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内容:①奖励耕战;②奖励军功(旧贵族最反对、平民欢迎);③承认土地私有(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封建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拥护);④建立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大)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地主阶级改革运动)迁都洛阳;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主要措施: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 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由此,统治者为解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2)时间:1861年(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6)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7)评价: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积极意义是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②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但毕竟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日本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④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③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正是学习日本的表现。5、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 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 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 在1932年大选中,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
(2)时间:1933年;(3)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4)“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措施: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 调整工业生产(注: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核心法令是《全国工业复兴法》)③调节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注: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公共工程为人们创造了数以百万的工作机会,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压力)(6)影响:
① 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③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6、改革开放: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北京(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改革)
①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主要内容:a、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③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根本目的: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首先开始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
(3)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了四次变革:
第一次,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土地农民私有)第二次,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变公有)第三次,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第四次,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过程:①设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主要起到了窗口的作用;②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③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对外开放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二、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
(1)魏源:①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②时期:鸦片战争;③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④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①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②时期:戊戌变法;③译著:《天演论》;④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2、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主要阵地:《新青年》;
(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注意: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民主”和“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7)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
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8)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3、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4、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将魏源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3)戊戌变法时期,严复译著《天演论》,启发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是社会,主张效仿西方,推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批判了封建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5、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潮)——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时间:14—16世纪;(2)开始的国家:意大利;
(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要
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6)代表人物(“巨人”):①但丁:意大利诗人,著作《神曲》率先批评教会,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②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大成就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候充分表达出来。”——意思: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准确的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6、启蒙思想运动(1)时间:17—18世纪
(2)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3)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中心则是在法国
(5)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②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
(4)运动开始于英国,
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会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6)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7)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7、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思运动。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共产党宣言》:①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②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5)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