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染选择题

2023-11-02 来源:钮旅网


总论和病毒性肝炎略多,看完这两座山后面的章节就舒服了( ^_^ )/~~

总论

1、 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 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C.潜伏性感染增加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者C. 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B.天花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百日咳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B.是否有传染性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16、感染的含义是:B

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B.亦称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的过程 C.病原体、人体及环境因素的综合D. 病原体借助于传播媒介作用于人体 E.宿主与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7、用于检测病原体核酸的方法是?A

A.聚合酶(PCR)B. 血清生化检验C.特异性抗体检查D.影像学检查 E.放射免疫测定(RIA)

19、马鞍热时指:E(典型登革热出现马鞍热!)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常温之间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20、回归热是指:D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常温之间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21、稽留热是指:A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常温之间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22、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B

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B.接种疫苗C.注射丙种球蛋白D.中草药预防 E.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

23、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C

A.隔离治疗病人B.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用药

24、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A

A.爱滋病 B.鼠疫C.血吸虫病D.流行性感冒E. 麻风病 25、由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导致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引起宿主的损伤,属于:E

A.重复感染B.隐性感染C.潜在性感染D.再感染E.机会性感染 27、传染病流行必需的3个环节是:E

A.病原体、人体和其所处的环境B.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病原体毒力、数量及适当的入侵门户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8、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C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29、爱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是:D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E.土壤传播 30、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C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33、下列不属于病原治疗药物的是:A

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C.干扰素D.利巴韦林E. 血清免疫制剂 34、一般来说,传染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什么决定的?C

A.最短潜伏期B.平均潜伏期C.最长潜伏期D.前驱期E.传染期 36、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气温、雨量B.社会制度、经济状况C.地理位置、气候变化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E.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9、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E A.再燃B.再感染C.重复感染D.二重感染E. 复发 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D

A.患者B.病原携带者C.隐性感染者D.易感者E. 受感染的动物 41、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C

A.加强营养B.体育锻炼C.预防接种D. 防止感染E.预防服药 42、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A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前驱前、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 C.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D.初期、极期、恢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43、病原体侵入人体,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属于:B 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重复感染D.潜伏性感染E. 机会性感染 44、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C

A.隔离治疗病人B.隔离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接种 E.接触者预防用药

45、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是:B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现感染D.病原体携带者E.潜伏性感染 46、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

A.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和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防御能力 47、下列哪种疾病罕见病原携带状态:A A.流感B.白喉C.流脑D. 霍乱E.痢疾 48、下列哪种疾病想·定病原体的?E

A.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B.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

C.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D.皮肤瘀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 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

49、关于传染病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

A.有些中药具有抗微生物作用B.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药物

C.传染病的病原疗法即抗生素疗法D.针灸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后遗症 E.治疗方案可以个体化

51、关于潜伏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C 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现感染 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

D.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 52、确定传染病隔离的主要依据是:D

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症状明显期 54、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 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

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 56、对传染源正确的描述是:E

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患者

B.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潜伏性感染者 C.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携带者 D.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隐性感染者 E.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57、关于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下述正确的是:C A.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B.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

C.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D.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 E.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59、恢复期携带者是:B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B.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C.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E.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60、潜伏期携带者是:A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B.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C.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61、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无法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D.大多数获得不同程度的主动免疫 E.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62、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出现最多的是: C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 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 E. 显性感染

63、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D

A.微生物、媒体、宿主 B.病原体、环境、宿主

C. 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病原体、人体及他们所处的环境 64、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A

A.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B.疾病的治疗C.疾病的预防D.估计疾病的预后 E.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70、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E

A病原体的毒力B病原体的数量 C侵入途径D变异性E机体免疫应答 71、非特异免疫不包括:E

A.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 C.吞噬作用D.补体 E.抗体 72、引起病原体变异因素不包括: E

A.病原体所处的环境的改变B.病原体自身遗传因素的改变C.药物的因素 D.机体的免疫压力E.病原体感染的途径 7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但不包括:C

A.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潜伏性感染者 D.病原携带者 E.受感染的动物 74、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指D

A.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 B.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C.传染病病例发病地点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 D.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E.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 77、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血吸虫病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腮腺炎E.风疹 81.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根本原因是:E

A.组织损伤 B.外源性致热原 C.产热增加 D.散热减少 E.内源性致热原 82.对疑似甲类传染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C A.医学观察 B.留验 C.隔离 D.访视 E.就地诊验 83.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A

A,鼠疫、霍乱 B,鼠疫、霍乱、天花 C,鼠疫、霍乱、爱滋病 D,天花、霍乱 E,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

病毒性肝炎

84.能代表病毒体的是病毒的C

A.核酸 B.衣壳 C.核衣壳 D.包膜 E.刺突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85、慢性肝炎的原因不包括:A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自身免疫性肝炎 86、流行地区甲型肝炎最常发生在:E

A.老年人B.妇女C.成年人D.吸烟者E.学龄前儿童 87、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D A.慢性肝病的体征B.呼吸困难、肺水肿C.低氧血症D.心源性哮喘E.卧立呼吸

88、下列与乙肝慢性化有关的是:C

A.DNA病毒B.病毒产生前S蛋白C.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D.病毒反复感染E.血清中存在anti-HBe

89、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中下列哪项可除外:D

A.病毒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B.母婴传播或幼儿期感染,导致免疫耐受 C.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基因组中D.乙型肝炎病毒是血液体液传播 E.病毒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90、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B

A.为单股正链RNA病毒B.可应用血源疫苗免疫以预防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anti-HCV提示有感染D.血清中可检测病毒RNA E.绝大多数为血源传播

91、对重型肝炎的判断下列哪项最重要:C

A.ALT>500U/L B.总胆红素>171umol/LC.PTA<40%D.电解质紊乱 E.WBC15乘以十的九次方/L

9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B

A.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B.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D.病毒可感染免疫细胞 E.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9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 E

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重型肝炎D.淤胆型肝炎E.药物性肝损害 94、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没有: A

A.常发生重型肝炎B.肝炎症状相对较轻C.慢性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D.容易发展为肝炎肝硬化E.与肝细胞肝癌密切相关

95、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除哪项外可有以下原则: E A.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B.可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 C.应用免疫调节药物D.抗病毒治疗E.注射乙肝疫苗 96、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B A.干扰素B.护肝片C.贺普丁D.泛昔洛韦E.某些中药 97、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解不包括:E

A.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B.可以联合用药,如干扰素、贺普丁、中药 C.改善临床症状D.抑制病毒复制E.完全清除HBV,包括HBsAg 98、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C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B.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D.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E.防治并发症 99、下列属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的是:C

A.肝掌B.蜘蛛痣C.脾肿大D.肝肿大E.男性乳房发育 100、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D

A.25%硫酸镁B.生理盐水C.生理盐水加食醋D.肥皂水E.乳果糖加水 101、淤胆型肝炎的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B.黄疸较深,消化道和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C.常有皮肤瘙痒、明显肝肿大,大便颜色变浅

D.肝功:T-Bil明显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E.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 102、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蜘蛛痣和男性乳房发育的主要机制是:C

A.肝脏合成激素能力降低B.肝脏对从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解毒功能降低

C.肝脏对血管活性物质和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D.门静脉高压 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紊乱

103、下列对肝肾综合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 A.发生在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晚期

B.有效肾血流量下降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C.是一种功能性肾衰D.肝功能改善后肾功能恢复常比较困难 E.是肝病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04、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桥接坏死见于:C

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慢性活动性肝炎D.慢性迁延性肝炎 E.急性普通型肝炎

106、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机制是:C

A.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D.影响病毒装配E.抑制病毒的释放 107、下述肝性脑病的病理基础,哪项不正确:E

A.含氮物质代谢障碍B.抑制性神经递质积聚C.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D.短链脂肪酸增多E.芳香族氨基酸减少

108、近年来在临床诊断甲型肝炎指标中采用:A

A.HAV-IgM B.HAV-IgG C.HAV-RNA D.动物接种病毒分离 E.病人粪便中甲肝抗原

109、病毒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见于:B A.甲型B.丙型C.戊型D.己型E.庚型

110、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C

A.门脉性肝硬化B.坏死后性肝硬化C.胆汁性肝硬化D.淤血性肝硬化 E.血吸虫性肝硬化

111、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为:A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C.肝内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D.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E.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112、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血浆总胆固醇特别是血浆胆固醇酯水平降低,可能的原因是B

A.LPL活性增加B.LCAT合成减少C.胆固醇合成减少D.胆固醇酯酶活性增加 E.胆固醇酯分解加强

113、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C A.HbsAg B.HbeAg C.抗-HBs D.抗-Hbe E.抗-HBc 114、药物的急性毒性多损害:D

A.肝功能B.肾功能C.骨髓功能D.神经系统功能E.内分泌功能 115.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不属于RNA病毒?B A.HAVB.HBVC.HCVD.HDVE.HEV

116.血清中常规检查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C A.HBsAgB.HBeAgC.HBcAgD.抗-HbeE.抗-HBc 117.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

为: A 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118.女性,33岁,前10天发热,食欲不振,尿黄8天,眼黄不断加深、恶心、呕吐5天,躁动不安2天,扑翼样震颤(+)。此患者肝组织活检的病理改变应为:C

A.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及点状坏死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遭破坏D.汇管区严重炎症反应 E.肝细胞严重嗜酸性变

119.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C

A.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B.ALT明显升高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D.血清白蛋白降低E.r-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121.甲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是?B

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

123.关于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发生下面哪种可能性大? C A.老年一般不感染肝炎病毒B.老年感染了肝炎病毒不发病

C.老年患肝炎黄疸发生率高、程度深、持续时间长、淤疸型多重型肝炎比例高 D.老年患肝炎表现轻,预后好 E.老年感染肝炎病毒较其他年龄组发病率高 124.以体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经的肝炎:E

A.甲型病毒性肝炎B.戊型病毒性肝炎C.甲、乙重叠感染型肝炎 D.乙、戊混合感染型肝炎E.乙、丙、丁及庚型肝炎 125.新生儿预防乙型肝炎的最好措施是:

A A.出生24小时内立即接种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B.出生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C.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人血清和胎盘球蛋白E.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乙肝保护性抗体 126.重型肝炎时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 E

A.增加肝脏营养 B.补充能量 C.减少肝细胞坏死 D.促进肝细胞再生 E.减少氨吸收

127.下列哪种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 :B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2、有助于乙型脑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血清学试验不包括:E A.补体结合试验B.血凝抑制试验C.特异性IgM检查D.中和试验 E.反相间接血凝试验

203、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C

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 204、5岁患儿,8月15日开始发热头痛,呕吐一次,次日排稀便两次,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查体,急病容,脉充实有力,颈强(+),克氏征(+),肢体肌张力增强,血WBC15×10 /L,便常规WBC0~5个/Hp,CSF细胞数25×10 /L,糖2.5mmol/L,氯化物115mmol/L,蛋白0.45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E

A.中毒型菌痢 B.流脑(脑膜脑炎型)C.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D.结核性脑膜炎E.乙型脑炎 205、属于乙型脑炎传染源的是:B

A.人B.猪C.马E.狗

206、乙脑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

A.肺不张B.金葡菌败血症C.支气管肺炎D.尿路感染E.褥疮 207、乙脑和中毒型菌痢主要鉴别依据是 B

A.年龄B.便常规检查C.症状D.CSF变化E.季节 208、乙脑流行呈散发性最主要的原因是:B

A.乙脑有严格季节性B. 隐性感染多C.病人早期得到了隔离和治疗 D.蚊虫分布不均E.家禽与猪分散饲养

209、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B B蚊C.成年猫 D.乙型脑炎带毒者 E.虱

211、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212、乙型脑炎病毒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B A.属虫媒病毒 B.其基因组结构为单股DNA

C.该病毒引起的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D.病毒抗原稳定 E.为嗜神经病毒 213、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C

A.冬春季节 B.夏季 C.7、8、g三个月 D.9、10、11三个月 E.夏秋季节 2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D

A.成年人 B.年老体弱者 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 D.10岁以下的儿童 E.缺乏年龄特征

21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B A.脑桥 B.脊髓 C.基底核 D.丘脑 E.延髓 216、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不包括:B

A.初期 B.发热期 C.极期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217、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E

A.腰穿检测脑压 B.脑脊液化验检查 C.头颅CT检查

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218、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A A.心功能衰竭 B.高热 C.抽搐 D.呼吸衰竭 E.意识障碍 219、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C

A.抗病毒 B.提高免疫力 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 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

肾综合征出血热

220、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A

A.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B.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 C.肝萎缩及脾肿大D.右心室及间脑出血E.大脑水肿及脑疝 221、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可做为扩容指标的化验是: D

A.血钠浓度B.血钾浓度C.白细胞计数 D.血色素E.血小板计数 222、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移行阶段正确的补液量是:D

A.1500ml/天B.200ml/天C.300ml/天D.尿量十700ml E.尿量十1500ml

223、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中异型淋巴细胞升高一般出现在:D

A.第1病日后B.第2病日后C.第3病日后D.第4-5病日后E.第7病日后 224、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肌肉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35.8℃血压60/40mmHg,尿蛋白(++)末梢血象WBC: 30×10 /L、N 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诊断多考虑为:C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败血症,感染性休克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25、关于上述病人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B

A.快速静脉补液B.立即输血C.先给晶体后给胶体D.液体补充应适量 E.布液后可给强心剂

226、脑水肿多发生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哪一病期?C

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E.恢复期

227、32岁,男性,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入院。入院后经利尿,纠酸等治疗末见好转,目前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面部潮红,血压:170/90mmHg.心率120次/分,应诊断:B

A.肺实质弥漫性出血B.高血容量综合征C.心力衰竭D.尿毒症脑病 E.高血压脑病

228、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流行性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A A.发热早期 B.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发热后期 229、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D

A.由汉坦病毒引起 B.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C.鼠为主要传染源 D.人-人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E.肾脏损害为本病的特征 230、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E

A.一种DNA病毒 B.单股正链RNA病毒 C.与丙型肝炎病毒一样 D.与艾滋病毒(HIV)相同属反转录病毒科 E.汉坦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23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

A.黑线姬鼠 B.褐家鼠 C.狗或猫 D.鸡 E.家兔 232、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A A.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

B.吸入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 C.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D.孕妇感染的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 E.经过皮肤伤口感染 233、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C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 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E.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 234、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是:E

A.主要为病毒的直接作用 B.主要由免疫损伤引起 C.由各种体液因子导致损害 D.高热引起血管的损伤 E.病毒的直接作用与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23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D

A.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B.高热、出汗导致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C.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D.血浆外渗于组织间隙,血容量下降

E.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236、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变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合适:C A.全身小血管均可受到侵犯

B.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 C.肾脏是该病毒攻击的唯一靶器官

D.镜检可见肾间质高度充血、出血和水肿,肾小管受压变窄 E.心脏、肝脏和大脑也是受损器官

237、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出血热:D A.发热、头痛、腰痛和尿蛋白阴性

B.腰痛、尿蛋白阳性,伴有下肢浮肿,贫血 C.病毒感染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D.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和肾脏损害 E.有发热、腰痛,小便发黄

238、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原因可除外:C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B.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C.下尿路阻塞,尿液排出障碍 D.尿蛋白和管型阻塞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

239、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E

A.流行病学资料 B.明显的“三红,三痛” C.低血压休克 D.典型的五期经过 E.综合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240、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

A.早期低血压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ARDS D.肾脏自发性破裂 E.血压升高,颅内出血

241、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C A.早发现 B.早休息 C.早诊断 D.早治疗 E.就近治疗 242、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日期:B

A.第1病日 B.第2病日 C.第3~4病日 D.第7病日 E.第10病日 243、流行性出血热导泻疗法应用于:E

A.多尿期 B.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积血 C.少尿第2天 D.利尿效果不好时 E.预防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 244、多尿期的治疗原则:D

A.移行期禁用利尿剂 B.每天液体量(静脉和口服)与尿量相同 C.每天液体量(静脉和口服)为尿量加 1000ml

D.量出而入,适当限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E.加强抗感染 245、出血热休克血管活性物质应用于:C

A.尽早应用 B.收缩压低于40mmHg C.在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稳定者 D.输入平衡盐1500ml后 E.禁止应用

246、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低血压休克时的补液疗法是:B

A.以全血为主,扩充血容量 B.以晶体为主,快速输入,同时给予胶体液 C.防治DIC D.应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 E.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47、出血热发热期应用激素的作用不包括:D

A.抗炎症反应 B.减少渗出 C.改善中毒症状 D.抗病毒 E.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248、出血热少尿期应用人工肾透析的目的不包括:E

A.预防肺水肿 B.去除尿素氮 C.降低血容量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改善肾脏功能

登革热

249、关于登革热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B.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C.病毒可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D.病毒直接损伤作用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E.引起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病 250、登革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D

A.中毒性肝炎B.尿毒症C.心肌炎D.急性血管内溶血E.精神异常 251、关于登革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A.隔离至完全退热B.应积极静脉输液C.解热镇痛剂有利于本病退热 D.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E.发热病人均可使用酒精擦浴

252、 患者女性,39岁,广东佛山人,8月17日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8×109/L,红细胞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 300U/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B

A.流行性出血热B.登革热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E.病毒性肝炎

253患者女性,29岁,广东人,6月19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皮疹4天入院。体检:体温39.1℃,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3.8×109/L,血小板为7.8×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B

A.作血清肥达反应B.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IgM抗体 C.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的IgM抗体D.血液培养细菌 E.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

艾滋病

256. 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按临床表现,美国C.DC将HIV感染分为:C A.Ⅱ期B.Ⅲ期C.Ⅳ期D.Ⅴ期E.不分期

257.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但通过免疫学的检测可发现入侵者的抗体称为:B

A.轻型病例B.隐性感染C.恢复期病人D.潜在性感染E.健康携带者 258.当细菌入侵艾滋病患者后下列哪项病理变化是错误的:B

A.全身淋巴结可肿大B.炎症反应强烈C.炎症反应低下D.病原体不易被消灭 E.胸腺退变及萎缩改变

259、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B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D.健康携带者

260、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以下哪个的病毒:A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261、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D A、40% B、60 %C、80% D、100% 262、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D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26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根据是:B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D、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

26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C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265、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D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266、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D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267、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A A、 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268、PCP首选治疗是:B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269、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B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270、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D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271、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272、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D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 HIV抗体确诊试验 273、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C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27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275、艾滋病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30%一70%。其中不包括:C A.脑弓形虫病B.格林-巴利综合征C.脑囊虫病D.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E.转移性淋巴瘤

276、艾滋病胃肠系统表现不包括: E

A.以念珠菌病及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常见

B.表现为口腔炎、食管炎或溃疡C.主要症状为吞咽疼痛和胸骨后烧灼感 D.同性恋患者肛周疱疹病毒感染和疱疹性直肠炎较为常见

E.艾滋病患者肝脏受鸟分支杆菌感染出现肝肿大和ALT升高的少见 277、关于艾滋病发病机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HIV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使CD4十T淋巴细胞产生减少 B.游离的gp120可以使CD4十T细胞成为靶细胞 C.HIV感染者NK细胞计数减少、功能缺陷

D.CD4十T淋巴细胞可出现功能损害E.HIV感染者B细胞功能存在异常 278、关于艾滋病的病理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机会性病原体感染组织中炎症反应重,病原繁殖多 B.主要病理变化在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C.反应性病变包括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大 D.肿瘤性病变包括卡波济肉瘤和其他淋巴瘤 E.卡波济肉瘤是一种恶性组织细胞病

279、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关于HIV感染分类的Ⅳ期表现: B

A.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B.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C.进行性痴呆 D.卡氏肺孢子虫E.体质性疾病

280、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B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霍乱 E.细菌性痢疾 28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口腔念珠菌病 B,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疱疹性直肠炎 E,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82、.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E

A,接触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肠道隔离 D,虫媒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283、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B

A.B-淋巴细胞 B.辅助性T-淋巴细胞C.单核-巨嗜细胞 D.自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细菌性痢疾

294、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菌痢常见致病菌为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次之

B.\"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C.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 D.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E.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295、关于中毒性痢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D A.混合型中毒型痢疾病情最严重 B.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

C.抗生素治疗应采取注射途径 D.常规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E.以抗高热、惊厥为主,退热无效者可采用冬眠疗法 296、中毒性痢疾用山莨菪碱治疗的作用是: C

A.兴奋呼吸中枢 B.抑制频繁腹 C.解除微循环痉挛 D.解除肠痉挛 E.抑制抽搐

297、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D

A.卡那霉素 B.庆大霉素 C.SMZ D.氟喹诺酮类 E.氨苄青霉素 298、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A

A.福氏痢疾杆菌 B.宋内痢疾杆菌 C.鲍氏痢疾杆菌 D.舒氏痢疾杆菌 E.志贺痢疾杆菌

299、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C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300、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301、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302、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弧菌属 E,弯曲菌属 303、典型急性菌痢病人大便呈D

A,米泔水样便 B,柏油样便 C,灰陶土样便 D,少量脓血便 E,果酱样腥臭便 304、志贺菌属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E

A、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

B、K抗原为型特异型抗原C、O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 D、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E、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306、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急性患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A A、Ⅰ相B、Ⅱ相C、Ⅰ相或Ⅱ相D、Ⅰ相和Ⅱ相E、以上都不对 307、肠道杆菌中,重要的荚膜或包膜抗原是C

A、O抗原B、H抗原C、伤寒的Vi抗原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霍乱

309、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C

A.菌毛B.鞭毛C.霍乱肠毒素D.内毒素E.荚膜 310、下列检查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E

A.大便悬滴法检查 B.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养 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 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找特异性抗体 E.血培养找霍乱弧菌 311、下列霍乱休克抢救中哪项措施是错误的B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

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D.及时补充钾离子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苷 312、在抗休克扩容治疗剂中哪项不适用 E

A.低分子右旋糖酐B.白蛋白C.血浆D.全血E.中分子右旋糖酐 313、霍乱病人的主要病理变化是:E

A.肠黏膜有弥漫性炎症,表浅溃疡 B.微循环痉挛,广泛血管内凝血 C.内脏广泛性出血 D.心脏和肝脏呈脂肪变性 E.严重脱水现象,皮下组织及肌肉干瘪

314、一男性青年农民,八月中旬进城,在饭店食海蟹并饮酒,次日清晨腹 部不适,随之腹泻,初为黏液便,后为清水样大便,连续排便20余 次,呕吐10余次,无明显腹痛及里急后重感。体温摄氏36度,BP 9/5kpa,脉细弱,神志淡漠,眼窝凹陷,出气稍凉,全腹无压痛,为 尽快确定诊断应选择下列哪项检查:D

A.大便常规检查 B.呕吐物检查 C.血清凝集试验 D.大便悬滴镜检 E.便培养

315、重型霍乱患者的补液量应该为:E A.3000-4000 ml B.4000-5000 ml C.5000-6000 ml D.6000-8000 ml E.8000-12000 ml

316、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是:C

A.肉毒外毒素 B.大肠杆菌内毒素 C.霍乱外毒素 D.金葡萄球菌外毒素 E.伤寒杆菌内毒素

3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

A,3小时和6小时 B,6小时和12小时 C,12小时和24小时 D,24小时和48小时 E,48小时和72小时

3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A,强制管理传染病 B,严格管理传染病 C,监测管理传染病 D,限期控制的传染病 E,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 319、志贺菌感染中,哪一项不正确E

A、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B、宋内志贺菌多引起轻型感染 C、 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D、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 E、感染后免疫期长且巩固

320、某地夏季突然出现腹泻病人群,发病人数在数日内迅速增加,但临床症状不典型,细菌学诊断中对病原菌的检验方法可能是:E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血清学试验D、动物试验E、以上都是 321、最早采用的检测方法为:B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血清学试验D、动物试验E、电镜检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24、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E A.积极扩容治疗 B.纠正酸中毒 C.及时治疗DIC

D.大剂量青毒素、氯霉素控制感染 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 325、流脑在我国的流行菌群是:A

A.A群B.B群C.C群D.D群E.W135群 326、流脑发生皮肤瘀点的病理基础是:D

A.血管脆性增加B.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C.广泛血管内凝

D.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327、四岁患儿,发烧、头痛、皮疹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查体:全身可见多数瘀点瘀斑,两下肢有融合成片的紫癜,血压测不出,瞳孔右侧扩大,光反应消失。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正确的?B

A.立即瘀点涂片以明确诊断B.立即腰穿,做脑脊液常规检查C.急验血常规 D. 5%碳酸氢钠500ml,立即静脉推注E.20%甘露醇,125毫升立即静脉推注 328、上述患儿,首要急救措施为: C

A.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注射 B.654-2 静脉注射C.脱水剂的应用 D.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E.止血药应用 329、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多数人表现为: C

A.普通型流脑 B.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C.隐性感染D.出血点型流脑 E.无症状带菌者

330、在流脑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 A.内毒素 B.外毒素C.溶菌酶 D.自溶酶 E.溶血素 331、造成流脑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

A.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 B.菌群毒力增加 C.菌群变异 D.带菌者增多 E.细菌产生耐药:D

33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C.血小板减少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 333、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3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33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C

A,内毒素所致DIC B,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 C,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 D,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E,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 336、流脑和乙脑的重要鉴别点是C

A,发病季节 B,意识障碍程度 C,皮肤、粘膜的淤点淤斑D,脑膜刺激征是否明显 E,血白细胞总数是否增高

339、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C

A.梅毒螺旋体 B.霍乱弧菌 C.布氏杆菌 D.淋球菌 E.白喉杆菌

钩端螺旋体病

340、钩端螺旋体毒力最强的血清群是:B

A.波摩那群B.黄疸出血群C.流感伤寒群D.犬群E.爪哇群 341、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的特点? D

A.为流行中少见的类型B.发热3-4天后,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炎症状 C.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等脑的临床表现D.单纯脑膜炎患者预后不好 E.脑脊液中可培养分离出钩体

342、37岁,男性农民,10月16日来诊,主诉:发热、乏力、腿痛7天,咳嗽、咯痰带血,查体:球结膜充血,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明显触痛,双肺下野偶闻细小水泡音。既往身体健康。该患近期曾参加秋收,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D

A.大叶肺炎B.败血症C.流行性感冒D.钩端螺旋体病E.肺结核 343、该患为明确诊断应行下列哪项检查? A A.血培养B.胸片C.血常规D.尿常规 E.痰培养 344、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病原治疗应首选: A

A.庆大霉素B.红霉素C.头孢菌素D.氨基苄青霉素 E.磷霉素 345、该患者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C

A.2-3天B.3-5天C.5-7天 D.7-10天E.10-14天

346、该患者入院1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血培养回报钩端螺旋体生长,应明确诊断为:B

A.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B.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轻型)

C.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D.钩端螺旋体病(感染中毒型) E.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347、该患者热退出院后3天,复诊,又出现发热,T 38.1℃,无其它症状,你认为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C

A.上呼吸道感染B.钩体病复发C.后发热D.又患其它感染性疾病E.败血症 348、钩端螺旋体病化学预防多应用下列那种抗生素?C

A.磺胺类抗生素B.四环素C.多西环素D.罗红霉素E.氧氟沙星 349、钩体病的传染原是:D

A.病人B.病人及带菌者C.猪D.鼠与猪E.鼠 350、钩端螺旋体培养选择的培养基是:A

A.柯氏培养基B.碱性蛋白胨培养基C.胆汁培养基D.含血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351、钩端螺旋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

A.感染中毒型B.黄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D.肾功衰竭型E.脑膜脑炎型

352、在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试验中,国内以下列哪种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A

A.显凝试验 B.炭凝试验 C.红细胞凝集试验 D.红细胞溶解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353、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B

A.首次给予大剂量 B.首次给予小剂量 C.与链霉素联合应用 D.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 E.疗程10天以上

354、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C A.流脑 B.猩红热 C.钩体病 D.白喉 E.败血症 355、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A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糖皮质激素

359、下列何种说法正确:B

A、 钩瑞螺旋体不能引起肺部感染B、 钩瑞螺旋体可以引起肺部感染 C、 钩瑞螺旋体病不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D、钩瑞螺旋体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 E、 钩瑞螺旋体的主要传染源是人

360、钩瑞螺旋体保菌和带菌的动物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C A、 狗和羊B、 狗和猪C、 鼠和猪D、狗和牛E、 狗和鼠

疟疾

366、病原体的侵袭力是指:B

A.病原体侵入机体的能力B.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 C.病原体产生毒素的能力D.病原体的毒力E.病原体的繁殖力 367、疟原虫的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的是:C

A.全部有性生殖B.部分无性生殖C.小部分有性生殖,大部分无性生殖 D.大部分有性生殖,小部分无性生殖E.全部有性生殖和全部无性生殖 368、疟疾典型临床发作的机制是由于: D

A.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增殖引起B.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引起 C.血液内大量裂殖子存在引起

D.大量红细胞破坏,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E.大量配子体引起 369、关于疟疾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

A.子孢子进入血液首先在肝细胞内发育B.疟疾的复发与持续红细胞外期有关 C.恶性疟的复发也与持续红细胞外期有关(特么不能复发的东西怎么可能复发) D.疟疾发作与血中疟原虫数量和免疫力有关 E.疟疾反复发作后可获得免疫力而控制发作

370、疟疾病人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D

A.裂殖子释放时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B.疟疾凶险发作引起DIC

C.抗疟药的药物副作用D.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E.服用青蒿素治疗 371、抑制各种疟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生长传播的首选药物为;E A.氯喹B.磺胺类C.伯氨喹D.青蒿素E.乙胺嘧啶

372、一女性,25岁,从海南岛探亲回家后,因持续高热3天,伴寒战、头痛、大汗,抽搐,于8月9日入院。查体:意识不清,血压正常,颈有抵抗,皮疹

(一),心肺正常,肝脾均未触及。血WBC12×10 /L,N75%,CSF.外观清亮,压力稍高,余正常。为了诊断最先检查的项目是:C

A. 便常规检查B. 肥达氏反应C. 血涂片找疟原虫D. 肝功能试验 E. 乙脑特异IgM抗体检测

373、疟疾患者经抗疟药治疗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又出现症状发作,这是由于C A.不同型疟疾混合感染 B.远期复发 C.近期复发 D.疟原虫产生耐药性 E.抗疟药已从体内排泄

374、疟疾产生黑尿热常与患者缺乏下列哪种酶有关B A.丙酮酸激酶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 D.枸橼酸合成酶E.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375、疟疾病人的周围血液检查显示:D

A.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B.血小板增多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大单核细胞减少

376、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B

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 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D.粘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E.疟原虫释放毒素 377、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A A.血或骨髓涂片检测疟原虫 B.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C.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E.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78、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379、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A,血涂片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骨髓涂片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80、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 B,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 C,与奎宁无关 D,与疟原虫释出的毒素有关 E,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 391、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B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啉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啉 E,青蒿素+伯氨喹啉

392、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血液-体液隔离的传染病:C A,乙型肝炎 B,戊型肝炎 C,疟疾 D,艾滋病 E,甲型肝炎 393、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A

A,间日疟 B,恶性疟 C,三日疟 D,卵形疟 E,输血后疟

(恭喜你,看完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