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2020-12-19 来源:钮旅网
--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活产)人数。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

--

--

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行政区划、社会特征。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

--

--

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家庭计划:也称为家庭生育计划。这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个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三方面。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综合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认识人类自身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

优生学:优生是消除不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增加有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办法改善人口的群体的遗传素质,有关优生的科学被称为优生学。它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人的遗传素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素质,防止出生缺陷的科学。

大题

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

--

--

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③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6、社会毛细管学说

(1)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阿森·杜蒙特把法国生育率的下降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和个人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联系起来,用“社会毛细管学说”来解释当时法国生育率逐渐下降的这一现象,创立了“社会毛细管学说”。

(2)“社会毛细管学说”是一种类比的说法,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想从社会低的地位向高的社会地位上升的渴望。这种向上发展的渴望就好比油灯中的油,会顺着燃烧的灯芯自然地向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毛细管现象,或称毛细管的吸引现象。出生率的变化和“社会毛细管现象”的作用程度成反比。

(3)阿森·杜蒙特认为:法国当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毛细管”作用的结果。因为

--

--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个人向上的强烈要求,个人为了满足自己向上的欲望,宁愿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的负担。

(4)阿森·杜蒙特断言: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社会,养育较多的子女将阻碍人们的社会发展。其结果是人们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及子女数目过多而造成的沉重负担,达到轻装上阵向上发展的目的。

7、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的理论。

(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①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

(2)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① 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② 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3)三个命题: ①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

--

--

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 ③ 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8、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创新之处

(1)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及其趋势,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方法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3)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建议。

①必须认真举办关于人口动态的统计,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和迁徙等都应有完整的统计。

②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知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

③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

1、区别生育力和生育率这两个概念。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

--

(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6)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

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

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生育意愿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生育意愿:与传统农业相关,提倡“多子多孙多福”。其特点是: ① 多多益善; ② 男性偏好; ③ 重数量、轻质量。现代生育意愿: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注重“自我发展”。其特点是: ① 倾向少生; ② 没有性别偏好; ③ 重视子女质量。

4、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与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我国死亡模式的特点。

(1)传统农业社会死亡模式的特点:高死亡率、低预期寿命。表现:

一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例不足一半。

--

--

二是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

三是死亡率变化很大。

(2)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特点: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表现:

一是死亡率下降明显,多集中于高龄人口。

二是预期寿命提高。

三是1950年代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死亡模式分化;50年代后,基本趋于一致。

2、目前,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

第一种: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如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第二种: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 迁移新居住地6个月或1年以上者为永久性人口迁移。

第三种:以常住人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

我国是按照第三种方法进行统计的,它是指人口在省、市、县行政区域间的户口所在地的变化。

3、人口迁移的测量指标: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净迁移率

--

--

4、中国移民史(先秦至1949年以前)的分期:

(1)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这一时期移民是在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展开,形成了中国人口分布北重南轻的格局。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地旷人稀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2)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由北向南移民加快了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家财政收入由秦汉以来对关东的依重,转向东南。太湖和宁绍平原变成了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

(3)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这一时期,以今湖南、湖北为轴心,展开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改变秦汉以来由北而南的主流移民方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改变了本流域内的人口分布格局,使之趋于均衡合理。这里获得全国第二个“天下足”美誉的地区——“湖广熟,天下足”。大量商品粮的输出程度不同地缓解了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十几个省的粮食供需矛盾。其中,主要输出方向在长江下游,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保证了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浙地区继续作为国家财赋基地的地位,保证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浙地区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4)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清道光以后,向关外、向口外、向海外、向山区、向城镇的移民形成了潮流。 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闯关东”和闽、粤移民走海外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移民。改变先秦以来中国人口分布南北对比的传统格局,开始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东三省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区正在形成。而以闽、粤移民为主体的华侨则促进中国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的联系。

--

--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并与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移民就具有以下特征:

(1)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交换战俘式的人口迁移,疆界调整引发的人口迁移,新国家的建立和一些殖民地国家独立产生的国家人口迁移,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欧洲内部的“东—西”人口的国际迁移。

(2)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现象,变为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迁移。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经济原因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将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

(3)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难民是指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种族冲突或政治等原因,离开祖国到其他国家避难的迁移者。1994年1600万。其中,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多达340万。整个1980年代阿富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为难民。非法移民指的是未获A、B国两国中一方或双方准许,非法从A国迁往B国的迁移者。

(4)女性移民人口增多。1990年代,女性迁移人口增多。19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国家约有150万妇女在国外工作。女性移民主要从事一些“典型的女性职业”,如家务、娱乐或性服务、餐饮、旅馆、服装和电器组装等。对家庭佣工的大量需求导致了菲律宾、印尼、韩国等合同式劳工移民的女性化。

(5)高素质移民增加。移民入境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利用各种手段和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和商业移民。

--

--

(6)移民迁入已成为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最近几年,移民占了美国人口增长的20%—30%,这也促使那些担忧人口增加的人们加入反对大量外国移民的势力,一起呼吁对移民强加限制。过去的10年期间,希腊和奥地利80%的人口增长以及加拿大和澳洲40%的人口增长都是来自移民。

4、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教材第178—179页)

(1)人口老龄化来势凶猛。

(2)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3)人口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4)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地区差异。

(5)人口老龄化有阶段性。

2、当今世界婚姻结构的变化

从全球来看,当今婚姻结构发生了一些很大的变化:

第一,结婚年龄呈现逐渐推迟趋势。美国2000年男女两性初婚年龄分别由1950年代中期的20.2岁、22.8岁上升到2000年的26.8岁、25.1岁。法国人一般过了30岁才谈婚论嫁,并且其中一部分人还是因为已有了孩子才结婚。最新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法国年轻女性的初婚年龄平均为三十岁零五个月,而男性是三十二岁零六个月。

--

--

第二,婚姻类型多样。有些人采取法定注册婚姻的形式;有些人实行同居,同居仍可视为一种准婚姻制度,如法国男女恋人签署民事“同居合同”。

第三,处在非在婚状况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非婚状态以独身为主,包括未婚独身、离婚独身、丧偶独身等。美国、瑞典、德国的独身比例所占至少在20%(以独身为主)美国终身未婚的人越来越多, 1970年3750万,1973年7260万,2000年7600万。 40—44岁的黑人女性中有22%的人从来没有结过婚。

第四,离婚率上升。19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出现了离婚率跳跃式增长。瑞典和丹麦的离婚率约为45%。美国大约每两桩婚姻中就有一个最终以离婚收场,黑人离婚率高于白人,西部高于其他地区。

第五,非婚子女数量增多。

第六,“亲生抚育原则”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是在非亲生父母身边长大的。

第七,一些国家出现同性恋结婚、变性人婚姻。1989年,丹麦通过了《民事结合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同性伴侣关系的国家。但丹麦的同性伴侣仍不能收养子女,人工生殖也被视为非法。2001年,荷兰从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同性恋者完全婚姻权利的国家。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参阅教材第245—246页)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轮廓。

--

--

(2)人口分布状况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

(4)人口过程的方方面面影响人口分布。

(5)经济和制度因素综合性地影响人口分布。

(6)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口分布。

5、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1)自人类有史以来,人口分布格局的轨迹是:人类定居范围不断扩大,人口密度不断上升。

(2)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稠密地区和人烟稀少地区并存。

(3)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

(4)城乡分化。

1、1949年前中国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

--

--

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大起大落。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如西汉前期、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其中的恢复阶段还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可以形成高达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负增长率可以高达50‰-100‰。

人口的大起大落与朝代的兴亡具有同步性。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

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

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

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

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

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

(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由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地主阶级人口总是以比农民和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长,因而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随着王朝的延续而越来越高。

--

--

(5)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历史上,主要表现在汉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一般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因而汉族和农业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汉族以外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增长的不平衡。

2、影响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我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粮食、经济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单位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战争。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

--

--

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1、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自身具有特点:

第一,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后来者。地球的存在已有47亿年;地球上有生物已有20多亿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索取者。人类发展史——获取资源、渐进发展,不断增加对自然索取力度的历史。

第三,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人口数量、消费方式以及生产商品的技术,三者任何一方的增长都会破坏生态系统。

第四,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

③新生态范式。

新生态范式,强调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强调人类作为高级物种同样不能摆脱低等级物种的生态法则的影响。其主要思想:

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

--

--

其次,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

再次,人类生活依然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

最后,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共识:(参阅教材第312页)

(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人口可持续地发展;强调发展是首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需要。同时,人的发展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代际间的关系,强调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着眼于下一代人,也就是说当代人的需求满足不能危害到下一代、再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3)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又要减缓人口增长。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同步;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减少人口增长的前提。

(5)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6)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消除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困人

--

--

口。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扭转先建设后治理的情况。

(2)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必须保持长期、高速增长。其增长的动力在于,完成以农业为主向以工商业为主的产业转型,即由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就业战略重点转移,而不是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增长。

(3)生存与发展相结合,实现用长远规划协调企业利益和社区利益,防止滥用资源。

2、人口政策的特点

(1)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历史性。

(2)人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主体是一国政府。

(3)人口政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人口政策的实施是一整套的“成本——利益”的运作过程,有社会发展政策相配套。

中国人口工作面临的五大难题:

--

--

(1)人口众多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仍然面临较大人口压力。

(2)劳动年龄人口在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

(3)人口流动迁移活跃,城乡人口分布出现根本变化,对社会管理和人口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4)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成为社会和谐面临的重大课题;

(5)未来一个时期,人口数量问题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同时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8、生殖健康概念的内涵

生殖系统有三个方面的功能:性生活,生育以及维持第二性征。

(1)满意、安全而且负责的性生活。

(2)有生育能力。

(3)自主决定是否生育,生育时间和数目。

(4)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及生育调节措施。

--

--

(5)不违反法律的生育调节方法。

(6)获得适当的卫生保健服务以及安全地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

(7)为夫妇提供生育健康婴儿的最佳机会。

(8)重视生殖系统疾病,关注老年生殖健康。

4、优生学的发展历史

(1)从远古到1880年代

(2)从1880年代到1940年代

(3)从1950年代到现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