且城区地域扩张在促进两者互动上力量薄弱,难以有效推进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分析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背后隐藏的理论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为今后制定政策、促进城区与郊区快速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区;郊区;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8)05-0438-04

StudyofSpecialInteractionMechanismbetweenUrbanAreaandSuburb

LIJiang-su,LUOHua-song,HUZhi-ding

(SchoolofTourismandGeographyScience,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092,China)

Abstract:Ourcountry'surbanismlevelwasincreasing,urbanareawasenlarging.Tosomeextent,thesepromoted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boththeurbanareaandsuburb.However,enlargementofurbanareawasnottheonlywayofspecialinteraction,andthepowerofenlargementofur-banareawassmall,whichwasdifficultforbothofthemtoeffectivelyimprovetheintegrationdevelopment.Thus,thepaperanalyzedthetheoryandin-fluentfactorsofspecialinteraction,anddiscussingthemainmechanismofspecialinteractionbetweenurbanareaandsuburb,whichgavetheoryfoun-dationofacceleratingintegrationdevelopmentforgovernmentpolicies.

Keywords:urbanarea;suburb;specialinteraction;mechanism

1 前言

2006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共有661个城市和2.1万个建制镇,城镇用地面积达3.46万

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6%,可见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导致同一城市的面积、周长持续增大,从而使郊区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城区地域扩张,改变着郊区的空间位置,使近郊变为城区,使远郊变为近郊,使以往非城市的郊区变为远郊。在此过程中,城区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郊区也得到了城区扩张所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这对城区与郊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依靠城区地域扩张来促进城区和郊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城区与郊区快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由于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郊区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纯粹的城区地域扩张难以覆盖所有农村地域。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区和郊区间相互作用的因子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

  收稿日期:2008-03-09;修订日期:2008-04-19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D0031M)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李江苏(1983-),男,云南省曲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

动力机制,旨在为今后制定政策,促进城区与郊区快速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2.1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城区与郊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域形态,它们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地子系统。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城区人—地子系统与郊区人—地子系统的互动,即城区人—地子系统与郊区人—地子系统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是由厄尔曼创立的用以表示两个地理区域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术语。在厄尔曼看来,这种相互依赖是对某一单一区域人—地相互关系的补充,空间相互作用包括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在地域间的流动。城区与郊区属于同一城市的两个地域单元,虽然城区与郊区在空间上是紧密联系的,但城区与郊区间各种资源的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职业结构要求、资金以及信息拥有量等是存在差别的,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城区与郊区间存在的差异和互补是诱发城区与郊区间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要素不断

[3]

[2]

·438·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824(5)                         ·专题研究·流通和往来的重要原因,对促进城区与郊区不断融合起到重要作用。2.3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全球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特征,可将全球城市化依次划分为3个阶段:中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中心城市化是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尤其是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区域要素、人口及产业向城市核心区域(城区)聚集,第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职能;郊区城市化发生在中心城市化的后期,由于城区人口过于稠密,用地紧张、地价昂贵、交通拥挤、失业率上升、投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使城区形成了人口和产业向外迁移的推力,而郊区因环境良好、土地价格低廉、开发潜力巨大,产生了强大的拉力[4]。由于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使城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郊区成为城区工业扩散的区域,郊区逐渐变为都市化地域;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逆城市化过程促使大城市地域的人口和产业等过于聚集的要素向城市近郊以外的远郊地区转移。可以看出,无论在城市化的哪个发展阶段,城区(核心区域)与近郊和远郊间人口、产业、市场等要素都存在着互动。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5]。城郊关系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乡关系,但两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因此,城郊关系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城乡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城乡一体化理论是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3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3.1 资源因素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区与郊区人地关系互动的基础和前提,资源对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城区与郊区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资源互补。城区与郊区互动最基本的形式是互通资源的有无。这些资源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硬性资源是指一切可看得到或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软性资源则是指硬性资源以外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文资源、知识资源、关系资源等。城区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

郊区在土地利用空间、自然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城区与郊区资源优劣差异,客观要求两者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以此促进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交流,提高双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资源要素是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3.2 人口因素

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前提要素,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为人口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流动性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头号人口大国,丰富的人力资源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我国人口、劳动力和人才分布地域单元差异现象也很突出,这种差异不但体现在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更体现在城乡之间[6]。城郊关系作为我国当前一类特殊的城乡关系,城区与郊区间人口保持着持续频繁往来。对于城区与近郊来说,存在着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现实,即部分居民住房在郊区,工作地却在城区;而部分居民住房在城区,但工作地在郊区。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们每天都往返于两地间,并在两地创造和消费社会财富。对于城区与远郊来说,则是远郊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区和近郊聚集,城区和近郊为远郊地区输送技术型人才的人口相互往来。可以说,城区与郊区间人口互动推动着城区与郊区在空间、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合作,促进城区与郊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口因素是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重要要素。3.3 产业因素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产业对城区与郊区互动具有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区与郊区产业部门互补以及产业结构水平高低对城区与郊区的互动产生影响。从产业部门角度看,城区分布着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科学研究业、信息业等部门;近郊分布着煤气、电力、供水、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部门;远郊地多分布着农业生产部门。由于城区与近郊、远郊产业部门异同,使城区与郊区间的产业部门形成合作,不同产业部门生产出“互补产品”,促进城区与郊区形成“需求拉动”作用。城区与郊区生产的“互补产品”越多,产业部门的互补性越强,两者所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力越大。从产业结构水平角度看,产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城区与郊区的互动:一是城区与郊区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影响它们相互作用大小,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两者互动强度越大,如东部沿海地区同一城市的城区与郊区,其整体产业结构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439·

(5)·专题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824

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结果表现为东部地区城市的城区与郊区空间互动程度明显要高于西部地区;

二是城区与郊区各自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同样影响着两者的互动,城区与郊区双方产业结构水平越高,表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个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在地域上相连的区域,能产生强大的联动互补。3.4 交通因素

交通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是社会化分工成立的根本保证,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广度[7],因此交通是影响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交通在增进城区与郊区资源、人员交往、沟通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区通往郊区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能满足物资、人员等快速在城区与郊区间流动,为城区与郊区的互动提供保证,如磁悬浮高速列车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城区与近郊、远郊之间甚至更大范围的互动。相反,城区通往郊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差,交通运力不足甚至严重超载,导致两地物资难以快速输送,居民出行无车可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城区与郊区互动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交通因子是影响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3.5 制度因素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但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新制度经济学家以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制度至关重要[8]。资源、人口、产业、交通以及市场等因子,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市场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才能在城区与郊区的互动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制度为城区与郊区互动提供了框架,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市场在框架内协调好彼此间的关系,共同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制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区与郊区空间互动的强度,良好的制度有利于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3.6 市场因素

市场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平台,制约着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如果说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制度等因子,为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提供前提的话;那么,市场则是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市场对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区与郊区市场条件的好坏、市场规模的大小、专业市场的构建等都对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力大小起决定作用。城区与郊区共同营造完善的市场条件,各方齐心合力,互·440·相支持,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互相提供服务,打造无界限的城区与郊区一体化市场,将为城区与郊区互动

打下扎实的基础;城区与郊区各自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容纳、吸收双方物资的能力,各自市场规模越大,吸纳能力越强,双方的空间相互作用也就越大;专业市场是以特定类型的专业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经营的厂家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且具有跨区域专业产品集散的功能[9]。专业市场具有转移其它区域需求或供给能力并在本地集中的特征,是非常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在城区与郊区互动中的作用巨大。对于城区和郊区而言,不管在城区和郊区的哪方形成产品专业市场,所形成的专业市场都能转移对方的需求或供给能力并在各自区内集中。专业市场在转移对方需求或供给能力时,可带动城区和郊区商业、制造业、交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约着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4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4.1 两种最基本的机制:集聚—扩散机制

在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中,集聚与扩散机制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过程,扩散则是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过程[10]。在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中,聚集与扩散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聚集起主导作用在时间上先于扩散起主导作用。

聚集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发挥主导作用发生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不断由区域相对分散的均衡状态,向区域内个别条件稍好的经济核心集中,这些条件稍好的经济核心,事实上是区域内最早出现的城区。在一段时间内,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巨大,没有出现城市病,城区人地关系和谐,聚集会保持下去,并且其势能不断扩大,促进城区空间扩张。聚集只有到城区用地紧张、人口容量超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等城市病出现时,才会逐渐转向扩散。扩散发挥主导作用,发生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城区用地紧张、人口超载、许多加工制造业发展受限,迫使人口居住区向郊区扩散、加工制造产业到郊区重新选址,以求新的发展。需要补充的是,并不能说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城区与郊区的互动中仅存在聚集力量,在郊区化或逆城市化阶段仅存在扩散力量。事实上,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在城区与郊区的互动中也存在着扩散,这时的扩散表现为城区城市基本职能的发挥,即城区向郊区提供商品和服务,带动郊区的发展。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阶段,同样也存在着

[9]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824(5)                         ·专题研究·聚集,这时聚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城区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郊区吸收有利于城区经济创新发展的资源,只不过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阶段,聚集较中心城市化阶段的聚集是一种高效益的聚集。因此,可以说聚集与扩散贯穿着城区与郊区互动的始终,成为推动城区与郊区互动的最基本力量。但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聚集和扩散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在中心城市化阶段,聚集机制起主导作用,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阶段扩散机制起主导作用。4.2 产业结构空间作用机制

产业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在城市化发展的早期,区域内的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区聚集,郊区成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布局区域。在此阶段,城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郊区为其提供劳动力、农产品等要素的支持,这是一种郊区第一产业支持城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状况。同时,城区生产的产品除投放在城区内部市场外,也投放到郊区市场,城区为郊区提供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郊区则为城区提供市场空间。这种城市化发展早期,城区与郊区产业结构的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区与郊区互动。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时期,城区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冶金业、能源业、化学工业、建材业等行业,由原来的聚集高效益转变成“聚集经济不景气”。为顺应产业结构空间演变的规律,须对这些不景气的行业进行“搬家”(也叫异地重建)。

郊区由于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则成了这些行业的“新家”。以往城区布局的产业搬到郊区,对城区和郊区的产业结构都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后果导致城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郊区第二产业比重则相应上升。表面上看,似乎城区的产业结构将出现“空洞”,其经济水平将受挫,而郊区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事实上,此“搬家”的举动既为城区大力发展传统和现代第三产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为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提供良好机遇。在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阶段,是一种城区产业外迁为郊区工业、城市发展提供产业支持,郊区接纳城区不景气的产业部门,为城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机遇的产业互动机制。4.3 产品与市场空间作用机制

市场是产品的载体,市场是产品的投放地,产品与市场有密切的关系。在城区与郊区两大地域形态中,城区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到郊区市场,郊区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到城区市场,形成一种促进城郊产品互补、市场互动的机制。城区和郊区互为对方的产品生产地、互

为对方的产品销售场所,最早可以追溯到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杜能做了理论假定:人工产品供应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来源于周围平原。当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昆明市的近郊县呈贡县结合自己的区位条件种植花卉和蔬菜,将生产出来的鲜切花以及新鲜蔬菜迅速投放到昆明市城区市场,为城区居民提供了生活物资。随着城区居民对鲜花和蔬菜消费需求量以及商贸需求量的扩大,促使呈贡县走鲜花、蔬菜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在全县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由以往的粗放经营向高效集约经营转变,对郊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巨大地带动了呈贡县的经济发展。4.4 人口空间移动作用机制

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的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成为人口流动,后者成为人口迁移[11]。

城区与郊区的人口都存在着流动与迁移变动现象。对于城区而言,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探亲访友、上下班通勤等,人口迁移则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阶段城区人口移居郊区。城区人口移动至郊区,缩小了城区人口规模,缓解了城区人口压力,对城郊间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了郊区的消费水平,推动了郊区房地产业、商业兴起,促进了城区与郊区的整合。对于郊区而言,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郊区剩余劳动力到城区务工,人口迁移则主要表现为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居民进城购房定居。但由于郊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下,加之城区房价昂贵,所以郊区人口在城区与郊区间的移动主要表现为流动现象,这与我国当前郊区大量人口流动于城郊间的现实非常接近。郊区剩余劳动力流动至城区,为城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特别是从事苦、脏、累、险等行业和工种的廉价劳动力[12],成为城区家政、道路清洁等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刺激了城区商业活动,为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加了城区收入,促进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郊区而言,郊区剩余劳动力流动至城区,寄回或带回的钱为郊区增加了可观的收入,促进郊区人口观念转变,促进了郊区知识和技术进步,为郊区培养了人才,总体上促进郊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总的来说,城区人口及郊区人口在城郊间的移动,将城区与郊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双方的融合。

(下转第449页)

·441·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824(5)                        ·资源与环境·叶的叶片各分裂比艾叶更宽,而叶片二级分裂的深度比南瓜叶浅;艾叶表现叶片向上倾斜,而南瓜叶叶片下垂;艾叶成熟植株的叶色浓绿,而南瓜叶色黄绿。鹅掌乌头长势较弱、叶片各分裂较窄、叶面积小、叶片较薄、茎杆较细,与南瓜叶和艾叶相比,株型较差,容易区分。

表1 3种乌头种质资源地上部分形态学特征

类型长势

叶片伸

展度

叶片分叶片二级分叶片成熟时叶叶片

茎粗

裂宽度裂深度面积片颜色厚度宽较宽窄

较浅深深

大大小

黄绿浓绿绿

厚厚薄

粗粗细

壮、叶片各分裂宽、叶面积大、叶片肥厚、茎粗、须根发达、子根数目多、形状规则、子根大,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因此可作为附子栽培的重点推广品种。

艾叶乌头植株高大、叶片肥厚、茎粗、根系发达、子根数目多、子根较大,尤其具有叶片向上倾斜的优良特性,也是一种良好的育种资源,有必要在进一步的品种选育中加以利用。鹅掌叶乌头株型较差,地下部分产量较低。由于附子生产通常采用起垄种植,每垄交错排列两行,芽口朝向行中央,并结合定位刨根等栽培技术,以保证附子高产,这就要求做种用乌头具有规则的形状和固定位置的芽口。鹅掌叶乌头子根形状不规则,其芽口所在位置不固定,不利于附子生产栽培技术的实施,难以实现高产,因此也难以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

利用本文中的形态学的指标可对乌头种质资源进行很好的划分。根据叶片伸展度、叶片分裂程度、叶片二级分裂的深度、叶面积等性状,将3种乌头种质资源在苗期即可进行区分;在成熟植株中则可根据长势、叶片颜色、叶片厚度、茎粗等性状进行区分。这些形态学特征可直接作为乌头种质资源形态学鉴定指标,各类种质资源在早期就能进行准确地鉴定,对去杂保纯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6∶211-212.

[2]陈幸,夏文娟.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生产现状分析[J].中药材,1994,17(8)∶38-39.

[3]任仁安.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7-68.[4]王宪楷,赵同芳.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研究[J].中国药学杂

志,1995,30(12)∶716-719.

南瓜叶壮下垂

艾叶叶壮向上倾斜鹅掌叶弱

平展

2.3 乌头种质资源下部分形态学特征

11月中旬收获,观测各种质资源地下部分性状,包括须根发达情况、母根和子根的着生部位、子根数目、子根形状、子根大小等结果见表2、图3(封三)。从表2、图3可见,南瓜叶乌头须根最发达,子根数目最多,艾叶乌头须根发达程度和子根数目仅次于南瓜叶乌头,鹅掌叶乌头最低。南瓜叶乌头和艾叶乌头子根形状分别为规则的纺锤形和圆形,而鹅掌叶乌头形状不规则。3种变异类型乌头的子根大小依次为南瓜叶、艾叶、鹅掌叶。

表2 3种乌头种质资源地下部分形态学特征

类型南瓜叶艾叶鹅掌叶

须根发达情况

发达较发达欠发达

子根数目

多多少

子根形状纺锤形圆形不规则

子根大小

大中小

3 讨论

以传统的叶型为划分依据,生产上以南瓜叶、鹅掌叶、艾叶3种附子为主,本研究证实了乌头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多态性。南瓜叶乌头与鹅掌、艾叶比较,其长势(上接第441页)4.5 交通网络空间作用机制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加强了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领域以及强度,推动城区与郊区的融合。对郊区而言,城郊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形成,加速了郊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了农业产品商业化的步伐,为郊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迅速移动提供条件。对城区而言,促进了城区城市功能的完善,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城区和郊区总体而言,为要素的聚集与扩散提供了条件,为城区与郊区间产业空间转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城郊间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着城区与郊区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姚士谋,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2]陈慧琳.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约翰斯顿RJ,柴彦威,等.人文地理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董睿,李泽琛.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看中国城市郊区化[J].山东社会科

学,2005,(8)∶157-158.

[5]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1997,21(5)∶36-38.[6]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9]林涛.城镇专业市场形成的供需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07,(10):

34-39.

[10]武友德,潘玉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

[11]王恩涌,赵荣,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翟振武,段成荣,等.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M].北京:中国

人口出版社,2006.

·4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