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如图1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在A点比在C点更容易将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图1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3.如图2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
A.0~6 s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6~15 s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 m C.0~18 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15~18 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4.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5.如图3乙所示,分别向4个不同形状的容器内匀速地注水,则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符合图甲所示曲线的容器是( )
图3
6.2017·金华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于2017年4月22日完成对接,并于4月27日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完成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B.“天宫二号”在绕地球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在“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的惯性不变 D.“天宫二号”上物体有“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为零
7.如图4所示,将木块放在小车上,同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 B.小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向右运动过程中突然刹车,木块会继续向右运动 D.木块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图5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如图6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F时,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图6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 10.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7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图7
A.28.33 m/s B.14.78 m/s C.14.17 m/s D.13.60 m/s
11.某中学的同学们发明的“超市购物秒结算”系统,在2016年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如图8所示就是安装了这种系统的购物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8
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
C.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 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2.如图9所示,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 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__N。
图9
1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10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图10
(1)图________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________相等。
2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 mm,两手指均用2 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
14.如图11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第2 s末时,物体处于
________状态;在3~6 s过程中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4 s末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图11
15.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12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3 m,则经过___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__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其刹车反应会___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图12
16.用科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2)“玉兔号”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不至于陷入松软的月壤中,而不使用充气轮胎是因为月球表面________________,充气轮胎容易爆胎。
三、作图题(共9分)
17.(3分)如图13所示,用沿斜面向上10 N的力拉木块,请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图13
18.(6分)根据条件作图。
图14
(1)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14甲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用细绳将重为12 N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中画出此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9.(8分)科学探究源于观察和提问。某拓展性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落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
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 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问题] 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 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
[设计方案]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探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球编号 小球质量m/g 小球半径r/m 小球收尾速度v/(m·s) -11 2 0.05 16 2 5 0.05 40 3 5 0.10 10 4 5 0.25 1.6 5 45 0.15 ? [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________m/s。
(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比不打开降落伞的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受力面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 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1 2 3 重力/N 5 10 15 压力/N 5 10 15 表2 在倾角为18°的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4 5 6 重力/N 5 10 15 压力/N 4.75 9.5 14.25
表3 在倾角为25°的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7
重力/N 5 压力/N 4.5
8 9 10 15 9.0 13.5 请回答:
(1)比较序号1、4、7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________。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上面实验后,科学小组同学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5甲所示,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木板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请你判断这两种情况下,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五、解答题(共10分) 21.小红参观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踩踏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16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
-22
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为1600 N,踏板面积为1.6×10 m。问:(g取10 N/kg)
图16
(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
(2)这尊兵马俑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详解详析
1.C
2.A [解析] 匀速转弯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向上运动,例如向上扔出的篮球,只受重力作用,但由于惯性仍然向上运动;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一定是相反的,所以力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3.B 4.B 5.C 6.B
7.C [解析] 木块和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静止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小车速度变大时,惯性不变;小车突然刹车,由于惯性,木块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继续向右运动;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木块的重力和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8.D
9.A [解析] 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外力F和墙壁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也不变,始终等于其重力大小。
10.C 11.D 12.0 5
[解析] 对A受力分析,A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与B相对静止,故A、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N;同理,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C对它们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拉力,以及C对B的摩擦力,由于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B、C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即fBC=F=5 N。
13.(1)乙 压力 (2)4×106
[解析] (1)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图乙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到的压力增大,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图乙的方法不合理。
F2 N
(2)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p===4×106 Pa。 -62S0.5×10 m14.静止 加速直线运动 4
[解析] 因为第2 s末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物体静止;根据图乙可以看出6~9 s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4 N,并且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 N;在3~6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
15.8 0.7 变慢
[解析] (1)反应时间是0.4 s,此时的速度是72 km/h,即20 m/s,所以运动的距离为s=vt=20 m/s×0.4 s=8 m。故从发现情况,经过8 m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根据(1)可知,汽
车司机反应后的刹车距离是s1=33 m-8 m=25 m,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 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距离是s2=39 m-25 m=14 m,ss214 m
故据v=得,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t′=v==0.7 s,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
t20 m/s其刹车反应会变慢。 16.(1)重力
(2)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没有大气压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甲 乙 19.[建立猜想] 重力(合理即可)
[得出结论] (1)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收尾的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合理即可) [拓展应用] (2)40
(3)打开降落伞后横截面积增大 20.(1)小 不合理
(2)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受力面上,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3)A
[解析] (1)小科同学的猜想: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由此可知,小科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2)比较表1或表2或表3的实验数据可知,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同的,则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分析比较表1、表2和表3的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倾角不同的受力面上,压力大小不同,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受力面上,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3)因木板及木块不变,故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甲中木板水平放置,乙中木板倾斜放置,故甲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要大于乙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甲中木块受木板的摩擦力大,即f甲>f乙,故选A。
G1600 N
21.解:(1)由G=mg可得:m===160 kg。
g10 N/kg(2)兵马俑对地面的压强: FG1600 Np====1×105 Pa。 -22SS1.6×10 m
答:(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160 kg;(2)对地面的压强是1×105 P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