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材料

2021-02-01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代表地区 率 原始型 传统型 高 高 高 低 低 高>1% 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 低 低 低 发达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三、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1)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大量欧洲人迁移的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

1

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改变。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P10) 四、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城市形态:每个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 城市形态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城市轮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团块状,主要分布在河流稀疏的平原地区。我国的成都、合肥,

2

美国的华盛顿等都是团块状城市。

(2)条带状,主要分布在山区河谷,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和交通干线附近。条带状城市有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3)分散状(组团式),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重庆便是分散状城市。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越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P23 图2.7) 二、不同城市等级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划分:集镇、 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3、中国: <20万、20万到50万、 50万到100万、 >100万

4、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案例:中国上海,德国南部城市,荷兰。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体现:(1)城市数量增加。 (2)城市等级提高。

(3)城市规模扩大。 (4)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P33 图2.17)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城市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

(1)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2) 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3)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废”、噪声。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机械,交通运输,政策。

4

3、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比较快。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4、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5、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P45) 二、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季风水田农业(以东南亚为例)

(1)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稻米是当地人们喜欢的主要食粮。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并不是最大的稻米出口国。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3)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2、 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

5

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国营的,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2)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一般具有以下区位条件:

①地广人稀

②社会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学技术先进。

③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3)特点:高度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P50) 三、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在美国、阿根廷的牧场上,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为主。 (2)区位条件:①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②地广人稀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发达

(3)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P51) 2、 乳畜业

(1)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

6

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的五大湖周围的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2)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地势平坦。

②人们的生活习性。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发达。

(3)特点:机械化程度高 案例:西欧的乳畜业(P53)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政策,原料,市场,运输,动力,乡土情感。

2、不同的部门,其生产过程投入的要素不同,成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区位选择是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根据主导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工业分为五类。分别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

3、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P59) 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1)在早期的煤炭炼铁时代,钢铁工业以煤炭为主导区位因素。例如

7

德国的鲁尔区。

(2)20世纪初期开始,冶金技术的改进,钢铁工业改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因素。例如我国宝钢、鞍钢。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原料用量改少,交通水平提高,原料与交通费用所占比例减少。钢铁工业布局更加灵活,由原料导向型工业变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例如上海宝钢。

5、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P61图4.6)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输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

3、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是以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为基础。

4、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学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铁城,大庆石油城、十堰汽车城等。另外一些地区,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加工。这样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8

5、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的现象。

6、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工业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使工业联系如虎添翼。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等,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案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P65)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工业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为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的“硅谷”等,被称为新工业区。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P68) 美国“硅谷”(P71)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 主要的交通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种主要的交通方式各有特点。(P78表5.1)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9

运速 运量 运费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较快 较大 较低 较慢 较小 较高 最慢 最大 最低 最快 最小 最贵 连续性最好 2、各种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点(如港口、车站)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线和点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P80) 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改变,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案例:不同时期的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P85)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0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进入农业文明,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2、直面环境问题(P93图6.7) 二、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的综合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P96图6.12),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4、实现可持续发展,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11

(1)人口数量大。

(2)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3)一些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

临极大的危机。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在工业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就是清洁生产。

(2)在农业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