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2022-09-20 来源:钮旅网
考研真题汇编之一: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2010年真题)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答案】A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2009年真题)A. 理论联系实际 B. 解放思想 C. 实事求是 D. 与时俱进

【答案】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故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不能选A、B、D选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2003年真题)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在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不可能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始终,即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考研真题汇编之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2010年真题)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答案】D坚持就是胜利,体现的是事物的因果联系,即两者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揭示了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和范畴,正确答案是选项D。

2、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2010年真题)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答案】ACD 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论部分的知识,在本题中,人的意识是对于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新华字典中内容的变迁,说明人的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需要借助人类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来表达。

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2010年真题)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二者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2009年真题)

A.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 以人为本C. 统筹兼顾D. 全面协调发展【答案】C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5、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2009年真题)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答案】ABD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题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A选项突出信心的重要性,B选项突出恐惧作为一种感觉对主体的影响作用,C选项本身表述存在错误,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同时产生的,D选项突出知难则不难,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2008年真题)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

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2008年真题)

A.客观性 B. 有限性 C. 相对性 D. 一维性 答案:C 8、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2008年真题)

A.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

上是对立的 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8AB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2007年真题)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答案:B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0、“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2007年真题)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实现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答案:C

11、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解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 ,鳞似鱼,伏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2007年真题)

A、观念的东西是转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形  答案:ACD

12、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约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冬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2007年真题)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ABD

13、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2007

年真题)

A、创新是永无止尽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事在历史上产生就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做为过程而存在,做为过程而发展。  答案:ABCD

1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2007年真题)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做为个体的人 D、社会全体成员 答案:ABD

15、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2006年真题)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答案】C 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运动(变化)的绝对性和静止(稳定性)的相对性、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2005年真题)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是一种精神力量,它通过对新事实、新现象的发现,对本质、规律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预见,实现其认识功能。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推动生产的发展。

17、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2005年真题)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答案】AC 本题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题目中说法表明世界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物质的手段或者中介来实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些表现为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人为的,因而不选B;这种联系也一定需要通过意识或者信息来实现,因而不选D。可以说信息是人类社会或者人

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但不能绝对的说是整个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物质世界反而是信息的基础。

18、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2005年真题)

A、是有层次的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答案】ABD 本题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都属于社会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能够主观创造的,因而不选C。

19、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2003年真题)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答案】ABCE 本题考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

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因此选项A、B、C、E正确。

D项强调的是矛盾一方的单方面发展,不符合辩证法,也不是材料所包含的思想。

2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2002年真题)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案:A

2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2003年真题)

A.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2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2002年真题)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答案:DE

2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2002年真题)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2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2001年真题)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D蕌解析:该题主要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来考察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界限。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必然性,又否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

题中的\"只要知道自然界本身的全部作用,……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正确答案为D项。

2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001年真题)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把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读懂引文。题干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超出了一定的度而适得其反,可见,B是唯一的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26、\"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2001年真题)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蕌解析:这道题结合批判伪气功、伪科学,考查了对一种错误观点哲学本质的理解。\"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项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此A项本身错误,也不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谈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D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2001年真题)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答案:C这道试题考查的是语言与意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表达工具),故此C是正确选项。蕌语言是意识的载体,与意识不是一回事,A项把语言与意识等同起来,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是外在客观事物,D项把语言说成是意识的内容,也是错误的;B项把语言说成既非物质也非意识,这容易导致唯心主义,也不合题意。

28、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001年真题)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答案:ABDE它考核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道题的出题角度新颖,它要求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分析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这一事件。题中的中美\"双赢\"即中美双方共存、共同发展之意。由此可知,C项内容不合题干要求。

29、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2001年真题)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答案:BDE 本题涉及联系与系统,考查的是系统内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不仅是一新增考点,而且是大纲\"修订说明\"特别提出的考点。可见,考查该知识点有双重意义。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特性。可见,A、C是错误选项,B、D、E是正确选项。

3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2001年真题)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答案:BDE 此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内涵。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A、C两项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人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考研真题汇编之三: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2009年真题)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2、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

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2009年真题)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答案】ACD 【解析】本题题干说明我们在实现思想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的约束,是对于理论的批判继承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要求我们要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需求,就是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3、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2009年真题)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答案】ABC 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和链条,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可以推出正确答案是A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和B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价值体现为个人为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个人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这里的归宿是最终目的的意思,因而C选项正确。D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明显错误,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

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2008年真题)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答案:D

5、“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

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2008年真题)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答案:A

6、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2008年真题)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答案:ABD

7、“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2006年真题)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答案】A 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灵活程度:灵活性很强

8、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2006年真题)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

重要基础 【答案】D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灵活程度:灵活性很强

9、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2006年真题)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答案】BCD【解析】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身却是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2006年真题)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答案】BC

【解析】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1、“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2005年真题)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这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12、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2005年真题)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C、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高于认识的真正优点,理论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是在思想上预测或者指导,只有实践才能够直接地作用于对象,有效地改造和创造物质对象。可见,这位未来学家真正的意思是要以预见为基础,通过实践真正把科学的预测和理论转化为现实。

1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2004年真题)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答案】C 本题考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而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选项C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正确的。 选项A否定了人的价值的普通意义,是错误的;B项颠倒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本质关系,也是错误的;虽然人的价值体现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有一定关系,但绝对不能简单地直接表现人的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只要他不能为社会服务,也无法体现出价值,因此D项也不正确。

14、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2003年真题)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答案】C 本题考点: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对人和世界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深刻地表明了实践在人和世界相互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中介作用,因此选项C正确。

A项不可能造成人与世界的同时改变,B项属于意识决定论,D项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决定的,都不正确。

15、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红,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2003年真题)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答案】C 本题考点: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题干中“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说明了人的感觉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既表明了人有感觉外界事物的能力,也表明了人的感觉还有选择和加工事物信息的能动性。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属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B项属于休谟的不可知论的观点,D项属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2002年真题)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答案:B

1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2002年真题)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 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 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D

18、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2002年真题)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答案: ACD

1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2002年真题)

A.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 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C.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 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答案:18ABCDE

考研真题汇编之四: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 (2010年真题)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答案】D 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气候变暖给人类发出的警示是人在对于自然的作用过程中,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势所趋,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

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2010年真题)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CD 本题的考点是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在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革命在社会形态更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是根本标志,当然,也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处理,社会危机的解决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

3、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

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 (2010年真题)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答案】BCD “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但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有相异之处的,社会规律是人有意识的能动活动,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BCD。

4.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2009年真题)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 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答案】B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

5.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

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2009年真题)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由理性的外化

【答案】C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6、“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2009年真题)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答案】AC 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作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人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物化,它运用于生产过程就会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提高生产的效率。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在本题中,手推磨、蒸汽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由于它们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分别产生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所以,AC正确,B选项明显错误,科学技术不是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不是自主性力量,自主性力量只能是运用科技的劳动者,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选项。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2008年真题)

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

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 答案:ABC

8、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008年真题) 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答案:ABCD

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2007年真题)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答案:A

10、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的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奴主义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才是无耻之流。”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2007年真题)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答案:B

11、“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2006年真题)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A

【解析】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2、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2006年真题)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答案】ACD

【解析】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性与人的选择性、能动性的关系、

13、据报载,北京市XX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2006年真题)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答案】BCD

【解析】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灵活性很强

14、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2004年真题)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B本题考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

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产活动作为解决人类生存第一需要的基本活动,是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在人类活动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是由物质生产活动派生出来的,为物质生产活动服务,并要受到物质生产活动所制约。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选项A、C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谈不上人的历史活动。而选项D又属于社会意识第二性的东西,也不正确。

15、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

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2004年真题)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答案】D 本题考点: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表明,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是对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始源证明。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好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是一种复古倒退的观点,是错误的;材料的观点并没有停留在“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上,“退耕还‘荒’”才是最后的重点,因此B项也不正确。C项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一种消极悲观的观点,也错误的。

16、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2004年真题)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答案】ABCD 本题考点:上层建筑的变革及其现实意义。 “收容办法”的调整与变革,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是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要求,体现了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及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可见,A、B、C、D均为正确选项。 题干中材料所体现的,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与生产关系无关,更谈不上对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选项E错误。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2004年真题)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

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答案】ABDE 本题考点: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商品交换的本质。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广告画中看告示的几个行人,是潜在的消费者,而张贴告示的饭店则是生产者。行人进饭店进餐,饭店就有生意可做,即有生产,进餐即消费,在此表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饭店的“生产”,一方面可使行人有“消费”,另一方面也决定了饭店员工的“消费”。因此,“生

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可见,饭店买卖这种商品交换活动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人(经营者)与人(消费者)的关系,这种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关系)。因此选项A、B、D、E正确。 C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观点,可以排除。

18、生产力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2003年真题)A.政治法律制度 B.生产关系 C.历史文化传统 D.伦理道德规范

【答案】B本题考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C、D虽然在生产的社会条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都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19、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03年真题)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答案】BCDE 本题考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

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因此选项B、C、D、E正确。 A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直接可以排除。

2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2002年真题)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答案:C2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2001年真题)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答案:ABD蕌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实践活动)。蕌C项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生产关系,也包括思想观念关系,前者是社会存在,后者则是社会意识。E项中的\"法律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本质上是思想关系,不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考研真题汇编之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2010年真题)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2、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 (2010年真题)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答案】AC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

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3、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009年真题)

A.4.2亿元 B. 3.5亿元 C. 3.3亿元 D. 2.4亿元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题干中给出商品价格总额24万亿,货币量为3亿元,所以可求出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年。根据题干,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24×10%=26.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为26.4/8=3.3次。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4、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2009年真题)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中的资本构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题干中只涉及到预付资本的价值总量由于价格的涨落发生了变化,并未涉及到资本的技术构成发生变化,所以也不会影响到有机构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5、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2009年真题)

A.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 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答案】ACD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B选项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在什么时间创造出来的,不是其价值构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6、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2008年真题)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答案:AB 7、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真题)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B. 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 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D. 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答案:ABD

7、货币的本质是:(2007年真题)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  答案:B8、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2007年真题)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答案:BD

9、利润率表示全部资本的增值额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2007年真题)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答案:ACD

10、生产要素市场包括:(2007年真题)

A、土地市场 B、商品市场 C、资本市场 D、劳动力市场 答案:ACD

11、G-W-Gˊ是:(2007年真题)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  答案:AD

12、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2006年真题)

A.80万,100% B.40万,400%  C.40万,100% D.80万,400%【答案】D 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2006年真题)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答案】BD【解析】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特点与作用、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弱

14、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2005年真题)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

【答案】C 本题考点: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电脑的标价一般是在电脑这种商品上贴一个标签,标签上写着货币的数额,而并不是真的金属货币或者现金,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人们在看到这个标签就会在头脑中有真实的货币量。

15、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2005年真题)

A、1000元B、2000元 C、3000元D、4000元

【答案】D 本题考点: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题目中的说法表明,这台磨床的物质磨损是4000元,精神磨损即价值的贬值为1000元=20000-(20000/10)×2-15000。

1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2004年真题)A.Ⅰ(V+M)=ⅡC B.Ⅱ(V+M)=ⅠCC.Ⅰ(V+M)>ⅡC D.Ⅱ(V+M)>ⅠC

【答案】C【分析】本题考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除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外,还必须有多余的生产资料,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第二,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除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外,还必须有多余的消费资料,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Ⅱ(c+v+m)>Ⅰ(c+m/x)+Ⅱ(v+m/x)或Ⅱ(c+m-m/x)>Ⅰ(v+m/x)。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B、D两项不能满足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都不正确。

1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2003年真题)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答案】D 本题考点: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中的提法错误,B项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C项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均不符合题意。

18、(2003年真题) 生产资本价值(单构成位:万元)固定资本1000其中:厂300房600年周转次数 1/201/10机器小工具流动资本 1005001/43.4根据上述材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A.1.0次 B.1.2次 C.1.3次 D.1.4次

【答案】B 本题考点: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的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应用到本题,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00×1/20+600×1/10+100×1/4+500×3.4)/(1000+500)=(15+60+25+1700)/1500=1800/1500

=1.2 因此选项B正确。

19、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2003年真题)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答案】ADE 本题考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②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变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垄断价格的出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据此分析,选项A、D、E正确。

20、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2003年真题)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答案】CE 本题考点: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总公式G-W-G’与商品流通公式W—G—W不同:前者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其根本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货币;而后者目的是获取新的商品,它没有也不可能概括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但它们也有相同的地方,即都包含了买和卖的过程、都有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据此分析,选项D错误, C、E两项正确。 选项A、B属于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性,不符合题意。

21、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2003年真题)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下降【答案】ACDE 本题考点: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例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例相应减少,它必然导致:①可变资本吸纳的劳动力相对减少,相对过剩人口出现;②由于可变资本减少,剩余价值量减少,导致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下降;③由于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因而用于添加劳动资料的固定资本比重增大,同时由于固定资本总体上周转较慢,导致资本周转速度减缓。因此选项A、C、D、E正确。

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同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就越小,所使用的劳动力就减少,从而剩余价值也越少,导致利润率越低。反之,利润率就越高。所以,就整个生产部门而言,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变化,因此B项不正确。2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2002年真题)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答案:C

23、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2002年真

题)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答案:A

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2002年真题)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答案:B

25、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2002年真题)

A. 商品约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答案:C

26、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2002年真题)A. 交换 B. 生产 C. 消费 D. 分配 答案:B

27、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2002年真题)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答案:D

28、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2002年真题)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答案:BCDE

29、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02年真题)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答案:ABDE

30、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002年真题)A.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答案:ACD

31、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2002年真题)

A. 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 物价持续普遍下降C. 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 货币升值E. 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答案:BCD

3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2002年真题)

A. 货币资本 B. 固定资本 C. 流动资本D. 生产资本 E. 商品资本 答案:ADE

33、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2002年真题)

A. 地理位置不同 B. 经营垄断 C. 土地所有权垄断D.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状况的不同 答案:ABE

34、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2001年真题)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答案:C解析:它考查的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实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产品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应该说,C是正确项。D项泛指一般再生产的内容,不合题意。A项是指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B项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两者都不合题意。

35、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2001年真题)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三者的区别。资本技术构成是指由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资本价值构成是生产资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量的比例关系,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蕌中棉花价格的上涨,不是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因此不会影响到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但由于增加了资本(不变资本)的垫支,故还是会影响到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由此可见,B是唯一正确选项。

3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2001年真题)A.价值如何增殖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对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的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A、B两项涉及到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C项涉及到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两者都不

合题干要求,D是唯一正确选项。

37、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2001年真题)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答案:D蕌试题主要考核平均利润与利息的关系以及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关系。由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使用了借贷资本,故它们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部分,即企业利润和利息。可见,借贷资本获取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受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这样一来,D项是正确答案。A、B、C三项是职能资本,它们担负着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故都要获取平均利润,由于它们使用了借贷资本,所以必须向借贷资本支付利息,而自身只能获取企业利润。

38、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2001年真题)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答案:ACE 该题主要考查对生产资本几种不同划分及其物质形态的掌握情况,题中的\"畜牧场的种牛\"是生产资本,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中属于不变资本,因为它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增殖;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中属于固定资本,因为它是以劳动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逐渐加收的。

39、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2001年真题)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答案:ABC 本题考查对资本周转时间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信息的联网,加速了资本周转,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购买和售卖),也缩短了资本的生产时间,这主要是原材料的储备时间,但不能节省劳动加工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由此看来,D、E两项不合题意,A、B、C三项是正确选项。

真题汇编之六: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2009年真题)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中的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中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这一知识点。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是为了暂时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2、“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2009年真题)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答案】BCD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由此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但信用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3、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间争夺的是:(2007年真题)

A、形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 B、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 D、形成垄断地位的超额利润  答案:B

4、作为商品的资本是:(2007年真题)

A、商业资本 B、借货资本 C、产业资本 D、流通资本  答案:B

4、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2006年真题)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品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答案】A 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商业利润的来源、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5、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2006年真题)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答案】ABC

【解析】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弱

6、股票价格:(2003年真题)

A.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答案】ABCE 本题考点: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不是股票的票面额,而是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它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股票价格=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因此选项A、B、C、E正确。

股票一旦上市,即与股份企业的实际资产无直接关系。因此D项错误。

7、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2001年真题)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答案:D解析:这则试题主要考核平均利润与利息的关系以及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关系。由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使用了借贷资本,故它们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部分,即企业利润和利息。可见,借贷资本获取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受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这样一来,D项是正确答案。A、B、C三项是职能资本,它们担负着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故都要获取平均利润,由于它们使用了借贷资本,所以必须向借贷资本支付利息,而自身只能获取企业利润。

考研真题汇编之七: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2010年真题)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答案】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铎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