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第21题的若干思考

2020-02-28 来源:钮旅网
4 福建中学数学 2019年第1期

中的渗透[J].中国考试,2015(3):1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系泉州师范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课的公共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研究——以公共数学课程为例》(项目批准号: JGX17017)研究成果)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第21题的若干思考

黄顺进 黄耿跃2

1

1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362321)1 试题呈现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21)已知函数f(x) 1xxalnx.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若f(x)存在两个极值点x1,x2,证明: f(x1)f(x2)xa2.

1x22 初步分析

题目所给的函数是由反比函数、正比例函数、对数函数3个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组合而成,给考生的感觉是题干简洁,看了就会想往下做,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第一问讨论函数的单调性,中等生基本能拿到分数,第二问证明不等式,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要求较高,且要懂得利用第(1)问的结论,敢于代入不等式的左边进行化简,才能顺利求证不等式.

3 第(Ⅱ)问错误解法的思考

试题第(Ⅱ)问引入了双元x1,

x2,进而证明一个斜率型的不等式,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把“存

在x1,

x2”看成对“任意的x1,x2”,从而产生如下想法: 不妨设xf(x1)f(x1x2,

则x1x20,所以2)

x 1x2

a2等价于f(x1)(a2)x1f(x2)(a2)x2.构造函

数g(x)f(x)(a2)x(x0),则函数g(x)在(0,)单调递增.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等价是错误的.理由就是把存在性问题,看成任意性问题,且没有注意到a与x1,x2还是互相关联的,导致产生错误的解法.

4 试题第(Ⅱ)问多种解法的思考 解法1 构造关于x1或x2的函数

由第(Ⅰ)问知,f(x)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a2.

2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361000)

由于f(x)的两个极值点x1,x2满足x2ax10,

所以x1x21.不妨设x1x2,则x21.

由于

f(x1)f(x2)x1

lnx1lnx2 1x2x1a

1x2x1x22alnx1lnx22lnx2xx2a, 121xx22所以

f(x1)f(x2)xa2等价于1x22lnx2 1x2x0.

2设函数g(x)1xx2lnx, 由(1)知,g(x)在(0,)单调递减,

又g(1)0,

从而当x(1,)时,g(x)0.

所以1xx22lnx20,

2即f(x1)f(x2)xxa2.

12评注 本法为参考答案的解法,属于常规解法.

若把x12用x替换也可构造出另一个新函数进行证

1明,本质是一样的.

解法2 构造关于a的函数

由第(Ⅰ)问知,f(x)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a2,且两个极值点分别为:

xaa2412和xaa2422, 则有xx24,x2aa242

21ax().

12同前述恒等变形可知:

f(x1)f(x2)xa2等价于lnx2

x2x1,

1x2x1

2019年第1期 福建中学数学 5

且lnxx2xxaa2421等价于2ln2a24.

1令h(a)2lnaa242

a24(a2).

当a2时,h(a)2aa240,

所以h(a)在(2,)递减,

又当a2时,

aa2h(a)2ln42a240, 所以当a2时,h(a)0, 即lnaa2422a4,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评注 由第(Ⅰ)问有x1x2a,x1x21可知x1,x2,a三者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是互相牵制

的,只要选定其中一个为变量,就可构造出新函数,于是也可以构造出关于a的函数,但中间要利用到洛比达法则或极限的思想进行说明.

解法3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由第(Ⅰ)问知,f(x)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a2.由于两个极值点x1,x2满足x2ax10,

所以x1x21,

不妨设x1x2,则0x1

1. 由于f(x1)f(x2)xa2

1x2等价于f(x1)f(x2)

xxx1x22,

12

且f(x1)f(x2)xxx1x22

12

等价于f(x21)x2x1f(x2)x21

2

2x2,

令h(x)f(x)x22x, 则原不等式h(x1)h(x2)

x2

1x1

h(xh(1

1)x)(0x11)

1

h(x)h(1

x

)(0x1). 令F(x)h(x)h(1

x

),

则F(x)11x2x22(xx)lnx.

故欲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当0x1

时,F(x)0.

以下先证明:当0x1时,lnx12(x1

x

).

记(x)lnx112(xx),

由(x)(x1)22x20,

知(x)在(0,)单调递减,

故当0x1时,(x)(1)0,

即当0x1时,lnx112(xx).

所以当0x1时,

F(x)121

x2x2(xx)lnx

1111

x2x22(xx)2(xx)0.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评注 在构造新函数前,必须把参数a消去,如

果所构造的函数含有参数a将使求解陷入死胡同,

难以为继.

解法4 利用整体换元构造函数

由第(Ⅰ)问知,f(x)存在两个极值点,当且仅当a2.由于两个极值点x21,x2满足xax10,

所以x1x21,

不妨设x1x2,则0x1

1. 同前述恒等变形,

知f(x1)f(x2)xxxxa2等价于ln221,

1x2x1x1x2且ln

x2x2xx2x1等价于lnx2

1x1x2x1xx1. 1x2令tx2x(x1x2,t1), 1则h(t)lntt1t(t1),以下略.

评注 利用等式x1x21,把不等式转化为关于 x1,x2的齐次式,再通过整体换元使问题求解.

5 试题题源的思考

很多教师看到全国1卷的这道函数与导数试题,第一时间就想到2011年湖南文科第21题:

设函数f(x)x1

x

alnx(aR).

(1)讨论f(x)的单调性;

6 福建中学数学 2019年第1期

(2)若f(x)有两个极值点x1和x2,记过点A(x1, f(x1)),B(x2,f(x2))的直线的斜率为k,问:是否存

在a,使得k2a?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笔者以为,不能因为找到了高考题的题源,就认为高考出这种题目水平太低了,而是要深入地去反思:为什么高考敢这样考?笔者认为,这种题目是经典题,它蕴含着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可以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所以高考敢于用推陈出新命题手法命制试题,这应该引起一线教学的重视.

6 对函数与导数中双元问题的复习思考

17世纪,数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变量数学又经历了单变量到多变量的发展变化.应该说中学阶段在研究变量问题时,更主要的还是以单变量问题为主.所以,这就给了我们求解双变量问题的启发,即:想方设法把双元问题通过换元或其它方法,转化成单变量问题,才能进行问题求解.事实上,本文提供的4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转化成构造单变量函数问题.

对2017年全国卷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

陈 言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350001)

确的图形;(2)分清折叠前后两图形中元素间的位2017年高考全国理科卷Ⅰ第16题内涵丰富,是

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教学的好素材,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挖掘

化,即对于折叠前后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所成试题中所隐藏的某些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

角及距离加以比较,观察并判断变化情况;(3)数高教学实效.

学建模、代数计算、逻辑论证、求得结果. 1 试题再现

EE(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16)如图1,圆形

AA纸片的圆心为O,半径为5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O⋅GCO⋅CFFBB角形ABC的中心为O.D, E,F为圆O上的点,∆DBC,∆ECA,∆FAB分别是以BC,CA,AB为底边的等腰三

图1

D 图2

D

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CA,AB为折痕折起∆DBC,∆ECA,∆FAB,使得D,E,F重合,得到三棱

锥.当∆ABC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

cm3)的最大值为_______.

本题以几何知识为背景,通过折叠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空间图形,然后研究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试题将知识、方法、思想融为一体,突出研究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意在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考生在处理有关折叠和最值问题上的思想方法.

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一类典型问题,而最值问题又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问题,折叠与最值问题是命制试题的极佳素材,将两者综合起来考查使得试题内涵丰富,思想鲜明,考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应该是(1)分析题设条件,弄清楚平面图形是如何折叠成空间图形的,并根据条件作出正

2 解法探究

笔者注意到多数以“高考试题汇编”为名的书籍中,这道试题的解答几乎都是通过构造三棱锥体积函数模型,利用求导数的方法予以解决.其实同样

属于“通性通法”,本题还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解答:

如图2,连接OD,交BC与点G, 由题意知ODBC,设OGx, 则BC23x,DG5x.

由于三棱锥的高hDG2OG2 2510xx2x2510x, 3所以S∆ABC=33x2. ⋅(23x)2=41从而三棱锥的体积=VS∆ABC⋅h

353x22510x(0x).

2由于V215x4(52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