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9期 2162 2015年5月5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Vo1.35 No.9 May 5,2015  ̄2015 Chin.Soc.for Elec.Eng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DOh 10.13334 ̄.0258-8013.pcsee.2015.09.008 文章编号:0258—8013(2015)09—2162—08 中图分类号:TM 74 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郑华 ,李晖2 肖晋宇2,谢莉 (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市昌平区102206; 2.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输电网规划中心,北京市昌平区102209) Research on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ower Flow of Large-scale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ZHENG Hua1LI Hui ,XIAO Jinyu ,XIE Li ,(1.School ofElectrical&Electronic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 102206, China;2.Grid Planning Center of State Pow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Changping Distirct,Beijing 1 022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ed a precise optimal power 准 稳态模型 lfow(OPF)model and a robust interior poi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0引言 由于我国一次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 rtansmission(HVDC)interconnection.The OPF model included the quasi—steady—state model of HVDC system.Hence the voltage drop,the loss on the converter valves and the converter transformers were accounted for meeting with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The penalty interior point method was used to solve this OPF mode1.This method is more robust than primal・-dual interior point method and its step--controlled 以及西北部,能源消耗中心集中于华北、华东以及 广东等地,超高压电网承担了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 力的功能。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HVDC)由于其经济传输 距离长,易于快速灵活控制输送功率等优点,在我 国得到大规模应用【1]。包含HVDC模型的潮流计 算 ]、最优潮流计算(optimal power lfow,OPF) 。J varints owiang to the appropriate regulation by penaly tterms. Case studies with realistic lrge・scalae power system data, ranging from 2000 buses to 1 3000 buses,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The precision of the proposed OPF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mercial power flow software. KEY WORDS:optimal power flow;interior point method; 致力于对电网规划运行评估、提高经济效益,是目 前工业界和科研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了便于分析,目前最优潮流计算中普遍采用 的HVDC模型多来自文献[1l—l2]。该模型忽略了换 流阀压降和有功损耗以及换流变压器功率损耗。由于 国内采用的HVDC系统传输功率大,采用简化模型 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文献[5]给出HVDC系 penalty function;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quasi-steady—state model 摘要:该文研究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计算的精确模型 以及适用于大规模电网的最优潮流求解算法。首先将高压直 流输电系统准稳态模型进行化简,通过选择合理的基准值将 该模型进行标幺化,并与交流潮流方程联立,建立交直流电 网准稳态最优潮流模型。该模型计及了换流阀电压降和有功 损耗,以及换流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模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然后采用罚内点法求解该最优潮流模型。所采用的算法对约 束进行松弛,通过引入惩罚项以及松弛因子对修正方程进行 调整,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最后通过2000节点、6000节 点、8000节点、以及13000节点实际系统算例验证算法的 有效性。所有算例的计算结果均通过BPA软件进行互操作 验证,证明了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 统的准稳态模型,精确计及了换流阀和换流变压器上 的损耗,并采用交直流系统交替求解的方法进行潮流 计算,对交流系统采用标幺值计算,对直流系统采用 有名值进行计算。本文的工作之一是将该模型进行适 当的简化和标幺化处理,建立精确的含HVDC的最 优潮流模型。 大规模系统最优潮流计算的一个突出难点是 对算法的鲁棒性要求高,常规的原对偶内点法 (primal—dual interior point method,PDIPM)往往对大 规模系统难以收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尝 试采用过滤器方法【13]、步长控制方法[ 】、信赖域方 关键词:最优潮流;内点法;罚函数;高压直流输电; 第9期 郑华等: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2163 法【l5]、多中心参数方法[ 以及连续递推求解最优性 方程[" 等方法对内点法进行扩展,提高了算法的收 敛性。 上述内点法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不等式约束的 平均满足程度(也称为互补间隙)来控制障碍因子的 下降速度,对于复杂的约束往往导致算法难以收 敛。近年来,采用惩函数与松弛技术相结合的内点 法逐步得到广泛的研究,如文献[18—19]。这类方法 通过对修正方向进行调整来获得更稳定的收敛特 性,同时通过逐次减少障碍因子的方法来避免迭代 过程陷入不可行区域导致计算发散。文献【6]对潮流 方程进行松弛,获得比牛顿方向更稳定的收敛方 式,提高了潮流计算的收敛性,是松弛计算的一个 成功应用。 本文的另一项工作是采用文献[19]提出的罚内 点法(penalty interior point method,PIPM)求解含 HVDC最优潮流模型。为验证本文算法,所有实际 算例的最优解均与BPA潮流计算软件进行互操作 验证,特别是对母线电压幅值进行逐一对比。通过 实际大规模算例分析和对比说明该方法能够在电 压水平0.85~1.15之间找到最优解。 1 交直流系统准稳态最优潮流模型 1.1 直流系统准稳态数学模型 本文对文献【5】提出的准稳态模型做简化并进 行标幺化,给出直流系统在OPF中的准稳态模型。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模型以双端直流系统为例进行 推导,多端系统仅在直流网络方程形式上进行扩 展,不影响模型的物理本质。 忽略换流变压器铁心损耗,将文献[5]的公式进 行合并,按照整流侧和逆变侧对称的形式给出有名 值下的直流系统准稳态方程如下所述。 对整流侧: ,/5 =・二 . ¨ . . cos(a)一二 . .,厶. 一 (1) 儿, 71 /5 = 二。 Ut. ” . . 71, COS( ̄r) (2) 式中: . 为整流侧直流电压;,d. 为整流侧输出的 直流电流;n .为整流侧换流器个数;n . 为整流侧 换流变压器变比(换流母线电压比交流母线电压); . 为整流侧交流母线电压; 为整流器触发滞后 角; . 为整流侧换流变压器绕组漏抗; 为整流 侧整流桥的所有换流阀的总压降;饵为整流侧整流 桥的功率因数。 对逆变侧: j:丝nt.ikt Uj c。s( )十三 .“ i, + i(3) Ud3x/2 i=——nt..ikt.iU“cos( ̄i) (4) 式中:Ud.i为逆变侧直流电压;/d.i为逆变侧输入的 直流电流;,z“为逆变侧换流器个数;,z“为逆变侧 换流变压器变比(换流母线电压比交流母线电压): U.i为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 逆变器熄弧角; .i 为逆变侧换流变压器绕组漏抗; i为逆变侧整流 桥的所有换流阀的总压降;昭为逆变侧整流桥的功 率因数。 令 表示直流线路电阻,则直流系统网络方程 表示如下: Idr - .m J R lIud,] 交流系统进行连接时,根据电路等价原理,相 当于换流站在与其相连的交流母线上抽出对应的功 率。按从交流系统吸出功率为正向可得如下方程: Pd=Ud. ..,+ 厶. (6) Pdi=一UdiId..i+ i厶.i (7) Qd.r=(Ud. Id.r-t- )cg( 等(8) =( 一 i,dlj)蟾( )+ .i鲁 (9) 根据功率正向定义,整流侧从交流系统吸收有 功,逆变侧从交流系统注入有功,两侧均从交流系 统吸收无功。 选择恰当基准值系统将式(1卜(9)标幺化为: . : cos(a)一 一 (10) . = COS( ̄r) (11) _j= j cos(y)+《i i+Uf‘.i (12) i=kt ft‘..i.i cos( ) (13) Id.r . l/Ⅻ = + . . 05) =一 i+ ..i (16) =( . Id‘+己, la‘ .. . . ) ( )+Kq07) :( . 一 j)tg(cPi)+/Cq. 《 (18) 式中:上标 表示标幺值; .和 .i 为标幺值转化 2164 中 国 电机工程学报 第35卷 过程中产生的常数项。 , 1.2交直流最优潮流模型 交直流最优潮流作为控制目标与控制手段之 间的桥梁,模型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本文的重 点在于说明直流模型的精确性与算法的鲁棒性,所 采用的模型如下。 1)优化变量:包括任一节点f的有功和无功出 力尸Gi,QGi,无功补偿出力Qc.i,电压幅值与相角 , ,以及直流变量 lrJ/d Or, ,ud山/dj, ‰.i, 仍。 2)目标函数:不失一般性,目标函数设置为 总有功出力最小,即: . .ⅣG minf(o):∑圪. (19) 3)等式约束:包括式(1o)-(18)和所有节点的 功率平衡方程。换流站交流母线的功率平衡方程应 计及换流站抽出功率,按式(15)一(18)计算。 4)不等式约束:包括所有优化变量的上下限 约束以及断面有功功率限制。 2罚内点法求解最优潮流 2_1 算法框架 上述模型可简化为如下非线性规划形式: fmin f(x) { 采用PIPM求解上述模型时,引入松弛量将等 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进行松弛,然后将模型转换为 仅包括等式约束的形式如下。 ∥ ( n - ̄lnsi)+ -lneq ∑(Inai+inbi)+∑(q+6j) i=1 i=1 s.t.h( )+a一6=0, g( )+,一S=0 式中: 0将不等式约束转换为等式约束;n 0,6 0, 0为松弛变量,当a、b、S趋向于0时模型(21) 与模型(20)等价,因此目标函数中增加了对a、b、 S的惩罚项。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n ∞ L(x,口,b,,.,s;p, ) pf(x)-/t∑(1nr,+ i=l nln即 neq n , nIsf)+∑ ~ ∑(Inai+inbi)+2(ai+ )一 eT(q )+口一b)一yiTn。q(g(x)+,一 ) (22) 式中: 为目标函数权重因子; 为障碍因子,Y。。 L ( )+口一b=0 (26) ,L= Yi +/JR~e:0 (27) V L g(x)+,一 =0 (29) fl Vh ( ) (c A + ); / —........(.. . . + ..,...+... L R 2 2 )/ l I。q ]l = L 6 V L£ 0 一 R 一V 2 2 .V V 口 , 、 、,式中:H=V h(x)yeq+V g(x)yiL ,,,/ eq一 (x);A、 分别是a、b、]●●,●●●●●j 、S形成的对角矩阵。求 、 、 解(30)获得 , q, i 。q后,按下式计算松弛量的 修正量: , ,L fAa=一A (一V 一△ q)//3 0 、, 1 J}Abr=一R‘(—si(一V,-v6 一 iL+ ) 。q)// ) l△s=一S (一 + i 。q)/ 2.2松弛量重置 在修正松弛量之前,罚内点法通过构造1个给 定当前优化变量X的“最小化越限程度”的凸规划 来求解松弛量,并对松弛量进行重置。由于该凸规 划具有可分离的特性,因此可以获得唯一的解析解: 1 = 一 g (x)+ √; 而 + g ( )+吉√ 而(32) q: (∥~ (x)+4—h ̄(x)—+4pz) = ( + ( )+√ 而) 第9期 郑华等: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2165 2.3算法的具体流程 1)初始化变量。 设置k--1,p=l,p=0.1,a=0.1,b=0.1,r=-0.1, s=0.1。 2)在给定P, 下求解KKT条件至收敛精度: ①按照式(23)一(29)计算KKT条件残差; ②求解既约修正方程获得Ax,me , i 。q; ③按照式(31)获得△口,△6,Ar,As: ④计算修正步长因子叩满足松弛量非负,且 Armijo条件:L(x+flax,a, ,,,s;p,/.t)≤L(x,a,b,,, s;p, )+ ( ,口,b,,,s;p, )77△ 成立。 ⑤修正变量。 3)若 小于收敛精度则停止并输出最优解;否 则修正∥=min{0.5p,/.t ),按照式(32)重设松弛变 量, 。 (。劝小于1的正数),返回步骤2)。 文献[161证明:当a,b, , O且 q和Yi 。q有 界,则式(21)最优性条件(即式(23)-(29))为式(20) 的最优性条件。 2.4对罚内点算法的讨论 从物理含义上分析,松弛量a,b的作用是在所 有节点上增加电源和可调度负荷,确保所有节点功 率平衡在松弛量扩展空间上有解。从数学意义上分 析,修正方程(3O)受到松弛量a、b、S的调整,且所 有松弛量均有界,能够有效保证算法的稳定性。 2-3节中步骤3)中对松弛量的重置使得在计算 KKT条件过程中收敛到式(2O)的不可行解时,能够 从距离可行域边界最近的解继续搜索最优解。 3算例分析 3.1 计算设置 PIPM算法在Intel C+十Compiler V13环境中进 行开发与编译,在配置Intel i5 2.5GHz CPU和4GB 内存的个人电脑上进行测试。 为了与目前常用的内点法进行对比,本文选用 Matpower[ 0】中的Matlab Interior Point Solver(MIPS) 框架实现基于PDIPM与步长控制内点法(step— controlled interior point method,SCIPM)fH】的交直流 最优潮流程序。MIPS的框架把优化模型与内点法 实现进行隔离,具体的优化模型通过函数句柄(包括 目标函数与约束的求值、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与内 点法框架进行链接。在后续算例分析中通过对比 PIPM,PDIPM和SCIPM的收敛效果来说明PIPM 的鲁棒性。 为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本文采用BPA内 置的2DC算例与4个实际系统算例进行优化计算, 并把优化后的结果写回BPA进行潮流计算验证。 3.2 2DC算例 该算例包含11条母线,1回HVDC线路。本 算例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模型式(1O)一(18)与BPA软 件所采用的模型的接近程度。 采用PIPM求解第l节所提的最优潮流模型(最 小化电源有功出力),得到的运行方式如表1、2中 所示。 表1优化前后电源出力与机端电压 Tab.1 Generators output and terminal voltage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表2优化前后直流系统控制参数 Tab.2 HVDC’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将PIPM计算所得的OPF结果写成BPA文件, 调用BPA对该文件进行潮流计算,所得结果对比如 表3所示。通过对比说明第2节模型与BPA采用的 模型接近。 表3 2DC算例OPF结果与BPA校核对比 Tab.3 Comparison ofOPF and BPA for 2DC system 3.3实际大规模系统算例 为验证OPF的优化效果与HVDC模型的准确 性,采用4个实际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与BPA的对 比结果包括整体功率平衡分析以及所有交流母线 电压的相对误差分析。实际系统的元件规模如表4 2166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第35卷 表4实际系统参数 Tab.4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stic test systems 所示。 4个算例的计算参数设置为:电压上下限为 0.85-1.15pu;收敛判据为a,6,S,∥小于1O-。,且下 式成立: 1f max v 三f ,Iv, l )<0.01 3 一 V …。- 上述4个算例采用PIPM均顺利收敛,P一2000 网损率从1.1%下降到0.94%,P.6000,网损率从1.堡茛 2% 下降到0.92%,P一8000网损率从1.68%下降到 2 8 1.12%,P.13000网损率从2.07%下降到1.76%。优 化后运行方式的总出力与各项损耗与BPA对比的 相对偏差如表5所示。 表5实际算例OPF结果与BPA校核对比 Tab.5 Comparison of OPF and BPA for realistic systems 4个算例优化后运行方式的母线电压与BPA对 比的相对偏差如图1_4所示。P.2000系统电压相 对偏差不超过1%。P一6000系统电压相对偏差不超 过10%。P.8000系统电压相对偏差仅有1个母线超 过10%。P.13000系统电压相对偏差仅有2个母线 超过10%。以上结果说明所提的模型与BPA接近, 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I s 靛 晷 晋 删1 +j.:..一.~一.一 0 500 1 000 l 500 2 000 2 500 母线编号 图1 P.2000系统电压幅值相对偏差 Fig.1 Relative error of bus voltages of P-2000 ……… … 堡8 靛 磐4 出 O 2 000 4000 母线编号 图2 P.6000系统电压幅值相对偏差 Fig.2 Relative error of bus voltages of P一6000 ~-h.. ・ . ・ .. 0 。1 .’ I 一 一? .1‘;. O 2 000 4 000 6 000 8 000 O 母线编号 图3 P.8000系统电压幅值相对偏差 Fig.3 Relative error of bus voltages of P一8000 14 莲 10 -_.+ 茛 蓦 普 }..’_; : : ’ 2 }▲...I 哼 ・ l… 毫 +.= .II ▲ 4 000 8 000 母线编号 图4 P一13000系统电压幅值相对偏差 Fig.4 Relative error of bus voltages of P一13000 3.4罚内点法鲁棒性与效率分析 采用MIPS框架提供的PDIPM与SCIPM实现 的交直流OPF程序对实际系统的收敛性如表6所 示。SCIPM通过构造朗格朗目函数的二阶近似域进 行步长控制,实现比PDIPM更稳定的收敛性,但 对超过6000节点的系统仍难以收敛。 若将电压限制松弛到0.1~2.5pu后,SCIPM能 够计算出P.8 000及更小规模的系统。其最优解的 表6内点法对实际系统的收敛性 Tab.6 Convergence of various interior point methods for realistic systems 馨坦 4 第9期 郑华等: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2167 电压幅值分布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见大量的母线 电压超过正常范围,且该最优解无法通过BPA进行 校核。电压幅值最低的点出现在三绕组变压器中心 点上,与文献[6]的结论相近。 薹2.0 趔 哩 1.o 0.O U 2 000 4 000 6 000 UUU 母线编号 图5 SCIPM算出的P.8000系统电压幅值 Fig.5 Bus voltages of P-8000 by SCIPM PIPM给出的最优解的电压幅值均在0.85~1.15 区间内,如图6所示。 1.4 …~▲^■.……一~ j 1.0 ■■■r◆■1_r.-■y 。T’r W ’ ’ 趔 晋0.6 0.2 U Z OUt)4 UUU O UUU 0UU 母线编号 图6 PIPM算出的P.8000系统电压幅值 Fig.6 Bus voltages of P一8000 by PIPM 尽管PIPM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其算法的复杂 程度较PDIPM与SCIPM更高,导致计算量也更大, 需要的机时也相应增加。在计算中等规模系统时, PIPM并不具备比PDIPM与SCIPM更优越的性能。 各算例所需的计算时间及迭代次数如表7所示。 表7算例计算时间与迭代次数 Tab.7 CPU time and iterations for test systems 4结论 交直流系统OPF计算能够建立运行控制目标 与控制手段之间的桥梁,在电网规划、运行和控制 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OPF模型中 HVDC的模型精度不足,且常用算法对大系统收敛 性不足,造成交直流OPF计算应用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文献[5]所提的HVDC 准问题模型进行化简和标幺化处理,建立包含 HVDC阀损耗与环流变压器无功损耗的OPF模型。 基于文献[16]所提算法,同时考虑等式约束与不等式 约束,并对修正方程进行既约处理,实现了适合大 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进行OPF计算的PIPM方法。 通过算例发现PIPM能够在正常运行电压约束 下找到最优解。其机理在于:松弛量a,b相当于 在每一个节点增加了可调度负荷与发电机,松弛量 S允许对母线电压约束先进行松弛。PIPM在迭代过 程中逐步驱动松弛量趋于0。与文献[6]直接采用 PDIPM求解含松弛量的潮流方程不同,本文采用的 PIPM能够在可行方向与最优方向之间进行逐步调 整,避免了PDIPM或SCIPM由互补间隙驱动障碍 因子修正过快导致的计算发散。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周孝信,郭剑波,等. ̄lO00kV特高压直流 在我国电网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27(28):1-5. Zhang Wenliang,Zhou Xiaoxin,Guo Jianbo,et a1.Feasibility of ̄1000kV ultra HVDC in the power grid of China[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7,27(28): 1-5(in Chinese). [2】李建华,方万良,杜正春,等.含HVDC和FACTS装 置的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05, 29(5):31-36. Li Jianghua,Fang Wanliang,Du Zhengchun,et a1.Calculation method of power flow in hybrid power system containing HVDC and FACT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5,29(5):3 1-36(in Chinese). [3】邱革非,束洪春,于继来.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 算实用新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3): 53.57. Qiu Gefei,Shu Hongchun,Yu Jilai.New practicable algorithm dealing with AC/DC power flow calcul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8,28(1 3):53—57(in Chinese). [4】杨彬,叶鹏,孙保功,等.多种控制方式下HVDC系 统的潮流计算[J].电网技术,2010,34(6):139.143. Yang Bin,Ye Peng,Sun Baogong,et a1.Apower flow calculation model for HV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nder variou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ode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34(6):139-143(in Chinese). [5]郑超,盛灿辉,郭小江,等.实用高压直流输电稳态模 型及潮流算法解析[J].电网技术,2011,35(3):57.62. Zheng Chao,Sheng Canhui,Guo Xiaojinag,et a1.Analysis on practicable steady state model of HVD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rresponding power flow algorith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1,35(3): 2168 57-62(in Chines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第35卷 power flow solution using trust region and interior-point [6]覃智君,侯云鹤,吴复立.大规模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 的实用化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0): 95.101. method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 1, 26(2):487—499. [16】杨林峰,简金宝,韩道兰,等.基于最优中心参数的多 中心校正内点最优潮流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32(4):136—144. Yang Linfeng,Jian Jinbao,Han Daolan,et a1.Multiple centrality corrections interior point optimal power flow Qin Zhijun,Hou Yunhe,Wu Felix.Practical model for large・scale AC-DC system power flow calcul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l,31(10):95—101(in Chinese). [7】江全元,耿光超.含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内点最优潮流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al centering parameter 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25):43.49. Jiang Quanyuan,Geng Guangchao.Interior-point optimal power flow With the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 29(25):43—49(in Chinese). [8]卫志农,季聪,孙国强,等.含VSC—HVDC的交直流 系统内点法最优潮流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 32(19):89-95. Wei Zhinong,Ji Cong,Sun Guoqiang,et a1.Interior-point optimal power flow of AC--DC system with VSC--HVDC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2,32(19):89・95(in Chinese). [9】卫志农,季聪,郑玉平,等.计及VSC.HVDC的交直 流系统最优潮流统一混合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34(4):635—643. Wei Zhinong,Ji Cong,Zheng Yuping,et a1.Optimal power flow ofAC—DC systems with VSC-HVDC based on a uniifed hybrid algorithm[J].Proceedings ofthe CSEE, 2014,34(4):635—643(in Chinese). [1O】卫志农,胡文旺,孙国强,等.含VSC.HVDC的暂态 稳定约束最优潮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33(28):50-58. Wei Zhinong,Hu Wenwang,Sun Guoqiang,et a1.Transient stability 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 considering of VSC—HVDC integr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3,33(281:50.58(in Chinese1. 【1 1】Kundur P.Power system satbility and control [M】.Columbus:McGraw Hill,1994:500—514. [12]王锡凡,方万良,杜正春.现代电力系统分析[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3:168—186. Wang Xifan,Fang Wanlinag,Du Zhengchun.Modem power system analysis[M】.BeOing:Science Press,2003: 120—134(in Chinese). [13]Jabr RA,CoonickA H,Cory B J.Aprimal-dual interior point method ofr optimal power lfow dispatch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2,17(3):654—662. [14】Wang H,Murillo—Sanchez C E,Zimmerman R D,et a1.On computational issues of market based optimal power lfow[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7, 22(3):1185 1193. 【15]SousaAA,Torres G L,Canizares C A.Robust optimal [J].Proceedings ofthe CSEE,2012,32(4):136-144(in Chinese). 【17]赵晓慧,阳育德,韦化.求解大规模AC/DC最优潮流 的连续递推内点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33(4):171—178. Zhao Xiaohui,Yang Yude,Wlei Hua.An interior point method based on continuous analogy method for optimal power lfow of large scale AC/DC systems[J].Proceedings ofthe CSEE,2013,33(4):171・178(in Chinese). 【18】Benson H Y,Shanno D F.Interior-point methods for nonconvex nonlinear programming:regularization and warmstarts[J]. 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2008,40(2): 143-189. [19]Curtis F E.A penalyt-interior-point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J】.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Computation,2012,4(2):181-209. [20]Zimmerman R D,Murillo—S ̄chez C E,Thomas R J.MATPOWER steady—state operations.planning and naalysis tools for power system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J].IEEE Trna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 l,26(1): 12—19. 附录A HVDC基准值选取与标幺化过程 1)HVDC系统基准值的选择方法如下。 ①为了将HVDC功率与交流节点进行衔接,直流功率 基准值 选择与交流系统功率基准值一致; ②选择直流电压基准值 B以消除公式(1)、(3)中电压 的常数项; ③为保证公式(5)不引入新的常数项,直流电压基准值 选择为Ida=PdB/ B,且直流电阻基准值选为 dB: ,,曲; ④为消去公式(1)、(3)中电抗的常数项,换流变压器电 抗基准值选为 ,cB=旦,l,磕z (单位为Q),其中zB为交流阻 兀 抗基准值。 2)根据上述方法,HVDC基准值如下。 功率基准值: 尸曲= =100MVA (A1) 电压基准值: : (A2) 兀 式中:UdB单位为kV; 为换流变压器额定变比; 为交 第9期 流母线基准电压。 电流基准值,单位kA: IdB= 郑华等: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与算法研究 化简。 2169 4)式(21)-(22)qb系数定义如下: 直流线路电阻基准值,单位为Q: ‰: 换流变压器等值电抗基准值,单位为Q: : (A4) 蔫 收稿日期:2014.08—29。 瑶ZB (A5) 作者简介: 郑华(1971),男,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智能电网运行与规划、高性能计算 与可视化技术,hbdlzhenghua@263.net; _为交流阻抗基准值,单位为Q: ZB= U2 (A6) 郑华 李晖(198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3)根据上述基准值,对式(1)—(9)进行标幺化处理的方 法为: 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规划,lihui@ chinasperi.sgec.corn.cn; ①对式(1)一(4)两边同时除以直流电压基准值: ②对式(5)两边同时除以电流基准值IdB=Ud ̄/R 肖晋宇(1977),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大电网安全分析和电力系统规 划,xiaojinyu@chinasperi.sgcc.com.C1"1; 谢莉(1972),女,博士,讲师,研究方 向为智能电网运行与规划,dhttony@ _③对式(6)一(7)两边分别除以直流功率基准值PdB= U,m/da; ④对式(8)一(9)两边分别除以直流功率基准值PdB= ; l63.com。 ⑤定义式(8)一(9)标幺化产生的常数项,对公式进行 (编辑李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