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二课时教案
潼川二小 王君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在脑海中构建“海上日出”美景图。
2、品读重点句子,抓关键词语,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抓住关键词句,从不同角度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能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
1、学生能从文字、画面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晴天、有云)
2、作者观看了日出的景色后,有什么感受?(用课文原话回答)
3、师小结过渡:在巴金爷爷的眼里,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这一大自然的奇观吧!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感悟日出的壮观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师板书:时间、地点)
3、师小结:课文首先交代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环境,这是我们写景作文常见的开头方式之一。
4、下面我们欣赏几张图片(多媒体出示),请大家观察:天空颜色有什么变化?看完后在第二自然段中用“——”划出表示颜色的词。
5、全班交流(师板书:日出前:浅蓝、红霞) 齐读后师问:“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课文中原话回答。 6、抽生答,齐读,读完交流: (1)“不转眼”是什么意思?(2)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3)抽生读,比读,师生齐读,读出渴望看日出的急切心情。
(二)学习3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1、师小结过渡:日出前天边都这样美,日出时海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思考题:自由读三自然段,思考: (1)“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2)接下来作者看见了日出的哪些画面?用简洁语言说一说,用笔画一画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句话中加点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学生按要求自学。 4、全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预设:(1)1小题抽生说一说。(2)先抽生说日出情景,再展示学生画的日出画面(露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3)分男女生读,再说这样的写的好处(A、拟人,辞修手法,B、运用动词的好处……)同时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最后再齐读3自然段。(师板书:日出时:上升、冲破、跳出)
6、师小结写法,整体导读(媒体出示)。
(1)这段话按( )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抓住了日出时太阳( )的变化 ,还抓住了太阳( )和( )的变化来写。
(2)这两个自然段中有几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大家找一找,用圆圈圈出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4、5自然段(自学为主)
1、师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晴天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请大家默读4、5自然段,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完成思考题。
2、多媒体出示:默读4、5自然段,思考: (1)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多云天气和有黑云的天气,日出又是怎样的画面?说一说,画一画。
(3)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当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心情又会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讨论后,老师点拨,出示4、5自然段的画面,抽生叙述(同时板书:薄云:直射水面,黑云:镶上金边)。
4、师小结:作者看到太阳通过自己的努力冲破黑云,把世界变成光明的一片,他的内心是非常高兴的,为太阳高兴,为太阳战胜黑暗点赞,也说明作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人(板书:热爱自然,追求光明)。纵观日出的壮观、神奇,作者由衷地赞叹: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5、学习6自然段
(1)学生齐读6自然段。
(2)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能改成陈述句吗?有什么好处呢?(语气更强烈,既是对奇特自然景观的赞叹,又是对光明力量的惊汉!更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光明的情感,再齐读6自然段(师板书:感受,伟大奇观)
三、总结,延伸
1、看板书小结:不管是晴天,还是有云的天气,海上日出都是那样的雄伟壮丽,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景象描绘得如此形象逼真呢?(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用心感受,发挥想象……)
2、收集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媒体出示)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日出,练习按一定顺序写片断。
四、板书设计
时间、地点
海 日出前:浅蓝——红霞 晴天 热爱自然 上 日出时:上升—冲破—跳出
云薄:直射水面 日 有云
出 黑云:镶上金边
感受 伟大奇观
追求光明
16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3.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2.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话说“日出”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吗?(请见过的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谈谈感受;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让学生描述,谈谈感受。)教师从“按什么顺序,说得怎么样”的角度进行评价。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巴金先生是怎样写海上日出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字学词
1.指名读,齐读字词:
清静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夺目 分辨 灿烂 不仅 镶 2.强调多音字“荷”的读音,出示“荷”的义项:莲;担、扛。 根据语境为“荷”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是一支荷枪实弹、训练有素的武警部队。 (2)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3.理解“刹那”。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哪些情况发生在“刹那”?
(2)拓展词汇。除了“刹那”,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瞬间、顷刻)
三、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看海上日出的感受,你能一下子找到吗?
2.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板书:伟大奇观)指名读,齐读。
3.你知道“奇”和“观”这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吗?出示“奇”和“观”的义项,供学生选择。
奇:(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2)出人意料的;(3)惊异。 观:(1)看;(2)景象;(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4.出示“奇观”的解释: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5.那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圈画批注。(先小组合作学习,再指名汇报交流)
6.根据回答,指名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景象之奇的关键词句概括地写在黑板上。 7.小结:作者写了三种情况的日出图景——相机板书: 天气晴朗时(第2~3自然段) 太阳走进云堆中时(第4自然段) 太阳被黑云挡住时(第5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常常早起”“有时”等词语,读懂课文写的并非一天之内的海上日出,而是写了不同天气时三种海上日出景象的变化。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扩、刹、烂、镶、仅”和“范、努、替、紫”两组生字,分别观察两类字结构的差异。
2.左右结构:区分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字形的差异。(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镶”字) 3.上下结构:区分“范、紫”和“努、替”,前两个上短下长,后两个上下均等。(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2.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难点)
一、回顾课文,展开学习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写了哪两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板书:
晴天 有云)
2.引入: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巴金再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进一步了解作者是如何写海上日出的。
二、研读顺序,感受变化
1.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原来奇在景象的变化。这几种情况的日出图景,你觉得哪一种变化最多,变化最美,变化最奇?
2.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太阳变化的?(形状、颜色、位置、光亮)再读课文,圈出描写太阳形状、颜色、位置、光亮的词语。
3.指名交流,梳理顺序。
形状:小半边脸—圆东西颜色: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
位置: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光亮: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4.除了写太阳,还写了谁的变化?
天空背景:出现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 5.想象画面,读出变化。 (1)出示相关句子: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颜色、光亮)
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颜色、光亮)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位置)
(2)指名交流从这些加点的短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把体会放进朗读中,自己练读,合作读。提示: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体会语气。 (4)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太阳是“红得非常可爱”“像负着重荷似的”“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5)师生、同桌合作读,配乐齐读,读出变化,读出壮美,读出喜爱。 6.交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好处。(层次分明,清晰明了,画面感强)
三、体会有云时日出的状态
再次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要求学生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绘泰山日出景象,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当多云时,海上的日出是怎样的景象?(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当天边有黑云时,海上的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镶上金边、光芒四射)
2.第5自然段中,你们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放射、透过、镶、冲、染) 3.小结:作者描写天边多云和天边有黑云时的日出,抓住了各自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写景的时候,要抓住特点、重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读出不同天气情况下日出的特点。 5.迁移写法,读写结合。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导入时,我通过播放《泰山日出》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后面的学习和仿写作好铺垫。迁移写法时,我再次以《泰山日出》为题材设计练笔,好处有:一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情感和学到的写景的方法可以在写作中得以延续与强化;二是通过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学生从说到写的变化;三是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可在运用中得以迁移和内化;四是做到了“教—学—评”一致。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课时)
一、课文内容分析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乘坐机帆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散文。作者依次描写晴天、多云、黑云天气下的日出,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课文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点明观看日出的时间和位置。第二部分是第2至5自然段,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第三部分为第6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运用一个反问句式,总结感受,表达了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
《海上日出》是本册教材写作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写景类课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是这篇课文有别于一般阅读课文的特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意境里,了解作者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感受海上日出的独特而伟大,增强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扩、刹”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会写“清静、扩大”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3.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4.随文练笔,选取一两种景物,抓住景物的变化写一写。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2—5自然段,品读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感悟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难点:了解作者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抓住了颜色、光亮、位置变化写出日出的动态过程。 五、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
1.认识“扩、刹”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会写“清静、扩大”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了解写作背景
1.以“知道日出时的景色是怎样的吗”为话题展开交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导入课文学习。
第一课时
2.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老师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
3.通过课前的导学,请学生介绍巴金的相关信息。
4.教师总结:巴金是著名作家,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 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二)初读课文,组织学生交流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 2.出示自学课文的要求,学生自学。
(1)轻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结合导学单,说说你对比较重要的一些字词的理解(易错字、多音字、难写的字、陌生的词语等等)。
(3)默读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3.开展小组学习,交流初读课文的学习成果。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预设1:负着重荷 读准多音字读音:重荷
理解词义:重荷指重担,课文中指太阳背负着很重的负担。 预设2:一刹那间
注意“刹”的读音,联系生活,拓展词汇: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预设3:镶了金边
指导书写:“镶”的右半边下半部分的笔顺。 预设4:重围
重围指层层包围,课文中指太阳冲破黑云的层层包围。 预设5:分辨
设计习题:辨认 辨别争辩 辩论 狡辩(“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课文以“海上日出”为题,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
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3.快速浏览第2-5自然段,作者又分别写了哪些不同天气时的海上日出? 板书:晴天、多云、黑云
4.那课文首尾段又写了什么呢?(交代了作者看日出的时间、地点;作者对日出的赞美)
5.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梳理,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又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写了晴天、多云、黑云天气下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赞叹大自然的伟大。 (四)走入课文,分析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2.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作者巴金对看日出的期待?(抓住两个关键词“常常”、“早起”来理解作者期待看日出的心情)
3.“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第二课时再学习。 (五)生字教学,当堂习字
1.出示生字表,学生自主交流,强调比较容易写错的字:紫、镶、替 2.学生当堂习字。 3.组织评价。
(六)布置作业,巩固课堂知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中看到的日出景象,体会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2. 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3. 随文练笔,选取一两种景物,抓住景物的变化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学习
1. 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再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 学生朗读课题。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分别描写了哪些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板书:晴天、多云、黑云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1.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太阳快要从天边升起来了。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感受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3.组织交流:
预设1:天空 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预设2:太阳红是真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 (学生说到哪里,老师随机圈画关键词语,相机出示图片辅助理解) 4.海上日出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请学生再默读第3自然段,作者写出了太阳的哪些变化?圈画出关键词句。 5.组织交流:
颜色(从“红是真红”到“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到“深红的圆东西”) 亮光(“没有亮光”到“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位置(“小半边脸”到“努力上升”到“跳出了海面”到“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板书:变化顺序
6.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抓住“颜色、光亮、位置”的变化,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
7.指名学生交流,老师辅助简笔画梳理课文内容。
8.同桌间相互合作,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 9.指名学生交流海上日出的景象,师生予以点评。 10.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三)随文写话,迁移按照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1.海上日出的景象是壮美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壮丽的景象。请学生欣赏视频《暴雨来了》,说说暴雨来临前后,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 2.学生观看视频。 3.组织交流:
预设:天色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密集、风刮得越来越大、雨点越来越大 4.学生当堂写话。
5.展示学生的写话片段,师生点评。重点关注:写出了暴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四)学习课文4、5自然段,感受有云时的日出之美
1.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是那么壮美的。那么,天边有云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2.组织交流: 多云
预设:“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看图理解水天一色的景象,指导朗读。 黑云
(1)预设一:“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抓住动词“镶”,通过看图理解“镶”字使用的妙处。 (2)预设二:“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抓住动词“染”感受太阳一层一层地晕染着黑云,体会“染”字使用的妙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感受大自然的奇观
1.日出的景观如此壮观,作者由衷地发出感叹。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 2.对比陈述句,为什么不用陈述句。读出反问句的强烈感情。
3.本文是作者巴金在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到法国留学途中所看到的海上日出。他所写的确不是一天的日出景象,而是集中概括了他几次在船上看日出所得。我们要学习巴金爷爷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描写出美丽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六)拓展阅读,迁移巩固知识 1.复习课文,说说海上日出的景象。 2.推荐阅读徐志摩《泰山日出》。
3.关注身边的景物,观察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景象的变化过程,尝试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6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
开想象的能力。
2、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日出呢?在什么地方看日出呢?不同的地方看日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在大城市看日出充满了温情,在山上看日出令人轻松豁达,那么在海上看日出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巴金爷爷在《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下面我们就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浩瀚大海上的日出吧! 二、品析课文
1、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日出前做什么呢?(读第一自然段) “常常”一词说明作者观察海上日出是持续性的行为。“天还没有大亮”、“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既交代了作者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又衬托出周围环境的清静。
2、日出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读第二自然段)
(1)天空开始时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出现了一道红霞,从浅蓝到红,它的颜色变化只在“转眼间”说明了时间极短,速度极快!此时光有何变化呢?(“加强它的亮光”说明越来越亮)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仔细!
(2)“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从“知道”一词明白了什么?(作者对日出十分了解)“不转眼”写出作者看日出时的全神贯注。
过渡:那么结果是否和作者所想的一样呢?接下来第三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 3、读第三自然段
(1)“果然”一词证明了作者的想法正确。
(2)终于等到日出,太阳却只露出“小半边脸”,这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上升时的形态,惹人喜爱 。
(3)此时的颜色和亮度是什么样的呢?(颜色红而不亮)
过渡:接下来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4)“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努力”、“跳”和“冲” 这些词、句有什么作用呢?(用了拟人手法具体描述了太阳上升时的过程,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艰难。这场面是多么的艰辛却又多么壮观呀!)“可爱”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的喜爱之情。
过渡:终于跳出海面的太阳有什么表现呢?我们接着欣赏
(5)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太阳升起时的呢?(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展现了太阳完全跳出海面时灿烂辉煌的景象。)
(6)视觉上用“深红的圆东西”写出太阳的颜色由红变深红,形状由“小半边脸”到“圆东西”,感觉上由“没有亮光”到“夺目”、“射得人眼睛发痛”, 这亮光多么灿烂,多么辉煌啊! 三、 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欣赏了日出前、日出时的壮丽景象,那么日出后会有什么样的景象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赏析。这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一起领略了浩瀚大海上日出前、日出时的壮丽景象,体会了大自然的美景。尤其第三自然段仅用三句话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太阳从上升到冲破,最后完全跳出的过程。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生动,正是因为他能观察仔细、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希望大家今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更多地发现大自然的美。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请大家细心观察,以及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课文试着写一写下雨、日落等自然景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