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
——读《围城》有感
六月的天空似一块巨大的深灰幕布,笼罩在大地之上,傍晚的空气也压抑得很,幕布下又仿佛坐落着一座巍峨的围城,天地万生万物又好似逃不出这围城。不过此景倒也符合我的心绪,像突破什么却又无处可去、无法可寻。
合上《围城》,心情就似这空气般浑浊压抑。凝望窗外的天空,脑海中仍回旋着扉页上那一行秀丽飘逸的手写体文字:“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像冲进去。”初始,便是看到这句话产生了对“围城”的好奇心,心中仿佛有一股执念催促着我继续翻阅下去。内容不似长篇巨著那般冗繁,也只两三天便读完了。可就在这不长的两三日中,主人方鸿渐的一生却足以让我唏嘘不已!
曾在随意涂鸦的杂书上看到过一句话“一个男人最大的梦想莫过于一身功成名就、拥一如花美眷。”方鸿渐作为一个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读书人,怀有这样的梦想不足为奇。但不得不说,究其是生不逢时,还是内心的膨胀所致,在他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一座名为“心魔”的围城正悄然形成!而他也始终徘徊于城里与城外之间,滋生出一种不被光明所容纳的阴暗心思,惶惶不可终日。
常言道:“一个人到了二十岁还不狂,为无志;到了三十岁还狂,为无识。”书中的方鸿渐把本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二十岁过成了“自以为应成熟稳重”的三十而立。西方留学归国的他带回来的不是满腹学识,而是一张假文凭伴随而来的一身自命清高!不得不说,一开始漂洋过海异国求学的他身处“城外”,本应可以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做一个大写的人!却由于自己“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
终究内心住进了一只庸俗无为的猥琐灵魂,走进了一座虚伪无妄的围城。一直觉得方鸿渐是个矛盾体,本性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自视甚高的他带有一丝玩世不恭。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所处的时代环境,另一方面面对内心的欲望,却又摇摆不定,在亦正亦邪的交界处徘徊不定,也正是这种矛盾性的存在,他身陷自己所筑的“围城”。方鸿渐想要功名成就的同时又想保持纯净的自我,或者说不愿丢失知识分子的气节。可是不管身处哪个时代,一个人想得到的东西有千千万,可最后只能得到一小部分,得不到的可以尽力争取,若是争取不到只能放弃,否则只会身陷迷雾围城!
我说,方鸿渐的一生过得悲哀,他走进事业的围城,有踏入了一座名为“孙柔嘉” 的围城。现在,每每闲余饭后三三两两的人们在讨论婚姻时,总会提起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方鸿渐来说悲哀的是在步入社会的围城,经历了种种不如意,逃出无果后,他又一头走进了婚姻的围城。在这座名为“婚姻”的围城外,他苦恋博学多才的苏文纨无果,又与纯真可爱的唐晓芙相识、相知、相恋却未能长久相守,最终与攻于心计的孙柔嘉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由此,被禁锢在婚姻的围城里一生,困在这座城里的方鸿渐因为生活琐事、工作不顺心、经济窘境等原因深感痛苦。这痛苦的根源难道就是与不爱的孙柔嘉结婚吗?其实不然。书中对方唐分手的情形有一段描写:“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时,迟钝并无感觉。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地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刺痛。”读完这一段,个人感觉有些矫揉造作了些。其实就算方鸿渐与唐晓芙结了婚,他还是逃不开婚姻的围城,还是会觉得娶的心上人不过如此,发现自己娶的总不是心上人。这样的知识分子总在追求自己认为完美的爱情,陷入风花雪月的美好中不可自拔!
正如书籍扉页上所说的那样,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亦曾说过:“城外的人像冲出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生活就是一座围城,既然
逃不开,不如顺其自然。一味地想着逃出这围城所给予的磨砺与束缚,只会愈加痛苦。当以一种乐观努力的态度面对一切时,会发现城里城外的风光一样多彩夺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