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动机的培养

2024-02-05 来源:钮旅网
J4. 学习动机的培养 文/李倩 摘要:学习动机研究是教育 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和精细化 本文试总结有关学习动机的概念并梳 理相关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措施。 关键字:教育心理:学习动机;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的概念源于动机这个概念,“动机”这个词正式在文献 书籍中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动机与人的行为有关联,具有复杂 性,其概念并没有明确,基本可分为四类:首先是内在观点,其观点从 内部需要出发,将动机界定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动机是 个体的内在过程,而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等;其次是外在观 点,其观点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等,将动机规定为“为实现目的去行动 的原因”:三是中介过程观点,认为“能引起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 向某一个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的内部动力” ;最后是整合动机观, 其认为动机是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 要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互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 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广大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因素(兴趣、需 要、个人的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 影响,主要是受到学习动机的 支配。上述四类概念里,本文认同即学习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 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等)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目 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了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二、学习动机的研究概况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论题之一。在教育心理学中,动机总 是始终与学习相随。社会普遍认为动机总是产生于学习过程,而学习过 程通常也包含了动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是受到行为主义的影 响,大多把个体看成是受外部环境控制、无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注重探 讨推动个体产生活动的外部原因,如表扬与批评、成功与失败、对结果 的期望、合作与竞争、奖励与惩罚等各种因素对个体动机行为的影响。 在2O世纪6O年代以后,研究的主流是关注个体认知因素在学习动机形 成中的作用。目前,众多国外学习动机研究大致包括理论分析研究与实 证分析研究。 一类是理论分析研究。Houle在《心灵的探究》中提出三个因素类 型论,首先是目标取向:是以学习看做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其次是活 动取向:参与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环境的意义,与学习活动目的、内容无 关;再次是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学习 』。 第二类是实证分析研究。 《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阐述了 自我效能信念对学生学业情景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 业成绩思想的传播都是非常重要的。Nona T olleson把动机认知论在课 堂中运用,其认为教师能够应用动机理论去分析其与学生的相互影响, 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在与成绩有关的任 务中增加努力的愿望。伴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发展,以社会认知为中介 的作用正逐步成为学习动机研究的热点 。 三、具体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的动机是对学习行为的激活和唤醒,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如能正确了解 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条件下,充分发挥潜在能力,将促 使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是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是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3 6 培养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的需要或很少有学习的需要,到产 生学习需要的系列过程;是让学生把社会的需要等各方面的客观要求变 为自己发自内心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潜学习需要调动起来。教师在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上,首先应重视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 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了应该有的满足,再通过采取一系 列强化和训练手段让学生掌握认知和行为策略方法,最终内化成心理需 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等优秀学习品质。因此教师要善于选 择适当的强化物去满足学生们的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学习动力的持久 成就动机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之一,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保持旺盛。 成就动机强的人,通常对成功感至0骄傲,对失败并不那么沮丧。他们的 情绪乐观健康,对未来成功的预期比较高。而成就动机弱的人则相反, 他们对成功没有很多追求,并且非常害怕失败,焦虑程度较高,心情容 易压抑,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估计偏低。虽然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二者都 能促进人去学习,但是在心理上起到的作用却不同。追求成功使人精神 为之一振,积极进取,学习效果好;回避失败使人焦虑压抑,消极被 动。因此,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观 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类于何种原因,对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 显著影响。所以,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学习行为同样也会产生影响。 当一个学生自己努力时,他成功了将归因于自己付出的努力,失败了归 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种内归因的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正 确形成认识失败,面对失败不会轻易受环境影响的态度,形成良好的自 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索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倾向。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 的内部动力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这种兴趣就会促使他积极地 向这方面探索,并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力也更强。我们可以通过 丰富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对所学教 材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刺激。”常用方法主要包括:1、丰富语言 表达,充实教材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引起共鸣,教师提出的问题需 符合实际,难易适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2、定期补充新鲜 知识,紧跟发展形势。教师要特别注意选取那些发生的时间性距离近和 新科技信息,在课程教学中广泛运用。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刘惠军,王斐.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探索, 2004,(12):1O6—107. ②张爱卿.动机.论:迈向二十—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9:77—78. ③王瑜.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 :40—41. ④张咏梅,郭春彦,等成就目标分类的情景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12, 24(1):22—25. ⑤刘海,庄明科.成就动机多重目标理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2):4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