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卫生学

2022-09-14 来源:钮旅网
绪论

一、卫生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定义):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从两个方面实施:①控制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即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对某些已患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和伤残。

三、空气:ppm (parts per million)、mg/m3 食品:ppm、mg/kg 水: ppm、mg/L 换算:食品:1ppm=1mg/kg 水: 1ppm=1mg/L 空气: ppm=mg/m3 ×22.4(L)/m(毒物的分子量) 四、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 2.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危害正在增加 3.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4.我国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5.不良生活方式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1、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包括: 自然环境 由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构成 社会环境 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等构成 2、★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的区别 项目 定义 对健康的有益影响 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气候

某些地区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次生环境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形成的环境

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衡,使其优于原生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有益人类健康 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环境污染

3、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环境。 生物群落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

4、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

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6、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放大)作用必备条件: 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②进入生物体类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③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8、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9、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和淡水减少、森林危机、土壤资源破坏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2、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3、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①生产性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②生活性污染,“粪尿、污水、垃圾”,即“生活性三废”。特点:片污染、无组织排放、难治理③其他污染,由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振动及各种废弃污染物等。

4、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除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称为物质蓄积。物质蓄积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5、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6、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health effect spectrum,人群对环境因素反应的健康效应谱呈金字塔形或称冰山现象

7、★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 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1)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包括慢性中毒和非特异性损害(3)致癌作用(4)遗传毒性(5)生物毒性和发育毒性(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干扰内分泌功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DCs)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它们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9、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称为致突变作用 10、公害病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11、◆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12、历史上环境污染引起的几次重大事件(详见课本p27-28) 13、★影响污染物损害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①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②剂量或强度③暴露时间④环境因素⑤个体易感性 14、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15、剂量反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来表示。

(1)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s型曲线、抛物线、直线 最高容许浓度( MAC):长期摄入有害物质后不会对其本身及其下一代引起现代医学所能发现的任何病理改变或超过其适应范围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最高浓度。 (2)人体必需的元素或化合物:V型曲线或U型曲线

有些有毒物质在低剂量时产生有益或兴奋(刺激)反应,高剂量才引起抑制(有害)效应。毒物在低于抑制浓度时对机体的刺激效应称为毒物兴奋效应。剂量反应曲线为倒U型。 16、人体对环境污染作用的反应:1.正常调节 2.代偿状态 3.失代偿状态 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P22 图1-8

17、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协同、增强、拮抗)

1、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2、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

3、增强作用:增强作用又称增毒作用。当一种外来化合物对某器官系统并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使后者对该器官系统的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 18、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可用下列模式表示: y=I/k(1-eˉkt )

y—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

I—吸收量(I=每日摄入量×吸收系数) t—作用时间(d)

k—排泄率(k=Ln2 /t1/2)

19、高危(敏感)人群: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整个人群,其中包括了由于上述诸多个体因素不同而对该物质特别敏感的人。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

第一节 空气

1、大气圈atmosphere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 2、紫外线、红外线和空气离子的主要生物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离子化(空气电离):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素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形成阳(正)离子,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负)离子。每个阳离子或阴离子均能将周围l0~15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轻阳离子(n+)或轻阴离子(n-)。这些轻离子再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水滴等相结合,即形成直径更大的重阳离子(N+)或重阴离子(N-)。

项目 生物学作用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缺乏时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增加佝偻病、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过量时可引起皮肤与眼睛伤害、抑制免疫功能 紫外线色素沉着(UVA)、抗佝(400-320-290-200)nm 偻病(UVB)、免疫增强和UVA-UVB-UVC 杀菌作用(UVC) 红外线 空气阴离子 热效应、促进新陈代谢和过量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热射病和日射细胞增生、消炎镇痛作用 病;白内障。 镇静、催眠、镇痛、镇咳、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负离子数目要求在33降压 10个/cm以上,重轻离子比值应小于50。 3、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危害,对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 工业企业:燃料的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排除的废气 (2) 交通运输: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机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燃料而释放的尾气 (3) 生活炉灶: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的使用

一次污染物:直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次污染物:来源于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三氧化硫、二氧化氮、硫酸、硝酸、醛酮 4、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点) 直接危害 1、 急性中毒 2、 慢性炎症 1) 烟雾事件 3、 变态反应 ①煤烟型烟雾事件 4、 致癌作用 ②光化学烟雾(浅蓝色)事5、 机体免疫力下降 件; 2)生产事故 间接危害 1、1、 产生温室效应 1、2、 形成酸雨(PH<5.6) 1、3、 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水肿。 5、几种常见污染物

(1)二氧化硫:我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50mg/m3,日平均浓度0.15mg/m3。

(2)氮氧化物:我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24mg/m3,日平均浓度0.12mg/m3。

(3)颗粒物:我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0.15mg/m3。

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 ①总悬浮颗粒物total 粒径为0.1μm~100μm,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截至中的颗粒。 ②可吸入颗粒物IP 是指粒径≤100μm的颗粒物,又称PM10。 ③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是指粒径≤2.5μm的细颗粒,又称PM2.5。

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1.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协同作用作为载体将这些污染物载入呼吸道深部 2.IP成分复杂可含有石棉、B(a)P等致癌性强的化合物,还可含有许多金属化合物,后者具催化作用,能促进尘粒吸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氧化为硫酸雾和硝酸雾 3.卫生标准:一次0.5mg/m3,日平均0.15mg/m3

(4)光化学烟雾、铅、多环芳烃、二恶英 6、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室外来源 室内污染 ①室外空气(通风)②建筑物本身,①燃料燃烧和烹饪②人在室内的活动(吸烟)③室内③人为带入室内④生活用水污染 建筑和装饰材料④室内生物性污染⑤家用电器

7、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①二氧化碳②燃烧产物③烹调油烟④甲醛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⑥氡及其子体⑦尘螨 8、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条件的比较 主要污染物 发生季节 发生时间 气象条件 地理条件 易感人群 症状

第二节

1、水资源的种类和卫生学特点

天然水源: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 浅层地下水(农村):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浅井即取自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城镇):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往往潜藏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 2、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

①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②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③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④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水厂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

3、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分为四组:即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

总大肠菌群: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 ℃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生的G-无芽孢杆菌,是性状相似的一群细菌。 化学耗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量。是测量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型无机物的总量。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水中的有机物越多,BOD越高。

4、 水体污染:人内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群种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 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想象。

水体自净: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

煤烟型烟雾事件 颗粒物、SO2、硫酸雾 冬季 早晨 光化学烟雾事件 NOx、O3、SO2等 夏秋季 中午或午后 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小、湿度大、气温高、风速小、湿度小、天气晴朗、有雾 紫外线强烈 河谷或盆地易发生 老年人、婴幼儿及心肺疾病患者 呼吸道刺激症状 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易发生 心肺疾病患者 眼睛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富营养化:是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有“水华”“赤潮”之分。 5、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 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最突出的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 Hunter-Russel症候群是水俣病最典型的特异性体征,包括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及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

我国生活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汞的限值为0.001mg/L,氰化物的限值0.05mg/L。 6、水源选择及卫生要求:①水质良好②水量充足③便于防护④技术和经济合理。

7、水的净化目的是出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三步骤。 8、氯化消毒、煮沸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臭氧消毒的优点是杀菌效果高,且用量少、接触时间短、pH值适应范围宽,不影响水的感官性状;缺点是技术要求高,投资费用大,投加量不易调节。紫外线消毒的优点是接触时间短、效率高、不影响水的臭和味;缺点是消毒后五持续杀菌作用。 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称为有效氯。 9、★饮用水的氯化消毒方法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 ①由于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 ②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容物如蛋白质、RNA和DNA漏出,并能干扰多种酶系统。 ③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破坏。 第三节 地质环境和土壤

1、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为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2、地方病范围包括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疾病。 3、碘缺乏病IDD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发病机制:

①、对甲状腺影响:

机体摄入碘减少——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减少

血浆中甲状腺素水平降低 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甲状腺滤泡增生 甲状腺体积增大

②、对脑组织的影响:

妊娠早期缺碘 甲状腺素合成不足 胎儿大脑皮层、基底核及内耳机构发育受阻 出生后智力缺陷及耳聋

出生后缺碘 甲状腺素缺乏 影响神经细胞发育 抽象能力缺陷、智力低下 4、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是碘缺乏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5、克汀病的临床表现:

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2)水的pH值 3)水的温度 4)水的浑浊度 5)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智力低下2)聋哑3)生长发育落后:表现为①身材矮小②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③克汀病面容④性发育落后4)神经系统症状5)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6)甲状腺肿 缺硒——克山病

6、地方性氟中毒(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地方病)是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使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其病区类型:1)饮水型病区2)燃煤污染型病区3)饮茶型病区

7、地方性砷中毒是某些地区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含砷过高的水或暴露燃用高砷煤的空气而致的一种地方病。以全身性慢性中毒较多见。 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角化是地方性砷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同时患有时,称为“皮肤三联症”。 地方性砷中毒: ⑴、概述

⑵、病因:长期饮用含砷量过高的天然水 ⑶、发病机制 :

抑制酶活性: As3+能与蛋白分子上的巯基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使多种酶的活性受到限制,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死亡。

血管、神经影响:砷是一种毛细血管毒物,也是一种神经毒物,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壁,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麻痹,致使组织细胞营养缺乏,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而造成损伤。 8、土壤污染的来源

1)水型污染 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土壤

2)固体废弃物污染 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以及化肥与农药等 3)气型污染 是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自然沉降或随降水而降落进入土壤。 9、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镉污染:痛痛病,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肾功能障碍; 铊污染的特征性表现:(1)毛发脱落,全秃或斑秃;(2)周围神经损害;(3)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0、农药污染的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敏作用

有机磷农药:对人体酶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有害,致畸致癌突变。 11、土壤的卫生学意义:(1)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2)其中有适量的微量元素;(3)可以传播各种污染病和寄生虫病;(4)填埋城市垃圾和生活垃圾。

12土壤的组成 固相:矿物质、有机质 液相: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水分来源于雨雪水和灌溉水、地下水;土壤水分是稀薄的溶液。气相:主要来自大气,其次为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所产生的气体;

13土壤中的背景值(background level),亦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背景值是:

1、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

2、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3、是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 4、也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14土壤的物理学特征 土壤颗粒

粒级:根据土壤颗粒大小将土壤分成若干组(石块、石砾、沙砾、粉粒、粘粒)。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

砂土:透气性好,排水能力强,有机物分解快,卫生学上优点较多。 黏土:透气性差,容水性强,有机物分解缓慢。 壤土:既能透气,又能蓄水。

第四节 灾害卫生

1、灾害: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类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外部求援时,就认为灾害。 自然灾害:由于自然界物质剧烈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自然变异和人为影响) 分类(按性质):气象性、海洋性、洪水、地质、地震、农作物森林灾害。 等级: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巨灾。 2、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1)直接对人类生命财产及安全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2)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生产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形成灾害源性疾病,又称灾害“后效应”。 灾害现象诱发或致发的一系列疾病称为灾害源性疾病。(创伤性、感染性、应激性)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第一节 营养素和能量

1、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人体生存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的物质。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主要功能是:①供给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的热能②构成机体组织成分③调节生理功能。

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①估计平均需要量EAR即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估计摄入水平。

②推荐摄入量RNI即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估计摄入水平。推荐摄入量=平均需要量+2个标准差 不能计算标准差时,为1.2×平均需要量

③适宜摄入量AI基于对健康人群营养素大致摄入量的观察或试验研究而确定的推荐每日摄入量,称AI。

④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摄入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不致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

为新增或修复组织的需要,有一部分氮将在体内储留,即摄人氮应大于排出氮,这称为正氮平衡

由于组织氮损耗或大量组织细胞分解,由机体排出氮将超过摄入氮,这称为负氮平衡 4、营养素的摄入量-反应关系往往表现为U型。 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1)蛋白质含量 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1 g氮~6.25 g蛋白质

2)蛋白质消化率 是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高表明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程度大。(动物性蛋白高于植物性)

3)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动物性蛋白高于植物性)

4)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模式 食物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称为氨基酸模式。 6、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对成人来讲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如果饮食中经常缺少上述氨基酸,可影响健康。它对婴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八宝粥)

15、蛋白质缺乏: 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劳、贫血、易感染、病后恢复缓慢等;严重缺乏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蛋白质过多: 可增加肾脏负担

16、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的治疗:增加营养 加强护理

药物及其他治疗 积极治疗并发症 临床表现:消瘦型、恶性营养不良、混合型

7、脂类(脂肪和类脂:磷脂、固醇类)的主要生理功能 1)功能与储能

2)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消化吸收

3)增加食物美味,促进食欲,增强饱腹感,延缓胃排空 4)供给必需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为宜

8、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ω-6系的亚油酸和ω-3系的α-亚麻酸(廿碳五烯酸(EPA) 和 廿二碳六烯酸(DHA))

有亚油酸和a-亚麻酸,分别可转化为EPA和DHA。其作用有: ①合成前列腺素、血栓恶烷、白三烯等体内活性物质的原料; ②合成磷脂和胆固醇酯化的必需原料,有利于脂质的利用和代谢; ③参与生物膜的结构,是膜磷脂具有流动性特性的物质基础,对膜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意义。 9、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

10、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其主要生理功能(建议每日摄入量25-30g): ①通便防癌

②降低血清胆固醇

③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④吸附化学物质

11、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可以分为三类:单糖、寡糖和多糖

单糖:不能被水解的最简单的碳水化物,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

糖醇:包括山梨醇和甘露糖醇,是单糖还原产物

糖类的生理功能:1.供给热能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营养素,每1g糖彻底氧化可供热能16.8kJ(4kcal)。

2.为其他有机物代谢提供条件 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β-氧化)时,会产生中间产物酮体,它们要在外周组织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此过程需糖代谢支持。

3.节约蛋白质 如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热能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即有部分蛋白质分解用于产热;如碳水化合物充足,就可节省蛋白质的消耗,使氮在体内储留增加

4.参与构成重要的生命物质 如RNA中的核糖、DNA中的脱氧核糖,糖蛋白,蛋白多糖。此外,还有参与受体结构、细胞间信息传递、解毒反应等。

血糖生成指数GI:表示当食用了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物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血糖水平应答和食用相当量的葡萄糖或面包相比的比值,用公式为

意义:1.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体内

2.低GI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GI代表了一种食物的生理学参数,能确切地反映食物摄入后人体的生理状态,是衡量食物引起饭后血糖反应的有效指标 .碳水化物的供给量和来源

应占总热能的60%-70%。碳水化物主要来源于淀粉,其次来源于单糖或双糖。 1g碳水化合物产生16.8kJ(4kcal)热能(1 kcal=4.184 kJ 1 kJ=0.239 kcal) 1g脂肪可产生37.8kJ(9kcal)热能 1g蛋白质产生16.8kJ(4kcal)热能 13、人体对能量的需要:

①基础代谢 是指维持人体最基本活动所必需的能量需要。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①体形和机体构成②年龄③性别④内分泌⑤应激状态 ②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④生长发育

1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食物的热效应TEF,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这是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活动以及营养素及营养素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其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 15、合理的能量供给比例:糖类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4%。 16、无机盐:体内各种元素,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无论含量多少,统称为无机盐。

无机盐的分类:常量元素:占无机盐总量99%

微量元素:其中部分为必需微量元素

特点:体内不能合成、代谢也不消失,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每天会随排泄丢失一部分、需在每日膳食中补充。 吸收因素的影响

钙:食物中钙的水平、维生素D的水平、个人身体状况、促进和抑制钙吸收的其他因素; 膳食中草酸、植酸与钙形成难溶性钙盐,难以吸收;

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膳食纤维与钙结合皆可干扰钙的吸收; 凡能降低肠道pH或增加钙溶解度的物质都可促进钙吸收; 乳糖、氨基酸可促进其吸收;

缺乏:儿童---佝偻病;成年人---骨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成年人(不分性别)钙的每日供给量为800 mg,孕妇、乳母分别增至1 000 mg-1500 mg;

钙的食物来源可考虑两方面,即钙的含量和吸收利用率

食物中奶及奶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最好的食物来源

奶制品和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海带、小虾皮、芝麻酱是含钙很丰富 铁:食物中以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存在; 缺乏表现:体内铁储备减少(铁储存减少期)

体内循环铁含量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期)

摄入过多:长期的高水平摄人铁或经常输血能引起肝中铁的异常蓄积

含铁血黄素沉积症

伴有组织损伤,则称之为血色素沉着症

降低铁的吸收:胃酸缺乏,植酸、6-磷酸肌醇,磷酸、草酸,锌和铁盐同时服用,增加小肠蠕动性,脂肪消化不良导致脂肪痢 ;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半胱氨酸,动物肉类、肝脏可促进铁的吸收,原因未明,暂称肉因子,钙与植酸、磷酸、草酸结合;

食物来源: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黄中虽含铁高,但存在干扰因子,吸收率很低;牛奶为贫铁食品,且吸收率不高

成年男子为15mg,成年女子为20mg,孕妇和乳母为25-35mg;

胎儿含铁约400毫克,可供其在出生后半年消耗,故出生四个月的婴儿应补充含铁食品 。 碘:每日,成年人为150μg,婴儿、儿童按不同年龄为50~120 μ g 碘的安全剂量为成人每日50~1000 μ g 锌:每日,成人男性15.5mg,女性11.5mg。

缺锌的临床表现: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停滞,性发育迟缓,味、嗅觉下降,伤口愈合不 良等;孕妇缺锌,胎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

硒:缺乏症 :各种免疫功能下降;但过量硒则可抑制免疫功能 克山病、大骨节病、儿童恶性营养不良

癌症死亡率和血硒水平或特定地理地区饮食硒水平呈负相关 心血管疾病发病可能与低硒有关 膳食硒成人为每天50g

17、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生化特性不同,以本体或前体形式存在。不供给热能,不构成人体组织。需要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视黄醇 a-胡萝卜素 维生素A 视黄醛 存在于动物体内 胡萝卜素 ß -胡萝卜素 维生素的前体 视黄酸 γ-胡萝卜素  B-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明星维生素” 近年研究发现,胡萝卜素作为单线态氧猝灭剂和抗氧化剂有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效益,这些特性是视黄醇所没有的。 “维生素A阀”

高胡萝卜素血症 (>250μg/ml or 4.65μmol/l) 不同单位的维生素A可通过下式换算: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IU) × 1/3 +g ×1/6

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参与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的视力 保护上皮组织的完整

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对肺癌有抵抗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

 维生素D生理功能:促进钙、磷吸收 ; 调节钙、磷代谢 ; 促使骨骼及牙齿硬化 推荐摄入量 :成人为5μg,儿童及老年为10μg  硫胺素即维生素B1生理功能

(主要作用于糖代谢,在体内被磷酸化形成焦磷酸硫胺素TPP,才能发挥其活性) 构成脱羧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促进乙酸胆碱合成

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的正常功能

供给量:硫胺素的需要量与碳水化物代谢有关,一般认为0.5mg的硫胺素即能满足4.2MJ(1000kcal)热量的需要。成年男性每日推荐摄人量为1.4mg,女性为1.3mg

 核黄素即维生素B2:缺乏时的变现代谢障碍和皮肤黏膜的炎症,口角炎、唇炎、舌炎、

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眼部症状

供给量: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男性为1.4mg/d,女性为1.2mg/d 维生素A来源于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干性脚气病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湿性脚气病因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有水肿、婴儿型),维生素PP(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以玉米为主食的易发生。

 烟酸:组织呼吸所必需;与脂肪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

缺乏表现:癞皮病(腹泻、皮肤炎、神经性痴呆,简称3“D”症状) 供给量:成人按每4.2MJ(1000kcal)热能需5mg计算,约为14mg/d

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为形成骨骼、牙齿、结缔组织

及一切非上皮组织细胞间黏结物所必需,可维持牙齿、骨骼、血管的正常功能 与金属离子络合而减少铅、汞、镉、砷等毒物的吸收

促进铁的吸收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体内起抗氧化作用,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的作用

缺乏表现,引起坏血病、毛细血管脆性增强、可导致骨钙化不正常(胶原不能正常形成)、伤口愈合缓慢

供给量:成人为 lOO mg,孕妇、乳母适当增加为 130 mg

第二节 合理营养

1、合理营养的概念与要求

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1).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

2).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3).食物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 4).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 2、体质指数(BMI):目前评价营养状况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BMI=体重(kg)/身高(m)* 身高(m)。正常范围18.5-23.9。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要限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4、膳食宝塔:

5、食源性疾病: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其范围:食物中毒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生物性病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最重要的食品卫生问题 化学性病原物:危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重金属、多环芳烃类和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物,滥用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也是食品化学污染的重要因素 物理性病原物: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6、预防食源性疾病:

充分认识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法制观念 认真落实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减少食品污染

防止从业人员带菌传播食源性疾病

向社会和消费者宣传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公民的卫生意识

7、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凡是食用有毒食物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发病特征:

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爆发性。集体性爆发的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 中毒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为主。因为这些病人进食的是同一种中毒食品,病源相同,因此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由于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可能有些差异。

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未吃者不发病。

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源。 8、食物中毒分类: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预防:防止污染;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

防止污染: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做好畜禽宰前、宰后的卫生检验,防止已感染沙门氏菌属的病肉进入市场;

防止食品容器在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化脓性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治愈前不应参加接触食品的工作;

患乳腺炎的牛所产的奶,应禁止销售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动物性食物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 其流行特点

 多在夏、秋季节高发

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 中毒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重者最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组

副溶血性弧菌——近海细菌,我国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细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耐热,但肉毒毒素不耐热,最强的一种神经毒,早期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支持疗法

(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 葡萄球菌的预防措施:

(1)首先要防止污染:特别是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含奶糕点、冷饮食品以及剩饭。 (2)加工后的熟制品应低温保存,防止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

(3)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

因一般烹调温度难以做到,关键在于积极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和形成肠毒素 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赤霉病麦食物中毒——遇碱毒性减弱

霉变甘蔗食物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产毒真菌是节菱孢霉菌产生的毒素为3-硝基丙酸(无解药) 3)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中毒——河豚毒素(TTX),作用神经系统

麻痹性贝类中毒——石房蛤毒素,神经毒,与“赤潮”有关 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过敏性食物中毒

毒蕈(xun)中毒——蘑菇,临床表现: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 光过敏性皮炎

含氰苷类食物中毒(苦杏仁)——缺氧窒息死亡 发芽马铃薯中毒——生物碱龙葵素,溶解红细胞 四季豆中毒——急性肠炎症状 4)化学性食物中毒: 砷化物中毒 亚硝酸食物中毒 甲醇中毒 毒鼠强中毒

9、黄曲霉毒素——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米、玉米、花生),易引发肝癌 10、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我国,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化学合成两大类。共21类。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2、工伤:又称职业性外伤,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伤害。

3、工作有关的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特点: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病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

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 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4、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

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 (效应)关系

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诊断依据

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 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处理

1)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2)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

5、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健康检查。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健康影响的化学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有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中毒的,称为职业中毒。 二、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氯气、氨气、光气、双光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硫酸二甲酯、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氨、臭氧等。

毒理:局部损害为主,对眼、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影响因素:溶解度、浓度、接触时间

三、窒息性气体中毒定义: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种类:单纯性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本身无毒,因其在空气中含量增高而使氧含量减少,使肺内氧分压降低,造成脑缺氧。 化学性窒息性气体:这些毒物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内窒息,严重者导致急性中毒性脑病(CO、H2S、HCN)。

毒作用特点:引起机体缺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有特效的解毒剂窒息性气体中毒

四、一氧化碳的毒代动力学CO经呼吸道吸入,再经肺泡膜进入血液。 CO+Hb COHb

CO主要以原形通过肺排出。CO半排出期的长短与肺泡气中的氧分压呈反比。

五、氰化氢:为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气体。 急性氰化物中毒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 1)慢性刺激症状2)神经衰弱综合征3)运动功能障碍4)甲状腺肿大

2.重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由于缺氧加重,病情迅速发展,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律不齐、烦躁不安,继之意识丧失、昏迷、阵发性强直性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和循环很快衰竭,导致死亡。

若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浓度在200mg/m3以上)或口服50-100 mg氰化钾(或氰化钠)后,

常立即猝死,即电击型死亡。

少数急性氰化物中毒引起的中毒性脑病,于急性期恢复后2-3周出现损及底节及大脑皮层下白质所致的迟发性脑病;CT及MRI可见底节、小脑、大脑皮层的限局病变和脑萎缩。 非猝死型临床分期

1.前驱期2.呼吸困难期3.痉挛期4.麻痹期。 一般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 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给予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救护者必须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以防自身中毒。 2).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及早应用硫代硫酸钠或高锰酸钾,使氰化物转变成不活动的氰酸盐。 3).积极给予氧疗。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高压氧疗法。 4、应用特效解毒剂一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 应用特效解毒剂二

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

5、毒代动力动力学吸收: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6、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的气味的可燃性气体

六、有机磷农药:淡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敌百虫为白色粉末状结晶);类似大蒜臭味; 其中毒作用机制: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临床表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解毒剂的应用;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

解毒治疗:乙酰胆碱拮抗剂——阿托品(能拮抗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的作用,可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复能剂:解磷定、氯磷定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1、尘肺(pneumoconiosis):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生,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

2、矽肺: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较高含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3、硅酸盐肺:长期吸入含有结合型二氧化硅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 炭尘肺:长期吸入煤、石墨、碳墨、活性碳等。 金属尘肺:如铁尘、铝尘等。

混合性尘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煤矽尘、铁矽尘)。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1、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基础,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亷或2亷以上的作业。 2、热适应(heat acclimatization):人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能力增强;皮肤温度和机体中心温度先后降低;心血管紧张性下降;肾重吸收钠功能增强。

热适应超过限度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中暑,停止接触高温一周左右可脱适应。

3、中暑:人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

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法定职业病。

4、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量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和C声级,分别用dB(A)、 dB(B) 和dB(C)表示。

第六章 预防保健策略

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3、初级卫生保健(PHC):最贴近基层的基本卫生保健。包含三级预防,重点在于一级预防。

课后习题:

变量类型

某菌苗通过皮下注射,对20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21天后观察结果,分别采用三种原始记录形式,结果见表,问:

(1) 三种记录各属何种类型的变量? (2) 怎样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观察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抗体滴度 1:40 1:20 1:160 1:40 1:320 1:80 <1:20 <1:20 1:40 1:40 1:80 1:160 1:160 1:80 1:40 1:40 1:20 1:80 1:40 1:160 目测抗体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免疫效果分类 有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无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定量资料

1、某地某年不同年龄组男童身高资料见表1,作者据此认为该地6岁以下男童身高的均数和变异度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你认为对吗?

表1 某地1995年不同年龄组男童身高资料

年龄 1-2月 5-6月 3-3.5岁 5-5.5岁

人数 100 120 300 400

均数(cm) 56.3 66.5 96.1 107.8

标准差(cm) 2.1 2.2 3.1 3.3

2、确定参考值范围有哪几种方法?如何正确选用?

分类资料统计分析

1、某研究者在中小学观察三种矫正治疗近视眼措施的效果,近期疗效数据如下表。结论为“近期疗效要以夏天无眼药水为最好,保健为次,新医疗法最差”。试对此说法作出分析评价。

表1 三种措施的近期有效(%)

矫正方法 夏天无眼药水 新医疗法 眼保健操

观察例数 135 32 18

近期有效率(%) 37.78 18.75 27.78

2、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甲法检出率为60%,乙法检出率为60%,两法一致的检出率为35%,问:(15分) (1)以上为何种变量类型的资料? (2)这种比较属于什么设计类型? (3)列出计算用表;

(4)可用什么统计方法比较?

(5)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不同?

3、某医师调查了相同年龄妇女的月经情况和某些生理、病理变化情况,资料如下,请问:(1)欲比较绝经组与未绝经组的生理、病理情况有无不同,应如何分析?(2)下表中的百分比与患病率的意义有何异同点? 表2 绝经妇女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

病症种类脊柱异常弯曲脊柱活动受限脊柱局部压痛阴道炎症阴道狭窄

人数8212514665绝经组占总人次%3.07.99.455.124.6患病率%3.28.410.058.426.0人数01317254未绝经组占总人次%患病率%0.0022.05.228.86.842.4106.81.6实验设计讨论题

一、欲比较A、B两药抗高血压是疗效,把用药后舒张压下降程度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请你完成下列步骤:

1、进行样本含量的估计。 取α= 0.05(双侧),β= 0.10(单侧),δ及σ或其估计值可从下列资料中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适宜的选择。

1)查阅相关专业文献,(XAXB)波动在5-8 mmHg之间,SA或SB波动在3-5 mmHg范围内。

2)进行预试验,得XA=10 mmHg,XB=16 mmHg,S=5 mmHg。

3)从专业角度而言,两药降压作用若有差别,至少相差要 ≥5 mmHg,通常S=4 mmHg。 2、在作出样本含量估计后,随机均衡地把所需的高血压患者分到各组(要求利用随机排列表,并列出随机数字)。

3、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宜选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

二、为比较胃舒安与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以纤维胃镜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选20名患者,以病人的年龄、性别、病型和病情等条件进行配对,在纤维胃镜下观察每一患者的溃疡面积减少百分率,面积减少百分率达40%以上者为治疗有效。问: (1)如何将病人分组?(2)如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定量资料

1、某地某年不同年龄组男童身高资料见表1,作者据此认为该地6岁以下男童身高的均数和变异度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你认为对吗? 表1 某地1995年不同年龄组男童身高资料

年龄 1-2月 5-6月 3-3.5岁 5-5.5岁

人数 100 120 300 400

均数(cm) 56.3 66.5 96.1 107.8

标准差(cm) 2.1 2.2 3.1 3.3

2、确定参考值范围有哪几种方法?如何正确选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