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将学习和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标准中把掌握基本运算能力列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之首。而现行中学生运算能力普遍较差,已不容忽视。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运算方法 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构成数学教学中相互联系的三项基本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将学习和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标准中把掌握基本运算能力列为培养学生能力之首。而现行中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较差,已不容忽视。随着计算器进入教室,进入考场,一些老师认为运算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了。而事实绝非如此,翻开学生的作业,查看学生的试卷,亲自看学生演算,我们会发现在学生的诸多错误中运算的错误占了很重的比例。有的题在最后一步运算错误导致客观性试题的分数被全部扣去,主观性题目因结果不正确而被扣分;也有的学生虽然答案正确,但因为繁琐或不太合理的运算方法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事数学教学的人都认为,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数学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算能力的好坏,所以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课题。
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中学数学不仅需要逐步扩大数的范围(有理数、实数、复数),而且还从数的范围扩展到式的运算。统计与概率中,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离散程度的数据———极差、方差、标准差都包含运算。总之,数的运算在中小学数学课本中是贯彻始终的,并且逐步体现出高度的数学抽象性,严密性的数学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运算能力的培养与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与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是密切联系的,它不仅是学好传统数学的条件,也是学好“新数学”的条件。
运算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能力,它不可能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其他认知能力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学生如果不能熟记各种数据和公式就无法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运算;学生对数学概念或基础知识理解不
透彻或者根本不理解,运算时就会陷入盲目性;学生不善于推理,就无法选取合理的运算方法;而估算能力常常能帮助学生预测估计答案,从而也易纠正不正确的运算结果。运算能力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发展的,而运算过程是运算原理正确运用的结果,提高运算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算方法的能力。
一、初中阶段,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算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课前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现阶段,我们的课堂都基本是课前导入到认识新知、基础巩固、熟练运用,学生通过预习要先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太清楚的地方有重点的听,还有一些自己没想到的地方做笔录。为正确理解运算方法打基础。
2.教师应首先把运算原理给学生讲清楚,讲透。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主要是指计算的法则,就是简约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添加了人为规定后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骤,解决如何算得方便、准确的问题。如,计算时,就是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演算的:是由2 个组成的,是由3 个组成的,所以把2 个与3个相加得5 个,也就是,这就是算理。当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以后,发现了计算的规律:分子和分子相加的和作为分子,分母不变,这就是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最后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这就是算法。
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学生对它理解的高度。对算理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一开始是不是就步入得正确的运算轨道.教师灵活,准确地表达出数学运算原理,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快速理解运算原理,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础的简单的运算,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综合运用估算,推理等方法理解运算方法。 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讨论、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交流能使他们更好的深入的理解数学运算方法从而形成更好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
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首先解决好学生对运算方法的理解,才能谈运算能力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运算能力的培养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经常地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不懈地坚持训练,才有望形成坚实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