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2020-08-20 来源:钮旅网


关于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张家界市永定区教育局 李娟

(2018年7月16日)

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队伍的补充、管理、教育、培养、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队伍结构日趋完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与城镇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农村师资力量总体薄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2018年6月5日至6月15日,教育卫生组的政协委员一行对沅古坪中心学校、三中、双溪桥九年制学校、王家坪中心学校、谢家垭中心完小、湖田垭九年制学校等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我区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一、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1.师资结构严重失衡。一是年龄结构失衡。中青年骨干教师少。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两头大,中间小”,如沅古坪中心学校共有教师48人,其中50岁以上的23人,占47.9%;30岁以下的14人,占29.2%;30至50岁的骨干教师只有11人。二是学科结构失衡。学科紧缺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传统主学科为多,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缺口仍然很多,而受过专业训练的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体美老师更是奇缺,“教非所学”现象普遍。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体美这些课在农村学校很难开起来,即

1

使开起来也是教其他课的教师兼任,多数流于形式。如三中教师任教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达到23.4%,由于部分学科师资严重缺编,其它专业教师不得不兼任他们力不从心的授课任务,一方面教师教得吃力,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农村教师从教条件艰苦。一是交通条件艰苦。多数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出行、购物等都不方便。如王家坪镇湖田垭九年制学校,每天只有上午或中午一、两班客运车可供出行,老师进出极为不便。因此这样的地方公办教师根本分配不进去,湖田垭九年制学校九个班级,公办教师只有8人,聘请代课教师12名。二是生活条件艰苦。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有住房没有厨房,有厨房没有卫生间。虽然近几年建设了的教师周转宿舍,解决了一部分教师住房问题,但这些都是建在乡镇中小学或相对集中的村小,边远的村小和教学点教师没有住房,加上有的学校又较偏僻,一个教师特别是女教师住在学校安全隐患大。2016年双溪桥中心学校通过特岗招聘两名教师,报道第二天就不辞而别。三是生活质量低。教师的工作阵地是三尺讲台,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一堆书籍、几摞作业,与外界交往少,思想闭塞,生活比较单调。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系“半边户”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大,日常生活常常是捉襟见肘,买房购物心有余而力不足。

3.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是农村中小学留不住教师。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参加调研问卷对象选择不乐意在农村任教的比例达到77.1%,基本乐意的13.8%,乐意的仅有区区的9.1%。究其原因,他们普遍认为是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找对象困难、课业负担重。二是农村留不住学生。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区中小学的生源多了,规模扩大了,城乡学生严重失衡,如谢家垭中心校只有56名学校,三岔中心校只有90多名学生。三是城区学校不断增加,农村骨干教师进城。近三年城区新建了北门小学、民族小学,扩建了崇文小学、大庸桥小学、天门小学,净增学位达到将近5000个,需要大量师

2

资补充主要是从农村选拔,农村骨干教师相继调走,这就使农村的师资越发薄弱,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量徘徊的怪圈。在和校长座谈时,一位校长感慨的说:按照政策,特岗教师在农村工作5年就可以调到城区学校,我们学校花5年时间,刚培养好这位教师,他就想办法调到城区学校。四是年轻教师成长问题令人担忧。新入职的特岗教师及新招得年轻教师进入农村任教,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青年教师是学校中坚力量,担任教学任务重,根本不可能外出学习培训,由于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本校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无法落实。

4.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是校长送教师培训的意识不强。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校数和班级数越来越少。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萝卜几个坑,一个人身兼数职,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现象在农村学校比比皆是,一个教师缺课会让学校乱成一锅粥。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师培训,或多或少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校长不愿意让教师在工作时间离岗培训。二是农村学校资金短缺。教师离岗培训,需要代课金、差旅费,培训对象的各种津贴、补助照发,或多或少会给学校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力带来压力。三是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教师思想认识上不去,没有认为培训是一种福利,普遍认为培训不会涨工资,不能提拔,不能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效应,加之农村学校规模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工作基本无可比性,竞争意识不强,因此,思想观念更新慢,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比较落后。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核定教师编制,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尽管中央编委办[2009]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改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中已将农村编制参照县镇标准核定,但城乡编制“倒挂”现象仍然严重。当前我们可从四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出台《永定区在职在编教师

3

工作量核定办法》。教育局根据国家、省标准,制定《永定区在职在编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引导学校行政及教师满负荷工作,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鼓励教师多上课,按劳分配,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根据农村教师编制较少而导致的补充乏力和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且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增设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或者附加编制,优先配齐农村合格专任教师。三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期机制。人事、教育、编办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的选聘和培养,制定教师补充办法,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形成良性的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建立师范院校学生定向培养制度。每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给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教师,毕业后直接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五是利用国家“特岗计划”大好时机,及时补充师源。

2.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带动师资优化组合。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规模太小的农村学校,使农村中小学逐步向乡镇集中,形成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格局,能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带动师资优化组合。调整学校布局后,学校班容量大了,教师集中了,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实际进行合理调配,既节约了教师又优化了师资结构,还能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二是合理利用城镇优质师资,运用“三通一平”建设的信息化手段,城乡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尤其是化学、物理、英语、音乐、美术、舞蹈机等专业教师奇缺的学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城镇共享,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奇缺、学科教师配置不齐的矛盾。三是有效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并与学校年终考核,教师职务晋级挂钩。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稳定。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重要的一部分。当前,仅仅完善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制度还不够,还必须采取措施逐步统一各校福利待遇标准,并建立起收入平衡机制。在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时,要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同地区的其他行业。对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其任教年限和工作业绩

4

实现梯度工资,对在农村工作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分别设立山区教师特殊津贴,使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扎根农村中小学,长期服务农村中小学。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以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4.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农村教师业务素质。一是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区级培训机构整合区内优势教师资源,建立骨干教师库。根据基层学校和教师申请的培训内容及要求,组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这样,以需求导向,把教师的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落实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教师培训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落实教师培训的经费,规范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上,应更偏重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这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积极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学习、继续教育,使学习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四是建立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为促进农村教师成长,建立农村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农村教师的点滴成长,为永定教育发展培养人才。

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区教育发展的短板,也是区委政府落实“教育名区”战略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农村教育要提速发展,关键是城乡教育发展要均衡。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